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機構分類法

[拼音]:Shangshu

[英文]:Book of History

中國流傳至今的最早的檔案彙編。原名《書》。《尚書》之名起於漢,古代“尚”同“上”,以其為上古之書謂之,後被列入儒家經典之一,又稱《書經》。

最早記述《尚書》編纂情況的是司馬遷,他說:“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班固也說:“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故《書》之所起遠矣,至孔子纂焉。上斷於堯,下訖於秦,凡百篇,而為之序,言其作意。”根據上述記載,都肯定《尚書》為孔子所編,原書選輯檔案文獻百篇,內容包括從帝堯至秦繆公這一時期的史料,並寫了序,編纂目的是追跡三代之禮。迄今,多數學者持此說,也有人持否定態度。

《尚書》從秦始皇焚書以後,發生了今、古文的糾紛。現在通用的《十三經注疏》,是《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的合編本,包括正文58篇,其中有《偽古文尚書》25篇,《今文尚書》33篇(合為28篇),以朝代為序,分為《虞書》5篇,《夏書》4篇,《商書》17篇,《周書》32篇。按文獻的來源和性質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古代的文書檔案;另一類是有關古代人物、事件的後人追記。文體有典、謨、訓、誥、誓、命6 種。《今文尚書》是研究中國上古歷史的珍貴史料。25篇《偽古文尚書》,經考訂撰於後世,但它彙集先秦一些子書、史籍、儒家經典中引用的《逸書》的原文,具有史料價值。《偽孔序》、《偽孔傳》,經考訂非孔安國所撰,故曰偽,但《序》、《傳》也是出自對今、古文《尚書》頗有研究者的手筆,特別是《孔傳》,屬於論釋性質,集中了西漢到魏、晉數百年來今、古文經師、學者對《尚書》研究的成果,是對《尚書》的系統註解。

參考文章

泰寧尚書第的簡單介紹建築與名勝“尚書”結尾的詩句大全文學帶“尚書”的七言詩句大全文學“尚書”開頭的詩句大全文學《尚書》的由來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