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遺址

[拼音]:shandong kuaishu

曲藝曲種。產生於山東省魯中南和魯西南地區。關於山東快書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一說創始於清咸豐年間的山東濟寧藝人趙大桅,他吸取當時著名山東大鼓藝人何老鳳的“捽韁腔”,編演唱詞,並以梨花大鼓的梨花片作為擊節樂器,形成山東快書的前身“武老二”;一說是在山東落子說唱武松故事的傳統節目基礎上演變而成的,以山東落子的竹板為擊節樂器。此外還有創始於明萬曆年間的武舉人劉茂基、清道光年間的落第舉人李長清等不同說法。根據藝人師承關係考察,多認為李長清傳藝於傅漢章,傅漢章傳藝於師弟趙震及弟子魏玉河,遂形成兩支,流傳至今。魏玉河一支的著名藝人有弟子盧同武,再傳至楊立德,楊立德擅長“俏口”、“貫口”,自成一家,被譽為“楊派”。趙震一支的著名藝人有戚永立,再傳至高元鈞,高元鈞以注意刻畫人物、表演生動風趣見長,被譽為“高派”。自清代末年以來,戚永立等名家曾到南京、上海、蘇州、杭州、漢口等地演唱,擴大了山東快書的影響。

山東快書自形成以來就以說武松故事為主,因此演員被稱為“說武老二的”,“唱大個子的”。正書之外有些風趣的小段子叫作“書帽”,如《大實話》、《柿子筐》等。山東快書由於曾用竹板擊節而叫作“竹板快書”。20世紀30年代前後,著名演員高元鈞登上舞臺演唱,曾叫作“滑稽快書”;1949年他錄製《魯達除霸》唱片時定名為“山東快書”。

山東快書的唱詞基本上是七字句的韻文,穿插一些過口白、夾白或較長的說白。語言明快風趣,情節生動,表情動作誇張,節奏較快,長於演說英雄人物除暴安良的武打故事。

山東快書的語言本來是樸實、健康的,但在舊社會也摻雜進來不健康的情節和語言,即“葷口”。高元鈞從1940年首先開始致力於山東快書情節、語言的淨化工作,提高了傳統節目的藝術質量,並借鑑相聲、京劇等藝術,加強了山東快書的藝術表現力。

山東快書是具有革命戰鬥傳統的說唱藝術。如在抗日戰爭時期戰鬥在魯南地區的八路軍中的楊興華,就編演過《智取袁家城子》、《大戰岱崮山》等宣傳抗日的山東快書節目。山東快書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全國廣大地區,特別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中廣泛流傳。在抗美援朝戰爭時期,湧現了《一車高粱米》、《三隻雞》、《抓俘虜》、《偵察兵》等優秀新作。此後又相繼出現了《師長幫廚》、《張大發走孃家》、《李三寶比武》、《金媽媽看家》等反映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部隊生活的大量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