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秦王詞話

[拼音]:wanbao

[英文]:evening newspapers

傍晚前出版的綜合性城市報紙。

世界上最早的晚報出現在17世紀的歐洲。1616年德國法蘭克福城出版的《法蘭克福晚報》是晚報的先驅。18世紀30年代美國波士頓曾出現受歡迎的《晚郵報》,而費城出版的《賓夕法尼亞晚郵報》,以其在1776年7月6日最先刊登《獨立宣言》而著稱。19~20世紀,晚報普遍出版,並獲得日益廣泛的讀者。米蘭出版的《晚郵報》(義大利),在義大利同時期出版的報紙中銷路最廣。1941年創刊的《法蘭西晚報》,是法國當時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日本三大報(《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日本))均出早晚兩刊,各地印行總數均在200萬份以上。

約在1865年,《香港船頭貨價紙》改名為《中外新報》,被認為是第1份中文晚報。20世紀30年代以後,晚報有所發展,其中出版時間長、影響大的是《大晚報》(1932年2月~1949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兩度出現創辦晚報的熱潮。第 1次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初期,先後創辦《羊城晚報》、《北京晚報》、《天津晚報》等,連同1946年創刊、上海解放後繼續出版的《新民報晚刊》( 1958年改名 《新民晚報》)共有13家。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全部被迫停刊。第2次熱潮出現在80年代初期。到1988年11月,全國已有晚報40家,其中發行量在160 萬份以上的有上海《新民晚報》和廣州《羊城晚報》。

晚報在新聞報道的內容和方式上具有明顯的特點:

(1)以城市市民為主要讀者物件。除報道當天國內外重大新聞外, 還大量採集、釋出發生在市民身邊的新聞;及時發表群眾的意見、要求;深入市民家庭,密切聯絡群眾。

(2)注重報道社會新聞和文化、體育新聞;提供有關日常生活的各種知識,做讀者衣食住行的參謀;為人們的生活、休息和娛樂服務。

(3)晚報送到讀者手中已在傍晚,讀者閱讀心理與讀晨報有所不同,所以晚報注意生動活潑,短小精悍,有人情味和可讀性,重視讀者共同興趣。

(4)注意新聞時間性,體現“報晚資訊早”的特色。

(5)強調辦好副刊。

不少國家和地區的報紙,為了適應現代社會資訊量增加和讀者及時瞭解外界新情況的迫切需要,把每天出版的晨報—晚報體系,發展成為幾個小時即出版一期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