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南塘相關作文20篇

古韻南塘 篇1

國小三年級作文 ,669字

在我家對面,有一座古老的街市,經過重建和整修,已經成為一條現代化仿古商業街——南塘老街。

南塘老街古樸典雅、錯落有致。灰白的牆壁、烏青的瓦片,清清的南塘河,古老的甬水橋,飽經風霜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彷彿講述著古老的故事。

南塘老街人山人海,年輕人牽著寵物,在河邊眺望;老年人,在街中閒逛,不時坐下歇歇腳、談談天;更多的是全家一起出來遊玩的,店鋪裡、古街上,到處都有他們流連的身影、清脆的笑聲。夜幕降臨,全家美美的吃上一頓團圓飯,盡享天倫之樂。

南塘老街店鋪林立,阿明土豬肉包子店,熱騰騰的包子新鮮出爐,讓人垂涎欲滴;泡泡吧是孩子們關注的熱點,看,孩子們爭先恐後的衝進泡泡吧,過了一會兒又飛快地跑出來,手裡抱著各種新奇的玩具;南塘油贊子店的生意更是興隆,門口的隊伍排到了街口……。

南塘老街所有小吃中,最讓孩子著迷的就是又好看、又好吃的糖畫了。糖畫是用糖做畫嗎?糖又是怎麼變身成畫呢?帶著好奇心,我鑽進被孩子們包的裡三層、外三層的糖畫攤,只見做糖畫的伯伯拿著一個漏斗,把黏黏的糖漿放入漏斗中,手這麼一揮一描,哇,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就做出來了,最後伯伯用木棒一點,一隻栩栩如生的蝴蝶展翅向我飛來,彷彿還帶著花香呢!看著手中晶瑩的“糖蝴蝶”,聞著甜甜的香味兒,我大口吞嚥著口水,實在捨不得吃掉它呀!

南塘老街有好看的古代建築、有好玩的遊戲屋、更有好吃的寧波小食,有我們江南水鄉的古韻,也是寧波人休閒、娛樂、購物的好地方!

古色古香的南塘街 篇2

國小三年級作文 ,404字

我有一個可愛的家鄉,我要說說我的家鄉——南塘街,這是一條有特色的商業街。

南塘街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一排排紅燈籠遠看像一條飛龍,燈光下的橋變成了一條彩虹橋。一棟棟房子形成一片五顏六色的世界,而且散發著古味。屋前的河裡小魚在水裡游泳,在水裡上吹上幾個小泡泡,小蝌蚪游過來和小魚玩起了你追我趕的遊戲。特別是白色的小蝌蚪,像一點點小機靈。晚上,南塘街彷彿像童話中的仙境。邊上的商店裡面擺著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一看就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有鮮魚、楊梅、西瓜、米飯,特別是西瓜湯酸酸甜甜的,特別好吃。還有一家冰淇淋店,外面擠滿了客人,真是人山人海呀!夜晚的南塘街五彩繽紛,有藍色、紅色、綠色、紫色……有的人坐在那談話,有的人在練習跑步,還有的在吃飯,十分歡快,像五花八門又熱鬧的古代大街。

南塘街像一幅美麗的童話世界,也是充滿歡聲笑語的世界。

我愛古色古香的南塘街!

古鄉古韻 篇3

國小六年級作文 ,811字

秋日的陽光極其恬靜,少了夏日的狂野奔放,褪去了所有的聒噪,捨去了所以虛偽的偽裝,那樣的靜謐。將秋的神韻勾勒得淋漓盡致。秋陽瀉在我的臉龐上,我慵懶地眺望那濃濃古韻的宵南。

走在秋日的甬道,沿著散發著濃濃泥土芬香的鄉間小路,走向那坐擁一座座古風建築的村莊。

映入眼簾的是一潭綠湖,綠得如翡翠,綠得讓人覺得它披上了一件薄如蟬翼的綠紗,三三兩兩的村民泛舟於湖面,縴夫輕輕地搖著櫓,或佇立,或橫坐,一切宛如世外桃源一般。給人以一種與世隔離的縹緲之感。一尾尾魚鰭在平靜的湖面上劃出一道道閃電。綠樹掩映著的綠湖,泛著淡淡綠光,潺潺水聲,縈繞耳畔。我看到了,水韻悠悠……

我踩著腳下的一塊塊麻石,感受到了悠悠麻石路,綿綿古鎮情。我低下身,輕輕撫摸著那冰冷的麻石,指尖傳來的觸感,時而凹凸不平,時而光滑整潔,鐫刻著古鄉悠悠的文化歷史。我的鞋子在這麻石上摩擦的聲音,打破了這古巷獨享的幽靜。我漫步在麻石上,尋求著古老的痕跡,心中,思緒萬千……

我側過身,目睹著一塊塊青磚。陽光透過葉縫,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駁。青磚一塊塊整齊地搭在一起,無意間落下一縷縷古老的痕跡。青磚一塊塊重疊在一起,或大,或小,或深色,或淺色,組成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抬頭仰望,頭上的灰瓦整齊劃一地搭在一起。一棟棟斑駁陳舊的青磚房挨挨擠擠地坐落在兩旁,或高大,或矮小。

沿著一條古老而窄小的古巷,我走近了那極具古韻的建築。古巷,或彎曲,或筆直,少了柏油大道的寬闊。古巷寂靜得只有樹葉在空中飛舞的“沙沙”聲,少了城市的聒噪喧囂。我信步走近祠堂。忽感一陣威嚴莊重之感。我走進祠堂,金碧輝煌的神臺充斥著我的眼球,給人以膜拜之感。牆壁上的飛龍氣勢恢巨集,如此氣勢磅礴。整個祠堂悄無聲息,無形間給人一種壓迫感。鮮卑族的悠久文化歷史佔據著我的眼球。我感知到了鮮卑族人的智慧結晶,與熱情好客。這些古韻悠悠,銘記我心。

古風建築令我心曠神怡,悠久文化使我心嚮往之。這趟宵南之旅,我收益匪淺……

我的古韻古情 篇4

高二作文 ,809字

抹開歲月厚厚的風塵,開啟新世界記憶的閘門,我站在柘皋河旁,眺望這座古鎮,三千年以來,你還好嗎?

作為安徽四大千年古鎮之一的柘皋鎮,歷史悠久,飽經風霜,在風雨的洗禮中,漸行漸遠,模糊的身影依舊不能阻擋它傲視群雄,獨領風騷的姿態。

柘皋故稱橐皋,是皖中巢湖周邊重要的古鎮,在遙遠的春秋戰國時期,曾是吳國和楚國反覆爭奪的屬地,至今,這裡還保留著歷史的痕跡。

我踏著青石板,獨自領略柘皋的古韻古情。首先踏入老街,漫步在玉蘭橋上,千年歲月刻下的痕跡。據史料記載,玉蘭橋始建於明洪武二年,相傳當年朱元璋打天下時,他被元軍追擊,逃到柘皋河邊,被一位老者用船所救,後來朱元璋為感謝柘皋人救命之恩,就下令建造了一座石橋,並取名“遇難橋”。後來人們感到此名不吉利,更名為“玉蘭橋”。

走在老街,我看到兩旁有許多店鋪,十分簡樸。老街流露著古鎮特有的風韻。老街分為兩條,呈“丁”字型。兩邊的建築皆雙層,門面相連。其中以李鴻章家族存留的當鋪規模最大。當鋪原有門樓,文革時被砸毀。兩外兩內,僅有一間住了人,常常打掃。隔扇屏門都很完好。在陽光的照耀下容光煥發,熠熠生輝,向過往的行人默默傾訴著它的悠久。

繼續向前走,突然一位老人熱情地向我介紹了一口古井。說是漢代的。這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座井呈八角型,極為罕見。井口青石上有十餘道深深的勒痕,足以證明它的歷史悠久,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三千年的柘皋,街坊縱橫,古建築雄偉。聽說鎮上原有江西、徽州等許多會館,只是蹤影難覓。倒是幾口老井頗有歲月的痕跡。但我們可以通過老街,體味歷史的滄桑和另一種文化,讓我們對柘皋千年文明的脈絡有所瞭解。

我走出老街,驀然回首,看見它滄桑的面容。在歷史的長河中,隨著歲月的變遷,它依舊保持著自己特立獨行的面貌。然而,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它或許被遺忘在風雨中,無奈的被喧囂的一切所替代。我轉身向前走,一步,兩步,隱約在耳邊有一聲悠悠地長嘆,就不知是它還是我……

千古韻律悠悠我心 篇5

國三作文 ,883字

唐詩宋詞風光旖旎,在我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光影……

唐宋是詩詞的國度,是詩詞的驚豔再現,又是詩詞締造了唐宋,滋潤了唐宋。

唐宋詩詞如酒。經飄逸豪放的李白,沉鬱頓挫的杜甫,清新婉約的李清照,豪放曠達的蘇軾等人的手一起攪渾,釀成了一罈千年佳釀。流傳至今,其濃味與香味讓人回味無窮。

是月締造了唐詩。面對友人遭挫李白高吟“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面對一縷濃濃的思鄉情更有詩云“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面對政治上、仕途上的不順暢以及發自內心的孤獨,有李太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面對漁舟唱晚更有詩曰“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只為了那一份情,月就更加的純潔可愛了。

是情締造了宋詞。是那一朵黃花,充盈李清照尋尋覓覓的愁情;是那一輪明月,充盈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淒涼寂寞之苦和對親人離別的相思之情。我折服於范仲淹“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的濃濃的思鄉憂國之情;有感於晏殊“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對年華流逝、好景不長的感傷情懷。一縷“剪不斷,理還亂”的情,在詞人如櫞之筆下形成了千古絕唱。

唐詩短而精煉,擲地有聲;宋詞長而有韻,回味無窮。唐詩宋詞不僅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歷程,更是一個傳奇!它們所代表的是一個個永遠令人陶醉的王朝。

但是,回首現代,古詩早已被太多人拋棄,取代的是一首首流行歌曲。在其間的嘈雜混亂中,我們可能會享受到些許的快感,但是對於多數人不理解的古詩愛好者來說,讀一首古詩,如品一杯香茶,其間的陶醉與醇香,是世人難以理解的境界。你可以不知道李白杜甫,但你卻不可以不知道周杰倫、林俊杰……這難道就是中國文化的境遇嗎?難道它們就這樣被歷史遺忘了麼?

不,這裡的每一首詩詞,都是作者內心的獨白,是他們的真情流露,這些詩文,飽含著詩人多少的血汗和淚水啊!它們也有自己的光彩,也有自己的燦爛,它們一直在等待著,等待我們發現。請你們甦醒吧!再次閃耀吧!請每一個華夏兒女,再次捧起我們的瑰寶吧!

思緒戛然而止,心頭激起了一圈圈的漣漪。我合上了書,感覺如飲醇酒,口角噙香。我堅信,這抹不去的風景在未來一定會流韻四溢,風采依然!

客家古韻 篇6

高三作文 ,1397字

中華諸多優秀傳統文化之中,有著一道韻味流長的文化—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內涵豐蘊,形式多樣,是嶺南文化中的具有影響力的一支。客家山歌、客家建築、客家美食等等是客家文化底蘊的或物質、或非物質表現,而身為純客家鄉鎮的樟城,正如其名聲一般,充滿了客家的氣息。

客家山歌

樟城的客家山歌又一度被人民重視起來,客家山歌合唱團、客家山歌演唱賽等等活動搞的紅紅火火。

客家山歌雖然大多是民間唱調,但真正的客家山歌也是很講究的。

客家山歌要把無形無影的思想情感化為具體可見、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常常運用各種形象生動的表現手法,主要有:比喻、雙關起興、重疊、直敘、對比、排比、對偶、頂真、誇張、拆字等十一種。要是能把客家山歌摸得一清二楚,唱起來也能風生水起呢!客家山歌可唱出了客家人樸素、親善而剛直的特徵!而且樟城現在正提倡把現代元素融入到客家山歌的韻律中去,體現了客家山歌歷久彌新、與時俱進的特色。

客家建築

在樟城,雖然林立起了許多現代的高樓大廈,卻還保留著一些以往的客家建築,而那屋頂上層層疊疊的瓦片真是客家民樓最顯眼的地方,厚實的混泥牆在日光下泛著雄黃的色澤,一如客家人民從祖輩以來就辛勤耕耘的土地,守護著樟城這一方水土和人民。

談到客家建築的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樟城自主開發的觀音山森林公園,名聲不錯,而裡面的建築大多保留著佛學特色,在公園門口,就是醒目的飛簷、青瓦搭成的建築,氣韻非常。而觀音山森林公園發展的旅遊業,也帶動了樟城的欣欣向榮。時至今日,樟城觀音山旅遊節已舉行了多屆,為此樟城還獲得“小香港”的殊榮。

客家節日

客家民間節日有很多,而且相鄰兩個村莊之間都可能有各自不同的節日。但按節日的形成來說,大約有三種。一是漢族民間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五月五端午節、八月十五中秋節、除夕等。二是與二十四節時有關的節日,如春分、清明、立秋、冬至等。三是與宗教有關的節日,如觀音生日、觀音出行、祖師下山等。

對於我們這些老老小小的男性來說,難忘的節日一定有不少,大多數人都會把十五歲的冬至節日記得一清二楚。客家風俗,男孩子到了十五就開始走向成人了,叫做“出花園”。到了這個節日,再窮的家庭也要殺一隻雞讓這個小男子漢獨享,據說這樣才有補。我清楚地記得幾年前,當我十五歲時,獨享整隻雞的情形。那時,母親還專門去買了兩個當時最流行的補藥:“衛生圓”配在雞汁裡。十五歲的冬至節,是客家男孩兒成為男子漢的節日,每個男人都由此走向成熟。

客家美食

如今在中國的許多大城市,不難發現客家菜的“身影”,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館裡,紅燜肉、清水鯇丸、釀豆腐、鹽?h雞等客家菜也頗受青睞……

樟城有不少客家餐館,許多香港人都會經常來品嚐那客家美食鮮美的滋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樟城客家美食“物美價廉”。客家人在歷盡艱難險阻後,成片聚居於粵東山區。由於中原地區和粵東山區都屬內陸腹地,因此樟城客家菜和梅州等客鄉一樣,用以入饌的副食品多是家養禽畜和山間野味,海產品較少,有“無雞不清,無肉不鮮,無鴨不香,無肘不濃”的說法,日積月累,客家菜慢慢地自成一家。

在我的記憶裡,逢年過節,家裡就會釀豆腐,做鹽?h雞、紅燒肉等等客家菜餚,小小的我在一旁看著就像看著魚兒的小貓咪,差點流口水了,哈哈。

客家文化是豐富的,體現在許許多多的方面和細節上,一一道來可要不短的時間呢,如果你想多瞭解樟城的客家文化和魅力,就請到樟城來做客吧!

古風·古韻 篇7

高一作文 ,675字

翻開陳舊泛黃的歷史長冊,便嗅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味,是綺麗氤氳的絢麗古風。

讀古辭。不知何時,喜歡上了含蓄婉轉的古辭。半杯茶半杯湖底沙,半句話半首蝶戀花。獨倚高樓,便想到蔣捷。那年少聽雨歌樓上的不羈與灑脫。而如今聽雨憎廬下,鬢已星星也,是歷經諸事後的大徹大悟。卻還道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希冀。要說豁達,就不得不讀蘇軾了。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人生的寵辱不驚,心中的如水明鏡,是溶入了他的興致,才有漫觀萬卷雲舒的坦然。多少前人大徹大悟的深思,才留給後人一句箴言。

讀古曲。聽是用耳,讀是用心。樂音似流水。遠離喧囂的亂耳,沒有嬌柔甜美的聲線,沒有撕心裂肺的呼喊,只能感受呼吸的起伏,似慢慢劃過箏的波瀾不驚。案上放的是筆墨紙硯,指上奏的是高山流水。古風被渲染上優美的聲韻。有沒有想過斷壁殘垣,隱約有人輕哼胡笳十八拍;有沒有想過花飛花謝,有人含淚彈唱梅花三弄;有沒有想過烏江自刎,虞姬的一曲十面埋伏。多少過往,眼中早已是冽灩如波。塵埃不染,晃若隔世,陶醉於古曲。

讀古文。桃源一冽流水,流過天涯海閣蒼松迎客神仙也駐足。莫不是陶淵明採菊東籬的雅緻,哪能夢到這仙境!仙子凌波微步,羅衫飄忽十步一回頭,夢中桃源,夢外桃花依舊盛開。也曾傾慕王勃,年少十九,能賦《騰王閣序》,寫的是景,卻抒出心中大志。那份才情,讓人怎能不服。讀古文,覺得那麼的高不可攀。前人思想之精華,流轉幾世幾年,讓後人得以傳誦。以文明志,以古鑑今。

一盞青燈,一杯淡茶,一塌黃卷。遊歷高山斷橋、赤壁蘇堤、大漠荒原。人生起起浮浮,何時能醉古風。輾轉來到昆明,看輕影瘦湖邊透張綠,心似琉璃。

又見古韻 篇8

國一作文 ,596字

小橋,流水,人家,又見古韻,甚好,甚好!

楊柳依依,一曲簫聲,醉了人心。初見這隱蔽在浮世繁華中的古韻小鎮,只覺得充滿了小資情調,也曾羨過古鎮生活,可終究是離開了,或許,是根本不懂它所積澱出來的情感吧!

又是一年夏季,我與古韻再次相逢。

同樣的小橋流水,同樣的天高雲淡,可人變了。倘佯於小巷之中,青磚白瓦,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低矮的青苔散發著潮溼的氣息。炊煙裊裊,氤氳出淡淡的水汽,古樸的小鎮如同白宣上滴落的一大滴黑墨,漸漸漫開來,一聲簫鳴打破了寧靜,湖邊,一位白衣老人手持長簫,寧靜地注視著面前的景象,深吸一口氣,耳邊,是悠遠。路邊,一位老奶奶走過,笑而不語,她停下來,閉目聆聽。一曲終盡,楊柳拂過湖面,留下了圈圈漣漪,老奶奶又邁開步子,哼著江南曲調,走入巷中。

又見時,才發現它的美。

夕陽西下,家家點燈,古樸的小鎮在暮色環繞之下,家家戶戶時不時傳來陣陣歡笑,還有未歸家的孩子,正急匆匆地趕回家去。

我閉上雙眼,靜下心,不由進入了沉思。

幾度喧鬧,幾度繁華,城市在霓虹燈的點綴下,所有人都過著緊迫的生活,又有誰會在路邊停下來,聽一曲簫?也只有這古韻,隔去了外界喧囂,堅守內心的寧靜,是啊,這樣的生活才是生活吧,這才是朱自清先生筆下那“生於斯,長於斯,歌於斯”的故鄉啊……

華燈初上,星光閃爍,願這古韻留在我們心中,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越加濃烈,雖言有盡,卻意無窮。

又見古韻,甚好,甚好!

古韻依然 篇9

國一作文 ,644字

深吸一口氣,陶醉於這份古韻……

都說徽派建築保留著中華古韻,有幸看到,心中也沉澱出一份寧靜。和母親先來到巨集村,楊柳依依,湖光倒影,映襯著白牆青瓦,別具江南水鄉特色,彷彿一個清麗的農家女子,不抹胭脂粉影,讓人覺得十分舒心。出了巨集村,一時無聊,便尋著江南煙雨,來到了與巨集村齊名的西遞古鎮。

不同於巨集村的小家碧玉,西遞更為端莊,兩條清流穿梭於西遞小巷中,高牆深巷,彷彿置身迷宮,村中,各家各戶的小院住宅,門框漏窗都更為大氣,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亭臺樓閣、人物戲文、無不體現出中國古代藝術的精華。坐落於深山竹林中的它,典雅、低調、並自然散發出一股書香氣息,進入不久,便被它的筆墨藝術所感染。我徜徉於幽深窄巷中,踏著腳下飽含滄桑的石板路,炊煙裊裊,古鎮彷彿也氤氳在朦朧的水汽裡,像是用文字雕砌,用水墨勾勒的秀麗圖畫,像是在宣紙上滴下的濃墨,慢慢暈染開來,像是一塊黛色的碧玉,在交織小雨間,朦朦朧朧……

據說,在申請世遺的時候,它帶上了眥鄰的巨集村。如今,巨集村由於地理位置更為便捷而名揚天下,客流如潮,導遊們為了給巨集村帶來更多的客源,總不遺餘力地宣傳:“來過巨集村,就沒有必要去西遞了。”西遞人聽說也只是莞爾一笑,沒有憤怒,沒有爭辯。你來了,自然可以欣賞到它更為精湛的建築藝術,你不來,它便樂於安享這喧譁浮躁中難得的寧靜,任歲月沉澱出更為凝重的底蘊。

在各地大肆開發旅遊業的時候,西遞不急功近利,它只是靜靜地待在那裡,靜靜地散發出它獨特的氣質。

再過去多少年,它,古韻依然……

古韻飄香年味濃濃 篇10

國小五年級作文 ,582字

猴年,嶄新的一年到來了,家家戶戶大團圓,大家歡聚一堂,迎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天空中古韻飄香,年味濃郁。

年味是甜的,一家人做著十分有趣的事。

除夕早晨,我們一家人準備好了寫春聯的材料,馬不停蹄地開始寫春聯。紅底黑字,多麼吉祥如意、紅紅火火。一筆一畫寫出新年的新期望。“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這副對聯飽含著我們對新的一年的希望。接著,我們拿著雙面膠,將春聯貼在門上,紅彤彤的,喜慶極了!挨家挨戶的門上都貼著紅火的對聯,將這份吉祥蔓延到每個人的身上。

夜晚,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圍著火鍋。大人們高談闊論,傳遞祝福,小孩們則在一旁玩耍嬉戲。熱鬧宛如那火鍋上飄著的炊煙,散落到每個角落。吃著熱乎乎的火鍋,暢談著有趣的事情,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散發出濃濃的年味。吃過年夜飯,我們把目光轉移到電視上,電視正播放著一年一度喜慶熱鬧的央視春晚,春晚的節目精彩紛呈,少數民族載歌載舞,歡度佳節。春晚分成了四個場地,每個場地有各式各樣的特色,讓春節不能回家過年,堅守崗位的人們也感受到家的溫暖。

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我們一家人圍成一圈守歲,外面的煙花、爆竹響徹雲霄,所謂“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年就這樣匆匆地過去了,我們一家人迎接著新的氣象,新的挑戰。

古韻飄香,我們將老祖宗的習俗代代相傳下去,一家人歡聚一堂,共享這喜慶的春節,讓濃濃的年味瀰漫到每一個角落。

舌尖上的南塘老街 篇11

國三作文 ,2142字

和曛的暖風中摻著肉夾饃撲鼻的香氣,蟹黃灌湯包熱氣騰騰,朦朧的水蒸氣中隱約可看見拍著長龍翹首以待的人群。古色古香的羊腸小道縱橫交織在青磚白瓦的江南民居式房屋周圍,伴著吆喝聲,伴著滋滋作響的煎炸聲,在燥熱的空氣中瀰漫。綿長的幽幽小巷,記載著金黃色的舊時光,飄蕩著甜甜的童年味道。

清明的雨露草木尤為新鮮,將碧生生的艾草研成粉,與麵糰混在一起,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後,頗有名氣的青團就誕生了。南方獨有的小點心,在南塘自然有見。白帽白褂的師傅們嫻熟地揉搓著青綠的麵糰,胖鼓鼓的麵糰們則慵懶地趴在木桌上,時不時不情願地在糯米粉上翻來覆去滾幾圈。師傅們將做好的面劑子毫不留情地按壓成圓餅狀,裹入棗紅的豆沙餡,小心翼翼地收了口後,它們個個像吃飽喝足的大肚子將軍一樣,光是賣相就賞心悅目,口感更是妙極佳極。青團入口的味道,好似春天的味道,綠綠的嫩嫩的的皮兒,不甜不膩,有點兒黏,卻不粘口,再加上清甜的豆沙,入口即溶,齒間都久久縈繞著清淡悠長的青草氣息。

南方小點講究精緻—雕得栩栩如生的菊花在綠豆糕上徐徐綻放,雅緻大方。入口的綠豆糕口感綿綿涼涼,卻又與桂花糕大同小異。桂花糕的麵皮浸泡在桂花香之中,使品嚐它的人兒都彷彿浸泡在桂花香氣裡。引人注目的是蛋黃酥,個頭小小,色澤金黃,上頭撒滿了油光發亮的芝麻。輕輕捏起一個,粗糙的手感;放到嘴邊,唾液已是迫不及待;咬下一口,滿滿的肉鬆摻夾在蛋黃裡,蓮蓉為它們作陪襯,鹹甜各半,在舌尖舞動著曼妙的華爾茲。也有名副其實的玫瑰酥。雖並未品嚐過玫瑰,但它已讓我大飽口福。小口品味,它的外皮酥得掉渣,越嚼越香,欲罷不能中便被玫瑰馥郁的香氣所包圍。最觸動味蕾的是外婆橋的鳳梨酥:土鳳梨做成的內餡細膩香甜,和鵝黃的沙沙的外皮充分混合在一起,可謂珍饈美味,色味俱佳。最具寧波特色的自然是水塔糕了。嫩滑冰涼的觸感,最為簡單樸素的原料,搭配在一起,構成了學白如玉的民間糕點。它是軟軟糯糯的,鬆鬆厚厚,甜而不膩,是寧波人家喻戶曉的早點。蔓越莓口味的顏色偏紫,鑲嵌著顆顆鮮紅的蔓越莓;核桃口味的顏色偏褐,點綴著粒粒棕黃的碎核桃。旁邊還陳列著灰汁團,黑綠的外表與青團相似,口感卻大相徑庭,都各有千秋。

嚐遍了各式各樣的精巧小點,步伐突然被牛肉麵的香味給牽絆上了。走進牛肉麵鋪,迎面就是濃濃的牛肉羶香。廳堂的佈局很考究,清一色的紅木桌椅,秀氣的垂地珠簾,但裡頭卻熱鬧非凡,人聲鼎沸。夥計搭著條毛巾,忙得腳不沾地,在店裡上上下下來回奔著。靜候片刻,我點的牛肉麵到了。香氣自然不必多言,已麻痺了五臟六腑,就連濃厚的湯汁也煮進了牛肉的香氣,鮮亮得如同一塊琥珀。麵條是手工擀的,顏色米黃,吮吸起來暢滑無比,咀嚼起來更是筋道十足,充滿彈性,餘味猶存。湯汁上方悠悠飄著大塊的牛排,牛排的肉爽嫩韌勁,瘦而不柴,且色澤紅亮,使人很有食慾。“燒烤豬腰作小菜,花生腐竹俱周到。”店家還貼心地為我們添了幾道小菜,如涼拌海帶,小炒娃娃菜,雪菜肉絲等,都做得風味極佳,其美味難以言狀。

老街上走著的人兒個個手持碩大的炸魷魚,其賣相看起來相當不錯,它於是完美地誘惑了我。循著人群覓去,一家“中華老字號”赫立在街口,店門前浩浩蕩蕩地站著一群等候的人,我便也排了進去,此時此刻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龍的傳人”。魷魚我不大愛吃,但這家炸魷魚炸出來的貨色卻令我食慾大好,忍不住想嚐嚐—微焦的魷魚須傲嬌地向上翹著,分外妖嬈;麵粉包裹的魷魚身經油鍋一炸,變得酥脆金黃,香氣逼人;紅彤彤的番茄醬,白花花的孜然粉,更是猶如錦上添花。冒著熱氣的炸魷魚送到嘴邊,先彆著急吃,呼哧呼哧吹上兩口,再一口咬下。魷魚肉十分緊實,且有韌勁,用力一撕咬,粉嫩粉嫩的肉還藕斷絲連著,嘴裡滿滿的都是它的鮮香,果然是名不虛傳的“外焦裡嫩”,怪不得有如此之多的人甘願為之苦苦等候。

走著走著,被精巧的糖人給吸引了:粘稠的金色糖漿在象牙般的細棒上徐徐纏繞,凝固後則變成了栩栩如生的糖人兒。麥芽糖腥甜的香氣環繞在一枚枚糖人周圍,酥麻著人的神經,滿滿的都是甜蜜和幸福。蜻蜓薄如蟬翼的雙翅懸在半空,似乎展翅欲飛;孔雀昂收挺胸,似乎在傲慢踱步;古代女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似乎在吟歌,又像在嬉戲,手中握著的不再是糖人,而是一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實在不忍下口。賣糖人的旁邊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她粗糙的老手如同兩隻蝴蝶一般翩翩起舞,三下五除二便疊成了一隻胖嘟嘟的小云雀,是用碧綠細長的竹葉編制而成的,比糖人更為精緻美觀,不禁令人讚歎。捧在手心中央把玩,微涼的觸感,沁人心脾的竹葉清香,連拂過身邊的風都雅緻了起來。街頭的小工藝把人帶回了作為樸素的童年時代,充滿了回憶,充滿了遐想。

冰糖葫蘆垂涎欲滴,酸甜的山楂滾上糖霜,曼妙無比;糯米餈柔軟香甜,香噴噴的糯米撲上芝麻,細膩如雪;油贊子酥脆鮮亮,金燦燦的麻花撒上白糖,入口即化……還有奶香四溢的東北大板,濃濃的奶油甜而不膩;Q彈爽滑的魚丸鮮嫩誘人,晶瑩剔透,一切一切都那麼撩人舌尖,吃得我酣暢淋漓。

如孕婦一般挺著個圓滾滾的大肚子,手裡拎著大包小包,嘴角還滿是小吃的殘渣,連衣服也沾上了各種各樣不知名的湯汁醬汁和油汙,不過卻十分滿足。呼嘯著的地鐵,把吃飽喝足的我和媽媽,從古色古香的南塘老街送回了家。

幽幽古鎮,悠悠古韻 篇12

國三作文 ,755字

昔有對聯:“雲遊僧,木魚銅缽,集天下善緣,終化得放生橋五孔,萬里江歸去;茶居士,方桌圓凳,待人間苦旅,全依憑臨水樓四方,千秋人過往。”描寫的乃是朱家角古鎮。被丁立梅在《發上風流》中描寫古鎮的文字所感染,我突發奇想去了朱家角古鎮。

朱家角古鎮同其他古鎮一樣,粉牆黛瓦。我在一條無人的小巷中漫步,腳下是長滿苔蘚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伸手輕撫那粉白的牆體,歲月在上面留下了一條條細如髮絲的裂縫蜿蜒著,牆腳是塵土喧囂帶來的青黑。微抬頭,黛瓦肅穆,整齊的羅列著。緩緩穿行,遇見一座粗糙的小石橋,不規整的石塊斑駁著青苔,似銅鏡上蔓延的銅鏽。橋下,墨綠色流水潺潺,幾尾毛魚悠然遊過。在橋上憑欄回望,來路曲折,牆瓦巍巍,流水緩緩,不禁想起“歲月靜好”。古鎮,她就像崑曲中的杜麗娘,一顰一笑盡是萬千風韻。

是呵,現在的古鎮寧靜幽美,但在往昔歲月中,它也曾繁華喧囂。

在1700多年的悠悠時光中,朱家角興盛的米業,布業成就了無數志在四方的商賈,而無數商賈的成功也造就了朱家角的繁榮興旺。嘗有詩曰:“魚米莊行鬧六時,南橋人避小巡司,兩涇不及珠街閣,看盡圖經總未知”。

咬開滾燙的蘿蔔絲餅,一縷熱煙嫋嫋升起,迷了眼,彷彿那些崢嶸歲月就在眼前。抬頭看這長街三裡,店鋪千家,酒家門前酒旗飄揚,小茶館鱗次櫛比,路邊賣蘿蔔絲餅的小攤炊煙飄渺,叫賣聲此起彼伏……

彷彿有某個經商成功,富甲一方的商人在這長街興造起了華美龐大的園林;又彷彿看見有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奶奶在她的攤子上製做這古鎮傳統的蘿蔔絲餅,一如今日;又彷彿是一個胸有鴻浩之志,外出打拼的白衣少年郎……

煙縷散去,手捧已涼透的清茶,臨窗俯視。喧喧囂囂,走走停停,古鎮再次熱鬧起來。

無論是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安寧悠美,還是百業興旺,商賈雲集的喧囂繁榮都是荏苒時光賦予這幽幽古鎮的悠悠古韻。

與“古韻”一起走過的日子 篇13

國三作文 ,1535字

在這個嘈雜的年代,一首詩詞咀嚼在心頭,不就是一種幸福嗎?—題記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聽,有人在吟詞。穿越千年的時光,那一首《醉花陰》依舊是這樣的迷離和幽怨,依稀泛動著某種隱隱約約逝去的美好,讓我也不自覺地吟誦起來。

古今中外文化中,我獨獨偏愛古詩詞。現代詩詞不少,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到底是什麼呢?那些被放在記憶深處的輕輕掀起的歲月。哦,是它!是古韻!現代的詩詞讓欣喜溢位明媚的眼眸,讓楊柳抹上如煙的新綠,可是卻缺了古韻的歷史沉澱、淵源流長、滄海氣魄、袖手天下。

正想著,聽見一絲不和諧卻慈愛的聲音闖進來了:“紫丫頭,吃飯了。”哦,是奶奶,輕輕地放下手中的《詩詞經典》,出了書房。紫丫頭是奶奶喜歡叫的小名。家中是書香世家,起名字極其講究,長輩們恨不得把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全部濃縮在短短三個字上。最後,還是爺爺大掌一揮,從他最喜歡的唐朝大文豪杜甫的一首《月夜憶舍弟》中把我的字敲定下來。其它家長只得悻悻閉嘴,好在還有字、號這種東西,讓他們找尋安慰。

想起這事,不禁莞爾。或許從這名字開始,便定下了我於“古韻”的約定。原來,“古韻”就是名字裡的深刻愛意。

吃完飯後全家人一起去散步。如煙的柳枝隨風飄蕩,輕撫著我的臉頰,媽媽看到這一幕不由的感嘆:“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我朝母親嫣然一笑,挽著父母向我的“小基地”奔去。靜靜的湖水輕輕地流淌,微波盪漾,華光粼粼。我彎腰撿起地上的小石子,輕輕一拋,激起圈圈漣漪。媽媽也學著我的樣子一扔,卻遠不如我的遠,我得意洋洋向父母展示這個技能,並大聲的炫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就是爸爸,也不一定會扔的比我遠。”爸爸聽到了,便認真地拋了一顆石子,果然不及我遠。爸爸看著我說:“你說得對,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石子一顆一顆地被拋起,一顆一顆地落下,石頭這種平凡的物體,在陽光下竟也可以擁有媲美金子的耀眼,歡聲笑語在湖面上空環繞。

每天過著這種輕鬆諧意的生活,讓我變得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日復一日,我明白了,原來“古韻”是生活的點點滴滴。

看著這樣青春明媚的我,你能猜想到過去的我曾是一個把痛苦蘊藏在眉間心頭,哀愁藏在字裡行間的女孩嗎?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是我曾經最喜歡的詩句,一曲朗朗上口《金縷衣》含著淡淡的哀愁。讓我明白了“古韻”是人間的悲歡離合。

小時候,父母見我總愛一個人呆在家裡,就給我買了一本《漱玉詞》打發時間。至今仍記得這本書的封面:月下美人,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一幅美人圖,花開似夢,風過無痕。在那個月華如水的秋夜,沐香而來的少女吟唱著特有的風韻。

我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我不得不承認它深深的吸引了我。一頁一頁的撥動,看著這個被世人稱為閨閣文章之伯,女流翰苑之才的女子,一步一步走進我的心,帶著她獨有的古韻。

她果敢率真,敢愛敢恨;她愛花,愛酒,愛春光爛漫的人生。但命運卻只在她手上放了一半的幸福,後一半隻留給她苦澀流離。也正因此,她的古韻是如此的與眾不同。看完這華美的詞句之後才明白,原來初次見到《漱玉詞》的那份驚豔,終究還是膚淺。

漸漸地,媽媽說我變了,爸爸也說我有所不同了。看著他們疑惑不解的眼神,我才不會告訴他們是古韻改變了我。從此我便與詩詞為伴,交古韻為友,一首首小令古詞在我手中綻放、嘴中流露、心中徜徉。原來,“古韻”是一位絕代風華的老師、更是一位單純質樸的友人。

千百年來,歲月在變遷,古韻卻從未改變。我不知道自己生澀的筆是否能勾勒出古韻的激情澎拜或是哀唱淺愁。不曾惹青絲,怎會亂流年。祈禱古韻如淙淙流水,緩緩散發在這世間,伴隨著中華兒女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千年時光。

紅塵喧囂,我與古韻同在……

一路古韻,一路珍惜 篇14

國三作文 ,1151字

佛堂中悠揚的梵唱,古剎裡深邃的鳥語,人世間錯綜的聲響,在這個繁花似錦的時代都顯得無比動聽。然而在這紛繁中最讓我流連忘返的還是那縈繞耳邊的古韻。

一路古韻,一路成長。第一次聽到《詩經》里美妙的樂聲還是從一碟老磁帶中傳出的,那種可以侵入骨髓的優雅,蹉跎歲月的曼語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神。“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首收錄在《詩經》中的千古絕唱像一個遲暮的老人向你傾訴千百年前的美麗愛情。一曲聽罷,頓時百感交集,情不自禁的聯想起自己身在樓榭之中側耳傾聽的怡人場景。我們在自己的課本上讀著經典,閱著古籍,瞭解著那個年代獨有的魅力,卻忘記了當今詩經的沒落。紛雜世人中,還有幾位能靜下心來好好讀完經典,品完詩經離騷呢?說完詩經,不妨也來感受一下兩漢的歌賦。這種側重帝王宮殿的文體形式,不僅成為了盛會的調劑,更是文學的一個新高度。那金碧輝煌的宮殿內,雍容華貴的王公貴族悠閒地端坐在氈墊上,品著御酒,聽著漢賦,嘴中哼唱著美妙的旋律,多麼愜意的一片景象啊!雖然王朝在如今已隨著歷史不復存在,我們也難以感受到真正的漢賦,但是我們可以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延續著中華文明的精華,讓華夏文明綿延不絕。

一路古韻,一路珍藏。古韻雖美,可再美的東西經歷了歲月的洗滌也要變得褪色脫樣,我們青少年要做的不僅僅是學習課本中的古詩古文,更重要的是在學習中發揚我們的古文化。一人之力雖然綿薄,但千千萬萬的中國少年就形成了一條歷史的洪流。唐詩中的經典名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種狂傲不羈,這種自信灑脫讓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種情懷,更多的是些許無奈。我們要在這千古的詩句中領略人生百態,面對成長中的不同磨難。還有這“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悲涼,當你身在盛唐,聽到這無奈的詩句是否也會不自覺的吟唱,不自覺的慨嘆命運不公呢?也許生活就是如此,我們如今還達不到這種高度,只能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把學習搞好,為國家的未來添磚加瓦。墜入青樓的女子都有不得已的苦痛,落魄的詞人,更多的是報國無門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他是一代英才,屢屢落第,終日填詞於燈紅酒綠之所。在這命運百轉中,他的情懷更多的被世人所瞭解,更多的被底層所傳唱。你聽,街角的高樓中,江南的花船上,灘塗的角樓下到處都有這美妙的歌聲,像一個精靈貫穿了整個歷史長流。當看到這一段段美妙的詩詞,我就感覺到了中華先人的偉大,感受到我們振興中華的重任。在現在的情形下,我們更多的是汲取前人的精髓,來開創一個美好的未來。所謂,一路古韻,一路珍惜。

我們要在學習的道路上感受中華的悠久,瞭解祖國的偉大。更要自覺地承擔起責任。周總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激勵了無數學子,我們更應該在路上了解古韻,並儘自己的努力把她發揚光大。

留得一腔古韻悠長 篇15

高二作文 ,816字

翻開《詩經》,留住一腔古韻,書裡咿呀,烽火年代和才子佳人用筆墨歌唱。

翻開《周易》,留住一腔古韻,書裡東山西水,天經地義和黑白八卦的紙張裡起舞。

留住一腔古韻,便可回味那一方悠長。

翻開千載經典,人生啟蒙之師歷歷在目。

《論語》號稱半部即可治天下,從小便接受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金玉良言。透過《論語》,孔子的思想在發光,他的話劈開了那一方混沌天地,他註定因為一部《論語》而在人們的視野中定格。《弟子規》孝悌之言。儘管這其中還有迂腐和不堪,但父慈子孝的定勢從小便在我們的思想處紮根,我們從此懂得了“父母在,不遠行”。這些溫暖的思想必在一腔熱血中留存。

合上經典,恍若陶瓷變作玻璃,牛非牛,馬非馬,最終將歸於四不像。

現如今,已不知多少人已丟棄那一方詩詞,《詩經》存在的意義僅僅辦為了應付考試而已。多少人忘了又背,背了又忘。他們囫圇吞嚥,最終什麼也沒消化。外國的“漢語熱”在興起。中國不知拼寫的人甚多,奇怪之象不言而喻。有人習慣中文夾雜著英語,卻總是讀不準中文古詞的發音;有人拾起了單詞,回頭卻忘記了拼音。有人也做過努力,但卻不夠徹底,於是尷尬地卡在其中,進退兩難。

丟下根系與母語,回首時已忘記了記憶中的深淺,從此再無思鄉認根的深情。

拾起《經典》,去貼近那些近乎母語的呼喚。

《莞兔》一章,讓人明白“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純情,《桃夭》一章,讓人明白“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明豔,《蒹葭》一章,讓人明白“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飄渺。它們用的語言已和現在大相徑庭,但本著的母語的同根性,我們幾乎無師自通地領悟那一番意境。晦澀的符號,也將轉變為動人的畫面。東方人的閱讀西方人的書,似乎也不是未嘗不可。但那一串複雜冗長的譯名,可能出現翻譯曲譯的現象,對於想領略一番深意的人而言,也算是障礙重重。

拾起經典,因為讀得母語的書領悟更透徹。

對於長年寄居海外的人而言,思念故土已是難得。

對於生長在華夏大地的我們,至少要留住一腔古韻悠長。

陽江古韻 篇16

國小六年級作文 ,695字

我去過好多地方,印象最深的莫過那古韻十足的陽江海邊的古鎮。

那古鎮不出名,卻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我也是其中一個,我在那小住了幾日。

朦膿的早晨,抬手輕推開窗,望眼掠過。眼前沒有鳴鳴的車聲,只有清碎的鳥鳴;眼前沒有高大的現代樓房,只有古風古韻的亭臺樓閣。那裡依著高壯的青山,山被清霧籠罩,若隱若現;這裡傍這著清靜的大海,海被輕紗般的朝陽照紅……窗戶是最好的畫框,把一切美好都定格於此!

炎熱的太陽高掛空中,此時是正午。陽光把一切景物的輪廓都照得分外分明。除了那一望無際的海。沙灘上,只有幾個漁民在收網。沙灘上旁的那片竹林中,你能聽見幾個孩童的嬉笑聲,你無法判斷他們有幾人,你看不見他們。因為他們在那竹林深處。碧藍的海,悠久的古鎮,勞作的漁民,嬉鬧的孩童,還有清碎的鳥鳴。此時的景象,無論是用樸素的詞語還是華麗的詞藻可形容的。這一切。都美得脫俗。

傍晚,這時的人是最多的。沙灘上開滿了照明燈,把原本是烏黑的一片照亮。柔和又強烈的亮光與古鎮昏暗且帶韻味的燈光形成對比。一聲聲叫賣與歡呼聲,淹沒了周邊的寧靜,唯獨小鎮沒淹沒。小鎮也有笑聲,那是祖孫們的交談笑聲。這沒有叫賣聲,只有樂曲聲,古箏、笛子、蕭等樂器形成的古樂交響。即興兩句“萬花叢中一點綠,鬧市也有幽靜處!”江南風情,這也有!

半夜,古鎮沒有燈,沒有聲,也沒有人。一片漆黑,唯獨我住的房間(我們住的是家居式客棧,我不願與爸媽作鄰居,所以我住在他們的上一層房間)發出光亮。坐靠在窗臺上,手裡拿著一杯清茶。昏昏的燈光照到近我房間的樓閣上。只感覺在夢境存在……

只有幾天難忘的光景,但亦足夠了,美好只需短暫並收藏,久了也會厭。可那的人不會厭……

南塘“而已”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605字

永善亭旁邊的牆上,開著一扇十分不起眼的小門,門上有一塊素色的匾額,寫著兩個絹秀的大字:而已。

乍一看,你或許看不出它究竟是做什麼的,甚至不會注意到這兒有一扇門。可這小小的門面的背後,有著一個很特別的身份—“朋友圈”裡出鏡率最高的茶室。

跨進小門,一股文藝氣息迎面而來。走過短短的小走廊,側面牆上又是一扇小門,門前還設有一個小而淺的池子,木板搭成的小橋正恭候著我們。走進去一看,原本狹小的空間瞬間豁然開朗,如同穿越到了舊時的宅邸一般,古色古香卻又夾雜著現代元素。一邊是茶桌與就餐的小餐廳,中間是一座日式風格的茶室:四面無牆,鋪著淡雅的塌塌米,一大盆盆景掩映在前,綠葉之中隱約現出一隻鳥兒的身影,周圍懸掛著像星星一樣閃亮的吊燈,增添了不少生機各韻味,精緻得猶如娃娃屋裡的小擺件,讓人移不開眼球。

這裡的後院讓我加深了對它的喜愛,後院隱藏在如迷宮般的走廊後面,氣氛十分靜謐。那裡是各式各樣的包廂,不管是現代家居風格的小廂房,還是古風的二層小樓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隨處散落的小石桌和五顏六色的花草盆栽,都是最美最天然的裝飾。從精美的雕花格子窗中觀望那零星的景色,腦中早已拋卻了凡塵俗事,忘記了外面熱鬧非凡的大街。此時此刻,心中只想靜靜地待在這不一樣的小世界裡,用眼睛欣賞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僅此而已。

“而已”這個地方,就像門前走廊上那張我時常看到卻又不知其名的畫一樣,雖不耳熟能詳,但看了就不會忘記。

南塘老街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637字

週末,我和同學們一起去了南塘老街。這裡都是石板鋪成的小路,兩邊都是用木頭建造的店鋪。看上去像一條最古樸古香的老街巷口。

走進裡面,那真是人山人海。我看到好多人都在參加一些古老傳統的遊戲呢:有轉呼啦圈,有滾鐵環,有蓋房子,有踢毽子等,好不熱鬧!

走進南塘老街深處。呀!一陣陣香氣撲鼻而來。原來這裡有著許許多多寧波的特色小吃,在每家特色小吃店門前,都排著長長的一條隊伍,一條隊伍最起碼有二三十人。雖然不想排隊,但是這一陣陣香氣卻讓人難以拒絕。我們在一家壽司店門前開始耐心的等候了。我邊排隊等候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壽司師傅是怎樣做壽司的,首先他們在砧板上倒上一些食用油,放上若干只蝦,然後熟練地撒上一些菜,再擠一點沙拉醬,接著在菜上放上兩條魷魚,再用專用的筷子把它們翻個面,等熟了之後,大約兩三分鐘,他們就把它做成一個個圓球狀,並且把每個球裝進一盒子裡。最後師傅們再夾上幾根海苔絲,撒些肉鬆,再加點沙拉醬,一盒精緻、美味的壽司就完成了。不過,這還真有特色,別的地方都是用米飯做的,這竟是一個個蝦球做的,真是與眾不同啊!

再往裡走,有許多的陶瓷店,手工藝店。手工藝店裡擺放著好多漂亮的手鍊、項鍊,還有很多可愛的鈴鐺娃娃,五顏六色,各種各樣,可漂亮了。櫃上還放著招財貓、小花狗、小兔子等,它們的動作也是千姿百態,跳躍式的,趴著的,躺著的什麼樣的都有,非常可愛。我們各自挑了一個買了下了,當作紀念。

逛南唐老街,就好像穿越了時空隧道,把我帶到了一個古老的寧波。我愛這充滿古色古香的南唐老街。

遊南塘老街 篇19

國小三年級作文 ,528字

今天豔陽高照,是個難得的好天氣。我早早醒來,翻身下床,整好揹包,跟著爸媽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地方—南塘老街。

剛跳下車,我便像離弦的箭一般衝了出去,轉眼間飛奔到了大門口。我興奮極了,望著眼前那古色古香的一座座樓房,聽著耳邊傳來的陣陣秋風和小橋流水的聲音,聞著四周散發著的清雅芳香,我的心情無比舒暢。走近南塘,一棟棟古老而又令人感到新奇的古宅展現在我的面前。那些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古老建築,隱約中透出一種芬芳的青草氣息,牆上斑駁的花紋已變得暗淡無光,不再像以前那樣光鮮亮麗;屋頂上的瓦片已經變得破碎,像一個年輕人突然衰老了十年一樣,脆弱不堪;腳下的石板路更是向人們傾訴著那段滄桑歲月,那個難忘的回憶。

這裡的石凳是那麼古樸,這裡的樹木也透露著滄桑,一切彷彿是那樣的懷舊,讓人心中不由升起一種淡淡的憂傷,卻又有那種說不出的喜悅,這種複雜的心情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間……

循著小道,越往裡走,風景越美;越走近南塘,心中越是感慨萬千!看到那石牆,青瓦、來往穿梭的人們和那些躲藏樹林中的小鳥們,我突然明白了懷舊的意義。它帶我們追憶過去,帶我們感慨未來,讓我們理解生活最深層的意義。

我愛南塘老街!愛它的深遂美麗;愛它的詩情畫意;愛它的古老悠久;愛它的永久回憶……

南塘老街尋美食 篇20

國小六年級作文 ,738字

這個有著豐富飲食、藝術、又與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地方;這個有著許多古代美食,傳奇特色的地方,它就是——寧波南塘老街。或許有些東西在我們的腦海中早已淡忘,今天我要帶著你去那裡尋找三件寧波地道的美食。

臭豆腐

提起臭豆腐就不得不說說咱寧波三臭:一是臭冬瓜,二是臭莧菜,三就是這臭豆腐。這臭烘烘的氣味,老遠就能聞到。聞著這別緻的氣味,我找到了賣臭豆腐的店鋪。不一會兒兩盤熱騰騰的豆腐便已經端在我的手上了。金黃色的皮,嫩嫩的豆腐,拌一些米醋和辣醬,只不過幾分鐘功夫,兩盤就已經下肚了!那味道哪是一個“香”字了得!

油贊子

沒錯,第二樣隆重推出油贊子。因為外形極像麻繩,所以又稱“麻花”。寧波人吃油贊子的歷史至今已有100多年了,一般是純手工製作,不過也有為加快產量而用機器代替人工的,味道自然不如純手工的。瞧!南塘老街的各個攤位都擠滿了人,真可謂車水馬龍。許多慕名而來的人都來到這兒吃正宗的油贊子。它香甜、可口、鬆脆且金光閃閃。不僅讓人飽了眼福,還讓人們體驗到了寧波最經典的味道。

這最後一件美味可不能輕易讓你們知道。它像畫不是畫,可這畫卻能吃。

糖畫

這最後一件美食,我先賣個關子:它像畫不是畫,可這畫卻能吃。哈哈,沒錯,它就是糖畫。顧名思義,就是用糖畫畫。它可比油贊子的歷史還悠久,大約有100-200年的歷史呢。把糖漿倒在石板上,畫出龍、鳳、十二生肖、人、魚、花朵等圖案,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陽光下,金燦燦的,真讓人不捨得吃。

現在許多特色小吃都不像以前那樣風風火火了,國家非文化物質遺產的保護正走著下坡路,這可能比國際社交還要棘手。而南塘老街恰恰讓寧波傳統和甬上飲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揚。讓我們一起約上爸媽,攜帶好友,尋找寧波這些地道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