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學困生學習

  由於個體的差異,在學生群體中很難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學困生”,他們表現為缺乏自信、學習被動,對完成學習任務有一定的困難,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幫助學困生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幫助學困生學習方法

  一、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是教師

  幫助學困生實施自我教育的切入點是學習興趣。學習需要在學困生的自我教育中佔據核心地位,這是影響自我教育的關鍵因素,並直接影響和決定自我教育的成功。因此,在教學中,學困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是教師幫助學生自我教育的操作要點。

  二、把培養學困生的自信心作為實施學困生自我教育的基點

  自信對學困生自我教育的成功至關重要。在自我教育中,教師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培養學困生的自我認定能力。調查發現,學困生常常把失敗歸於自己能力不足,把成功歸於運氣。這樣的自我認定影響了學困生信心的樹立。因此,教師應讓學困生學會正確分析原因,以建立自信心。

  三、幫助學困生磨練意志

  學困生在學習中常常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培養他們學會自控是很有必要的。教師要教給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使其學會學習。學習策略障礙在學困生身上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要教給學困生一定的學習技巧和方法。

  四、幫助學困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學困生由於經常性的學習失敗而喪失了自信心,因此,讓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正確認識自我,改變對學習無能為力的心態是很重要的。一般來說,學困生遭遇的各種挫折和失敗較多,容易體驗到較多的消極情緒。這些消極的情緒又反過來阻礙他們努力學習。而成功感能使學生輕鬆愉快,增加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幫助學困生提出明確而又適度的期望和要求,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成功感。這是激勵他們努力學習的極好策略。成功的突破口在一個人身上往往是隱藏的,需要細心地尋找。這個突破口就是一個人的特長、優點和潛能所在,一旦發現就要創造條件,使其發展。教師要肯定學困生的任何一點進步,及時表揚和肯定他們。教師要善於尋找和發現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用感情培育它,用道理鞏固它。

  五、關心、信任學困生

  幫助他們排除戒備和逆反心理要改變學困生的狀態,必須啟動其內在的動力。教師要多接近學生,瞭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信任學生,這樣才能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教育的全部祕訣在於愛。”只有用滿腔的愛才能喚醒學生沉睡的心,才能填補其心理的鴻溝,才能培養其學習興趣。另外,學困生往往認為技不如人,故而封閉自己,有戒備心理和叛逆心理,不輕易相信別人。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語、表情、行為表現出對他們的期待和信任,使他們充滿信心,並嚴格要求自己,下決心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事實上,如果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心與鼓勵,他們就會以積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行為。

  六、激發學習興趣,引發求知慾

  啟用學困生的非智力因素求知慾望是學生追求知識的需要,是學習動機的基礎。要想引發學困生的求知慾,首先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每節課上,教師應把容易的問題留給這些學生回答。當回答正確時,應鼓勵他們,使他們有成功的體驗。興趣是個體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傾向。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其學習活動的內部動力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能提高學習效率。學困生絕大多數對學習缺乏興趣,尤其對某些科目表現出厭學、怕學或應付了事等消極情緒。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認識、理解學習這些學科的目的和意義,讓學生認識到掌握該學科知識對自己發展的重要性。教師要運用一定的教學藝術,讓學生感到知識的趣味性,在積極的情緒體驗中產生興趣,培養他們學習的愉悅感、自豪感,以引發求知慾。教師還要有意識、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困生的意志力、克服困難的勇氣、戰勝困難的自信心和承受力。學習本身是一種艱苦的勞動,尤其對學困生來說,他們接受困難、挫折的情感體驗比優秀生多得多。因此,要取得好的學習效果,必須要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依靠頑強的意志力,克服學習中的各種艱難困苦,使整個非智力因素活躍起來,發揮積極的作用。

  對“學困生”學習興趣培養的方法

  一、分析原因,制定計劃。學困生之所以學困,肯定會存在某些原因。作為教師要主動幫助學生分析查詢學困的原因,制定出符合該生實際的學習計劃。學困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大概有:自身身體素質、智力發展遲緩、家庭教育、家庭經濟狀況、家庭關係、社會環境、受教育的基礎、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等都是制約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的重要因素。教師要分清情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予以培養。

  二、降低門檻,引入殿堂。

  針對學困生學習困難,難以培養學習的興趣,他們接受知識慢,對學習很容易失望。作為教師,要降低門檻,放寬對他們的要求,讓學困生完成他們自己很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讓他們很輕鬆地掌握符合他們現實狀況的知識。

  三、主動幫助,促使前進。

  學困生由於學習成績較差,他們往往會產生悲觀失望的自卑感,他們缺乏學習的興趣,他們當然不會主動去的請教。作為教師要主動的關心他們,主動的幫助他們,並且要發動學習好的同學主動的幫助他們。要把幫助學困生學習當成是自己的主要任務;要讓學習好的學生認識到幫助他人的學習更有利於自己學習知識的鞏固的道理,他們才會主動地去幫助學困生學習。

  四、培養自信,感受成功。

  學困生由於學習差,往往會失去自信,對自己失望,有可能會由學困變成厭學,最終棄學。作為教師要培養學困生的自信,讓他們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養自信,自信心是培養學習興趣的關鍵。

  五、取長補短,深入挖潛。

  雖然學困生學習有困難,但不是的什麼都有困難,什麼都落後。學困生往往是體育的健將,繪畫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勞動的標兵……他們的品質往往會比學習好的同學還要好。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學困生的長處,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要及時總結和表揚他們的長處,要用他們的長處彌補他們的短處,要想辦法挖掘他們的潛能,引導他們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肯定成績,推波助瀾。

  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他們會在某一個時間或某是一個學科中取得成績,儘管他們的成績也許是微不足道,但是,我們還是要及時發現,並充分的肯定他們的成績。

  七、創造機會,展示自我。

  學困生往往會被老師和同學們遺忘。作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時刻把學困生放在心上,要給他們多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展示自我。多利用他們的長處,展示他們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八、步步為營,鞏固成果。

  要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並非易事。當我們千方百計的使學困生的略有了一點學習興趣時,我們絕不能放棄,要步步為營,及時鞏固。老師要及時引導他們在現有的基礎上乘勝前進,幫助他們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