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棕皮頭

藥材名稱:扭筋草

名稱出處:《湖南藥物志》

概況

異名:扭傷草、老鴉酸(湖南),酸溜溜、酸溜酒(遼寧)。

基源:為酢漿草科酢漿草屬植物緊密酢漿草的全草。

原植物:緊密酢漿草Oxalis stricta L.

形態:多年生草本,高20~40cm。地下根莖細長,疏被鱗被,莖直立或傾斜向上,被柔毛,折斷時有酸汁。葉為掌狀複葉,膜質,互生,葉柄長,纖細;小葉3枚,倒心形,先端圓鈍有明顯凹頭,基部闊楔形,全緣,下面有毛茸或無毛,小葉無柄,葉片晝開夜合。聚傘狀花序腋生,花瓣5,黃色,橢圓形;花萼5裂;雄蕊10,花絲基部連合;子房由5枚心皮構成,5室,花柱5,柱頭頭狀。蒴果近圓柱形,成熟時果瓣開裂,反捲,宿存於軸上,果梗亦向下反捲,與果實成銳角,開裂時有彈力。種子細小,卵形稍扁,褐色。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境與分佈:生於山坡林緣、路邊或草叢中。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南。

生藥

採集:春末夏初採收,晒乾。

藥性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效:殺蟲,止痛,散熱,消腫,祛瘀。

主治:淋病,跌打損傷,絲蟲病初期;疥癬,湯火傷,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搗敷。

臨床應用

單方應用:①《湖南藥物志》:“治絲蟲病(流火)初期:扭筋草6~9g,水煎服。” ②《湖南藥物志》:“治淋病:扭筋草6~9g,水煎服。” ③《湖南藥物志》:“治跌打損傷:扭筋草6~9g,水煎服。” ④《湖南藥物志》:“治腫毒,湯火傷,疥癬:扭筋草6~9g,搗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