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麥餅相關作文20篇

家鄉的麥餅 篇1

國小五年級作文 ,71字
家鄉的麥餅作文800字https://wWw.ZuoWen8.com/a/406702.html

家鄉的大餅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566字

我的家鄉在乳山,特產倒是不少,可有一樣那是在全國都出了名的,那就是乳山大餅。

說到喜餅,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其實是榮成那邊的。那餅,小巧玲瓏的,像是早餐包,可雖然好吃,卻太小,像煎餅果子,太小氣。相比之下,乳山喜餅倒很大氣,形狀如同車輪,鬆軟可口,一個巴掌拍上去,除非你壓扁它,不然它總會慢慢地膨起,直到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乳山喜餅其實另外有個稱呼,叫做“媳婦餅”,為什麼叫媳婦餅呢?因為每當一戶人家嫁女兒,擺喜宴的的時候,主家定要做上幾百甚至上千個媳婦餅送給來的客人,而客人也要做上五十幾個餅贈與主家,主家則會收下一半的餅,在贈與對方同數的自家喜餅,也好叫人家沾沾喜氣不是?而在這過程中,要是誰的喜餅比別人的薄了、小了,他便會惶恐不安,生怕別人以為他小氣;相對的,要是誰的大餅色正、形圓,厚大寬實,便是神采奕奕,臉上滿是自豪的神情,好似看一個人做的大餅的好壞便能看透這個人一般。

人都說東北人豪爽,北京人靈活,山西人會做生意,咱山東人老實淳樸,大方厚道從喜餅上便能看出。既然號稱是東方的麵包,沒有點本事自然是登不了檯面的,什麼婚慶,滿月,生日,乳山人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只有是和“喜”字沾邊的,那這些喜餅便是少不了的,吃一口便能沾沾這喜氣,何樂而不為?

厚實的大餅代表這乳山人民寬厚老實的性格,本就喜氣的造型有象徵著閤家歡樂,團團圓圓。

家鄉的鍋餅 篇3

國三作文 ,852字

前腳剛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撲來那熟悉的黃土氣息。家鄉遍地都是這種黃土,用它蓋的房子結實、牢固,就像這兒的人淳樸、踏實。田地裡也少不了它們。春天,勤勞的鄉親們寄託著無限的希望播種下沉睡的種子,然後不分晝夜地忙活著,施肥、鬆土,用汗水打動了地下沉睡的靈魂,繼而在它無微不至的保護下,種子發芽了……夏天來了,微風一吹,麥田上滾動著金黃色的波濤,正午的陽光均勻地灑在麥田上,反射出無數耀眼的光芒。

豐收過後才是鄉里最熱鬧的時節。整個村裡都被浸在麥香之中。家家戶戶的麥子從糧倉一直堆到了門口。各家各戶就開始蒸饅頭、烙煎餅,做喜果子、包包子、烙鍋餅,各種麵食,應有盡有。然而鍋餅還是村裡人最熱衷的食品。做鍋餅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用好的麥子做成的麵粉,這一步至關重要,選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鍋餅的口感;其次,要注意火候,火候大了,口感老而硬,火候小了,不僅耗時間還耗燃料,做出的鍋餅又不好吃;再者,必須把握準時間,時間過長,鍋餅就糊的不成樣子,太短,鍋餅中間又不太熟。鍋餅的製作也需要相應的用具。只要各方面到位,做出來的鍋餅香那是自然不必說的了,又酥又脆,中間還透著暄。記得每年過年回家,姥姥總會做兩大塊,新鮮出爐的鍋餅香噴噴的,把整個家都染上了香氣,用刀切時,跟從著刀的腳步,鍋餅有節奏的嗝蹦格蹦的響,整個案板都掉滿了渣渣,拿一塊狠狠的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透喧雪白的面心兒,在嘴裡慢慢混嚼著,那才叫一個“妙”!使人不敢相信這普普通通的麥子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妙的食物。

家鄉的鍋餅又厚又大,呈圓形,直徑約為七十釐米厚約六釐米,外皮上為了圖個喜慶總愛弄幾個“福”字,而別處的最多隻有四釐米,外皮軟,早已沒有了那股脆勁。因此,對於別處的鍋餅,我是瞧不上眼的。“月是故鄉明”每當我在別地見到鍋餅類的字眼,眼前總能回想到家鄉的鍋餅出爐時的情景,那才叫“地道正宗”。鼻尖前就飄過一陣濃濃的麥香。

那金燦燦的要刺傷眼的麥田呀,

那沉甸甸的要壓折腰的穗兒呀,

那香噴噴的要擠破煙囪的鍋餅呀,

還有那散發著黃土氣息的家鄉人呀。

家鄉的鍋餅 篇4

國三作文 ,852字

前腳剛一踏進家鄉,迎面就撲來那熟悉的黃土氣息。家鄉遍地都是這種黃土,用它蓋的房子結實、牢固,就像這兒的人淳樸、踏實。田地裡也少不了它們。春天,勤勞的鄉親們寄託著無限的希望播種下沉睡的種子,然後不分晝夜地忙活著,施肥、鬆土,用汗水打動了地下沉睡的靈魂,繼而在它無微不至的保護下,種子發芽了……夏天來了,微風一吹,麥田上滾動著金黃色的波濤,正午的陽光均勻地灑在麥田上,反射出無數耀眼的光芒。

豐收過後才是鄉里最熱鬧的時節。整個村裡都被浸在麥香之中。家家戶戶的麥子從糧倉一直堆到了門口。各家各戶就開始蒸饅頭、烙煎餅,做喜果子、包包子、烙鍋餅,各種麵食,應有盡有。然而鍋餅還是村裡人最熱衷的食品。做鍋餅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首先要用好的麥子做成的麵粉,這一步至關重要,選材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鍋餅的口感;其次,要注意火候,火候大了,口感老而硬,火候小了,不僅耗時間還耗燃料,做出的鍋餅又不好吃;再者,必須把握準時間,時間過長,鍋餅就糊的不成樣子,太短,鍋餅中間又不太熟。鍋餅的製作也需要相應的用具。只要各方面到位,做出來的鍋餅香那是自然不必說的了,又酥又脆,中間還透著暄。記得每年過年回家,姥姥總會做兩大塊,新鮮出爐的鍋餅香噴噴的,把整個家都染上了香氣,用刀切時,跟從著刀的腳步,鍋餅有節奏的嗝蹦格蹦的響,整個案板都掉滿了渣渣,拿一塊狠狠的咬下一口,酥脆的外皮包裹著透喧雪白的面心兒,在嘴裡慢慢混嚼著,那才叫一個“妙”!使人不敢相信這普普通通的麥子竟然能做出如此美妙的食物。

家鄉的鍋餅又厚又大,呈圓形,直徑約為七十釐米厚約六釐米,外皮上為了圖個喜慶總愛弄幾個“福”字,而別處的最多隻有四釐米,外皮軟,早已沒有了那股脆勁。因此,對於別處的鍋餅,我是瞧不上眼的。“月是故鄉明”每當我在別地見到鍋餅類的字眼,眼前總能回想到家鄉的鍋餅出爐時的情景,那才叫“地道正宗”。鼻尖前就飄過一陣濃濃的麥香。

那金燦燦的要刺傷眼的麥田呀,

那沉甸甸的要壓折腰的穗兒呀,

那香噴噴的要擠破煙囪的鍋餅呀,

還有那散發著黃土氣息的家鄉人呀。

家鄉的月餅 篇5

國小六年級作文 ,663字

我的家鄉神池是一個農業大縣,那裡天藍地廣,人民勤勞,有許多特產。香脆可口的麻花,肥而不膩的羊肉,勁道爽滑的粉條……而我卻最鍾愛那香甜酥脆的月餅。

每年中秋前夕,神池的街小巷都飄蕩著月餅的香味,使人垂涎欲滴。月餅圓圓的,扁扁的,呈金黃色,上面有美麗的花紋,還寫著字呢!有的寫著廠家的名字,如“長祥圓”、“一品香”等,有的寫著“神池”,再加上美麗的圖案,使人真不忍心咬它一口。

月餅不僅外表美,而且“心靈美”。裡面包著香甜的餅餡,有葡萄乾、瓜子仁、果脯、青紅絲,還有酒和玫瑰,吃起來又酥又甜,令人回味無窮,吃了還想吃。我特別愛吃,為此還有許多故事。一天中午,我回家直奔月餅盒,想吃一塊兒。可媽媽說:“不行,飯快熟了,吃飯!”,我只好悻悻地走到飯桌旁,吃飯時,我故意只吃了一點,等爸爸媽媽午休後,我又偷了一塊,大吃起來,好甜呀!我吃得嘴巴上沾滿了餡,像只小花貓。

這麼好吃的月餅是這樣做的:把油、面和月餅餡帶到加工處,只見一些成年人坐在面案周圍,把面和好,抓起一小團,裡面填上餡兒,揉成小球狀,然後將麵糰壓往月餅模子裡,一磕,月餅形狀的麵糰掉了出來。把許多像這樣的麵糰擺在鐵盤裡,往上面塗一層糖水,送往烘烤處,大約十幾分鍾後月餅就烤熟了。這時千萬不要馬上去吃,要燙手。待涼了以後,一嘗,色香味俱全,真是美味極了。

家鄉名不見經傳的月餅,現在已經享譽全國了。今年山西電視臺《晉善晉美味道》欄目上,還介紹了家鄉的長祥圓月餅呢!在北京展覽會上也有家鄉月餅的身影。我衷心的希望,家鄉的月餅能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友人都來嚐嚐神池月餅!

家鄉的月餅 篇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21字

我的家鄉在山西省神池縣,那裡有平坦舒緩的澗東山,有清澈明亮的西海胡,還有獨特的飲食文化和各種各樣的特產:麻花、月餅、土豆……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月餅。

月餅雖不是什麼奇珍異寶,但卻是一種聞名中外的美食,不光神池人愛吃,北京、上海那些大城市的人同樣愛吃。它不光在中國受到了歡迎,在國外同樣受到歡迎。因為它不僅僅是美食,同樣還是幸福團圓的象徵。

月餅的種類十分繁多。首先是大小,月餅從拳頭大小到盆口大小都有,不過最常見的還是小月餅。其次是樣子,有的月餅上只刻著一些字,而有些月餅上刻著許多花紋,像一件工藝品似的。還有,月餅的味道也各不相同,有果醬的,有豆沙的,有紅棗的,有玫瑰味的……數不勝數。

月餅的做法與其它食品的做法不同,它的步驟並不繁多,共有四步。先將和好的白麵捏成一個大圓餅,烤熟後磨碎,接著和餡料拌在一起,做成月餅餡,然後用和好的白麵包住餅餡,放在月餅模中,最後放烤箱裡烤熟,美味的月餅就完成了。是不是挺簡單的呢?

神池每年都會舉辦月餅節,一般八月份在神池縣人民廣場舉行,在廣場四周,擺滿了各大月餅廠家生產的各種口味的月餅,供大家品嚐。月餅節那一天,廣場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大家歡聚一堂,品嚐著美味的月餅,看著精彩的節目,真有意思。在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還會用月餅來供月亮爺爺,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月餅,你的出現不僅讓人們品嚐到了你的美味,同時還促進了神池人民的經濟發展。但願神池月餅流傳千年,帶動神池人民走向更加輝煌美好的明天!

家鄉的燒餅 篇7

國小四年級作文 ,463字

我的家鄉濮陽,有許多美味的土特產。老城的壯饃,清豐的豬蹄,一機廠的涼皮……其中濮陽的燒餅是我的最愛。

濮陽的燒餅可是鼎鼎有名。只要你留心,大街小巷總能找到燒餅店的身影。一到放學或下班的時間,燒餅店前總是擠滿了人,人和車把街道堵得水洩不通。燒餅分量很足,一般2元錢一個,剛出爐的燒餅趁著熱乎輕輕咬上一口---哇!焦香美味,讓人流連忘返。

我們打燒餅的師傅手法十分嫻熟。先從揉好的大面團上擰下來一個小麵糰,再把面揉圓,用手指在中間抹一個小洞,往裡面放上芝麻醬;然後把小洞封住,捏好,拿手按成兩個巴掌那麼大的圓餅狀;接著是握刀切邊,為的是燒餅的美觀。切好邊後往準備貼到爐子上的那一面沾點兒水,不貼爐子的那一面沾點芝麻,最後快速地貼到鍋裡等著燒餅出爐就行了!

我們濮陽打燒餅用的爐子和別處也不一樣。聽爸爸說,我們都是用“雞窩爐”,看起來就像是農村普通的雞窩形狀,上面是個大鍋倒扣在木炭爐上,大鍋側面打了個洞,從這裡貼收燒餅。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還等什麼,趕快走出家門,到濮陽的大街小巷尋找正宗的燒餅吧!

家鄉的麥田 篇8

國小五年級作文 ,628字

我的家鄉在鄉下,那裡有清澈的小溪,五顏六色的小花,還有一望無際的麥田。

白日的麥田裡,不時飄來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一望無際的麥田泛著綠油油的光。每一片麥葉都像是經過大自然的仔細挑選,它們的顏色一模一樣,遠遠望去,像是一張綠油油的地毯。漫步在田埂上,享受著空曠的陽光,感受著鄉村獨有的田園氣息,真是令人陶醉。

但是相對於白日裡的麥田,我更喜歡那被黑夜所籠罩下的麥田。

夜晚的麥田裡,到處充滿著寧靜祥和的氣息。忽然,一聲蛙鳴響遍整個麥田,這突如其來的蛙鳴打破了夜的寧靜。隨著一聲蛙鳴的響起,一聲聲蛙鳴彷彿接到命令似的陸續響起來,演奏出屬於自己的樂章。原本寧靜的麥田瞬間陷入一片蛙鳴中。突然,一個細小的蟬鳴突兀地在蛙鳴中響起,此刻蛙鳴漸漸弱了下去,迎來的是音樂家蟬的演唱,那清脆響亮的聲音充滿整個麥田。沉寂了的蛙鳴好像不服氣般又悄悄響起,似乎要和蟬比比誰才是真正的音樂家。頓時蛙聲蟬鳴交織在一起,奏出了一曲奇妙的交響樂。

風悄悄來了,柔柔地吹拂著小麥,小麥的嘩嘩聲也加入這奇妙的交響樂中。聽,那蛙鳴是低沉的小鼓,那蟬鳴是清脆的小提琴。瞧,那隨風擺動的麥穗,多像指揮棒在指揮。不知何時,害羞的月亮偷偷地從雲層中露出圓圓的臉龐,似乎要給它們搭建一個美麗的舞臺,將輕紗似的月光垂落下來。不知演奏了多久,交響樂漸漸停了下來,麥田又充滿了寧靜祥和的氣息。

家鄉的麥田,你那獨特的風景令人陶醉,你那奇妙的交響樂把我帶入了一個屬於你的音樂天地。我喜歡上了你,家鄉的麥田。

家鄉的麥田 篇9

國一作文 ,834字

我的家鄉在餘江縣塢橋鄉一個小山村。家鄉代表著玩樂,家鄉代表著童年,家鄉代表著親情……不知何時,那個兒時做夢都會出現的家鄉已經模糊一片,唯有那門前的麥田,依舊金光燦燦,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耀眼。

我的童年,是由那片麥田伴隨著的。春暖花開之時,家裡的大人都去幹活,我自然不肯呆在家裡,偷跑出去,就直接踩進了麥田裡。一雙小腳調皮地跳躍著,把自家的麥種踩爛了,又跑去別家踩,還嫌不夠,又把鄰家孩子叫出來,幾雙小腳一起踏著,在麥田裡四處奔跑,迎著那清涼的春風,感受著腳下柔軟的黑土,哪怕最後換來長輩們的一頓痛罵,也樂此不疲,誰讓他們眼底的笑意怎麼也藏不住呢?

夏季,蟬鳴蛙叫,白日裡外頭太熱,自然不肯出去,躲在家裡吹著風扇帶來那絲絲涼風,美美地睡著。到了晚上可不一樣啦,趁著大人們耐不住疲勞、沉沉睡去之時,溜下床,輕手輕腳地,與幾個玩伴碰了頭,便往麥田跑去。尋著蟬鳴,抓著網,隔著老遠就罩下去,抓幾隻蟬,捕幾隻蛙,讓他們鬥一鬥,又放回樹枝上、麥田裡。看那太陽要升起來了,又連忙跑回家裡補覺去,日日如此,卻絲毫沒有感到無趣。

秋季收穀子了,我也不閒著,一副我去幫忙的樣子,不過應該是幫倒忙,穀子沒割著幾個,倒是砍爛了不少。年幼不大舉得動鐮刀,稍不注意,便劃破了手指,卻毫不在意,還特意把手舉得老高,往別人家牆上抹,玩時倒不覺得痛,不過事後什麼消炎包紮是少不得的了。

冬季,一切都會被飄飄白雪所掩蓋,乾涸的麥田留著一小截齊刷刷的麥杆,上面剛積點薄雪,便早已蓋上了我們來過的印跡,冬季麥田的上空飄散著我們“咯咯咯”的笑聲;雪大點便堆雪人,乍看一下,倒有點像兩排士兵。最有趣的便是抓把雪,甩向那些在麥田裡打雪仗的男生,然後躲到雪人身後,看著他們惱怒的樣子。

年復一年,童年早已離我們遠去,一切都變了,那麥田也已被推平,在上面建了條公路,那些傳統的遊戲也被手機電腦取代。但是,那片麥田卻不會在我心中磨滅,它將在我心中永存,永遠燦爛。

我愛家鄉的燒餅 篇10

國小六年級作文 ,1072字

又走在家鄉的街上,賣燒餅的叫賣聲傳入耳鼓。空氣中飄溢著燒餅的香味,甜津津的,讓我依然不由自主地“聞香而動”。循著香味,我便看到一個個賣燒餅的小販。

走近燒餅攤前,就可以看到整齊地擺在烤爐四周的燒餅。一個個燒餅有如大人的手掌那麼大。烤好的燒餅兩面金黃金黃、油亮油亮的,就像一個個金燦燦的小太陽,很可愛的誘惑著你。

人們有序排著隊,不緊不慢地向燒餅處移動。看到眼前的一幕,讓我不禁想起了童年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幸福快樂的早晨,那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吃燒餅。燒餅攤前站著一些等著買燒餅的人們。有大人領著孩子的,孩子們一個個翹首張望著,還不時舔著嘴脣,似乎還能聽到砸吧嘴的聲音。爺爺用手牽著我站在小小的人流裡。那時,我一個個地數著前面的人離開燒餅攤,想著自己就會離燒餅攤更近一些,更近一些,心激動得就像要跳出胸膛。

爺爺在燒餅攤前給我買了一個燒餅,只買了一個。我小心翼翼地捧著還燙手的燒餅——一個像小太陽一樣的燒餅,愛不釋手。“快吃,小心別掉在地上。”爺爺的話甜膩溫暖得就像手裡的燒餅。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燒餅,說:“爺爺,我們一起吃吧。”爺爺的話語傳入耳鼓:“你自己吃吧。爺爺不餓。”我像得了特赦令一樣,狠狠地嚥了一口口水,輕輕地咬了一口,啊,那味道香酥甜美,實在好吃極了!我不捨得狼吞虎嚥地吃下,就怕燒餅在我的手裡轉瞬即逝,於是就一口一口輕輕地咬著,我緊張得就怕掉下一點兒燒餅渣子,吧嗒嘴的聲音不絕於耳……那時,我彷彿感覺我的腸子也都是這樣的味道了。

我專注地吃相引得一個路人停下來,說:“這燒餅一定好吃,我要買給我的母親吃。”我渾身一激靈,不禁想到:我好像從沒有看見爺爺吃過啊!我放在嘴邊的手停了下來,木木地看著爺爺。“爺爺……我……”我攤開雙手,手裡僅有燒餅的渣子。爺爺的語調突然急促起來“傻孩子,就是給你吃的。”我盯著爺爺那雕塑般的臉,卻分明看到了爺爺的喉結上下動了動。我低下頭去,眼睛溫熱起來。

多年以後,每每想起家鄉,就會想起燒餅,就會想到爺爺那上下一動的喉結,那樣醒目地在我的眼前揮之不去,長久地縈繞在心頭。每每此時,我總會感覺周身流淌著一股股暖流……長久地流淌。

長相憶,最憶家鄉的燒餅——像小太陽一樣的燒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