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背枇杷花
藥材名稱:阿魏
名稱出處:《唐本草》
概況
異名:薩斯克(哈薩克名),英(維吾爾名),興滾(蒙、藏名)。
基源:為傘形科阿魏屬數種阿魏的樹脂、油和根。阿魏屬全世界約有150種,中國有26種。本屬在國外有4種作為阿魏的原料入藥,即阿魏Ferula assafoetida L.(產伊朗、阿富汗、原蘇聯、巴基斯坦)。紅莖阿魏F.erubencens Boiss.(產伊朗)。蔥味阿魏F.alliacea Boiss.(產伊朗)。印度阿魏F.narthex Boiss.(產印度、巴基斯坦)。中國產阿魏屬有8種入藥。
原植物:中國產正品阿魏有2種: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K.M.Shen。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另有6種在區域性地區也作為阿魏入藥:圓錐莖阿魏Ferula conocaula Korov.。托裡阿魏Ferula krylovii Korov.。大果阿魏Ferula lehmannii Boiss.。臭阿魏Ferulateterrima Kar.et Kir.。準噶爾阿魏Ferula songorica Pall.。多傘阿魏Ferula ferulaeoides(Steud.)Korov(Peucedanum ferulaeoides Steud.)。上述8種阿魏,前6種全株具有強烈蔥蒜異樣臭氣,通稱臭阿魏,後2種無此種臭氣,通稱香阿魏。
歷史:阿魏始載於《唐本草》,謂:“阿魏生西番及崑崙,苗葉根莖酷似白芷,搗根汁,日煎作餅者為上,截根穿暴者為次,體性極臭而能止臭,亦為奇物也。”據《綱目》載:“阿魏草者出西域。”所云皆指阿魏一類植物。《中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阿魏的原植物有兩種,一種為新疆阿魏,另一種為阜康阿魏。
形態:新疆阿魏為多年生一次結果的草本,高0.5~1.5m,全株有強烈蔥蒜異樣臭氣。根粗大,圓錐形;根莖存留多數越年枯鞘纖維。莖單一,粗壯,近基部開始分枝,有毛,下部枝互生,上部枝輪生,有小枝,帶紫紅色。基生葉具柄,葉柄基部有寬闊的葉鞘;葉片薄紙質,灰綠色,早枯萎,三~四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狹線形,全緣,長3~7mm,寬1.5~3mm,上面有疏生細毛,下面密被柔毛,莖生葉較小,無柄,具卵狀披針形半抱莖的葉鞘。復傘形花序著生於莖和枝的頂端;總苞片無;傘輻5~25,被密毛,中間的傘形花序極短或近無柄;小總苞片少數,易脫落;小傘形花序有花10~20,萼齒顯著;花瓣黃色,橢圓形,先端有內折的小舌片,長2mm,外面有毛;花柱基扁圓錐形,花柱向外頃斜。雙懸果的分生果橢圓形,長10~12mm,寬約6mm,背腹扁壓,有疏毛;果柄粗壯,成熟果實與果柄近等長或稍短於果柄,果稜線形,顯著突起;油管大小不等,稜槽內油管3~4,合生面油管12~14。花期4~5月,果期5~6月。(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3分冊.93頁.圖版39)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850m左右的荒漠中並帶礫石的粘質土坡上。產於新疆(伊寧)。
阜康阿魏與新疆阿魏的區別在於:莖近無毛,成熟果實長12~16cm,長於果柄。(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3分冊.95頁.圖版40)生於北疆古爾斑通古特沙漠南緣,海拔約700m地方,有粘質土壤的沖溝邊,成帶狀分佈。產於新疆(阜康)。
圓錐莖阿魏與上述兩種不同之處在於:莖圓錐狀。莖下部葉的末回裂片較大,長10~30cm,寬4~7cm。果實每稜槽內油管1~2,合生面油管8~14。(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3分冊.89頁.圖版37)生於海拔2800m左右的山坡洪積扇地或沖溝邊。產於新疆(烏恰)。原蘇聯中亞地區有分佈。
托裡阿魏與上述3種的區別在於:葉的小裂片披針形,灰綠色,密被短柔毛,早枯萎,莖生葉向上簡化變小,葉鞘披針形。果實每稜槽內油管2,稀3,合生面油管6。(圖見《新疆藥用植物志》.第1冊.112頁.圖56)生於鹽鹼化的草地上。產於新疆(托裡)。原蘇聯中亞和西伯利亞地區亦有分佈。
大果阿魏與上述幾種的區別在於:根粗壯,呈紡錘形。單莖較細。復傘形花序生於莖頂端者直徑達60cm;傘輻3~8,花瓣平展,外面有毛。果實橢圓形,長12~14mm,寬6~7mm,每稜槽內油管3~4,合生面油管10~12,大小不等。(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3分冊.101頁.圖版43)生於粘土多礫石的低山坡上。產於新疆(瑪納斯)。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以及原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佈。
臭阿魏的主要特徵為:莖粗壯,高約2m。葉密被柔毛,呈淡灰色,葉片多回羽狀全裂,小裂片披針形,長約10mm,再分裂為尖銳的裂片。果實有窄翅,長10~12mm,稜槽內油管1~2,合生面油管6。(圖見《阿魏》.23頁.圖11)生於蒿屬植物為主的荒漠並帶礫石的粘質土。產於新疆(伊寧)。原蘇聯哈薩克有分佈。
準噶爾阿魏的特徵在於:植株無蔥蒜異樣臭氣。莖不為海綿質。葉片密集,堅硬,耐旱,當植株枯萎時仍宿存,粗糙,具乳突狀突起。果實每稜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3分冊.111頁.圖版47)生於礫石質山地草坡和灌叢中。產於新疆(塔城和阿勒泰地區)。
多傘阿魏的主要特徵在於:全株無蔥蒜異樣臭氣。傘形花序穿莖,除頂部中央花序為復傘形花序外,側生傘形花序為單傘形花序,成串輪生,有3~8輪,形如串珠。(圖見《中國植物誌》.第55卷.第3分冊.115頁.圖版49)生於沙丘、沙地和礫石質的蒿屬植物荒漠中。產於新疆,沿準噶爾盆地邊緣普遍分佈。原蘇聯哈薩克和蒙古也有分佈。
生藥
採集:未開花前採收,挖鬆泥土,露出根部,將莖自根頭處切斷,即有乳液自斷面流出,上面用樹葉覆蓋,約經10天滲出液凝固如脂,即可刮下。再將其上端切去一段。如上法採收,每隔10天1次,至枯竭為止,共約3個月。藥材主產於新疆。
鑑別:本品為不規則的塊狀和脂膏狀;表面蠟黃色或棕黃色,久貯色澤漸深,變成紅棕色。塊狀者體輕,質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加水研磨則成白色乳狀液。有強烈持久的蒜臭,味微苦,辛辣如蒜樣,嚼之粘牙,有強烈刺激性和燒灼感。以塊大、蒜臭強烈、斷面乳白或微帶紅色、無雜質者為佳。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加水熔化後,濾去雜質及殘渣,剁成小塊。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單獨存放,密閉儲存。
化學性質
含揮發油、樹脂及樹膠。品質佳良者(粒狀品)可得揮發油10%~17%,樹脂40%~64%,樹膠約25%,灰分約1.5%~10%。揮發油中含蒎烯,並伴有多種二硫化物,其中仲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Sec-butylpropenyl disulfide)約佔45%。樹脂中含阿魏酸(Ferulic acid)及其酯類:法呢斯淝醇(Farnesiferol)A.B.C等[1]。
新疆阿魏的揮發油中含40%的仲丁基順-〔1〕-丙烯基二硫化物、30%的仲丁基反-〔1〕-丙烯基二硫化物和10%的1-仲丙基硫基2-甲基二硫基-順-乙烯及少量的甲基仲丁基二硫化物、乙基仲丁基二硫化物、仲丁基乙烯基二硫化物、乙基正丁基二硫化物、二甲基三硫化物、異丙基仲丁基二硫化物、二仲丁基二硫化物、仲丁基順-〔1〕-丁烯基二硫化物、仲丁丁基反-〔1〕-丁烯基二硫化物、仲丁基順-〔2〕-丁烯基二硫化物、仲丁基反-〔2〕-丁烯基二硫化物。二仲丁基三硫化物、仲丁基反-〔1〕-丙烯基三硫化物、1-異丙基硫基2-甲基二硫基乙烷、1-異丙基硫基3-甲基二硫基丙烷、1-甲基二硫基3-異丙基硫基順-〔1〕-丙烯、1-甲基二硫基2-異丙基硫反-乙烯、1-仲丁基硫基2-甲基二硫基乙烷、1-仲丁基硫3-甲基二硫基丙烷、1-甲基二硫基3-仲丁基硫順-〔1〕-丙烯等[2]。
阜康阿魏的揮發油中含40%仲丁基反-〔1〕-丙烯基二硫化物和9.7%仲丁基順-〔1〕-丙烯基二硫化物及少量其它含硫化合物,其種類與上述新疆阿魏所含的一樣,僅在含量上有些差別[2]。
圓錐莖阿魏根含圓錐莖阿魏醇(Conferol)(1)[3],果實含圓錐莖阿魏酮(Conferone)[4]。
準噶爾阿魏根含4-甲基戊醇-1、正己醇(n-Hexanol)、甲基環已烷(Methyl cyclohexane)、△3-蒈烯(△3-Carene)、α-蒎烯(α-Pinene)、2,4(10)-芋二烯(2,4(10)-Thujadiene)、β-蓋二烯-1(7),8(β-Mentha-1(7),8)、β-月桂烯(β-Myrcene)、檜烯(Sabinene)、異羅勒烯(Isoocimene)、2,3,4-三甲基噻吩(2,3,4-Trirnethyl thiophene)、苧烯(Limonene)、羅勒烯(Ocimene)、薴醇-4(Thujan-4-ol)、sec-丁基乙基二硫化物(sec-Butyl ethyldisufide)、β-蓋二烯-2,4(8)(β-Mentha-2,4(8)-diene)、sec-丁基丙烯基二硫化物(sec-Butyl Propenyl disufide)、萜品烯醇-4(Terpinen-4-ol)、4,4,5-三甲基-2-環己烯酮-1(4,4,5-Trimethyl-2-cyclohexen-1-one)、小茴香醇(Fenchol)、枯酸(Cumic acid)、枯茗醛(Cuminaldehyde)、乙酸冰片酯(Bornyl acetate)、2-甲基-6-甲烯-1,7-辛二烯酮-3(2-Methyl-6-methylene1,7-octadien-3-one)、
烯(Copaene)、卡那烯(Calarene)、古芸烯(Gurjunene)、β-Famesene、γ-杜鬆烯(γ-Cadinene)、欖香素(Elemicine)、β-桉葉油醇(β-Eudesmol)、馬兜鈴酮[5]。
托裡阿魏 含托裡阿魏醇(Fekrynol)(2)及其乙酸酯,並含karatavic acid[7]。
參考文獻
[1]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1186。
[2] Planta Med 1987;53(3):302。
[3] CA 1973;78:108265g。
[4] CA 1973;78:108266r。
[5]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1989;20(3):164。
[6] CA 1982;96:199908n。
[7] CA 1990;112:42706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