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關於對我國通訊運營商競爭與合作的博弈
論文關鍵詞:價格競爭 互聯互通 重複博弈 競爭 合作
論文摘要:本文認為,由於存在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的矛盾。短期內通訊運營商在價格競爭博弈中可能選擇相互壓價的非合作策略,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有實現合作的可能性;選擇互聯互通對於通訊運營商各方來說都是有利的。文章提 出,在電信產業的發展 中,政府應 當發揮積極作用 ,制定市場規則,並公正地 執行 規則從巨集觀 的角度對通訊運營商進行積極的 引導。促成通訊運營商走 向良性競爭.實現共贏:要最終解決我國通訊運營商之 間存在 的惡性價格戰、互聯互通障礙等 問題,需要對國有通訊運營商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改革,使通訊運營商成為真正以贏利為 目的的市場主體。
一、引言
1994年聯通公司成立以來,伴隨著電信業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程序,中國電信產業迅速發展。同時通訊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由於通訊運營商們所提供的產品具有很強的替代性,價格便成為他們爭奪消費者的最主要手段。為了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各運營商紛紛降價,由此陷入了價格競爭的惡性迴圈中。而在互聯互通方面,各通訊運營商有意無意地給其他運營商設定障礙。這使互聯互通受到阻礙,而互聯互通的障礙會影響到運營商自身的發展。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通訊運營商之間價格競爭和互聯互通的博弈分析。論證各通訊運營商在價格競爭和互聯互通問題上有選擇合作的必要性,也有選擇合作的可能性,從而為通訊運營商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係,為我國電信業的良性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二、研究背景
1.我國通訊市場的整體環境
1994年中國聯通的成立標誌著中國電信獨家壟斷時代的結束 ,從此我 國通訊行業發生了重大變化通訊市場 由壟斷逐步走 向競爭1999年 2月,原中國電信被拆分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衛通,尋呼業務併入中國聯通。隨後,為了進一步加強競爭,政府又給網通公司鐵通公司和吉通公司頒發了運營牌照。2001年底,中國電信被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南部保留原“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名稱,北方與中國網通、中國吉通重組為“中國網路通訊集團公司”。至此。在基礎電信領域。包括國際、長途、本地、移動等在內的各類主要業務都已同時有兩家以上運營商展開競爭,我國的通訊運營市場形成 了多家企業 共同競爭的局面,通訊市場的競爭態勢初步形成。
2.主要通訊運營商的基本情況
中 國電信 2004年經營收入1612.12億元人民幣,實現純利潤28 0.23億元人民幣:從業務發展指標來看,截至2004年底。中國電信本地電話使用者為 1.86億戶,寬頻使用者為 1384萬戶 。中國移動 2004年營業收入為 1923.81億元。純利潤達420億元,市場佔有率為 64.3%:從業務發展狀況來看,中國移動 2004年使用者總數達 2.04億戶。中國聯通公司 2004年 營業收入達到 793.3億元人民幣;從業務發展指標來看,2004年 移 動 電話 使用者 總數 達 到11208.1萬戶,累計使用者市場佔有率保持在 35.6%。中國網通 2004年全年營業收入 649億元,純利潤 92.48億元。
從業務收入角度來看。中國移動名列前茅,中國電信緊隨其後,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收入水平相當,實力較弱。
3.細分通訊市場的競爭狀況
***1***固定電話領域。隨著中國聯通和鐵通公司先後獲得固定電話經營牌照及中國電信的南北拆分。原來獨家壟斷的固定電話領域形成了競爭的局面。目前,就通訊網路資源而言,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在南北各自擁有自己的接入網資源,並且擁有全國範圍的長途骨幹網資源:鐵通公司也擁有全國範 圍的通訊網,主營固定電話業務,但相對而言規模較小:中國聯通 目前只在幾個城市開展了固定電話的運營,規模有限。可以說,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從使用者規模的角度可以開展平等的競爭,雖然兩家運營商現有接入網路的覆蓋重點分別在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不重疊,但兩 公司在業務層面 已經 開始相互滲透並展開競爭,如網通的無線桌面行動電話對電信的固定電話發起了有力挑戰。
***2***行動通訊領域。1999年中國移動從中國電信分離後,與 1994年成立的中國聯通形成了雙寡頭的移動市場競爭結構。近年來,我國行動通訊市場呈現持續快速增長 的態勢 ,從 2000年至 2003年,我 國行動電話用 戶分別 新增 4197萬 戶、5955萬戶、6139萬戶和 6269萬戶。特別是 2004年 ,我 國新增移動用 戶達 到6400萬戶,成 為近 年來新增移動使用者數量最多的一年,使用者總數達到3.34億戶,佔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隨後 ,中 國電信 的 “小靈通 ”和 中國網通 “大靈通 ”加入行動通訊市場,在特定的區域中,“小靈通”和“大靈通’,對移動手機在功能上***如移動通話、發簡訊、彩鈴等***有較強的替代性,而資費水平相對比較低廉,所以,目前我國行動通訊市場實際上已由雙寡頭變成多寡頭競爭結構。
4,小結
從上面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通訊市場結構已經由原來的獨家壟斷逐步向競爭性結構演進。在通訊服務領域,包括同定、移動、增值業務等 各類主要通訊 服務都 已經有兩家以上運營商展開競爭,我國的通訊運營市場已形成了多家企業共同競爭的局面。可以看出,電信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通訊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在上述背景下,國內外學者對我國的通訊市場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目前我國各通訊運營商已經陷入了價格競爭的 “囚徒困境”,這一困境使得運營商們把降價作為其競爭的主要手段,雖然降價擴大了通訊行業的整體市場,但由於 ARPU的降低,運營商的總收入並沒有上升,甚至處於虧損狀態;同時,在互聯互通方面,運營商為網路間的互聯互通有意無意地設定障礙,以遏制對方。這種做法,在限制對方的同時 ,對 自己也造成了損害。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為:第一,在“囚徒困境 ”的博弈中,價格競爭並非一定會以非合作而告終,在一定的條件下,合作也是可能的。合作的結果顯然優於不合作的結果,運營商之間應該合作。第二,各運營商有共同的利益,並且合作會使各自的利益得到增進,那麼他們在互聯 互通的博弈上可 以建立起穩定 的均 衡,從而在互聯互通 領域建立合作關係,實現共同發展。
三、通訊運營商競爭與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
1.通訊運營商價格競爭問題的博弈分析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的經典例子,反映了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下面我們將以“囚徒困境’,型分析我國通訊運營商的價格競爭。我們取行動通訊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兩家企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作為博弈的局中人,給出價格競爭的博弈模型***見圖 1***。
圖 1支付矩陣中的資料是根據兩公司的實際市場 佔有比例虛擬的。在這裡,我們採用劃線法,可以得出,***降價,降價***是一個佔優均衡,也就是說,對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來說,無論對方選擇何種策略,降價始終都是其最優選擇。這樣,雙方將陷入價格競爭的囚徒困境。
但是從支付矩陣可 以看出,如果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能夠很好地合作,採用***不降價.不降價***策略,兩個運營商的收益都比惡性的價格戰為優。其中,移動得到 7000,聯通得到3000,這樣的結果應該是兩個運營商更好的選擇。合作的結果明顯要優於不合作的結果,理性 的企 業應當選擇合作。在現實生活中,運營商之間的惡性價格戰時有發生,惡性價格競爭不但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家稅收減少,損害國家利益,同時也阻礙了行業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認為,我國通訊運營商應當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認識到實現合作是必要的。但是,實現合作是否有可能呢?下面我們將討論通訊運營商實現合作的可能性。
從理論上講,滿足了以下三個條件,“囚徒困境”的博弈便可能出現合作解:第一,博弈為無限次重複博弈。在無窮多次博弈中,選擇背叛者即使從第一次的機會主義行為中獲得利益,它將會在以後的博弈中受到來自對方的報復,最終得不償失。第二,參與博弈的人數少而穩定,各博弈參與者所感知到的風險會減少,並在以後不斷的合作中趨於穩定。第三,有嚴格的外部約束機制,懲罰博弈中的背叛者,如在“囚徒博弈 ”中,兩個犯罪嫌疑人均受到威脅,如果選擇了坦白,他們將會性命不保,而其家人也會有生命危險,那麼兩個囚徒就有可能達成合作協議。我們用一個假 想的無 限次重複博弈模型說明局中人合作的條件。
假設 A與 B是通訊運營商中的實力相當的兩家,社會的貼現係數為 6=1,***1+ ***, 是某一時期的市場利率,它們所面臨的一次博弈支付矩陣如圖2所示。支付矩陣表明,如果 A、B都選擇合作,將各得 5個單位的收益,都選擇不合作各得 3個單位的收益:如果一方選擇合作而另一方選擇不合作,那麼不合作者可得 6個單位收益,而合作者則只能得到 1個單位收益。由劃線法可得,***不合作,不合作***是一個納什均衡。但是,如果將這一博弈演變成無限重複博弈,結果會有所不同。
我們假設企業 A首先選擇合作,一旦發現企業 B在此次選擇了不合作,則在下一次的博弈中也同樣會選擇不合作,雙方都採用觸發策略。因此,博弈方可供選擇的總策略有兩個:一是合作;二是報復。下面分析兩個企業選擇合作的條件。
***1***合作的收益分析
設企業 A與企業 B的總收益分別為 Ra.,Rb.,由於雙方均選擇合作,各得 5單位收益,因此長期合作下去,各自的收益現值為:
***2***報復的收益分析
設企業 A與企業 B的總收益分別為Ra2,Rb2,企業 A先試圖選擇合作策略,當發現對方不合作,則在下一次的博弈中也選擇不合作進行報復,並將永遠報復下去。此時,企業A、B各 自的收益總現值為:
論文摘要:本文認為,由於存在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之間的矛盾。短期內通訊運營商在價格競爭博弈中可能選擇相互壓價的非合作策略,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有實現合作的可能性;選擇互聯互通對於通訊運營商各方來說都是有利的。文章提 出,在電信產業的發展 中,政府應 當發揮積極作用 ,制定市場規則,並公正地 執行 規則從巨集觀 的角度對通訊運營商進行積極的 引導。促成通訊運營商走 向良性競爭.實現共贏:要最終解決我國通訊運營商之 間存在 的惡性價格戰、互聯互通障礙等 問題,需要對國有通訊運營商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改革,使通訊運營商成為真正以贏利為 目的的市場主體。
一、引言
1994年聯通公司成立以來,伴隨著電信業打破壟斷、引入競爭的程序,中國電信產業迅速發展。同時通訊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由於通訊運營商們所提供的產品具有很強的替代性,價格便成為他們爭奪消費者的最主要手段。為了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各運營商紛紛降價,由此陷入了價格競爭的惡性迴圈中。而在互聯互通方面,各通訊運營商有意無意地給其他運營商設定障礙。這使互聯互通受到阻礙,而互聯互通的障礙會影響到運營商自身的發展。本文旨在通過對我國通訊運營商之間價格競爭和互聯互通的博弈分析。論證各通訊運營商在價格競爭和互聯互通問題上有選擇合作的必要性,也有選擇合作的可能性,從而為通訊運營商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係,為我國電信業的良性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1.我國通訊市場的整體環境
1994年中國聯通的成立標誌著中國電信獨家壟斷時代的結束 ,從此我 國通訊行業發生了重大變化通訊市場 由壟斷逐步走 向競爭1999年 2月,原中國電信被拆分為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衛通,尋呼業務併入中國聯通。隨後,為了進一步加強競爭,政府又給網通公司鐵通公司和吉通公司頒發了運營牌照。2001年底,中國電信被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南部保留原“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名稱,北方與中國網通、中國吉通重組為“中國網路通訊集團公司”。至此。在基礎電信領域。包括國際、長途、本地、移動等在內的各類主要業務都已同時有兩家以上運營商展開競爭,我國的通訊運營市場形成 了多家企業 共同競爭的局面,通訊市場的競爭態勢初步形成。
中 國電信 2004年經營收入1612.12億元人民幣,實現純利潤28 0.23億元人民幣:從業務發展指標來看,截至2004年底。中國電信本地電話使用者為 1.86億戶,寬頻使用者為 1384萬戶 。中國移動 2004年營業收入為 1923.81億元。純利潤達420億元,市場佔有率為 64.3%:從業務發展狀況來看,中國移動 2004年使用者總數達 2.04億戶。中國聯通公司 2004年 營業收入達到 793.3億元人民幣;從業務發展指標來看,2004年 移 動 電話 使用者 總數 達 到11208.1萬戶,累計使用者市場佔有率保持在 35.6%。中國網通 2004年全年營業收入 649億元,純利潤 92.48億元。
從業務收入角度來看。中國移動名列前茅,中國電信緊隨其後,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收入水平相當,實力較弱。
3.細分通訊市場的競爭狀況
***1***固定電話領域。隨著中國聯通和鐵通公司先後獲得固定電話經營牌照及中國電信的南北拆分。原來獨家壟斷的固定電話領域形成了競爭的局面。目前,就通訊網路資源而言,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在南北各自擁有自己的接入網資源,並且擁有全國範圍的長途骨幹網資源:鐵通公司也擁有全國範 圍的通訊網,主營固定電話業務,但相對而言規模較小:中國聯通 目前只在幾個城市開展了固定電話的運營,規模有限。可以說,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從使用者規模的角度可以開展平等的競爭,雖然兩家運營商現有接入網路的覆蓋重點分別在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不重疊,但兩 公司在業務層面 已經 開始相互滲透並展開競爭,如網通的無線桌面行動電話對電信的固定電話發起了有力挑戰。
***2***行動通訊領域。1999年中國移動從中國電信分離後,與 1994年成立的中國聯通形成了雙寡頭的移動市場競爭結構。近年來,我國行動通訊市場呈現持續快速增長 的態勢 ,從 2000年至 2003年,我 國行動電話用 戶分別 新增 4197萬 戶、5955萬戶、6139萬戶和 6269萬戶。特別是 2004年 ,我 國新增移動用 戶達 到6400萬戶,成 為近 年來新增移動使用者數量最多的一年,使用者總數達到3.34億戶,佔中國人口的四分之一。隨後 ,中 國電信 的 “小靈通 ”和 中國網通 “大靈通 ”加入行動通訊市場,在特定的區域中,“小靈通”和“大靈通’,對移動手機在功能上***如移動通話、發簡訊、彩鈴等***有較強的替代性,而資費水平相對比較低廉,所以,目前我國行動通訊市場實際上已由雙寡頭變成多寡頭競爭結構。
4,小結
從上面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我國通訊市場結構已經由原來的獨家壟斷逐步向競爭性結構演進。在通訊服務領域,包括同定、移動、增值業務等 各類主要通訊 服務都 已經有兩家以上運營商展開競爭,我國的通訊運營市場已形成了多家企業共同競爭的局面。可以看出,電信產業迅速發展的同時,通訊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在上述背景下,國內外學者對我國的通訊市場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學者們普遍認為,目前我國各通訊運營商已經陷入了價格競爭的 “囚徒困境”,這一困境使得運營商們把降價作為其競爭的主要手段,雖然降價擴大了通訊行業的整體市場,但由於 ARPU的降低,運營商的總收入並沒有上升,甚至處於虧損狀態;同時,在互聯互通方面,運營商為網路間的互聯互通有意無意地設定障礙,以遏制對方。這種做法,在限制對方的同時 ,對 自己也造成了損害。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為:第一,在“囚徒困境 ”的博弈中,價格競爭並非一定會以非合作而告終,在一定的條件下,合作也是可能的。合作的結果顯然優於不合作的結果,運營商之間應該合作。第二,各運營商有共同的利益,並且合作會使各自的利益得到增進,那麼他們在互聯 互通的博弈上可 以建立起穩定 的均 衡,從而在互聯互通 領域建立合作關係,實現共同發展。
三、通訊運營商競爭與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
1.通訊運營商價格競爭問題的博弈分析
“囚徒困境”是博弈論的經典例子,反映了個人理性與集體理性的矛盾。…下面我們將以“囚徒困境’,型分析我國通訊運營商的價格競爭。我們取行動通訊市場上最具代表性的兩家企業——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作為博弈的局中人,給出價格競爭的博弈模型***見圖 1***。
圖 1支付矩陣中的資料是根據兩公司的實際市場 佔有比例虛擬的。在這裡,我們採用劃線法,可以得出,***降價,降價***是一個佔優均衡,也就是說,對於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來說,無論對方選擇何種策略,降價始終都是其最優選擇。這樣,雙方將陷入價格競爭的囚徒困境。
但是從支付矩陣可 以看出,如果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能夠很好地合作,採用***不降價.不降價***策略,兩個運營商的收益都比惡性的價格戰為優。其中,移動得到 7000,聯通得到3000,這樣的結果應該是兩個運營商更好的選擇。合作的結果明顯要優於不合作的結果,理性 的企 業應當選擇合作。在現實生活中,運營商之間的惡性價格戰時有發生,惡性價格競爭不但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國家稅收減少,損害國家利益,同時也阻礙了行業健康發展。因此我們認為,我國通訊運營商應當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認識到實現合作是必要的。但是,實現合作是否有可能呢?下面我們將討論通訊運營商實現合作的可能性。
從理論上講,滿足了以下三個條件,“囚徒困境”的博弈便可能出現合作解:第一,博弈為無限次重複博弈。在無窮多次博弈中,選擇背叛者即使從第一次的機會主義行為中獲得利益,它將會在以後的博弈中受到來自對方的報復,最終得不償失。第二,參與博弈的人數少而穩定,各博弈參與者所感知到的風險會減少,並在以後不斷的合作中趨於穩定。第三,有嚴格的外部約束機制,懲罰博弈中的背叛者,如在“囚徒博弈 ”中,兩個犯罪嫌疑人均受到威脅,如果選擇了坦白,他們將會性命不保,而其家人也會有生命危險,那麼兩個囚徒就有可能達成合作協議。我們用一個假 想的無 限次重複博弈模型說明局中人合作的條件。
假設 A與 B是通訊運營商中的實力相當的兩家,社會的貼現係數為 6=1,***1+ ***, 是某一時期的市場利率,它們所面臨的一次博弈支付矩陣如圖2所示。支付矩陣表明,如果 A、B都選擇合作,將各得 5個單位的收益,都選擇不合作各得 3個單位的收益:如果一方選擇合作而另一方選擇不合作,那麼不合作者可得 6個單位收益,而合作者則只能得到 1個單位收益。由劃線法可得,***不合作,不合作***是一個納什均衡。但是,如果將這一博弈演變成無限重複博弈,結果會有所不同。
我們假設企業 A首先選擇合作,一旦發現企業 B在此次選擇了不合作,則在下一次的博弈中也同樣會選擇不合作,雙方都採用觸發策略。因此,博弈方可供選擇的總策略有兩個:一是合作;二是報復。下面分析兩個企業選擇合作的條件。
***1***合作的收益分析
設企業 A與企業 B的總收益分別為 Ra.,Rb.,由於雙方均選擇合作,各得 5單位收益,因此長期合作下去,各自的收益現值為:
***2***報復的收益分析
設企業 A與企業 B的總收益分別為Ra2,Rb2,企業 A先試圖選擇合作策略,當發現對方不合作,則在下一次的博弈中也選擇不合作進行報復,並將永遠報復下去。此時,企業A、B各 自的收益總現值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