大一計算機理論基礎總結論文

  計算機基礎 是每個大學生入學後的第一門必修課程,對於提高資訊時代大學生的計算機運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蒙和奠基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理論基礎總結論文,供大家參考。

  計算機理論基礎總結論文範文一: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

  【文章摘要】CDIO採用新型教育模式,通過“專案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可參照CDIO的教育理念,採用基於專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現對傳統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

  【關鍵詞】CDIO;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為主導,採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的模式,是“專案教學”的集中概括和表達。該模式可以讓學生以積極的、主動的態度成為學習的主體,並在專案實踐中獲取工程能力。從它的教育理念上來看,它讓學生以被動變主動的方式進行學習,改變了以往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1《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現狀

  《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高校公共基礎的課程,已納入到了通識教育的範疇。它對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一直以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都是在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考試形式中進行的,這些教學改革都沒有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這種主要以理論知識和教師演示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沒有太多的實踐操作機會,更沒有從事實際專案研究的經歷,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學生已經完全聽懂,但是在面對具體的實踐操作時,往往無從下手,不知該如何操作的情況。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體現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培養為目的教育理念,更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和要求。

  2CDIO理念引入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必要性

  基於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和創新張燕西安培華學院陝西西安710065《計算機基礎》課程雖然是一門公共基礎課,但該課程對學生的操作能力卻要求很高,從該課程的培養目標來看,它也是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應用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這和CDIO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將CDIO模式引入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參與性,還可以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專案學習來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完成學習任務;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根據CDIO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進行課程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帶著問題融入到課程中,著重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專案為主線,以案例、任務、專案為驅動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讓學生邊做邊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3基於CDIO模式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法探索

  根據這個新的教學模式,為了能夠在今後的計算機基礎教學中貫徹CDIO的新理念、新方法,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分組法:由於學生入學時計算機的操作水平差異很大,所以,在第一次課,可以先進行一次摸底考試或者問卷調查,摸清學生計算機基礎的實際操作水平,並將他們按照優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組,選出計算機基礎知識教強,操作水平較高的同學擔任組長,在以後的學習中由組長來帶領整個小組的學習,如果組內某一位學生沒有掌握當堂的知識點,可由組長負責指導和跟進。這樣就可以帶動整個小組,讓基礎較差的同學跟上老師的講課進度,在此期間,還可以培養學生互相幫助的團隊合作能力。

  2***任務法:在分組基礎上,在課前由教師分別佈置每組下節課的課程內容,組內學生下去準備。上課時,由各小組選定一名同學上臺演講,還可由組內其他同學補充,對所講內容持不同意見的其他小組還可以提出異議,組間討論,交流學習。最後教師對演講內容給出成績,總結並補充,同時佈置下次課堂的演講內容,強調下堂課演講的重點、難點,讓學生有針對性的準備。

  3***作業法:由於大學的課程都是一節課上2個學時,所以在第1個學時講完組內佈置的課程內容後,第2個學時由教師佈置與本次課內容相關的一個上機作業,讓學生儘快的將理論講授變成實際操作,下課之前提交完成的上機作業,教師進行評閱,記錄成績。通過這個方法可以看到學生是否已經熟練掌握該知識點。

  4***專案法:計算機課程的操作性很強,需要學生有很好的動手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並對學習的內容有一個綜合的瞭解,在學習完Word、Excel、PPT後根據學生的專業的不同分別完成一個專案,這樣,就將計算機知識和他們的專業結合起來。比如,在對醫學院學生的教學中,Excel學習完後,讓他們建立一個醫生和患者的管理系統,用Excel來管理醫院的醫生一個月診治病人的情況和病人的花費情況。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這對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興趣,學習效果非常好。總之,我們要不斷地探索新的有效地教學方法,利用新技術的教學手段,把傳授學生知識改為傳授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徹底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這樣,才能為以後更長遠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琳娜,劉春立.CDIO理念下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探索.滄州師範專科學校校報,2011,10

  [2]李鬱林.基於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現代計算機.2011,11

  [3]周屹,詹曉娟.基於CDIO理念的計算機基礎課程實踐教學改革與創新.中國冶金教育.2011年第2期

  計算機理論基礎總結論文範文二: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改革探析

  1如今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

  1.1計算機發展太快,教材更新更不上

  計算機教材不同於其他教材,計算機領域更新太快,從WINDOWS95、98、2000到XP、vista、windows7、windows8才僅僅用了10年時間,幾乎不到2年就有一個作業系統,這些作業系統又各有特點,wimdows95第一個獨立出DOS的系統。windows98影響力最長,最成功的作業系統之一。windowsxp側重於安全性和穩定性,windows首次在系統中集成了自己的防火牆。在Windowsvista中引入了使用者安全控制的新安全措施,同時介面更加友好華王,但是由於佔用資源太大而淡出市場,於是windows7、windows8應運而生。綜上所述計算機教材至少要達到每2年就進行更新一次,才能跟得上資訊時代的要求,學生學習的也不會是已經淘汰的知識。

  1.2理論實踐比例失調

  計算機本身是一個動手實踐強過於理論教學的課程,理論課千遍也不如自己手動一遍記得牢。理論教學韓憑圖片演示遠遠達不到教學的效果,像對計算機硬體的一些基本瞭解,例如記憶體條的安插這些東西自己動手一遍就會使用,看五遍十遍都未必會記住。同時製作一個表格,PS一個圖片更需要學生大量的手動操作,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這樣效果才會更好。

  1.3學生學習缺乏興趣和壓力

  學生興趣還是一個學習態度的基礎,既要使學生對知識感興趣,有要使學生感到學習的壓力。很多高校的學生畢業之後,參檔不會列印,IP地址不知道在哪找,這個個普遍的現象而不是個別現象。我其實更希望學生在學校裡掌握的是這些最基本的知識,只有這些最近本的知識掌握了以後,我們才能去談些別的,好高騖遠沒有用。萬丈高樓平地起,如何引發學生的興趣,從而主動的去學習這些基礎的東西,是我們當前所要思考的。

  2計算機課程改革

  2.1計算機課程的引領和針對性

  列舉一個國外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例子,我們也許能從中得到啟發。在美國把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了非淺詳細的分類,不僅僅是針對參科理科簡單的劃分,還根據其專業的特點對講授的計算機進行非淺有針對性的教學。其實很多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並不知道自己學習計算機會達到怎樣一個目標,甚至感覺與自己的想象完全不一樣,而另一種情況恰恰相反,非計算機的學生在接觸計算機後產生的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一個計算機的引領課程,讓學生了解計算機作為一種基礎學科的重要性和計算機跨行業學科的應用,如果從事計算機行業會往哪個方向發展,例如應用軟體大師,或者軟體開發方向等一些細化的方向。這種引領非淺重要,它為我們定向培養人才提供了便利條件,它可以用很少的課時讓學生懂得自己的人生方向,這點很重要。

  2.2計算機與時俱進

  從計算機發展的速度來說我們從事計算機行業的教師都應該與時俱進,這對於我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挑戰。計算機行業不等同於其它的行業,一個知識用十幾年二十幾年不變,它的魅力就是在於它的發展速度。今年我們更新的知識,在1到2年內就會完全更新,開發變革出一個新的體系出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否則今天的是專業教授明天你可能完全不瞭解這個新的體系。21世紀是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計算機體系更在這其中擔任著無比重要的領頭羊角色,如果我們教師行業不能跟上這個時代的更新速度,那麼我們交給學生的知識必然是過期的知識,學生畢業後自然無法適應社會中新的知識。

  2.3計算機基礎實踐環節

  計算機基礎是個很強的實踐性科目,不等同於其它科目,實踐可以使課程變得更加輕鬆容易的上手,讀懂知識。實踐又分為課堂實踐和課外實踐,實踐要是理論的2倍,就是說,課上如果有20分鐘的講授就要有20分鐘的課上練習,還要求有20分鐘的實踐課。這樣才能保證學生熟練的掌握到所學的知識,加深印象,加強記憶。

  2.4促進主觀能動性

  跟所有學科一樣,考試不是目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更是這樣,讓學生多學會點東西應用於將來的人生,比我們考試考多少分更重要。所以我覺得我們的課程改革應該分為4個部分來核算成績,平時成績佔20%,課程設計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一篇具有實際意義的課程設計佔20%,機考20%,期末考試佔40%。不以考試為目的,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側重於學生的實踐操作和能力培養。像西方一些國家學生,教學主要就是提出一個事情,讓你自己做觀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

  3結語

  計算機基礎是一個學校課程基礎學科,如何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是重中之重。在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與時俱進的學習新東西,把新的知識教給學生們是我們現今計算機教師所必備的能力,要不斷的汲取新的知識來充實自我,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真正的知識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