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缺素症
[拼音]:wendu
[英文]:temperature
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其微觀實質是物體分子平均動能大小的度量。具有較高溫度的物體總是將熱能傳遞給較低溫度的物體,兩個物體的溫度差異就確定了其間淨熱流的方向。氣象學上以百葉箱內溫度表感應端距地面 1.5米高處所測量的溫度代表空氣溫度。測量溫度的儀器通常用的有水銀溫度表、酒精溫度表、半導體測溫儀、溫差電偶測溫儀、紅外測溫儀,以及各種型別的溫度計等。目前溫度表的標度使用最廣的是國際溫標開爾文(K)和攝氏度(℃),其換算公式為:
T(K)=273.15+t(℃)
溫度與農業
溫度是生物有機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因子。研究溫度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規律,分析各種農業生產物件的熱量要求,是農業生產合理佈局、確定最佳種植制度、安排最適農牧生產季節以及牲畜、喜溫作物安全越冬等的主要依據之一。
農業氣象上較常使用的溫度有空氣溫度(簡稱氣溫)、土壤溫度、植物體溫、畜禽體溫和體表溫度等。表徵農田活動層熱量狀況的農田作物間的氣溫、土壤溫度、水田的水溫和泥溫、作物體溫等統稱農田溫度。其中氣溫與其他溫度之間關係密切並有規律可循,因而農業生產中使用的溫度資料常以氣溫為主。
溫度影響農田熱量平衡,進而影響作物的生長髮育。後者主要表現在溫度高低與植物有機體分子動能大小的關係上。溫度低,有機分子動能小,生理過程減慢,到一定限度時則基本上停止;溫度升高,分子平均動能增加,生理過程加快。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破壞植物生理機能,導致生物有機體受害或死亡。一般生命溫度在-10~50℃之間。作物生長髮育及產量形成過程的溫度範圍一般為 0~35℃。生物有機體的每個生命過程都有三個基點溫度:最適溫度,是作物生長髮育及產量形成過程最適宜的溫度;最高溫度,是作物生長髮育過程的上限溫度;最低溫度,是作物生長髮育過程的下限溫度,常稱為生物學下限溫度或生物學零度。三基點溫度因作物種類、品種、生育時期、生態背景不同而異。作物生育受外界環境條件的綜合影響,每個生命過程的三基點溫度不是一個定值,而有一定的變化幅度。
氣溫的變化對作物的生長髮育影響很大。作物適應了各地氣溫的年日變化,形成各自的感溫特性和發育規律。作物生育對晝夜持續時間及交替的反應稱溫週期現象,是對溫度日變化作一定韻律的適應。在適溫範圍內,白天溫度高,作物同化作用加強,夜晚溫度低,異化的消耗減弱,有利於有機物質積累。在這樣的日夜溫度配合下,作物長勢好,抗逆性強,結實率和種子發芽率高。溫度的非週期性變化往往造成農業氣象災害。春、秋兩季,溫度升降不穩,冷空氣入侵,常形成霜凍及低溫害。夏季不適時的高溫常使中國北方小麥遭受乾熱風侵襲,使長江流域的水稻高溫逼熟。
溫度對作物的影響還和一定溫度強度及其持續的時間有關。一般說,溫度強度不變,作用時間越長,影響越顯著。農業氣象學中多采用積溫來表徵溫度強度和持續時間對農作物生長髮育的綜合影響。
氣溫的空間分佈
氣溫分佈有地區變化。在地表均一狀況下的氣溫受太陽輻射的影響一般呈緯向分佈。氣溫在赤道帶最高,隨緯度增高而降低,到兩極最低。但由於海陸、地勢、地貌、大氣環流等影響,氣溫的實際分佈極為複雜。氣溫還隨海拔高度的改變而變化,在對流層中氣溫一般隨高度上升而遞減,每升高 100米,氣溫平均下降0.5~0.6℃左右。但在一定的天氣和地形條件下,可能出現氣溫隨高度而遞增的逆溫現象,這樣的氣層稱為逆溫層。(見彩圖)
氣溫的時間變化
由於太陽輻射的週期變化,氣溫也有年、日變化,北半球的氣溫以7~8月最高,1~2月最低。海洋性氣候條件下年變幅較小,大陸性氣候條件下變幅較大。一日間氣溫的變化,一般自早晨開始氣溫上升,至14~15時左右達最高;午後太陽輻射轉弱,氣溫逐漸下降;日出前夕的氣溫降至最低點。每日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之差稱為氣溫日較差。其大小因緯度、海拔高度、下墊麵條件、季節等而異。天氣情況對氣溫日較差有很大影響。晴天日較差大,陰雨天日較差較小。大陸性氣候地區日較差大,海洋性氣候地區則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