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先楚
[拼音]:Xizhou tongqi
西周時代的青銅禮器、樂器、兵器等,是周文化的主要特徵之一。各諸侯國的銅器多有發現。西周銅器是中國古代銅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此時期青銅冶鑄技術日趨成熟,銅器種類和數量均有較大增長,有許多鑄工精湛的藝術珍品傳世,並且這時期的銅器多有長篇銘文,因此,西周銅器的研究對於說明西周社會的歷史、文化、藝術等均有重要意義。
西周銅器的出土地點,北起內蒙古、遼寧、南到江西、湖南、四川,東起山東半島,西到甘肅、寧夏,其中以王畿所在的陝西、河南出土最多。周朝貴族大臣鑄作的器物,在西周銅器中佔有很大比例,這是王朝政治經濟力量較強的一種反映。諸侯國的器物,以姬姓、姜姓國的發現較多,如魯國、衛國、燕國等,其他諸侯國的銅器數量較少。邊遠地區的西周銅器,多帶有一定的地方特點。一般說來,這種地區的禮樂器多受中原地區影響,有些是由中原傳入的,有些則模仿中原器物的形制。兵器、用器、工具等具有更多的地方色彩,如有特殊的器形或紋飾。南方的西周銅器,比北方的更多地表現了地方特點,例如江蘇、安徽的西周器物多用鳥形裝飾和幾何形花紋,四川的西周兵器多見三角形援的戈等。
發現和研究
西周銅器的發現和研究可追溯到漢代,如西漢張敞即對宣帝時美陽出土的尸臣鼎作過研究考釋。但大量發現和正式著錄則始於北宋時代,《考古圖》中著錄的銅器就有不少的西周銅器。清代以來,發現日多,研究者益眾,以考察鐘鼎彝器為主的金石學此時得到進一步發展,其研究的主要物件就是西周銅器。
近代考古學方法傳入中國後,開始了對西周銅器的科學發掘和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西周時代的遺址和墓葬的發掘日多,還發現了一批銅器窖藏,積累了相當數量的西周銅器,以此為基礎,建立起西周銅器的編年和發展序列。西周墓葬出土銅器較多的,可舉陝西寶雞茹家莊西周墓、河南浚縣辛村衛國墓地、洛陽北窯墓地、甘肅靈臺白草坡西周墓、北京昌平白浮西周墓、房山琉璃河燕國墓地等。其中北窯銅器器主為西周早期周東都的貴族大臣,堪為王室器物代表;寶雞地近西周王畿,但所出銅器頗具地方特色;而琉璃河、白浮、辛村等地所出者則可視為諸侯國銅器的代表。銅器窖藏方面,周原銅器窖藏出土銅器最多,也較重要。其他重要銅器窖藏還有長安銅器窖藏、喀左銅器窖藏、四川彭縣竹瓦街銅器窖藏等。此外,各地博物館編纂的青銅器圖錄,也都收集了不少西周時代的青銅器。
近代學者對這一時期銅器作綜合研究,較早的有郭沫若的《兩週金文辭大系》和容庚的《商周彝器通考》,前者著重銘文;後者兼及無銘器物,側重於器形、分類及花紋描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重要專著如陳夢家的《西周銅器斷代》,容庚、張維持的《殷周青銅器通論》,郭寶鈞的《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也都對西周時代的銅器進行了探討。唐蘭的《西周青銅器銘文史徵》,日本學者白川靜的《金文通釋》均以西周銅器為主,但內容偏於銘文。此外,有關銅器的合金成分、銅礦的採冶、銅器鑄造等方面的研究也有了可喜的成果。
年代與分期
西周銅器一般分3期。 多數學者認為早期相當周武王至穆王時,中期相當共王至夷王,晚期相當厲王至幽王。也有人將穆王劃歸中期,夷王劃為晚期。
總的說來,西周早期銅器是商代銅器的繼續和發展,周初器物雖出現若干新的因素,但很難在商周之際劃出截然的界限。西周早期常見的青銅禮器,食器有鼎(包括方鼎)、鬲、甗、、盂;酒器有觚、爵、角、斝、觥、觶、尊(包括動物形尊)、卣、方彝、罍、壺及陳器用的禁;水器有盤、盉等。少見的還有樂器鐃和用器銅鏡。鼎一般為直耳立於口沿之上,腹較淺,多柱足。方座、四耳之類,商器中未見。器物的鑄造通用合範法,多較厚重。紋飾崇尚繁縟,流行饕餮紋、夔紋、不分尾的鳥紋、蠶紋、直紋、乳釘紋等。不少器物有突起較高的扉稜和大角的獸首形附加裝飾,到本期後半,鼎、尊、卣、方彝等器腹下部膨出,呈現所謂傾垂的特點。兵器常見戈、戟、短劍等。戈多為短胡。戟為渾鑄,又有上端作刀形的勾戟。短劍多有鞘。另外,還有不少異形兵器。商代習見的弓形器,這時也有遺留。在銘文方面,商代常見的幾個字的族氏銘文,本期仍很流行。同時,出現了長篇銘文,如小盂鼎有銘約390字。字型多有明顯的波磔。總之,本期銅器器形制作凝重結實,花紋造型莊嚴典重,仍屬青銅器的鼎盛階段。
西周中期銅器有簡樸的趨勢。早期常見的方鼎、觚、爵、角、斝、觶、觥、卣、方彝等,已減少甚至消失。列鼎和編鐘開始出現,簠(有學者認為是瑚)、、匜等新器種出現於本期之末。器形也有明顯變化,鼎的柱足逐漸向蹄足過渡,鼎腹呈長方扁形。有蓋漸多。援末作三角形的戈開始出現。花紋方面,帶狀的花紋增多,流行顧首的夔紋、分尾的鳥紋、竊曲紋、變形夔紋,瓦紋開始盛行。族氏銘文已罕見,長篇銘文更多,內容多格式化。字型波磔漸少,較早的書寫謹飭,較晚的趨於疏散。此時期銅器有明顯的過渡性的特點。
西周晚期銅器以簡樸為主,在鑄造上也有粗陋苟簡的跡象。常見的炊器有鼎、鬲、;酒器有尊、罍等;水器有盤、匜等。新器種有淺盤的鋪(有學者認為是簠)等。列鼎、編鐘件數加多。兵器流行中胡、援末三角形的戈。器形方面,鼎足幾乎都為馬蹄形足,多鼓腹有蓋,有的在圈足下另加三足。紋飾方面,夔紋、鳥紋絕跡,最常見的紋飾是竊曲紋、重環紋、波帶紋、瓦紋等。銘文多長篇,如毛公鼎長 497字,是已知銅器中最長的一篇銘文。由於銘文長,有的鼎、、、匜、鍾往往蓋、器連銘或數器連銘。行款排列較整齊,字型沒有波磔,筆劃起迄粗細如一。
銘文
西周銅器多銘文,且多長篇。有些銅器可據銘文內容推定屬於某王而成為標準器。如武王時的利、大豐,成王時的方鼎,康王時的盂鼎,昭王時的過伯等,共王時的史牆盤、師鼎,厲王時的鍾(一稱宗周鐘)、,宣王時的兮甲盤、駒父等。其他還有一些銅器,學術界對其年代尚有不同意見。
許多西周銅器銘文,不僅對古文字研究,而且對當時歷史的探索有珍貴价值。有關西周重大歷史事件的銘文數量很多,記載武王伐商的有利,記載周公東征的有小臣單觶、方鼎,關於興建成周有何尊,關於分封諸侯有司徒、宜侯夨,概述西周前期史事的有史牆盤,關於厲王時國人暴動的有,關於宣王“中興”的有毛公鼎、兮甲盤,等等。有關當時社會經濟的銘文也很多,例如涉及土地制度的有衛盉、五祀衛鼎、九年衛鼎、大、格伯、散氏盤等多器。此外有大盂鼎及令中所記的“人鬲”,曶鼎中的奴隸交易等。曶鼎同時是有關西周法律制度的重要資料。有關法律的銘文,還有匜、侓從鼎等器。其中匜詳記訴訟、判決、刑罰等事,對了解西周法律制度尤有價值。還有許多銘文記述戰事事蹟。從銘文看,西周早期王朝征伐的方國主要是東夷、鬼方、荊楚。記伐東夷的銅器,有小臣、班等;記伐鬼方的,有小盂鼎;記伐楚的有令等。到西周中晚期,王朝的敵人主要是淮夷和狁。記與淮夷戰爭的有、敔、翏生、師等;記與狁戰爭的有多友鼎、虢季子白盤等。
西周銅器銘文還有一大部分記述冊命,詳載器主進見周王,受封官職,並得到賞賜的經過。典型的例子可舉頌鼎和膳夫山鼎。由冊命銘文,不僅可以瞭解當時封賞的禮儀,而且可以探討西周官制以及通過輿服反映出來的等級制度。
不少西周銅器銘文記有鑄器或有關事件的時間。最完整的形式包括年、月、月相、日4項,據統計已見近60例。所謂月相,常見有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4種,罕見的還有既吉1種。月相的使用始於周初,春秋時僅有個別例項,所以可以認為月相是西周銘文的一種特徵。利用這種完整形式的記時銘文推算西周歷朔,再由此估定西周各王的在位年數,以確定銅器的絕對年代。這一工作已有好多學者嘗試過,但學者間對於月相的解釋彼此不同,有的認為月相是指月中的固定日子;有的主張月相是將一月劃分為 4個部分。因為有種種理解上的歧異,從歷朔推定銅器絕對年代的研究,目前雖已有一些重要成果,仍未得出公認的結論。
參考書目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學社,1941。
郭沫若:《兩週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科學出版社,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