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楊
藥材名稱:艾納香
名稱出處:《本草拾遺》
概況
異名:大風艾、大風葉、紫再楓(《生草藥性備要》),再風艾(《嶺南採藥錄》),大骨風(《南寧市藥物志》),大黃草(海南),大毛藥(貴州)。
基源:為菊科艾納香屬植物艾納香的葉及嫩枝。艾納香屬全世界有80餘種,中國約30種。
原植物:艾納香Blumea balsamifera(L.)DC.
歷史:本品首載於《本草拾遺》。此後《海藥本草》、《開寶本草》及《綱目》等均有記述。本種葉加熱昇華,再壓去油,製成艾片,為冰片代用品。
形態: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莖粗壯直立,高1~3m,有分枝,密被灰褐色綿毛。葉具柄,每邊常有2~3狹線形小裂片;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8~30cm,寬3~6cm,基部鈍,邊緣有上彎鋸齒或小鋸齒,表面發皺,密生黃褐色短硬毛,背面密被黃褐色絹狀綿毛。頭狀花序多數,排成項生或腋生的圓錐花序;總苞半球形,總苞片4~5層,線形,長1~9mm,頂端尖,密生綿毛;花托稍凸,蜂窩狀,無毛;花黃色,雌花絲狀,2~4裂,無毛;兩性花管狀,裂片卵形,有微毛。花果期幾乎全年。(圖見《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第4冊.453.圖6320)
生境與分佈:生於海拔180~1180m的林緣、林下、河床谷地或草地上。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印度、巴基斯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有分佈。
生藥
栽培:宜溫暖溼潤的氣候,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用分株繁殖,於3月下旬~4月上旬挖取根櫱萌生苗,按行株距各40cm穴栽,深16cm,每穴栽苗1株,霜後覆土澆水。成活後需結合中耕除草,追肥2次。一般栽種3~4年後,植株衰老須翻蔸另栽。亦可與其他作物套種。
採集:全年可採,以秋季採的質量較好,採後晒乾。藥材主產於廣西、廣東、貴州。
鑑別:葉略皺縮或破碎,邊緣具細鋸齒,上面灰綠色,略粗糙,被短毛,下面密被白色長絹毛,嫩葉兩面均被銀色長絹毛,葉脈帶黃色,葉柄半圓形,密被短毛。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性質
全草含黃酮、香豆素、三萜、氨基酸、有機酸、揮發油等[1],黃酮有2R,3R-二氫槲皮素4’-甲醚(2R,3R-Dihydroquercetin-4’-methylether)、2R,3R-二氫槲皮素-4’,7-二甲醚(2R,3R-Dihydroquercetin-4’,7-dimethyl ether)[2]。
葉含揮發油,主要成分為1-龍腦,以及少量1,8-桉油精、檸檬烯、1樟腦、乙醯間苯三酚二甲醚[1]。葉中還含杉柳二醇(Cryptomendiol)[3],最近又分得3種具抗癌活性化合物:布魯迷內酯(Blumealactone)A(1)、B(2)、C(3)[4,5]。抗組胺活性成分有: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紫雲英甙(Astragalin),菸鹼佛素(Nicotinflorin)、鮑爾烯醇(Bauerenol)、α-、β-香樹脂醇[6]。
參考文獻
[1] 中藥大辭典.上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559。
[2] CA 1985;103:85129s。
[3] CA 1982;96:24698s。
[4] CA 1987;107∶233371q。
[5] CA 1988;109∶35257k。
[6] CA 1988;108;143051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