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鯨口脫險

大班社會:鯨口脫險

  一、活動背景

  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日常規活動中及與家長一起參與的社會活動中無不存在需排隊或按秩序走的地方,但在實際生活中家長或孩子卻沒有自覺地遵守規則排隊等候,在幼兒園裡孩子經常為了當第一而發生爭執,造成了許多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結合這一現象我設計了此活動,在活動中讓幼兒瞭解到排隊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二、活動目標

  1.明白排隊或按秩序走是解決擁堵的最好辦法。

  2.知道生活中什麼地方應該排隊或按秩序走。

  3.認識到排隊或按秩序走是一種社會規則是社會文明的體現。

  三、活動準備

  1.遊戲《鯨口脫險》用的相關材料:可樂瓶製作的“鯨魚”若干、紅黃藍三色小球當作小魚若干。

  2.老師收集幼兒在一日常規中出現的各種擁擠的圖片並製成幻燈片;老師收集在社會生活中應該排隊或按秩序走的圖片並製成幻燈片。

  3.彩筆、紙

  四、活動過程

  1.幼兒在《海浪》的.輕音樂中“遊”進教室。

  2、課件匯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看課件《鯨口脫險》的故事。

  (2)幼兒猜想故事的結局。

  小魚怎樣才能從鯨魚的鼻孔中逃走呢?

  3.遊戲《鯨口脫險》請全體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1)幼兒取下事先貼在凳子下面的標有數字的色卡,根據卡片上面的數字找到相對應的可樂瓶。

  (2)幼兒找到相對應的可樂瓶後根據手中卡片的顏色選擇相對應的小球拉線。

  (3)老師喊“一、二、三”幼兒往外拉小球。

  4.根據遊戲的結果幼兒展開討論。

  (1)為什麼小球出不來?

  (2)為什麼小球出來了?誰先出來的,為什麼?

  (3)透過討論讓幼兒達成共識:排好隊一個一個的走是脫險的最好辦法,且排隊時我們要讓小的。

  (4)根據遊戲結果續編故事結尾。

  5.結合遊戲,聯絡幼兒園一日常規,讓幼兒進行討論。

  (1)哪些時候,哪些地方應該排隊走?怎麼走?

  (2)幼兒觀察幻燈片並討論誰對誰錯。

  6.讓幼兒說說平時和家人出去時在什麼地方還排過隊或按秩序走。老師根據幼兒的表述進行歸納總結並觀看幻燈片。

  7.製作“排隊或按秩序走”的提示牌

  (1)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製作幼兒園內需排隊地方的提示牌(主要是幼兒繪畫)

  (2)幼兒將畫好的提示牌貼在幼兒園裡相應的地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