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症(強迫性)

[拼音]:huichongbing

[英文]:ascariasis

蛔蟲寄生於人體引起的疾病。中國及第三世界國家最常見的寄生蟲病,也是最常見的線蟲病。臨床表現因感染程度及寄生部位而異。腸蛔蟲症、膽道蛔蟲症和蛔蟲性腸梗阻等最為多見。本病呈世界性分佈,尤以衛生條件較差的農村為多;兒童的感染率高於成人。

病原學

蛔蟲成蟲外形如蚯蚓(見圖),故又稱似蚓蛔線蟲。屬於線蟲綱,蛔形目,蛔蟲科,蛔線蟲屬。為體型最大的人體腸道線蟲。成蟲呈乳白或粉紅色,體表有細橫紋。雌蟲較粗大,長20~35cm,寬0.5~0.6cm;雄蟲稍細小,長15~30cm,寬0.2~0.4cm。每條雌蟲每天產卵約20萬個。受精卵呈卵圓形,長75┢m,寬50┢m,有一層厚而透明的卵殼,外有一層蛋白質膜,常被膽汁染成棕黃色,內含未發育的胚細胞及粗卵磷脂顆粒。未受精卵則較細長,蛋白膜與卵殼均較薄,內含大小不等的屈光顆粒。受精卵隨寄主糞便排出體外,在陰暗潮溼的土壤中和溫度適宜(22~30℃)的條件下,經16~20天發育成含有幼蟲的感染性蟲卵。感染性蟲卵被人食入後,幼蟲在小腸內脫殼而出,穿過腸壁進入腸繫膜小靜脈,經門靜脈、肝臟、心臟到達肺臟。幼蟲在肺內發育並蛻皮兩次,再經支氣管、氣管而達會厭部,被寄主吞入食管,經胃抵達小腸,發育成熟,以寄主小腸內半消化的內容物為食。自吞食感染性蟲卵至成蟲發育成熟產卵,約需2個月,成蟲壽命約為1年。

蛔蟲卵內幼蟲的能量代謝方式與成蟲大不相同。蟲卵內幼蟲的能量來源包括糖和脂類,代謝過程是需氧性的。成蟲主要寄生於腸道,其能量主要來源為糖,通過無氧酵解過程獲得。但蛔蟲的丙酮酸激酶活性低,糖分解到磷酸烯醇丙酮酸(PEP)後,在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基激酶的作用下,PEP固定腸中二氧化碳,形成草醯乙酸,並沿逆行三羧酸迴圈途徑形成蘋果酸→延胡索酸→琥珀酸,在此過程中生成ATP,其代謝終末產物是丙酸和脂肪酸。有些驅蛔蟲藥的作用在於抑制蛔蟲的能量產生,例如左旋咪唑能抑制蛔蟲肌肉中琥珀酸脫氫酶的活性,阻斷了延胡索酸還原為琥珀酸的過程,從而減少了能量的產生,使蛔蟲肌肉麻痺,失去活動能力而隨寄主糞便排出體外。

蛔蟲對人體的損害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組織的損傷和機械性刺激。感染初期,幼蟲侵入小腸粘膜時可損壞上皮細胞,並引起腸粘膜及粘膜下層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浸潤。幼蟲移行至肺時引起點狀出血、滲出和嗜酸性粒細胞及組織細胞的浸潤,甚至形成肉芽腫。成蟲寄生在小腸,也可引起腸粘膜的損傷。蛔蟲鑽入膽管、闌尾時,除損傷區域性粘膜外,還可引起繼發細菌性感染。蛔蟲在腸內扭結成團,可引起腸梗阻。

(2)代謝產物的作用。成蟲的代謝產物有毒性作用,濃度高時可引起腸管痙攣性收縮,致陣發性腹痛。

(3)對寄主營養的影響。蛔蟲的寄生可引起空腸粘膜的損傷,導致消化和吸收障礙,其程度與蛔蟲感染輕重成正比。感染重的患兒常出現明顯的營養不良,甚至發育遲緩。

(4)引起寄主的變態反應。蛔蟲,特別是幼蟲在體內移行時,可引起寄主Ⅰ型變態反應,表現為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現象。

臨床表現

因蟲體的寄生部位和發育階段不同而異。

蛔蚴移行症

蛔蚴在寄主體內移行時引起發熱、全身不適、蕁麻疹等。抵達肺臟後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帶血絲等症狀,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難和紫紺。肺部X射線檢查可見遷徙性浸潤性陰影,臨床上稱為過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綜合徵。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約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中國浙江等地曾多次報告蛔蚴引起的暴發性流行性哮喘,發病率高達20~50%。

腸蛔蟲症

常見症狀有臍周陷痛、食慾不振、善飢、腹瀉、便祕、蕁麻疹等,兒童有流涎、磨牙、煩躁不安等,重者出現營養不良。一旦寄生環境發生變化如高熱時,蛔蟲可在腸腔內扭結成團,阻塞腸腔而形成蛔蟲性腸梗阻,患者出現劇烈的陣發性腹部絞痛,以臍部為甚,伴有噁心、嘔吐,並可吐出蛔蟲,腹部可觸及能移動的臘腸樣腫物。有時蛔蟲性腸梗阻可發展成絞窄性腸梗阻、腸扭轉或套疊,必須及時手術治療。蛔蟲也可穿過腸壁,引起腸穿孔及腹膜炎,若不及時手術即可死亡。

異位蛔蟲症

蛔蟲有鑽孔的習性,腸袋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3383.html' target='_blank' >蘭納肪掣謀涫笨衫肟Φ瀾肫淥椎腦嗥鰨鷚煳換壯嬤ⅲ<韻錄鋼鄭裹/p>

(1)膽道蛔蟲症,以兒童及青壯年為多,女性較常見。誘因有高熱、腹瀉、妊娠、分娩等。妊娠時胃酸減少,膨大的子宮迫使腸道移位,分娩時強烈的宮縮誘發腸蠕動增加,均可促使蛔蟲向膽管逆行。此病發病驟然,右上腹偏中有劇烈陣發性絞痛,鑽鑿樣感,患者輾轉不安、噁心、嘔吐,可吐出蛔蟲。發作間期無疼痛或僅感輕微疼痛。若蛔蟲鑽入肝臟可引起蛔蟲性肝膿腫,必須及早手術治療。

(2)胰管蛔蟲症,多併發於膽道蛔蟲症,臨床徵象似急性胰腺炎。

(3)闌尾蛔蟲症,多見於幼兒,因小兒闌尾根部的口徑較寬,易為蛔蟲鑽入。其臨床徵象似急性闌尾炎,但腹痛性質為絞痛,並嘔吐頻繁,易發生穿孔,宜及早手術治療。

診斷

主要依據其臨床表現及在糞便中檢出蟲卵;異位蛔蟲症的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特徵及吐蟲史。

防治

治療原則是驅除蛔蟲,有的驅蛔藥的作用在於抑制蛔蟲能量的產生,使蟲體肌肉麻痺,失去活動能力而隨糞便排出體外(如左旋咪唑、甲苯咪唑)。有的阻斷蛔蟲神經肌肉接頭處的乙醯膽鹼受體,使肌肉麻痺(如哌嗶嗪)。常用藥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及複方甲苯咪唑(含左旋咪唑)。此外,山道年、使君子及氧氣驅蟲等也有效。有併發症時應及時處理,症狀緩解後立即驅蟲。豆油和花生油對緩解蛔蟲性腸梗阻、食醋對緩解膽道蛔蟲症有效。闌尾蛔蟲症及蛔蟲性肝膿腫均應及時手術治療。預防措施包括開展衛生教育、講究個人衛生及飲食衛生、加強糞便管理、開展大面積普查普治等。

參考文章

豬蛔蟲病如何防治?豬鵝蛔蟲病的防治鵝雞蛔蟲病的主要危害雞怎樣防牛犢蛔蟲病牛防治林下養雞雞蛔蟲病雞雞蛔蟲病流行特點雞雞寄生蟲病防治技術-雞蛔蟲病雞雞蛔蟲病―防治雞豬蛔蟲病有什麼症狀?豬如何預防豬蛔蟲病?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