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奴
[拼音]:Wagena
[英文]:Richard Wagner (1813~1883)
德國音樂家、作家。
生平
1813年5月22日生於萊比錫。父親是警察局錄事,在他 6個月時去世。繼父是演員。他童年時就對音樂和戲劇發生興趣。中學時代曾翻譯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並以莎士比亞的歷史劇為範本,寫了五幕悲劇《勞伊希巴特》。在聽了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樂和歌劇《菲德里奧》的演出後,他開始自學作曲,併產生了“集貝多芬與莎士比亞於一身”的思想。這是他後來創造“音樂劇”的思想萌芽。
1831年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音樂和哲學,受到法國七月革命和“青年德意志”派的影響。他參加政治活動,贊成革命,盼望德國統一。他在歐洲各地興起的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鼓舞下,創作了謳歌波蘭獨立鬥爭的《波蘭序曲》(1832~1836)和表現對英國民主的嚮往的序曲《不列顛的統治》(1837)。但後來表明,他的革命目的是在於求得個人的發展,實現個人的野心。這也與“青年德意志”派追求個人幸福的人生哲學相吻合。
萊比錫大學畢業後,瓦格納曾任樂隊指揮助理和指揮,並創作了歌劇《仙女們》(1833)和《愛情的禁令》(1834~1836)。1836年與女演員明娜·普蘭納結婚。1839至1842年在巴黎度過了三年困苦的生活,這對他的思想和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接受了蒲魯東的無政府主義和費爾巴哈的“愛的宗教”。他完成了歌劇《黎恩濟》(1838~1840)的總譜,創作了《浮士德序曲》(1840)、歌劇《飄泊的荷蘭人》(1841)以及《朝拜貝多芬》等短篇小說。他結識了音樂家柏遼茲和李斯特,後者成為他的終生朋友和藝術事業的支持者。
1842年4月回國。10月,歌劇《黎恩濟》演出成功。次年被任命為薩克森皇家樂隊長。1843和1845年先後演出《飄泊的荷蘭人》和《湯豪澤》(1843~1845)。此後完成了《羅恩格林》(1845~1848)。
瓦格納參加了1848年革命,贊成“社會主義”。但他主張的是“自上而下的革命”,是《共產黨宣言》中批評的“真正的社會主義”。1849年參加德累斯頓武裝起義,失敗後被通緝,逃往瑞士蘇黎世。
他在蘇黎世從事歌劇改革的理論探討,寫了《藝術與革命》(1849)、《未來的藝術作品》(1850)和《歌劇與戲劇》(3卷,1851)。1853至1863年,先後在蘇黎世、倫敦、巴黎、布魯塞爾、彼得堡及德國各地舉行音樂會,因而聞名於國內外。他的“音樂劇”理論引起了全歐的注意和興趣。
50年代初,他深受叔本華思想的影響。1859年完成《特里斯丹和綺瑟》(1865),1867年完成《紐倫堡的工匠歌手》(1868),1874年完成歌劇《尼貝龍根的指環》。
1864年5月,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召見瓦格納,對他的生活和事業給以資助,並在拜羅伊特為他興建專門劇院,供他定期舉行會演之用。瓦格納躊躇滿志,不僅失去了對統治階級的反抗精神,反而對他們歌功頌德。1864年發表的論文《國家與宗教》為路德維希的統治辯護。1871年普法戰爭中,他表現為沙文主義者。他為普魯士軍隊譜寫《皇帝進行曲》,並在文章中煽動對法國人的仇恨。晚年思想上轉向神祕主義。1883年2月13日於威尼斯逝世。
創作
瓦格納畢生從事歌劇的改革,與格魯克、莫扎特、貝多芬、韋伯一脈相承,中心問題是處理音樂與戲劇的關係。他從貝多芬第九交響樂合唱部分與器樂部分的內在關係得到啟發,要求歌劇中的聲樂成為歌劇的有機組成部分,音樂為劇情的展開服務,反對舊歌劇中戲劇為了音樂的展開而存在這種顛倒了的關係。因此他把他的歌劇稱為“音樂劇”,認為它應該是一種“綜合藝術”。這些理論在《藝術與革命》、《未來的藝術作品》和《歌劇與戲劇》中作了詳盡的探討,在《朝拜貝多芬》中也有生動的敘述。
從藝術風格和技巧來看,他早期(30年代)的歌劇大多有別人的影響,如《仙女們》有韋伯的浪漫主義風格,《愛情的禁令》中可以看出貝利尼的痕跡,《黎恩濟》中可聽到斯彭蒂尼的聲音。在中期(40、50年代)的作品中,如《飄泊的荷蘭人》,已表現出與舊浪漫主義的區別,注意表現人物的性格,具有藝術真實感。後期(60、70年代)則已形成他的獨特風格。在《尼貝龍根的指環》中,處理主導動機的方法有靈活多樣的變化;《紐倫堡的工匠歌手》中則把莊嚴的清唱劇和民間的幽默結合起來。
從思想內容來看,他的歌劇大多含有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同時又有濃重的悲觀主義色彩。如《尼貝龍根的指環》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飄泊的荷蘭人》、《湯豪澤》、《羅恩格林》等涉及資本主義社會中藝術家與社會的關係,表現藝術家在社會中得不到理解;《特里斯丹和綺瑟》中矛盾的解決是死亡。瓦格納晚期的作品普遍反映了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思想。其次,他的歌劇表現了德意志民族意識,《紐倫堡的工匠歌手》中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流露了民族自尊感。但民族自尊感有時轉變為民族優越感。民族主義的另一表現是在劇本中體現了德國人民長期以來要求國家統一的願望,而當1871年普魯士擊敗法國,德意志實現統一後,瓦格納所提倡的民族主義便轉變為沙文主義。德國法西斯後來利用了瓦格納作品中的民族主義成分為他們的侵略宣傳服務。
瓦格納的歌劇常取材於民間傳說,在音樂上也常借鑑民歌,但同時又帶有神祕主義色彩,突出的如《帕爾齊法爾》(1882)。
瓦格納在文學領域對尼采、托馬斯·曼發生過影響。尼采曾認為瓦格納的創作體現了他關於希臘悲劇中阿波羅精神與狄奧尼索斯精神相結合的理想,後來發現瓦格納好追求效果,喜歡譁眾取寵,便對他進行公開批評。瓦格納在音樂領域中的影響更大。
參考書目
Theodor W.Adorno,Versuch über Wagner,Frankfurt a. M.,1952.
Hans Mayer, Richard Wagners geistige Entwicklung, in Studien zur deutschen Literaturgeschichte, S. 171~212, Berlin,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