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戲劇
[拼音]:Riben wudao
[英文]:dance of Japan
廣義指流行於日本各地的各類舞蹈,如古代舞、樂、能、民俗舞、歌舞伎舞蹈等;狹義專指包括各種流派的歌舞伎舞蹈。在日本,“舞”古時也稱“遊”,中世紀後稱“踴”。最初的日本舞蹈稱神樂,如巫女舞,是用以敬神、娛神、通神的舞蹈。奈良到平安期間,從外國傳入伎樂(百濟人味摩之從中國吳越一帶傳來)、雅樂(唐代燕樂)和散樂(中國民間歌舞、雜技、幻術、百戲),使日本舞蹈在藝術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中世紀的能樂也受到中國儺舞和傀儡戲的影響。江戶時代歌舞伎的產生和發展,開創了日本舞蹈的新局面,出現了很多不朽的名作和著名演員。
神樂
原始的日本舞蹈是用於祭祀活動的,稱神樂,以招魂、鎮魂和祈禱動作為基礎。它是根據名著《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所描寫的天巖屋戶和天鈿女命“神靈附體”的祈禱舞發展而來的(見民俗藝能)。最初由巫女(遊女)來跳,後來也有男性(遊男)跳的。原始社會的這種舞蹈根據祭祀活動分為定期和不定期的兩種。定期的與狩獵、農耕等有關,根據季節和時令而定;不定期的因人間的生死、災病、婚姻、戰爭而舉行。封建時代,宮廷制定御神樂,巫女的職務由男性神官所代替。流傳在民間的神樂稱鄉神樂或裡神樂。至今猶存的“翁”和“三番叟”等祈禱舞,都保留了古代神樂的傳統。現在島根縣隱岐島燒火山神社還有巫女舞,舞蹈時巫女2人戴天冠,著白衣緋袴,執扇而舞,以請神祗降臨。伴奏樂器有大鼓、銅鈸子等。神樂因廣泛流傳於民間,後也包括在民俗藝能之中。
雅樂
又稱舞樂,是日本宮廷中祭祀、燕享時的音樂舞蹈,與中國古代舞蹈中的雅樂含意不盡相同。日本雅樂包括日本固有的樂舞催馬樂、朗詠等。此外還有三韓樂、渤海樂、伎樂、唐樂(隋唐燕樂)、散樂(缽頭、蘭陵王)以及西域諸國的樂舞如天竺樂、林邑樂、度羅樂等。文武天皇設雅樂寮,其後,雅樂分為左右2部,左部為唐樂(包括天竺、西域系統的樂舞),其中有:《春鶯囀》、《萬歲樂》、《太平樂》、《皇帝破陣樂》、《桃李花》、《打球樂》、《採桑老》、《皇獐》等。右部為高麗樂舞,幷包含林邑、 百濟、 新羅、渤海樂。高麗樂有:《蝴蝶》、《延喜樂》、《狛》、《林歌》、《白濱》等。渤海樂則有《綾切》、《新靺鞨》等。這些樂舞在平安朝中期逐漸日本民族化。奈良時代(701~704)宮廷設立雅樂寮、雅樂所,並置伎樂師和伎樂生。左部為狛氏(平民);右部為多氏(朝臣)掌管。實行世襲制度。室町時代(1467~1588)應仁之亂(1467~1468),樂人四散,傳統中斷。江戶時代(1603~1868)雅樂復甦。明治四年(1871)雅樂的三方樂所被解散,樂人為宮內省(現宮內廳)樂部吸收,雅樂得以延續。現在宮內廳仍上演雅樂。
自古以來雅樂舞蹈是一子相傳,故稱為祕傳。現已擴大了範圍。其舞蹈節奏緩慢,動作不同於一般日本舞蹈,它保留有“劍指”、“騎馬蹲襠式”等姿態,步法別具一格。雅樂的音樂大都有“序”、“破”、“急”的 3段。所用打擊樂器,左方有大鼓、鉦鼓、鞨鼓;右方有大鼓、鉦鼓、三鼓。管樂器有篳篥、笙、橫笛、高麗笛、神樂笛。絃樂器有:樂箏、樂琵琶、和琴。
伎樂
是從中國吳地(江蘇省一帶)和西域(新疆一帶)傳到日本的樂舞。據日本欽明朝(539~571)《新撰姓氏錄》記載,“自吳國傳來佛像一軀;伎樂排程一具”。推古天皇時(612)百濟人味摩之從中國吳越學得伎樂,在日本朝廷傳習。據鎌倉時代(1192~1333)《教訓抄》記載,伎樂有師子、吳公、迦樓羅、金剛、波羅門、崑崙、力士、大孤(老翁面)、醉胡等 9種。樂器有笛、三鼓、鉦鼓3種。正倉院藏有伎樂面具和天平勝寶年(752)東大寺大佛開眼供養的伎樂服裝。現在大阪四天王寺聖靈會,尚保留著傳統的伎樂。師子(獅子舞)在日本民間極為盛行,後發展為具有地方特點的民間舞蹈。《太神樂》為獅子神樂的一種,2人披獅子皮,戴獅子頭而舞,後來又加上曲藝雜技等演出。能樂中的“石橋”系統為獅子舞,它在歌舞伎中發展為《鏡獅子》、《相生獅子》、《英執著獅子》、《三人石橋》、《連獅子》、《枕獅子》等,均為優美的獅子舞。《鏡獅子》由兩段構成,前段為女性舞蹈,後段為獅子精遊戲於牡丹、蝴蝶間,舞蹈還表現獅子的眠臥、洗毛等嬉戲動作,成為膾炙人口的日本舞蹈保留節目。
歌舞伎舞蹈
是根據出雲地方阿國的唸佛舞和民間集體舞嬰兒踴、呵呵踴等創造的。《慶長日件錄》慶長八年(1603)條載,“於女院歌舞伎踴有之,出雲國人云雲,女御之御振舞也”,這是最早的文獻記載。歌舞伎吸收了傳統的舞蹈和現代風俗等要素。其後又以踴為基礎與“人形振”的技藝和人形淨琉璃中的“景事”道行舞蹈相融合。因此,一般認為歌舞伎以前為“舞”的歷史,從歌舞伎開始為“踴”的歷史。其舞蹈的特色為“舞”、“踴”、“振”(模倣)三要素相結合。“舞”為古典“能”的手法,幽雅而含蓄;“踴”則多具有民間舞蹈特色,生動活潑;而“振”則是戲劇性的動作。三要素有機的結合,成為歌舞伎的特徵。歌舞伎採用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形式,由樂人歌唱。伴奏樂器以三味弦為主。舞蹈音樂以“出端”、“中端”、“入端” 3段形式組成;伴奏音樂有“長唄”、“淨琉璃”、“常磐津”、“清元”、“義大夫調”等。
自元祿至享保年間(1688~1736)產生了右近源左門、水木辰之助、初世瀨川菊之丞、初世中村富十郎等歌舞伎名師。有《沿海之路》、《槍踴》、《七化》、《道成寺》、《石橋》、《鷺娘》等不朽名作。其後歌舞伎發展成為以旦角為主的表演形式,但也有極為著名的男性舞蹈,如初世中村仲藏創造的舞踴劇《關之扉》等。
自寬政時期(1789~1801)經文政期(1804~1830)新型舞蹈“變化物”問世。劇中由一名舞者扮演幾個角色,大都表演富有變化的舞蹈小品。流傳至今的有《鷺娘》、《籐娘》、《六歌仙》、《越後獅子》等。特別是市井風格的舞蹈,例如《供奴》、《賣糰子》、《粟餅》、《神田祭》等流傳更為廣泛。明治前期出現了四世中村芝翫、九世市川團十郎等名家。近年,又出現了七世阪東三津五郎、六世尾上菊五郎等。由歌舞伎振副師(編導)從歌舞伎中獨立出來後,歌舞伎逐漸發展為多流派的舞蹈,目前已有300多個流派,主要有志賀山流、籐間流、西川流、花柳流、中村流、阪東流、吾妻流等。各流派在節目上大致相同,但在舞蹈處理上則有顯著區別。較古老的志賀山流、籐間流節奏稍慢,動作較大,而新興的花柳流、若柳流等則節奏稍快而動作細膩。這些流派中著名的振副師(編導)有花柳壽樂、西川扇藏等,著名演員有初代花柳壽美、初代籐蔭靜枝、初代西崎綠、花柳壽輔、花柳壽南海、花柳照奈、花柳茂香、五條珠實、籐間秀齊、吾妻德穗等。
上方舞
江戶時代的劇場誕生歌舞伎的同時,於京都大阪一帶興起了上方舞(座敷舞),也稱京舞或地唄,即本地流行的歌舞。有篠冢流、井上流、吉村流以及後來出現的楳茂都流等派。上方舞動作洗練、含蓄而靜雅。在技藝方面吸收了能的輕柔以及人形淨琉璃(文樂)和歌舞伎“振”的動作。著名上方舞家有井上八千代、武原吭、吉村雄輝、楳茂都陸平等。
民俗藝能
見民俗藝能。
新舞蹈運動
日本舞蹈運動是和日本新劇一起,由歌舞伎界獨立出來的部分人開始的。以坪內逍遙的名著《新樂劇論》為起點,1904年《新曲浦島》問世,廢除了歌舞伎舞蹈中不合理性和狹隘性的趣味,創作具有藝術美和詩意美的日本新舞蹈。但由於坪內逍遙創造的節目,意圖之高,規模之大,脫離現實,難以實現。進入大正時代,西方舞蹈傳入日本,才真正開始了新的舞蹈運動。初代籐蔭靜枝組織的“籐蔭會”,點燃了新舞蹈運動之火。根據中國崑曲《孽海記》創作演出的舞蹈《思凡》,產生了巨大影響。此後,市川猿之助,五世中村福助的“羽衣會”,花柳壽輔的“花柳舞蹈研究會”,花柳(五條)珠實的“珠實會”。花柳壽美的“曙會”等。新的舞蹈組織相繼成立,併產生了新型的舞蹈家。這時舞蹈也開始受俄羅斯芭蕾的影響,採用西洋樂器伴奏,有了群舞。除改編上演《思凡》之外,當時還創作演出了《蟲》、《女人和影子》、《春信幻想曲》、《阿依努之神》、《太鼓的旋律》等新舞蹈。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芭蕾和現代舞在日本也有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