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血藤

藥材名稱:皮哨子

名稱出處:《滇南本草》

概況

異名:無患子、菩提味、黑苦楝(《滇南本草(整理本)》),油患子(四川)。

基源:為無患子科無患子屬植物川滇無患子的果皮或種子

原植物:川滇無患子Sapndus delavayi(Franch.)Radlk.

形態:落葉喬木,高10~15m。枝有暗黃色皮孔,新生枝被暗灰色短柔毛。雙數羽狀複葉,互生,連柄長20~35cm。小葉8~14,卵形至長橢圓形,長6~16cm,寬2.5~6cm;先端短尖;基部圓或鈍,兩側不對稱,全緣,兩面沿脈被疏短毛。花雜性異株;圓錐花序頂生,長12~25cm,與花柄同被短柔毛;花小,白色;萼片5,卵形,基部暗紫色,邊緣近膜質,有緣毛;花瓣通常4;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4~5mm;花盤偏於一側,半月形,肥厚;雄蕊8,比花瓣短;子房密被毛。果爿近球形平滑,直徑1.5~2.2cm,黃色,果皮肉質,種子裡褐色,光亮。花期5~6月,果期9~10月。(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2冊.718頁.圖3166)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200~2600m的密林、溝谷、田邊或疏林中。分佈於湖北西部雲南、四川、貴州。中國西南各地為較常見的栽培植物,陝西、甘肅也偶有種植。

化學性質

種子含油15%[1]。外果皮中含11個皁甙,其兩個為新皁甙:皮哨子皁甙(Hishoushi-saponin)A和Ee。其餘9個為已知的皁甙結構:單皁甙(Monodesmoside)2~4,8~10(已從Sapindus mukurossi中分離);13是齊墩果酸3-o-D-木吡喃-(1→3)α L鼠李吡喃-(1→2)-α-L-阿拉伯吡喃糖甙(即Clematis chinensis中皁甙成分的次皁甙);15和16分別為3、4皁甙的二乙醯化合物[2]。

參考文獻

[1] 新華本草綱要.第3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140。


[2] Chem Pharm Bull 1986;34(5):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