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推薦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忘了多看書來充實自己,在書本里找到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家長教育孩子的書籍,希望可以幫到你!

  家長教育孩子的書籍

  1、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美國***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我們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換個方式和思維,很多事情也許會有不同的發展。這本書很精簡、實用,書中的例子有很強的操作性,能幫助你如何面對孩子傾聽他們的感受。非常有啟發的一本書,看過後也許會有很多新的教育想法。

  2、愛的教育***義大利***

  這本書被評為“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最為重大的書籍之一”,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九歲到十三歲的小學生的,以貼近少兒學習生活的篇篇日記構成。以兒童視角觀察世界,用孩子天真質樸的語言寫成,講述一位四年級孩子的成長故事。

  3、兒童心理學***英國***

  這本算是很入門級的兒童心理學書籍,內容很專業,深入淺出。簡單的講述了一些心理學的概念和一些常見的認識錯誤。比如說單親家庭對於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實際的研究資料並不支援這一說法。

  4、家庭中的兒童***義大利***

  這本書講述了蒙臺梭利教育的基本理念:給孩子成長的自由,堅信孩子有自我學習發展的潛力。中心的思想在於尊重和認可孩子內在的需要,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去影響孩子本能就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成長的本能。

  5、李中瑩親子關係全面技巧

  李中瑩的書將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係剖析的非常深刻,這本書就是要告訴讀者,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長必須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談、行為和情緒表現方面有所不同。書中的教育方法也非常有實用性,且適用於所有知識層面的人。

  6、自卑與超越***奧地利***

  阿德勒,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其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已成完整的體系,甚至有人認為其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自卑與超越》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闡明人生道路與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通存在的事實,這本書對家長了解孩子的自卑心理會有些啟發。

  以下這些,雖然知名度很高,但口碑很不錯,從完整性考慮,同樣推薦給大家。

  7、窗外的小豆豆***日本***

  《窗邊的小豆豆》,這是一本沒有教育名言的名著,被評為“世紀最有影響圖書”。作者黑柳徹子用自己親身經歷講述著教育故事,彷彿在重溫著一段美好的回憶。書中都是一個個簡單又簡短小故事,文筆質樸、平實,其中又蘊含了很多教育的哲理。

  8、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臺的“人生三書”系列之一***《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文章很好看,其中溢滿濃濃的母愛,孩子你慢慢來,母親永遠有耐心等你,這是一本能讀出幸福的書。

  9、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育兒書,書中介紹的是比較“現代、個性“的育兒理念。不僅是一本怎麼培養孩子和孩子相處的育兒指南故事書,也看到家長自己身上遠遠不足的一部分,值得推崇。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資訊,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

  當孩子對我們的教育作出反饋時,我們首先要對孩子的這種反饋作出分析,當然,這種分析不僅僅是針對孩子的語言進行分析,還要連同孩子的動作及神情進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長們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饋是不是“狡辯”,都務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饋。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當孩子說出“我們班小朋友搜這樣說”的理由時,那位媽媽沒有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分析,就對孩子大吼,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饋的一種表現。所以,這位媽媽也並知道孩子反饋的真正還以----並不認為“你真蠢”是髒話。

  可以想象,家長誤解孩子的反饋,並對孩子的反饋進行壓制,長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會對媽媽的教育進行積極反饋了。沒有孩子的配合,家長勢必將更沒有辦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方法三:針對孩子反饋出的問題,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

  當家長分析出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就可以針對孩子的反饋進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時他不知道將禮貌的重要性,家長就再也不會,就可以通過例項,道理來講述講禮貌的重要性,引導孩子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饋出的問題是他不想知道承擔最近錯誤言行所造成的責任,家長就要孤立孩子做一個知錯就改,敢作敢為的人……

  總之,不管孩子對家長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饋,尊重和認真分析孩子的反饋,都是達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手錶定理

  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給一個人一塊手錶,當別人問這個人時間時,這個人能夠快速而且自信地說出時間;然而,當給這個人兩塊不同的手錶時,這個看錶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說出時間了。因為兩隻手表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手錶現象”,並由此而引伸出了一個結論:在做事情時,只能有一個指導原則或價值取向。後來,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手錶定理”。

  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首先,教育要從瞭解孩子,理解孩子開始,加強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際關係。瞭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心裡想什麼,平時主要做什麼,交往的人是些怎樣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視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發表意見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說“小孩子懂什麼”。家中大事應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設家庭民主化,即讓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的權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兒童在家中的權利、地位,不是一味德寵愛嬌慣孩子,置於“小皇帝”地位。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尊重,是溺愛。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於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長的影響和教育下,在認識周圍的世界中成長的,家長對待人生、事業、生活以及對待他人的態度,都對孩子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家長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1.家庭教育的勵志書籍推薦

2.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經驗有哪些

3.家長鼓勵孩子學習評語大全

4.優秀家長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5.家長教育孩子學習的心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