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耳目優秀教學反思
口耳目優秀教學反思
根據象形字近於圖畫的特點,在學習時,努力讓學生髮揮豐富的形象力,透過讓學生做遊戲指五官、猜字謎、畫古字、讀今字等多種活動一邊感受漢字的演變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口耳目優秀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口耳目優秀教學反思一
《口耳目》這篇識字課文是由12個象形字及12幅小圖組成的,12個生字又分成了四類,人體器官、動物、天體和物像。每個字都用了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了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便學生理解字義,認識字形,初步瞭解漢字的造字規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音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
對於本課的設計,我主要是採用個性化、自主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透過創設情境,幫字娃娃找家、比賽採蘑菇認字,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生字。在這節課中,我發現學生在課中學習的一些生字還是掌握得比較好,圖畫和文字結合起來,不但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記住生字。口耳目教學反思教後感
在識記字形的環節中,我採用比較法教學日與目。學生觀察日與目的字形時,發現日字裡面是一橫,目字裡面是兩橫,比較之後為了讓學生加深記憶,我提出問題:學過這兩個字,你能不能聯絡生活實際加深對日與目的記憶,有學生說:老師,日表示太陽,天上太陽只有一個太陽,所以日字裡面只有一橫。目表示眼睛,人與動物的眼睛有兩隻,所以目字裡面就有兩橫。就這樣,引導學生慢慢形成適合自己的記字方法。但是由於在前面認字和鞏固部分耗損的時間稍多,後面的寫字沒有完成,因此在預設的目標上,顯得還不不紮實。
總之,還是那句話,雖然我一直在努力,在探索,可總覺得不夠高效,同時在教學藝術上還存在欠缺:既要孩子們學的輕鬆開心,又要真正的讓孩子們學到知識,獲得方法,增進情感,自己一定要繼續朝著這個目標努力!
口耳目優秀教學反思二
《口耳目》是識字(一)中的'第二課,語文中的12個字都是象形字,並且配有形象的圖片。根據“小學語文教學大綱要求”低年級學生識記漢字,應在辨認字形中瞭解字義,結合字議瞭解,識記字形。識字教學應在符合一年級學生身心特點和認識規律的前提下,調動學生識字積累的熱情,進行自主性和創造性學習。
一 、選好課文,激發識字的興趣。
《口耳目》這一課共十二幅漂亮的圖,十二個生字,那一個個妙趣橫生的象形字會不僅讓孩子們感到快樂,同時會激發孩子們無窮的想象力記住十二個生字。
二 、瞭解學情,掌握第一手資料。
這課要求孩子們認識的字雖多,但是並不難,並且這些字是和孩子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今家長對孩子們的智力早期開發了,說不定許多字都認識。果然,不出所料,十二個字孩子們幾乎都認識。於是我將自己的教學設計由最初的強化識字為激發孩子們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以及識字的方法上,重點是教給學生利用象形字來記字的方法。
三、 本課亮點
1.透過讓學生找圖片和象形字之間聯絡,教會學生利用象形字特點認記生字的方法。同時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與訓練。
2.透過分類記憶方法加強識字效果,既鞏固識字又更好的理解了字義,提高了學生識字能力,培養學生的歸類能力。
3.對課文有所拓展,讓優生吃得飽,又引導學生在課外生活中識字,拓寬學習渠道,激發識字興趣
四、不足之處
1、教學目標一,認識12個象形字落實不紮實。生字的再現率不高,鞏固生字的形式還可以更豐富。
2.對同音字“木”與“目”的教學不夠重視,應該透過看圖、找朋友等方法落實他們的區別。
3.教學時應注意適當放慢語速,用更接近兒童的語言增加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