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會議

[拼音]:zhuqi muqi baohu yu xiufu

[英文]:Pre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Bamboo and Wooden Articles

竹、木具有吸溼性,又是蟲、菌生長的養料。應根據這些特點對竹木器進行科學保護與修復。

出土竹器木器的保護

考古出土的竹器、木器,長期埋在地下,受地下水浸泡、菌類腐蝕,大多腐朽變質或飽吸水分。出土後,必須保持潮溼狀態。否則,就會收縮變形和開裂,甚至失去原狀。

新出土竹、木器,可及時用溼布或溼泡沫塑料包裹,並用塑料袋密封儲存。這樣在裝運過程中,就可避免損壞。長期受地下水浸泡的竹、木器,運到室內後,一般應立即浸入水中。為防止竹、木器繼續腐朽,最好使用緩慢的流動水或蒸餾水浸泡。在不流動的水中浸泡需放入少量防腐劑,如2%的石碳酸或甲醛溶液等。如能在密封低氧條件下貯存更好。未受地下水浸泡的竹、木器,運到室內後,也須保持一定溼度。

出土的飽水竹、木器脫水方法主要有緩慢乾燥法、聚乙二醇滲透加固法、氨醛樹脂滲透加固法、冰凍真空乾燥法、γ射線輻照聚合法、臨界點乾燥法、電泳滲透法、明礬滲透法以及醇-醚連浸法等(見漆器保護與修復)。其中緩慢乾燥法和醇 -醚連浸法適用於含水率較低(60%以下)、腐朽情況不嚴重的竹、木器脫水。對於含水率高、腐朽情況嚴重的竹、木器,則需要採用醇-醚-樹脂連浸脫水加固法。具體做法是:先用乙醇-乙醚連浸法,將竹、木器所含水分置換出來。在乙醚未揮發前,將竹、木器浸入乳香膠或達瑪樹脂溶於乙醚的溶液中,待樹脂滲入竹、木組織後取出,讓乙醚揮發,儲存竹、木內的樹脂,就可對竹、木器起到加固作用。用此種方法加固後的竹、木器,不僅色澤美觀、不收縮變形、不開裂,而且還可使開裂變形的得到整形。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飽水並已嚴重腐朽的孫子兵法竹簡和河南信陽楚墓出土的含水率1900%的泡桐木質文物,就是用此種方法脫水成功的。竹簡浸入醇-醚-樹脂溶液之前必須先用兩片玻璃條夾住,並用細線綁紮牢固。為防止機械損傷,脫水後的竹簡還要用玻璃條夾定綁紮,裝入玻璃管內密封儲存。如將玻璃管充入惰性氣體或真空密封儲存更好。

幹竹木器的保護

存放幹竹、木器的環境,溫度宜控制在15~25℃之間,一天之內的變化上下不超過 2~5℃。相對溼度宜控制在50~60%之間,一天之內的變化上下不超過3~5%。

中國竹、木材的蟲害是各種蛀木蟲和白蟻。蛀木蟲是各種鑽木甲蟲的幼蟲,它們常常把完好的竹、木組織破壞成細粉。黴菌會在竹、木文物表面留下汙跡和有色斑點。木腐菌可使竹、木材質酥軟,失去應有的強度。殺蟲滅菌的方法有:

(1)蒸氣消毒法;

(2)真空處理法;

(3)毒氣燻蒸法。常用的燻蒸藥劑有對二氯苯、甲醛、二硫二碳、環氧乙烷等。

(4)藥劑浸透法。常用的藥劑有氟化鈉、氯化汞、五氯苯酚及其鈉鹽、氯萘或萘的金屬化合物等溶液。可採用噴塗、注射、浸漬以及減壓滲透等方法。減壓滲透效果最好。

竹木器的修復

(1)粘接:乾燥竹、木器的碎塊,可用溶於甲苯或丙酮的聚醋酸乙烯酯溶液或聚醋酸乙烯乳液粘接。

(2)補洞:用環氧樹脂調拌木屑填補。但木屑預先須經高溫消毒或用氟化鈉等殺蟲滅菌劑處理。如要使後補部位的顏色與原物整體一致,可新增相應的顏料。

變形木簡的復原

中國有一批雲杉屬木材製作的簡牘出土後變形,經處理已恢復。具體做法是將變形簡牘用熱水浸泡,並在水內加入適量的乙二醇或甲醯胺,使其逐漸軟化,再用兩片玻璃將每根簡牘夾綁起來,整形固定。最後用醇—醚連浸法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