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達及托巴哥

[拼音]:lijie

[英文]:dissociation

分子分離或熱分解成兩個或兩個以上部分(原子、分子、離子、基團)的過程,例如某些離子型化合物受熱熔融時,原先的晶格被破壞,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如氯化鈉、硝酸鉀;離子型化合物溶於水中時,陰、陽離子各自水合,減弱了原先陰、陽離子間的引力,形成水合陰和陽離子,如硫酸銅水溶液;某些共價型化合物在水中離解為水合陰和陽離子,如氯化氫溶於水形成H+(aq)和Cl-(aq)等,都是離解作用。

根據酸鹼質子理論(見酸鹼理論),物質離解度的大小取決於它和溶劑間質子傳遞反應傾向的強弱。如乙酸在液氨(溶劑)中離解的傾向強於水中,因為液氨接受質子的傾向強於水。

此外,可逆的分解反應也叫離解,如五氯化磷分解成三氯化磷和氯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