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須

藥材名稱:破布草

名稱出處:《雲南中草藥》

概況

異名:白根藥(雲南)。

基源:為脣形科水蘇屬植物西南水蘇的乾燥全草。

原植物:西南水蘇Stachys kouyangensis(Vaniot)Dunn(Laminum kouyangensis Vaniot;Stachys cardiophylla Prain et Burkill),又名野甘露、麻布草(雲南),貓貓菜(四川)。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約50cm;根莖匍匐,節上生鬚根。莖纖細,曲折,基部伏地,單一或分枝,在稜及節上被硬毛。莖葉三角狀卵心形,長約3cm,寬約2.5cm,先端鈍,基部心形,邊緣具圓齒;苞葉向上漸小,位於最下部的與葉同形。輪傘花序5~6花,遠離,於枝頂組成不密集的穗狀花序;花萼倒圓錐形,連齒長約6mm,10脈,顯著,齒5,正三角形,長寬約2mm,直立或反折,先端具長約1mm的刺尖頭。花冠淺紅色至紫紅色,長約1.5cm,內面近基部1/3處有斜向頂端不連續的微柔毛環,在毛環上前方呈淺囊狀膨大,冠簷2脣形,上脣卵圓形,下脣輪廓近圓形,3裂,中裂片圓形,徑3.5mm,側裂片卵圓形,徑約1.5mm;雄蕊4,前對較長,花絲絲狀,略短於雄蕊;花盤杯狀,具圓齒。小堅果卵珠狀,徑約1.5mm,棕色,無毛。花期7~8,果期9月,亦有延至11月開花結果。(圖見《中國植物誌》.第66卷.17頁.圖版3)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900~2800m的山坡草地、曠地及潮溼溝邊。分佈於湖北、貴州、四川、雲南。

生藥

採集:夏、秋季採收全草或根,洗淨,晒乾。

藥性

性味:《雲南中草藥》:“鹹、微苦,涼。”

功效:清熱解毒,拔腐提膿。

主治:①《雲南中草藥》:“消炎,解毒,拔膿。治瘡癤,骨髓炎,用鮮草搗爛敷患處。”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根:治肺結核。”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全國中草藥彙編》:“治瘡癤,骨髓炎:鮮破布草適量,搗爛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