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
[拼音]:Deguo shehuixue
[英文]:sociology in German
形成於19世紀下半葉,經過20世紀前30年的興盛時期、納粹時代的低落時期和戰後的重建時期,60年代以後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形成時期
德國是一個崇尚理論思辨和具有唯心主義哲學傳統的國家,博大精深的德國哲學一直制約著德國社會學的發展方向,並在每一個發展階段上打上深刻的印痕。社會學在19世紀上半葉的出現,觸動了德國的社會思想體系。1842年,留學法國的德國學者L.von施泰因的《現代法國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一書,對德國古典哲學社會觀發起了衝擊。他明確地把社會和國家區別開來,在國家和社會是構成人類共同生活的兩大要素的觀點基礎上,提出了建立新政治學和社會學的設想。施泰因的觀點,有別於從18世紀的I.康德到19世紀的G.W.F.黑格爾的國家高於社會、統轄社會的傳統觀點。施泰因完善了國家和社會的辯證理論,被公認為德國社會學的創始人。
K.馬克思發展了黑格爾的市民社會思想。他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2)一書中,批判了黑格爾在國家以及國家對家庭和市民社會的關係上的觀點。他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以及與F.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識形態》等著作中,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觀,成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理論基礎。(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史)
與馬克思、施泰因同時代的W.H.里爾,提出了獨特的市民社會觀。他在《資產階級社會》(1851)一書中,嚴格區分了社會和國家,對資產階級社會進行了分層分析。在《家庭》(1861)一書中提出了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的觀點。
P.von利林費爾德和 A.舍夫勒追隨A.孔德、H.斯賓塞的社會有機體論,提出了他們的社會有機體理論,成為德國社會學形成的標誌。利林費爾德是德裔俄國人,1897~1898年曾任國際社會學學會會長。他在 5卷本《對未來社會科學的思考》(1873~1881)一書中,詳細闡述了社會有機體論,並提出了社會病理學概念。舍夫勒的社會有機體說主要表現在《社會本體的構造和生活》(1875~1878)和《社會學概要》(1906)兩書中。
興盛時期
20世紀前30年是德國社會學的黃金時期,R.達倫多夫稱之為英雄輩出的時代,出現了一批重要的社會學家,其中影響較大的有F.滕尼斯、G.齊美爾、M.韋伯、K.曼海姆等,其他較活躍的還有:W.桑巴特、L.von 維澤、A.菲爾坎特、F.奧本海默、M.舍勒、C.布林克曼、S.克拉考爾、T.利特、T.蓋格爾、H.弗賴爾、K.鄧克曼、M.阿德勒等。
滕尼斯是德國社會學走向系統化的代表,他把社會學分為普通社會學和專門社會學;他在《社群和社會》一書中有關社群和社會的區分,在以後的社會學研究中一直被廣泛沿用。在滕尼斯之後,德國社會學有兩個主要研究方向,即以齊美爾為代表的形式社會學和歷史文化研究。他們都遵循德國社會學的社會唯名論的傳統。
形式社會學的代表人物齊美爾主張,社會學的研究物件是各種永恆不變的“社會交往形式”,是通過社會行為互相聯絡起來的個體以及由此產生的全部關係的過程。他的主要繼承者維澤和菲爾坎特則對他進行了批判。菲爾坎特的觀點表現出現象學的傾向。
歷史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有A.韋伯、奧本海默、舍勒和曼海姆等。他們繼承了W.文德爾班和H.李凱爾特等人的新康德主義傳統,堅持精神科學的特殊性,認為社會學屬於文化科學的範疇。社會學只能理解,而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去解釋其物件。比起形式社會學,他們在社會唯名論上走得更遠,認為社會現象不僅是獨一無二不可重複的,而且是變動不居的。
M.韋伯則是上述兩個方向的超越者。他對社會行動的概念分析,接近於形式社會學;而對經濟同倫理關係的分析,又接近歷史文化研究甚至馬克思主義。他稱自己的社會學為理解的社會學,理解的物件是社會行動、行動的過程和效應。在方法論上,韋伯強調價值無涉分析,視客觀性為學者的人格;他提出“理想型”,即社會學意義的概念的建構。他畢生致力於近代資本主義起源的大規模文化比較研究。他的鉅著《經濟與社會》(1921~1922)被視為德國社會學的最高成就。
1904年,《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獻》創刊,M.韋伯和桑巴特擔任主編。1909年,M.韋伯等人創立了德國社會學會,同成立於1872年的社會政策學會相對峙,滕尼斯任第一任會長。1919年,科隆大學正式開設社會學講座,舍勒和維澤負責講授。1921年《科隆社會科學季報》創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易名為《科隆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現為德國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之一。
低落時期
1933~1945年納粹統治時期,德國社會學處於蕭條狀態。刊物停辦,學會被查禁,學術著作被焚燒,人員被放逐。但流亡國外的德國社會學家在異國繼續從事學術活動。曼海姆在英國促進了知識社會學研究的發展;法蘭克福學派先後在歐洲和美國揭露納粹的反動本質,傳播批判的社會理論;R.本迪克斯在美國為傳播韋伯學說做出貢獻;加入美國籍的P.F.拉扎斯菲爾德在社會學方法論和應用社會學方面享有盛名。
戰後德國社會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社會學分為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兩支。民主德國社會學屬於蘇聯東歐社會學體系,在理論上主要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其主要觀點反映在R.施託貝爾格等編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學原理》(1977)一書中。
在聯邦德國,維澤對重建學會和學科起了重要作用。他領導了《科隆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的創刊工作。R.柯尼希是維澤的雜誌接班人。適應戰後的社會建設現實,經驗社會學以科隆為中心迅速發展起來,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50年代中期。
社會學家H.舍爾斯基領導了明斯特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長期在多特蒙德從事工業社會學研究,建立了北勒費爾德大學社會學系。以舍爾斯基為中心,形成了達倫多夫所謂的“第三種社會學派”。
戰後德國社會學還有一個重要學派就是法蘭克福學派。它最初形成於1923年成立的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30年代因受納粹迫害,其成員大部流亡國外。該所從1934年開始附屬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49年遷回法蘭克福。T.W.阿多諾是這一時期法蘭克福學派的主要領導者,培養了J.哈貝馬斯等新的一代社會學家。
與哈貝馬斯同時,在戰後影響較大的社會學家有達倫多夫、N.盧曼、M.R.萊普西馬斯、M.鮑爾特、J.馬特斯、W.施盧赫特等人。達倫多夫以其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借鑑和對衝突理論的重構而聞名;盧曼提出了現代意義的社會系統論;萊普西馬斯是《韋伯全集》出版委員會的負責人,曾領導以M.韋伯研究為中心工作的海德堡大學社會學研究所;鮑爾特是研究社會分層的專家;馬特斯長期考察亞洲社會,從事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施盧赫特是研究韋伯學說的專家。
60年代末,聯邦德國社會學界開啟韋伯復興運動;70年代,《韋伯全集》出版委員會成立,組織出版33卷歷史考據本《韋伯全集》。
從整個德語地區看,1972年,發行於德語地區的《社會學雜誌》創刊。1988年10月4~7日,在蘇黎世召開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德語地區社會學家大會暨第24屆德國社會學家大會、第11屆奧地利社會學家大會、第11屆瑞士社會學家大會,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個社會學家代表團出席了大會。會議參加者約1600人,分別舉行了100場討論會,作了近500個報告。大會的中心議題是“文化與社會”,齊美爾和M.韋伯的思想再次引起廣泛關注。各個分會分別討論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婦女社會學、宗教社會學、納粹時期的社會以及日益擴大的社會學的學科界限等方面的問題。
參考書目
R.Aron,Germɑn Socioloɡy,Heinemann,London,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