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之變相關作文20篇

歷史之變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65字

葉子變了,人生變了,心變了,社會變了,國家變了,歷史變了……

在秦朝,秦始皇因為一時短見把國家許多珍貴的文獻燒得乾乾淨淨。那些儒生就像牛羊一樣任人宰割。他們被扔進坑中,大批大批地活埋。後來,始皇帝又發動大批人馬修築奢華的阿房宮,築萬里長城,不知死了多少人。可是,殘暴的他竟也無動於衷。他不僅做出了這麼多勞民傷財的惡劣行為,還十分寵幸酷吏。不知因為這又錯殺了多少人,又辦錯多少件案子。秦二世胡亥優秀並且完美地繼承了他親父親的行為。他寵信趙高使趙高胡作非為。凡是被趙高穿小鞋的都沒有好下場。最後人民受不了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各路造反軍風起雲湧……但活到最後的只是英明的劉邦。

劉邦建立漢朝,大力實行仁政,百姓們十分敬仰劉邦,把他尊稱為漢高祖。到了文景之治,皇帝採用發展經濟、休養生息的政策,使漢朝興國安邦不用勞民傷財。到了漢武帝時期,英雄們更是立下赫赫武功,威加海內。李廣與匈奴打游擊成名,衛青憑藉龍城之戰成名,霍去病在漠北之戰,二十歲時便一舉成名。這三人把匈奴打得老遠,使其不敢進犯中原。他們為漢朝的穩固統治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到了漢昭帝時期,霍光作為輔政大臣與劉弗陵一起恢復漢朝的繁盛。可天妒英才,這位漢昭帝二十一歲就去世了。漢宣帝把霍家滅了,恢復文景之治時的與民休息的政策,恢復漢朝中興……

唐宗宋祖……

成吉思汗……

……

隨著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中國封建王朝的時期正式結束。隨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興起。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推翻了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進而讓中國繁榮富強起來,讓百姓們幸福安康。變了,這才是真正地變了。

歷史之聲 篇2

國二作文 ,910字

“請用心聽,不要說話。”—題記

如果歷史有聲音,那麼你聽到了嗎?如果歷史有聲音,那麼你聽過嗎?如果歷史有聲音,那麼你願意傾聽嗎?嗯,我聽到了,我正在聽,也願意聽。

放眼望去,驕陽下的建川博物館正散發出它獨特的魅力。它越是神祕就越是讓人神往。歷史,一直是一個厚重的話題,並不是指文物史料厚重,而是人們心情的厚重。而此刻我將帶著這份厚重走進歷史去聽聽它的聲音,

館內一張張圖片定格了那時刻,一段段文字訴說了那些年不屈的抗爭。我想無論哪一個民族都定然有過那麼一段血和淚融成的不堪回事的歷史。在那些危難面前,哪些奮起抗爭的民族打敗了侵略者,逐漸強大、崛起,留下了歷史的華章。中國自古以來不乏英雄,正是有了那些鐵骨錚錚的漢子,有了那些柔韌堅強的女子,那些刻板而又艱澀的歷史才變得如此鮮活。在抗日救亡中,許多人犧牲後連一個名字都沒能留下,他們心甘情願做了歷史的塵埃,正因如此才有如今的中國,和今天的我們。

走過紅色年代館,映入眼簾最多當然就是毛主席,無論是壁畫還是徽章,大的小的各不一樣,看著這驚人數量的徽章,可想那年代的人們對毛主席的敬仰有多高啊!

當站在三寸金蓮館前,我的心情是無比糾結的。我渴望親近歷史、觸控歷史,可是歷史太厚重了,厚重讓我邁不開腳步。那一段段封建觸目驚心的歷史卻是無法抹去的事實,時間可以洗刷感情、洗刷過去,可永遠無法洗刷事實。最終我還是邁開了腳步,進入館內,就被濃烈的女性氣息所包圍,看著一雙雙小得無法直視的鞋,我的心被震撼著。這是多大的悲哀啊!這是舊社會中國的悲哀啊!看著牆上的“金蓮”實拍圖,這是中國舊社會女性的腳啊!這就是她們走完一生的腳啊!中國革命的振興,給廣大婦女的解放帶來了契機,最終打碎了數百年以來束縛她們的纏腳陋習。想到這些我的心終於得到些許安慰。走出館門,望著館門上那女子的小腳,離我們遠去的是那纏足到放腳的曲折之路,留下的卻是千百年女性的辛酸史!

歷史厚重卻又偉大,今天我在用心聽,沒有說話。嗯,那是歷史的聲音,它在告訴我們收藏曆史,開創未來!

王定凡老師評語:好,歷史的聲音!說得好!你也確聽到了歷史的聲音,抗日烽火、紅色風暴、三寸金蓮,這些都是歷史的“聲音”,希再努力!

我發現了歷史之美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88字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每一筆歷史的書寫都值得後人去細細品味。史籍記錄了人類的進步、歲月的滄桑。史籍也記錄了歷史長河中曾出現的無數偉人,君子與小人的明爭暗鬥,天下大亂時的外戚專權,戰場上敵我雙方的兵刃相見……

中國歷史上的巔峰時期莫過於唐朝。我為李淵的反隋立唐而驚歎,為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而感到惋惜。而我最喜歡的是被稱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少年成才,作戰英勇,思路縝密,在雁門關營救隋煬帝而一戰成名。其冷靜處事的能力更是讓人欽佩不已。他縱覽天下,力薦父親從太原起兵反隋直取長安。一路上,在他的感召下,唐軍所向披靡。所到之處,官兵聞風喪膽。他在唐朝根基尚不穩固時,更是親自擔任大將軍,憑一己之力撐起半壁江山。

玄武門之變,因部下苦苦相勸,他最終下定決心,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當上皇帝后,面對突厥幾十萬大軍,帶著8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憑藉出眾的勇氣和三寸不爛之舌解長安之圍。他心胸寬廣,重用前太子冼馬魏徵,薛萬徹等人。他的手下良將千員,有秦瓊、程咬金、李靖等,謀臣更是數不勝數,房玄齡,杜如晦個個學富五車。他雖在晚年也犯了一些可以避免的錯誤,但縱觀其一生,功大於過。

李世民的名字暗藏著的“濟世安民”的願望。這個願望在他在位的那些年裡得以實現。他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後人永遠地讚頌他的豐功偉績。隨著時代的變遷,或許人們已經漸漸淡忘了他,但喜歡他的人卻無不感嘆他的英武與睿智,他的人格魅力讓後世的很多皇帝都只能望其項背。

我喜歡歷史,在歷史中,我看到了吟詩作畫的文人之美,也看到了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英雄之美,更看到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之美。

歷史之魂我想對你們說 篇4

國三作文 ,860字

歷史的車輪,碾不碎感人的故事;歷史的長風,吹不盡傾城的容顏。歷史的靈魂啊,我想把這滿腔的話語對你們吐露!

李清照,您生在書香世第,南宋戰亂前,你是香閨中無憂無慮的美人。夫妻二人琴瑟和諧,好不快樂。戰爭的廝殺聲擾亂了你寧靜的生活,你沒有了輕移蓮步斜看夕陽的閒情逸致,沒有了倚門回首嗅青梅的羞澀。有的只是深秋時為亡夫哀悼的淚水,消瘦的身子垂下的無盡哀傷。但是,你就這樣頹廢了嗎?沒有!你傾哀痛憤恨於詩詞中,創作了寶貴的藝術成就,詮釋了“堅毅”的含義,閃爍著不滅的光。

易安,你是歷史鑄就的古詞之魂!

毛澤東主席,您知道嗎?您是我心中最敬仰愛戴的偉人。在那個戰亂平頻繁,民不聊生的舊社會,您寒窗苦讀,立志要為祖國奉獻一切力量!二萬五千里長徵,您帶領紅軍戰士們挺過去,“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是您堅強的吶喊。您領導中國人民把日本鬼子從中國的領土上驅趕出去,彰顯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勇敢頑強的精神!

毛澤東爺爺,我想對您說,您是用堅韌不拔和對祖國深切摯愛鑄成的民族之魂,歷史之魂,您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阿姆斯特朗,您是美國史上第一個登月的宇航員,您更是古往今來第一個在太空行走的英雄。當您邁出在月球的第一步時,世界人民為您歡呼。更令人感動的是您的那句話:“這是我本人的一小步,卻是世界人民的一大步,願世界更美好!”當時美國聯邦政府打來的電報原意是——這是美利堅民族的一大步,宇宙是美國的!而您卻擅自作了修改,說出了那一句不朽的話,激勵了世界人民的登月信心。您的國際主義精神是何等可貴啊!

阿姆斯特朗,我是對您說,您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您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您是用大義與無私打磨成的歷史之魂!

還有,堅韌頑強的保爾·柯察金,無私奉獻的居里夫人,以及愛母情深的孟佩傑,捨生命救學生的張麗莉……你們都是時代的象徵,都是歷史的魂魄,詮釋了人性光輝之美。我想對你們說,我永遠敬仰你們!

一部歷史,了悟生活——讀《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有感 篇5

讀後感 ,927字

第一次體系化的瞭解到秦統一六國的全部故事。

全書以上下兩篇講述了秦的崛起興衰以致滅亡,上篇以秦的崛起為歷史背景,講述了三十五代帝王為秦統一所做出的貢獻。下篇則具體講述了秦王掃六合的故事細節,其中以三家分晉,長平之戰,邯鄲之戰等膾炙人口的故事講述了六國的興亡衰敗。最後,又講述了秦建立後的興衰。三公九卿制,修築萬里長城,大求仙藥,焚書坑儒等,使秦國逐漸喪失民心,孟姜女哭長城也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

通讀上下兩本書,知認識人對國家興亡的作用也是尤為重要的。在秦始皇前的三十五代君主中,能夠重用人才,不注重身份,國界的君主往往能在自己的統治時期為秦的統一做出自己的貢獻。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圖強,使秦國成為當時最強盛的國家,政治經濟也迅速發展。而商鞅本是出自魏國卻因魏主不懂識人而喪失強大的機會。秦武王重用甘茂,抓住時機,東進中原,擴大了秦國的疆土。秦昭襄王重用魏冉、白起、范雎,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摧毀六國的生力軍。秦莊襄王重用呂不韋,切斷六國南北合縱連橫通道。秦王嬴政虛懷若谷,知人善用,重用王翦、蒙恬、尉繚、李斯等人,使秦國進入最強盛的歷史時期。也正是秦王身邊人才的協助,才最終在秦始皇的手中完成了歷代君主所期盼的統一。

而秦強大以後,又面臨短暫的生命。二世而亡一直是人們所恥笑的事情,而夢想秦國能夠世世代代相傳下去,自稱始皇帝的秦王嬴政,也終沒有逃過死亡。求仙藥妄求長生不老,以致在臨終之時因無太子而導致的一系列鬧劇,最終的秦國也沒有逃過二世而亡的命定。不立太子,是他懼怕死亡,一味求仙,也顯得更為荒誕。

任何英雄都是時勢英雄。沒有時勢,就沒有英雄施展才華的舞臺,也就沒有英雄成為英雄的平臺。所以,僅僅有成為英雄的潛質而沒有機遇,永遠不會產生英雄,擁有平臺後,立即綻放異彩。而人才只有在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上升期、鼎盛期得到重用,才能發揮出最大效益,才能被別人與後人牢牢記住。再優秀的人才,如果出現在“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時代,都無法將效益發揮至最大化。韓非有著比商鞅更系統的改革方法,卻最終沒能成功,也正是缺少一個所謂的平臺的出現。

歷史,只是過去,而我們應從中汲取那些有力要素。正如書中提到的那樣:如果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就一定努力增加生命的寬度!

歷史,無法改變——《明朝那些事兒》讀後感 篇6

讀後感 ,946字

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算把《明朝那些事兒》從頭到尾讀完了。它的內涵在深深吸引著我。

在這本書裡,我明白了道理,懂得了真情,更看到了若干世間罕有的高貴品質,並深深為其折服。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了一個個嘴臉醜惡的小人,一個個心狠手辣的宦官,一個個見利忘義的奸臣,當然,更看到了捨生取義的勇士,堅守信念的強者,更有獨守正道的孤膽英雄。隱藏其後的,還有那複雜又難以捉摸的人性。讀完了,看到了好多的改變,人的改變,物的改變,環境的改變……由於利益二字,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將好好的一代王朝攪和的烏煙瘴氣。但確有一樣東西始終未變,這個東西,叫做天道。借用仙四結局紫英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惟有天道恆在,往復迴圈,不曾更改……千年的歷史,我們不能輕易評說,我們只能從看到的人與事中來自己分析判斷,冥冥之中,確有這樣一種力量,在左右著歷史的軌跡。

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醉最我獨醒。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這是我對於謙的評價。這樣的一位民族英雄,千百年來,有幾位能出其右者?我們理應牢記這個名字,記得百年前他的那句高呼“言南遷者,可斬也!”挽救了大明危亡,以一介書生之力,披甲上陣,力挫來犯之敵。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這是我看到的袁崇煥,儘管這是一個爭議性人物,但在我心裡他就只是一個英雄。我記得的袁崇煥,是一個堅守孤城,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軍,沒有後援,沒有補給,依然奮力堅守,頑強禦敵的堅韌的人。他的行為只因兩個字,信念。在他的一生我能始終看到的,就是堅持。一種無堅不摧的力量,任由多麼強大的敵人在它面前,也只能鎩羽而歸。

明朝向來不缺少愛國志士。儘管明朝是一個奸臣小人四起的年代,什麼王振,什麼魏忠賢,什麼嚴嵩、溫體仁,禍害無數黎民百姓;但同樣也是一個英雄豪傑展翅翱翔的年代,徐達,常遇春,于謙,袁崇煥,孫承恩,張居正,王守仁……數不勝數,正是有了他們,才使得明朝的歷史,變得更為絢爛多姿。

也許,我們憑藉一己之力永遠無法改變歷史的程序,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在這部書的末尾,我讀到了一句話:什麼是成功?成功只有一個—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過人生。

歷史就像一個巨大的舞臺,歲月在期間上演了一幕幕成功與失敗、歡樂與哀愁的鬧劇。等到風消雲淡的時候,驀然回首,才發現人們終究無法改變歷史。

不要讓歷史變成未來 篇7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4字

你們是否知道是誰將那聞名中外的圓明園洗劫一空?你們是否還記得林則徐的虎門硝煙是為了什麼?你們又是否瞭解是哪八國聯軍共同侵略我們的家園?

時光可以流逝,但歷史決不能被遺忘。

曾經,我們的先人飽受外國侵略者的折磨,衣衫襤褸,不知多少天才能吃一頓飽飯;而現在的我們,不僅豐衣足食,浪費的現象也非常普遍,你們是否知道,現在你們浪費一頓的食物,在戰爭時期,是多少人救命的“稻草”?

你們又是否知道,現在地球的資源又“剩餘”多少?難道你們要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又迴歸原始人的生活嗎?

大家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還只是以手榴彈為主要攻擊武器的,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就已經以飛機,大炮,坦克為主要攻擊武器,甚至連原子彈(核武器)都發射了。如果有人讓我猜測一下第三次世界大戰時,會用什麼武器,我想,我不會回答他們,因為我想象不出那場面會有多麼血腥,多麼殘酷。

也有人讓我猜測會有第幾次世界大戰、人類會用什麼武器,我的腦海中浮現出這樣的一個畫面:第三次、四次、五次世界大戰的場面無法形容,但第六次、七次、八次……世界大戰時,人類肯定會以木棍和拳頭作為攻擊武器,變得和原始人一樣。因為那時的資源都已經被人類用光。到時候,不會在因為土地,金錢,權利去製造戰爭,而是為了食物,為了水,為了生命去戰鬥。

當然,那都是人類浪費的後果我也更願意相信,只要人類不浪費,永遠保持和平,那麼,世界總是美好的。

歷史文化城市之魂 篇8

高二作文 ,1077字

“磨剪子咧,鍘菜刀……”耳邊老北京胡同巷子裡磨刀者挑著行頭的叫賣聲由遠及近,由遠及近,彷彿叫出了上個世紀的北京模樣,京味兒十足。言猶在耳,有力難拔。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有越來越多的老城市進行改造,逐漸蛻變成了新世紀高新先進的科技之城。創新是好的,進步也是好的,但在變革的過程中,城市的魂不能丟,城市的根不能被拋棄!

所謂城市之魂,就是這個城市經過百年乃至千年的文化積澱,是從源頭開始產生,經後世不斷補充和豐富的傳統文化,此可謂一個城市的共同記憶。每一個城市的共同記憶都各具特色,各有所異。北京的城市記憶,是西皮與二簧敲敲打打吹出的一場場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內蒙古的城市記憶,是悠揚的馬頭琴聲和在大草原上奔騰的萬馬;蘇州的城市記憶,是江南細雨煙愁,是小橋流水上的邂逅……我們作為城市的一分子,也如同一滴水一樣浸潤在這片文化的海洋,深深感受著這片土地散發出的文化氣息。

然而,數不清有多少優秀城市文化在大刀闊斧的改造中被消磨得一乾二淨。現代人無不手持手機,機械地重新整理著朋友圈,囫圇吞棗般地消化著那些沒營養的內容,看得興起了就隨手轉發,也不管它們是真是假,即使是假訊息也能為民眾所津津樂道,沒別的,不就是圖個高興嘛?可是,還有多少人去聽京劇國粹,又有多少人瞭解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上曾繁榮過的傳統文化?細思極恐,泱泱大國可容十幾億人民居住卻還容不下幾座樓閣亭臺,雕樑畫棟嗎?

如此想來,當年樑思誠同林徽因力諫保留北京城舊城真乃一大壯舉,即便最後北京舊城還是被拆除了,但林樑二人的極力留存傳統古建築的行為仍被後人稱頌,傳延至今。

相的的,文革時期大肆宣揚的“破舊四”、“立四新”簡直令華夏子孫蒙羞,而今日開著挖掘機輕易就推平了古建築,同文革時的打砸、燒又何區別?城市是我們自己的,文化也是我們自己的。城市文化靠我們來傳承和發展,而不該以落後或經濟發展為藉口,一棒子打死所有傳統文化。一個民族文化底蘊缺失了,即使經濟發達又有何用處?難不成中華上下五各年的文化還能用金錢買到嗎?那些持優先發展經濟觀而不顧傳統文化存亡的人實在是令人嘔噦,他們枉為華夏子孫。

不某如此迷人,如此美妙的傳統文化就這樣被時代的車輪碾壓,作為新世紀的人民,我們應當肩負起這個城市文化傳承的艱鉅任務,牢牢把握住城市文化的根,共同守護萬千城市居民的共同記憶。借用普希金的一句話來表達我對文化的感受:“你最可愛,我說時來不及思索,但思索之後還是這樣說。”

混沌間,我彷彿聽見西皮二簧鏗鏗鏘鏘地響起了,來人身披一件錦鯉披風,手持雙劍,唱著二六:“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歷史將記住正義之人 篇9

高一作文 ,854字

因為正義,歷史不斷出現一個個不屈的忠魂;因為正義,先賢們義無反顧地想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為正義,我們短暫的人生才多出一份精彩。歷史將記住正義之人。

正義,是春秋時期燭之武的肝膽巧舌,心繫著國家與人民。雖早年被埋沒,心中存在著私怨,可在私怨與責任中毅然做出選擇;雖已白髮鬢鬢,卻能堪稱是老當益壯,在強大的對手面前仍能不失風采,明察秋毫,以一人之辯來擊退百萬雄師,不為己私,深明大義,可以稱讚為;三寸巧舌力挽狂瀾息國難,一番善言情蕩衷腸罷干戈。歷史將記住燭之武,因為他的正義之心。

正義,是秦王朝時荊軻的匕首,刺探著忠心與平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一吟,吟得淚湧雙頰。江邊遠去的背影,大風裡呼嘯的分明是英雄的正氣。一把匕首,一片忠魂,一腔熱血,一身正義,這樣的氣魄,怎不讓人是弘揚,感嘆?荊軻的正義是那藏匿於圖中的匕首,刺穿著秦王朝的黑暗與腐朽,雖不成功,但已千古留名,歷史將會記住荊軻,因為他的正義勇義。

正義,是劉和珍遇害時仍保持著的微笑,永不為勢利所屈的桀驁不馴。她是在那些所謂的拿著文明人所發明的炮彈的中外凶殘殺人者手中微笑著倒下的。她的這一犧牲,震醒了千千萬萬的中國青年,使其知道;中華民族不能任人宰割;她的這一犧牲,激怒了千千萬萬的中國青年,使其知道,中國人應該團結起來推翻軍閥統治,打倒帝國主義。讓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看見微茫的希望;激勵真正的猛士,更加奮然前行。歷史將記住劉和珍,因為她的正義愛國。

正義,是在哪“黑白顛倒”“說謊成風”的時期巴金深深的懺悔和勇於解剖自己的良心。雖然包弟的離去罪魁禍首是“文革”可卻是自己親手將包弟送上解剖臺上的,於是他從那一刻起,永遠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瞧不起自己,他不能原諒自己,他的心彷彿在油鍋裡熬煎,這種熬煎不會有終結,因為這是他心靈上的欠債,因此他不怕大家嘲笑,他想向包弟表示歉意。歷史將記住巴金,因為他的正義良心。

正義永遠存在於我們心中,因為有正義的行為,這個世界才會充滿正能量,無論是誰都有正義之心和正義行為,歷史將記住正義之人。

奇奇怪歷史大冒險之夏商周讀後感 篇10

讀後感 ,495字

“中國當代少年科幻名人佳作叢書”、“中國少兒科幻三劍客之一,新銳少兒科幻作家傾情之作”還沒看裡面的內容,這個以“科幻”為主題的書就已經把我吸引住了。

我迫不及待的翻開書,內容更是精彩。主人公奇奇怪是一個奇怪的的小孩,他養了一隻蚊子,結果把歷大解開了封印,還把壞人時空惡魔王彈放了出來,奇奇怪、歷大和李幻嫣就開始挽救世界……

奇奇怪帶領我知道了人類祖先、認識了神農、瞭解了大禹治水、大戰了夏桀、還領我們目睹了烽火戲諸侯的全過程,等等等等,太精彩了。

我喜歡《商湯還是酸湯》,這篇文章不僅很好笑,還讓學知道了“商湯”的建立與滅亡,既有趣,又能增長知識。

我還喜歡《烏龜文的毒計》,“烏龜文”用花言巧語騙了奇奇怪,導致歷太遇害,我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又來到下一章《姜太公釣魚,竟釣起奇奇怪》,才知道歷大得救了,我終於鬆了一口氣,懸著的心也放了下來。接下來就更有趣了,姜太公釣起了奇奇怪,看到奇奇怪說“周文王叫姬發”時我心裡想:“完了,完了,周文王叫姬昌,周武王才叫姬發。”看,奇奇怪由於不懂歷史知識,差點受了炮烙之刑。

我在笑聲中讀完了這本書,我期待著能和奇奇怪、歷大還有李幻嫣一起去拯救世界呢!

歷史是不可改變的 篇11

國小二年級作文 ,411字

大家好,我叫科寧,是一位發明家。有一天我突發奇想,如果把現在的科技帶回古代,世界會有怎樣的變化?我越想越興奮,激動。

那中國一定會變成最強的國家,這是我最後的斷定。

我帶著這偉大的想法,久久不能入眠,於是我決定用我自己的雙手完成這偉大的思想。

第一個難題是發明穿越機,我天天不休息,常在圖書館裡過夜,經過長期的努力,穿越機問世了。

第二個難題是我該穿越到哪個時代?不能穿越到太早的時代,那時候的人太笨。有了,穿越到清朝,因為那時候老百姓正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說幹就幹,我帶來武器和生活用品,使中國變成最強大的國家。中國向美國,日本,巴西,德國,英國,法國進攻,讓中國成為世界霸主,任務大功告成,我回到現代開始了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人們出現了貪婪,又從貪婪變成慾望,又從慾望變成了不滿,於是人們開始互相謀殺,我看到這一切很不忍心,收回了我的武器,彌補了我的過錯。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歷史是不可改變的,這個道理讓我終身難忘。

如果歷史可以改變 篇12

想象作文 ,547字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關於科學家發現黑洞。據說,黑洞其實就是時光隧道,頓時我心血來潮地想:“如果人類可以穿越,那人類真的能改寫歷史嗎?”

如果,歷史可以改變。

我要回到秦朝,阻止秦始皇“焚書坑儒”,人類的歷史上,失去了很多先秦寶貴的文化,這是文化上的損失。坑殺讀書人是非常殘忍的,而且這樣做,還為秦國減少了很多人才。我要告訴秦始皇:只要你愛戴百姓,減少關稅,老百姓就不會造反。我還要讓秦始皇殺掉這些陰險狡詐的大臣,如趙高,我還要讓李斯修改《秦律》,因為這部法律太嚴苛,秦始皇完全可以約法三章的。

如果,歷史可以改變。

我要回到三國鼎立的時候,趕在諸葛亮臨死前,告訴魏延:晚上的時候不要進入守護諸葛亮命燈的帳篷,因為諸葛亮的命星已經若隱若現了。我崇拜諸葛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機妙算,百戰百勝,我要悄悄的告訴諸葛亮,馬上殺掉魏延,他以後會棄蜀投魏的。我還要告訴關羽,在赤壁之戰的時候,你堅決不能放走曹操,還要殺了他,他永遠是你的敵人,是蜀國的敵人。

如果,歷史可以改變。

我要帶著現代非常精良的武器,和先進的戰術回到抗日戰爭,這樣八路軍就會大有變化,以前需要很多人拿著炸藥包去炸坦克,而且很難成功,現在只需要大炮和飛機,就能把坦克炸得片甲不留,我們的軍隊也能減少傷亡。

如果,歷史可以改變,那……

喀左歷史文化之旅 篇13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8字

今天,我們在作文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喀左東蒙藝術館。在這裡,我感受到了喀左古老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瞭解到了喀左古老的民間民俗。

這裡共有十一個展廳,分別是紅山文化,陶器、瓷器,蒙古族日常生活,皮影、服裝、錢幣和糧票等展廳。

我們來到了紫砂藝術館。一進來,這裡的紅山文化時期、商周漢代和遼金時期的各種陶瓷、瓷器展品映入眼簾。有倒把西施,還有半月紅、三羊開泰、五福金豬等展品。我最喜愛的便是“認賭服輸”這件紫陶了,它彷彿在講述著兩個老頭兒下棋,一個老頭兒輸了,不服氣的掉過頭去,而那個贏了的老頭兒哈哈大笑著,那形象真是雕刻得唯妙唯肖,顯示得淋漓盡至。還有“壺天同壽”,“竹天機”和各種水果蔬菜形狀的陶瓷製品,如蘋果、香蕉、白菜和雞蛋,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我們又來參觀奇石宴。一進門,我們就情不自禁地叫了出來。這裡共有一百一十八盤“菜餚”。看著這蒙漢奇石宴,我都快流出口水了。這裡有素腸、小炒肉、小河魚、燒海蔘、蜜棗,還有我最愛吃的紅燒排骨和宮爆雞丁,據說這是收藏家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才收集到的。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古鎖,錢幣等展廳。最後,老師帶領我們來到了生產紫陶的車間。

一進來,我們便來到了排列整齊的製作桌上,拿起紫砂泥捏捏揉揉,大家都想做一個好看的紫砂小製作。不一會馬梓浩作出了一個小烏龜,還有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小泥人,把我們笑的前仰後合。

這回旅行,奇石宴讓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紫砂藝術館讓我看到了紫砂的渾厚簡潔,小巧玲瓏,我還體驗了紫砂製作的神奇魅力。我會永遠懷念這次旅行。

《歷史穿越報之朱元璋》讀後感 篇14

讀後感 ,602字

暑假裡,我讀了一套《歷史穿越報》,一共八本,講了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八個皇帝。我最喜歡的是《乞丐天子朱元璋》這一本。這本書講了朱元璋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講了他怎麼從一個小混混和尚一步步當上明朝開國皇帝的故事。

朱元璋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呢?元朝末年,國家發生了兩個毀滅性的災難:一是黃河決堤,二是淮河兩岸發生了旱災和瘟疫。朝廷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老百姓只好自尋生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紅巾軍起義爆發了,朱元璋就是在這個時候參加了起義軍,之後,他一步步發展,最後當上了皇帝。

朱元璋到底是好皇帝還是壞皇帝呢?這本書介紹了他很多故事,我想朱元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皇帝呢。看了這本書,我又查找了一些資料,我認為朱元璋還算是一個好皇帝。

首先,他完全統一了中國。通過20多年的作戰,朱元璋最終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

其次,他大力發展經濟。特別是增加了土地面積,提高了糧食產量,同時還大興水利,發展商業。

第三,他長期進行反腐。由於朱元璋出身貧寒,對貪官恨之入骨,採取了很多反對貪官的政策,所以在明朝歷史上沒有出現大的貪官。

第四,他大力興辦教育。朱元璋雖然自己沒什麼知識,但他當了皇帝以後卻採取措施,興建學校、選撥學官,為治理國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我特別喜歡《歷史穿越報》這套書,我要利用業餘時間多看一些歷史書,既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讓我從這些歷史人物上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成為一個勤奮、刻苦、踏實、誠信的人。

與歷史對話——跨湖橋遺址博物館之旅 篇15

國小二年級作文 ,548字

10月27日,我跟著小記者團來到了跨湖橋遺址博物館。博物館裡的文物可真多呀,我怎麼看都看不夠,好在有講解員阿姨為我們一一講解每件文物的來歷。

經過了兩個主題展廳,一直在我腦海念念不忘的兩件文物是一塊小孩的頭蓋骨部分和一艘獨木舟。

原來幾千多年前的小孩頭蓋骨是這個樣子的呀,與我在DK人體百科全書看到的人體骨骼與這個大不相同。時隔幾千年,人類的骨骼真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艘獨木舟的年齡,可是足足比我大了1000倍呢。八千多年前的人們在水上出行原來只靠著一艘獨木舟和幾根漿啊,真是不容易呢。在此之前的人們出行只靠一雙腳,遇到河流的時候,光靠腳過不去了,於是就發明出了獨木舟。

隨後,館長阿姨接受了我們的採訪。館長阿姨告訴我們:這些文物是八千多年前跨湖橋人留下來的,並且,這裡的文物都是真實的,沒有一個是仿製品,以及考古工作的開展非常不容易。

以前對考古不屑一顧的我通過今天的參觀,漸漸喜歡上考古了,考古是件非常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以後我想當考古學家,那現在必須好好努力學習歷史知識,要有耐心,有細心。

短暫的一個半小時飛快地過去了,我依依不捨地和館長阿姨道別,離開了博物館。回家後,我立馬和爸爸媽媽說:“下個週末,我還想去跨湖橋遺址博物館,還有些文物再仔細地看一看。”

歷史告訴我 篇16

國二作文 ,759字

泱泱華夏,漫漫五千年文明史。這些歷史,或光彩,或恥辱,或讓後人引以為豪,或引以為戒,告訴了我許多事情,許多道理……

那是一個兵戎相見的時代,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相繼粉墨登場,但統一是必然的,於是嬴政鐵鞭一指,大秦帝國從此巍然而起。怎奈何,秦二世昏庸腐朽,加之趙高的謀權篡位,百姓民不聊生,各地英豪揭竿而起,楚漢之爭,以霸王的“四面楚歌”而告終,終於嬴政那至高無上的寶座,由那曾被喚作“無賴”的“泗水亭長”所替代!

春秋戰國、楚漢之爭的爭權史告訴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告訴我“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仁政勝於暴政”,“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告訴我要做一個心存仁愛之人……

又是千年……瞧!大唐的太陽升起來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夷人”絡繹不絕來天朝進貢。大唐樂得眩暈了,可“安史之亂”也如期而至。從杜甫的“三吏”中聽到了人民的啼哭,“三別”中看到了離別的無奈。最終,“安史之亂”雖被鎮壓,但大唐的帝國大廈已搖搖欲墜,“山雨欲來風滿樓”,唐朝名存實亡。

唐朝的由盛轉衰告訴了我:“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未雨綢繆”是智者所為,告訴了我:“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驕傲,否則無異於自掘墳墓!

歷史繼續上演著,悄然間,又是千年,清廷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洋人的堅船利炮轟碎了國門,清政府卻依然認為今日的“洋人”=昔日的“夷人”!於是不平等條約接踵而至,腐朽的清廷只得一味順從,唯唯諾諾。

又經歷了半個世紀的抗爭,共產黨成立了;八年抗戰將日寇趕回了東洋老家;又是三年,南京老蔣的偽政府宣告覆滅;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了,人們歡呼、雀躍;改革開放三十年,新中國取得了可喜的變化……

歷史告訴我:落後就要捱打!

如今,已是21世紀,歷史早已明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越,改革開放要堅持不懈……

重讀歷史,拷問今天——讀《紅巖》有感 篇17

讀後感 ,580字

花了三週的時間,讀罷《紅巖》這本書,我的心靈深受其震撼,“是七尺男兒生能捨己,做千秋雄鬼死不還家”是書中出現的一句話,正是這一句話,耐我思緒萬千,現在,讓我們重讀歷史,拷問今天。

《紅巖》是一部神品一般的小說,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質量最高度的概括,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改造社會的人生偉大實踐,是革命先輩為國家,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真實寫照,是我們改革開放建設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半個世紀匆匆過去了,然而站在新世紀的開端,我們驀然回首,詩歌中孕育的那種激情澎湃的豪情依舊未變,他隨著岸邊的礁石,蕩起漣漪翩翩。這首革命戰士在嚴刑拷打下寫的《我的“自白書”》,此“自白書”非彼“自白書”,這是革命戰士成崗對國名黨特務的嘲諷!,他讓多少後人都為之動搖,震撼!1949年10月28日,革命戰士成崗被惱羞成怒的國名黨特務,走狗殺害,年僅26歲!他以自己的生命履行了黨的職責!

回首往昔,拷問今天。身處安逸社會的我們是否已經忘了什麼叫英勇,什麼叫堅貞?以往,大街上發生了什麼糾紛,大家都會去搶著拉架,現在的人兒呢,卻只知道看熱鬧不嫌事大,那個手機在那錄視訊,圍了一大窩的人,卻沒人去拉一把。這種社會現象讓人心痛啊!

今日的幸福生活,是否讓我們淡忘了血與火的歷史,是否麻痺了我們的精神?重讀歷史,重溫豪情,我要感謝《紅巖》,是它讓我明白了要做真人,做英勇堅強的人!

銘記歷史回望英雄 篇18

國二作文 ,736字

輕輕的,輕輕的,在歲月長河上泛舟;回首往夕,長征永遠是歷史上不可磨滅的動魄樂章。且看!今朝,於“第一課”回溫過去,銘記歷史,回望心中最美的英雄……

錢老先生,79歲高齡。曾為紅軍先鋒員,人們稱之為“千里眼”“順風耳”。電池是他的武器,有次他跌到溝裡,糧食、彈藥都有,他卻只尋找他的電池。長征艱苦,電池更為寶貴,沒電了剝去外殼在鹽水中浸泡,晚上又能使用;發電機沒油了,用柴油、豬油、菜油……但戰爭不是兒戲,他親眼看見一位戰友被子彈射中失去寶貴生命。但他從未後悔,加入紅軍是他畢生驕傲!

還有位老人,楊政委如他的長輩,同吃同睡,卻在一場戰鬥中為掩護他送走寶貴物資—兩匹馬而犧牲了,那一刻他落淚了。今朝,他想找到楊政委的孩子,以報恩請,雖未如願,卻得到了另一份“寶物”—他與楊政委的畫像。這位一生抗戰未留下一張照片的英雄,留下了他最後的“身影”,永存於人們心中!長征—將千千萬萬的百姓連在一起,有共同目標去奮鬥、堅持—抗戰!抗戰!抗戰!

“身軀雖小,精神偉大”賀龍之女,18天便加入長征。她的哭聲,戰士相告、欣喜,這代表她還活著,她也是位紅軍戰士!看著一個個戰士的英雄事蹟,紅星冉冉升起,我陷入沉思:長征精神是什麼?什麼使萬千戰士不畏艱險,以永不磨滅的氣勢度過萬水千山,戰勝飢餓、痛苦直達勝利的彼岸!大無畏主義與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是否是他們的精神支柱!我,在此發誓:必以大無畏主義與樂觀精神成為我的座右銘,以身作則,踏上另一個長征—暢遊學海,勇攀書山!

長征已過,英雄已去,回首往夕,兩萬五千里長徵又有幾人知辛勞?但紅軍過草地,翻雪山,渡萬水這怎能忘懷?啊!不朽的長征,不朽的英雄氣概!這,是歷史長河中撼人心絃的樂章……

見證歷史的奇蹟 篇19

國小五年級作文 ,697字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透過文物,彷彿讓我們穿過時光的隧道,來到了古代。九月十三日下午,我們在楊帆、陳露老師的帶領下,興高采烈地來到了常州博物館,參觀文物展覽。

走進神奇的“馬王堆”漢墓珍品展,看著一件件展品,就像一本浩瀚的漢代大百科全書,我們十分好奇,紛紛圍在講解員阿姨身邊,聽她娓娓動聽地講述兩千多年前,漢代繁榮昌盛的景象。

走進文物長廊,一股莊重的文化氣息迎面撲來。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素紗禪衣。古人用“輕紗薄如空”,來形容素紗禪衣一點兒也不過份。在它的介紹中,這件衣服竟然只有四十九克,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現代都幾乎沒有辦法仿製出來。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繚綾》中寫到:“應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霜。”很多人都以為詩中那縹緲如霧的輕紗是作者用誇張的修辭手法虛構出來的,直到素紗禪衣被考古學家挖掘出來,才證明詩人不是憑空想象,歷史上確實存在的。

長廊盡頭,似乎躺著一個東西,感覺陰森森的。走近一看,我不禁冷汗直流,這裡居然躺著一個棺材。我害怕極了,想立刻走開,生怕裡面會有殭屍蹦出來。但看了它的介紹後,就鬆了一口氣:這只是一個複製品。我細細觀察,發現它不再那麼恐怖:底子用綠色、褐色、黃色等各種顏色描繪出祥瑞的圖案,上面刻畫了六條龍,三隻虎,三隻鹿,一隻鳳凰和一名仙人,顯得富麗堂皇,體現出中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水平。

馬王堆的陪葬品有很多,有陶金餅、木壁、楊梅、梨子等。那些水果似乎還像兩千年前散發著香味兒,讓人垂涎欲滴。而且裡面還有珍貴的大象牙和木犀角。可以看出,他們當時的生活十分奢侈。

時間就像一隻離弦的箭,轉眼間就到三點鐘,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常州博物館。

傾聽歷史的聲音 篇20

國三作文 ,844字

無垠的大漠,孤獨的駝隊,昭君是否會感到一絲不安與畏懼呢?高原屋脊之上,千年的積雪,文成是否會感到一絲冷悽與落寂呢?

—題記

浩瀚的大漠,一對駱駝孤獨行向遠方,一位花季少女,纖細的玉手撫著顫抖的胸口,落寞的輕嘆著,遙望無際的荒漠,狂風捲起漫天黃沙,身邊的侍從輕嘆著命運的無情安排。這少女眼睛半眯著,目視前方,心中那個又嚮往又畏懼的陌生國度是否就在前方?那昨日的夢土,那銀鈴般的笑容是否已越來越遠?思念夾雜著畏懼,少女柳眉一皺,雙脣緊閉,兩滴晶瑩的淚水在眼眸裡打轉,淚水卻忍不住順著緋紅的臉頰而下,滑入嘴裡,好苦!

那少女便是昭君,我不曾想過,她是否喜歡這種生活;我也不曾想過,她後來生活是否安好;我更不曾想過,她是怎樣帶著思念遙望著孤漠。

漫天大雪,掩埋了一抹枯綠,車上大大小小的袋子,裝滿了種子,更載滿了父王的心願。她受父王之託前來聯姻。父王對她說:“他是個值得託付終身的人,他年輕有為,必能成就大事業,他不會讓她吃苦的。”可她卻又何嘗不知,父親的真正用意!讓她獨自一人,承載著整個國家的安定,獨自走向那片陌生的藍天。她卻又何嘗不想,生活在小家的溫馨裡,她不能自私!她只能選擇走向那一望無際的白雪!

傾聽歷史的聲音,我悶心自問:將國家的安定與富足的重任壓在弱女子身上,這樣會不會太過分?當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是以她人的幸福為犧牲時,這樣會不會太荒唐?舍她人之幸福,換自己之心安,這樣會不會太自私?我曾懷疑:古代女子是否註定沒地位?!

以史為鑑,還看今朝!“自古紅顏多薄命,”我們部曾經歷過;為國“聯姻”我們不曾見過。今天,我們可以同男同學一起坐在教室,假期我們可以徜徉於山水間,不再是足不出戶的“大家閨秀”!

傾聽歷史的聲音,方知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父母可以傾聽我們的呢喃,不必為生活而苦惱。面對如此優越的物質生活,我們應該努力為自己的學習創造條件,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微薄之力。

傾聽歷史的聲音,給我留下許多思考,也讓我明白了許多,更讓我懂得了凡事貴在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