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口魚目

[拼音]:Tan Jiazhen

中國遺傳學家,浙江省寧波市人。生於1909年9月19日。1930年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1930~1932年在北京燕京大學當研究生,在李汝祺教授的指導下進行異色瓢蟲鞘翅色斑遺傳的研究,取得碩士學位。1932~1934年在東吳大學任教。1934年赴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摩爾根實驗室深造,於193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37年回國後受聘於浙江大學生物系,繼續從事果蠅和瓢蟲方面的研究。1952年起在復旦大學工作,歷任生物系主任、遺傳研究所所長、副校長和校長顧問。現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

1934年在T.多布然斯基教授指導下從事果蠅進化遺傳學研究,利用當時研究果蠅唾腺染色體的最新方法,分析了果蠅近緣種之間的染色體差異和染色體的遺傳圖,促進了“現代綜合進化論”的形成。在美國工作期間,先後單獨或與美、德等國科學家合作發表論文10餘篇。1946年,在亞洲異色瓢蟲(Harmonia axyridis)中發現色斑嵌鑲顯性遺傳現象,受到國際遺傳學界的重視。

談家楨從事教育工作幾十年,培養了大批科學人才。他還廣泛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身兼多種職務,主要有中國遺傳學會理事長、第十五屆國際遺傳學會(1980)副會長、上海市自然博物館館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政協第六屆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上海市民盟八屆主任委員、聯合國科學技術發展中心非政府性組織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未利用植物開發委員會委員等。1985年被美國科學院授予國外院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