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爾,K.
[拼音]:anshi jiaoxue
[英文]:suggestive teaching
運用暗示手段,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提高學習效果的方法。
暗示教學的理論和原則
暗示教學認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綜合,有意識和無意識,是不可分割的,而暗示是環境和個人之間一個經常不息的不知不覺的交流因素,能產生巨大的“薰陶”作用。所以教學過程要通過暗示建立無意識的心理傾向,創造強烈的學習動機,開發潛力,就能提高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充分發展自我。這種教學理論是保加利亞的心理治療醫生G.洛扎諾夫創立的。他在1955年用暗示療法治療一個疲勞沮喪、記憶衰退的病人,使其恢復並且增長了記憶力。他經過9年的實驗研究,證實“暗示超常記憶力”的存在,因而建立了暗示教學理論和暗示教學法。
可暗示性是大腦接受或者喚起觀念的能力,並使觀念現實化為行動。威信──使人樂於接受的力量,是決定暗示接受性的主要因素。人在清醒而放鬆的狀態下,可暗示性和有意識的判斷能力同時出現。因此,個人知道暗示過程,而且對它採取積極的態度,有助於增加學習的效率。但是,可暗示性總是受到反暗示的抵制。凡是在邏輯上、感情上、倫理上與個人相違背的暗示,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所以接受新暗示引起心理共鳴,有時要以破除舊暗示為前提。
無意識的心理活動使人們能和環境保持平衡,而且一切有意識的活動都建立在無意識的組合之上。個人的見解、動機和記憶都受感情、想象以及其他無意識活動的影響。各種感官所接受的無意識的知覺,只是外圍知覺,不是意識所貫注的中心,但以後可以進入注意的中心。從外圍知覺得來的資訊,可以成為長期記憶的基礎。
暗示教學理論還認為,說話的內容是思想交流的第一平面,說話的語調、節奏、表情、態度是交流的第二平面。聽人說話時,注意其內容,是對特定目標作特定心理反應,而語調等等是中心之外的背景,一般只作非特定心理反應。藝術的形式、色彩、節奏和韻律訴諸無意識的知覺和非特定心理反應而成為最有力的暗示。
暗示教學的原則是:
(1)學生要有自信心,愉快而不緊張。
(2)情感調節理智,無意識調節有意識。
(3)設定情景,採用交際性練習,短期內學習大量材料。
(4)藉助母語翻譯對比。
(5)師生相互信任和尊重。
暗示教學的實驗
先是從成人外語教學開始的。後來,保加利亞的中小學運用它進行多種學科的教學,其中以進行為期一月的外語教學為主。這種教學,一班最多12人,男女各半。教室幽靜,光線柔和,桌椅舒適,排成半圓形。教師坐在末端。教師受過演劇和心理學的訓練,能夠運用姿勢和語調使得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外語課每週上課6天,每天4小時,可分作3部分:
(1)通過會話、遊戲或者短劇等形式複習前次所學材料,鼓勵學生根據情景理解詞句,並用外語直接作出反應,不用機械的操練。
(2)用語法翻譯法呈現新教材。一般是日常生活對話,情景連貫,可以表演。
(3)分為積極注意和消極注意兩個階段,各佔25分鐘左右。學生要坐靠背軟椅,全身放鬆,全班按瑜伽的調息,深吸2秒,屏氣4秒,深呼2秒,教師用輕重緩急的聲調朗誦課文。課文3句一組,分行排印。教師朗誦每組課文譯文2秒,外語詞句4秒,停頓2秒。學生聽到外語詞句時正好屏氣4秒,高度集中,注視課文,默記詞句。共約25分鐘。在消極注意階段,先放送音樂家J.S.巴赫或F.J.海頓的一小段交響樂,然後放送18世紀的音樂,每分鐘60拍、以2/4或4/4慢拍最好,以配合學生呼吸的節奏。教師以富於表情的聲調朗誦對話,學生靜聽音樂,閉目沉思,無意識地體會課文內容。這種“語言內化”的過程大約20分鐘,可以促進聽說能力,也有助於記憶。最後以輕快的長笛樂聲喚醒全班,結束一天愉快而不疲乏的外語學習。
暗示教學在東西歐和南北美都曾試行,教學效果比一般方法稍好,但遠未達到洛扎諾夫所說的提高教學效率20、30倍之多。一些人士把暗示教學當作是外語教學發展的新方向。也有的應用心理語言學家認為,暗示教學的實驗內容不明確,程式不完備,統計資料有誤漏,因此,實驗的科學價值很小,而且記憶詞句不等於學會語言,實驗所得結果也距離預期的“自我發展”這一目標很遠。
參考書目
Georgi Lozanov, Suggestology ɑnd Outlines of Suggestopedy,New York, Gordon and Breach,Science Publishers,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