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燕麥
[拼音]:shuilaohai
[英文]:waterlogging damage
農業氣象災害的一種。由於降水過多,農田土壤過溼、淹水或洪水氾濫而造成的自然災害。
型別
水澇害可分為溼害、澇害和洪水害 3類。連陰雨或積雪融化,使土壤水分長期處於飽和狀態,作物根系因缺氧而生長滯緩,產量降低,稱溼害或湆。雨水過於集中,排洩不暢,田間積水,為害根系,引起植物萎蔫、落花、落果、空殼、癟粒以至倒伏、黴爛,稱澇害。大雨引起山洪暴發、河水氾濫,淹沒農作物,危害林木,沖毀農田、畜舍和農業設施,稱洪水害。澇害又可按季節分為春澇、春夏澇、夏澇、夏秋澇、秋澇等。
影響因素
主要有:
(1)降水。降水過多、過於集中是發生水澇害的直接原因。一個地區降水量的多少,季節分配的比例,雨季的長短、早晚是水澇災害發生的氣候背景;而一年中季風的進退、雨帶的活動等則是其天氣背景。在季風氣候區域,夏季暖溼的氣流向北推進與北方冷空氣交匯,鋒面附近形成雨帶,並隨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增強而逐漸北移。如大氣環流發生異常,雨帶在某一個地區停留過久,就會因雨水過多而發生水澇害。颱風和氣旋活動常帶來暴雨和大雨,在它們經過的地方,也易出現澇害。
(2)地理、土壤和排水狀況。可影響水澇害的程度。如匯水面積大的江河下游,易受洪澇災害。溼害在滲水快的沙土地不易發生;而在粘土和有不滲水層的土壤,雨水稍多時就生溼害。坡地不易發生澇害;但窪地因排水困難,常大面積受澇。
(3)作物特性。水澇害發生還與當地種植的作物種類及其所處的發育階段有關。不同作物和不同生育時期對土壤過溼和積水的適應能力不同。小麥、油菜、棉花等旱田作物在70%以上的土壤孔隙充滿水分時開始受害。水分越多,持續時間越長,受害越重,表現為爛根、早衰、結實率和千粒重降低,棉花蕾鈴脫落、鈴重減輕等;並常誘發病蟲害流行。大豆需水較多,但在幼苗期淹水1~2天就會落葉;三葉期水淹過頂,會影響腋芽分化,使分枝和花都大為減少;灌漿後期田間積水也會引起爛根。水稻較耐澇,但長時間淹水會影響光合作用,孕穗期淹水會使小穗停止生長,出現爛穗、畸形穗或白穗,穗粒數減少,空癟粒增多等。深水稻能耐澇,可在 1米左右甚至更深的水中生長。
發生規律
中國近500年來,水澇害頻發時期和少發時期交替出現,有準週期的特點(表1)。不同緯度帶水澇害發生的頻次也不同,北緯25°~30°發生的頻次較多。澇害最嚴重的地區主要分佈在黃淮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其次是東南沿海,松花江及遼河中下游。陝西、甘肅、寧夏等省(自治區)水澇害較輕;新疆、內蒙古、西藏、雲南、貴州等省(自治區)極少發生。從季節看,春澇和春夏澇主要發生在華南及長江中下游;黃淮平原、東南沿海、四川盆地及東北地區發生夏澇的頻率較高;夏秋澇和秋澇多發生在西南地區和陝西中南部,其次是華南及長江中下游(表2)。
危害和防禦途徑
水澇害是許多國家農業生產上的重大災害。1973年,美國密西西比河洪水氾濫成災,其嚴重程度之猛為 129年來所未見。印度的特里普拉邦暴雨成災,20萬以上的人無家可歸;克什米爾地區有近800個村莊為洪水隔絕,70萬人流離失所。孟加拉國幾乎被洪水席捲,僅在庫米拉等四個縣,就有100多萬人遭災,農作物被大面積毀壞沖走。1974年,巴西發生嚴重水災,10個州災民超過 300萬,5000餘人死亡。是年孟加拉國又大雨成災,淹沒了 1/4以上的土地,受災人口近2000萬。緬甸314個市鎮中,有133個受災,共毀莊稼約45萬公頃,136萬人受災,40萬人失去家園。
中國早在紀元前就有關於黃河氾濫成災的記載。從公元前206~公元1949年的2000多年間,有記載的水澇害達1029次,常出現平地行舟,禾穀盡沒,災民四出逃荒的悲慘景象。1949年後,經興修水利、綜合治理,水澇災害已有減輕,但仍是實現農業高產穩產的一個重大障礙。1954年、1963年和1981年大範圍的澇害,都給農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
防澇抗澇的主要措施有:
(1)掌握水澇害規律,加強預報工作。
(2)疏通河道、加固堤防。
(3)興修水庫,蓄洪防澇。
(4)開挖溝渠,形成排水體系,以排除地表積水、減輕溼害。
(5)造林種草,防止水土流失。
(6)因地制宜安排農業生產。如在低窪易澇地區發展水稻,減少旱田作物面積;濱湖地區應發展水產養殖,實行多種經營等(見排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