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有路相關作文20篇

荒漠有路 篇1

高三作文 ,1127字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也知塞垣苦,豈為妻子謀。”呈上短短二十字,岑參離家出塞。

他不為生活所困,妻兒家眷不能使他久留。在京的仕途終日不見起色,他毅然棄筆從戎,“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踏上征途,常駐邊塞,為浩瀚的大漠和雄奇的高嶺譜寫壯麗的詩篇。血氣方剛的男兒以四海為家,以天下為己任。

自此,他的心境被一望無際的風與土開啟,他的眼界不只侷限於官場的斤斤計較,慘淡的邊塞生活在他眼中也綻放了奇異的光彩。年輕的詩人盛氣凌人,策馬馳騁於大漠邊關,往來於天山、輪臺、雪海、交河。他常在驛站稍作休整,又從驛站匆匆離去,前方似乎總有什麼驅使他駕馬長馳,而對於他來說,行走於自己選擇的道路就是磅礴氣勢和浪漫情思源泉,為報國而忘卻思家,這個浪漫主義的年輕人終於到達了純粹之境。

大漠的天地從不壓抑人心,天高地闊,也造就了他豪邁直爽的性格。當天色近晚,萬里長空泛出正灼燒的火雲,“火雲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詩人屹立於群山之巔,赤色的天空只映照著一人的身影,當此時,怎能令人不為之動容?當一夜狂風暴雪第二日轉為平靜,天地渾然素色,“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句被流傳千年的詩句,恰能讓人慶幸這個鐵骨錚錚的男兒未失細膩的浪漫詩情,當此景,怎能不撼人心魄?當漫漫黃沙如鈍刀割裂面板,仍無拘無束地馳騁荒原,“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冬夜望著汗氣蒸蒸的烈馬奮勇追敵,怎能令人不仰天長嘯壯志豪情?

他選擇的路,是雪與土的天地,是黃與白的交際。黑壓壓的一行軍隊如細水蜿蜒流過荒原,帶頭舉著鮮紅的旗幟。這條血與酒的路就由馬的鐵蹄和他鋒利的唐刀斬開。

在這樣的路上,不免隱隱想起之前毅然揮別的家園。“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總也難免渴求溫柔的歸宿,然而在這條路上,岑參知道這只是軍旅生活美好的念想,如何也不能與自己的報國熱情匹敵。

在自己的路上,也不免送別友人,讓他們自去追尋他們的夢想。“迢迢徵路火山東,山上孤雲隨馬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他的詩篇從未有過直接的依依不捨的勉勵與互道珍重的送別,總是望著大漠的奇景,友人早已離去,留下一串馬蹄印。這也許是他熱血男兒所規避的溫情,不願在分別的岔路如小兒女一般哭哭啼啼,也是他對友人所擇道路的最大尊重與鼓勵,惜別之情在無聲之中翻江倒海而來。

自此,浪漫的情思把大漠渲染,岑參於自己絢麗浪漫的人生之路上送別友人,去趕赴他們的人生征途。把家作為美好的念想,在遼遠的大漠踏出自己的路。

書山有路“緩”為徑 篇2

高一作文 ,838字

在快節奏的21世紀,不少人信奉“秒讀圖書”,以致其似乎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這勢。但實則不然,試問,一個正常思維的人如何會相信“3秒鐘讀懂任何人”、“0。5秒決定你的人生”的論調。其實,書山有路緩為徑!

風景需要慢慢欣賞,書中顏如玉也需緩緩來讀。緩慢地讀書,我們必將收益更多。如果走馬觀花的看,又怎能領略到川端康成面對凌晨四點開放的海棠花的驚喜?又如何體驗稜羅瓦爾登湖畔垂釣的心境?又如何領會加繆壘出不止的幸福?又怎樣才能體悟倉央嘉措白鹿踏原的浪漫?他們將自己的體悟、感情思想融入文字中,只有當我們慢慢地欣賞,一看一思的閱讀,我們才有可能有所感觸,書山有徑,只需我們慢慢品味。

緩慢欣賞才能淨化人的靈魂,注入高尚的思想。可想而知,“秒讀圖書”下的文化必將越來越淺薄,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的根,無根的浮萍又如何穩定呢?這個時代已經在向“快餐文化時代”演變。要想紮根穩固,緩慢閱讀顯得尤為重要。每每讀到陶淵明的“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心中總是一片澄澈,讓自己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中能保持素淨。而讀到蘇軾的“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內心總是一片豁然開朗,而讀到辛棄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又不免洶湧澎湃,熱情洋溢。

在古典詩詞中泛舟慢遊,著實給了我人生無數啟示,緩慢的欣賞的確豐富了我的思想。

秒讀圖書既然無所裨益,為何不摒棄秒讀思想,迴歸慢讀本位。如果每個人都緩慢的來讀書,那麼我們必可除去社會上的暴唳之氣,共同營造一個文明有涵養的社會。緩慢的讀書,我相信為官之人必可從魏徵那學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緩慢的讀書,我相信教書育人之人必可從孔子那學來因材施教的方法;緩慢的讀書,我相信學生必可從古人那學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感恩……

緩行於書山,“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不再只是賢者的代名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再只是英雄的呼喊。

緩行於書山,我們必將看見嫩芽破土而出的抖擻,傾聽花開的聲音,見證楓葉變紅的軌跡,體悟雪花紛飛的內涵。

沒有路的路 篇3

國二作文 ,764字

素風淺綴,初秋懸停的空氣,搖響了萬物凋零的暮色。天地間萬物緘默,唯剩下一抹夕陽,勾勒獨行的剪影。

頂著學習的壓力,我迷茫地走在柏油路上。黝黑,散發著化學氣味的道路,不由令人心生煩躁。四周蕭條荒蕪的秋景,苦澀的空氣夾雜著悲涼的枯萎花朵,腳下卻沉重是學生到無法舉步。前方的道路被霧朦朦地遮擋,我無法探尋下一步的落點,悵惘著,徘徊著,止步不前。

驀地,雲霧淡了,隱隱約約顯現出的輪廓。緩緩,這一片低低淺淺的草地愈發清晰,這一方淨地,好似不真的童話,似撩開雲霧後,偶然窺見的珍寶。縱使與這枯燥乏味的都市格格不入,卻又是苦難中覓得的天空。層次分明的雲,悠悠地飄忽在湛藍的天空,迷幻的空氣,悄悄遞來秋日的颯爽,一切似夢境般真實。無法前行的步伐,卻急不可待地想要裝進這個世界。純真而淳樸的夢迴來了,那是被遺留多久,藏匿在心底最初的夢想。不過只是隻字片句,努力卻是想要前進的最大動力。這樣成長的路很遠,遠到肉眼無法測量,可這並不能成為停滯的藉口啊。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這世界上,本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路是有形的,清楚地赫然鋪展到天際;亦是無形的,長路漫漫,其修遠兮,唯有上下而求索,才能領略每一寸的沿途風光。沒有成形的路,沒有平坦筆直的路,沒有晴空萬里的路,只有那一條無形之是,遍佈荊棘與陷井,烏雲滿天,大雨滂沱的泥濘之路。而成長在現實與逆境中的我們,所能做的,便是開創一條屬於自己的漫漫長征之路。只有走完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長征之路,才會欣賞到黎明後的晨光。不畏前行,風雨兼程,這才是無形之路的指路燈,點點閃爍的燈火,照亮人生路的迷津。

沒有路的路,嘗試從終點出發,跨進一個新的世界,領跑一條新的道路。

刺骨寒意,葉落歸根,走向終點的自然之物,不是時光的末日,而是下一度春華秋實的征程。我緩緩抬起右腳,堅定虔誠地跨入一條新的道路。

荒漠也如詩 篇4

國三作文 ,884字

去過南杭的西湖,那片粼粼波光的美景至今難忘,綠楊蔭裡白堤的風韻,將杭州幻化的如同詩一般,但誰知那無垠大漠也如詩般美麗,飄逸。

敦煌,甘寧大地的一顆明珠……漫步於酥鬆的沙漠中,灼熱的蒸汽迴旋於腳邊。廣袤的大地上,無垠的細沙彌散其中。腳踏在上面,一陣如瓷片打破的響聲便徘徊於耳邊,定眼望去,風沙席捲的大漠,一座座沙丘在風中消散,又在風中重生。倚著身後的風,我彷彿聽到鐵騎的聲音,那一聲聲駕馬的呼籲,一聲聲跺沙的噪響,骨子中的血不由膨脹起來,一下子千言萬語便從口中吶喊出來似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正如詩中所描繪的,此刻近晝的大漠中遠遠裊裊炊煙飄在風中,那濁白色的炊煙在近黃的風中格外奪目,又顯得倍感孤獨。在那芸芸細沙中,幾株近灰的“綠植”從沙埋中探出了頭,那纖細的葉莖中,我彷彿看到那隱沒的傲骨,衝出厚重的沙土,挺立身軀,任風雨來襲,我自巋然不動。嬌嫩的芽窺探茫茫沙海,格外注目。那無垠的沙漠又似一道無盡的沙道或一條無際的沙河,乾涸或激流衝擊著植被的萌芽。抖擻,抖擻,注目依舊。漸漸孤日當空,在夜的影響下,孤日漸漸近了,連站在沙漠中的我也看得格外清晰。大漠中的太陽是嫣紅中帶著泥黃,但又出淤泥而不染,無大漠之熱,顯得略有冷清,但卻不可思議般的圓潤,龐大,漸漸殘缺……

藉著枯竭的暮光,窺見了那古時的蕭關,蕭關顧名思義,蕭索之關,寸草不生之地。如今的蕭關也只剩下那破舊的關牌罷了,那曾經雄偉的城關早已消融在了這悲壯的大漠。不過站在遠處的我,卻模糊的看出那斷壁殘垣逝去的輝煌。蕭索肅穆之氣瀰漫其中,便讓人不由想長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真是可歌可泣……

隱隱有嬉聲傳來,覓聲而去。幾位孩童依靠在殘舊的城牆廢墟上玩耍作樂。他們的神情多麼歡娛,蹦蹦跳跳之間,嘴角邊的那抹自得其樂,頓時讓我明白大漠的真正含義—無中生有。在荒漠的生活中,尋樂,作樂,找到生活中細微之歡樂,不求形式,不求物質,那抹歡娛只是追求本心,僅僅而已。

倚靠沙丘,談笑作樂,聽沙,賞沙,窺肅穆古蹟,品人心質樸,心樂及神樂。荒荒沙漠,也如詩。

荒漠中的“戰士” 篇5

國小五年級作文 ,552字

荒漠中,風沙裡,那片胡楊若隱若現,如同軍人般挺拔的身姿。胡楊,它不像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也不像松樹在風雪中傲然挺立。它總是默默無聞,向著遠方虔誠眺望,將摧肝裂膽的風沙留給自己。

我推開車窗,眼前的景象讓我萬分失望。又是荒漠!還是荒漠!我多麼希望眼前出現一片生機,只要一點點,就滿足了。風吹亂了我的頭髮,臉龐被風沙無情地刮打。恐怕沒有希望了,這種鬼地方,誰會傻傻選擇這裡。我失望地垂拉下腦袋,關了窗,失望極了!

突然,眼前一亮,身子“嗖”地站了起來。風沙中,大片金黃的海洋出現在我眼前。若隱若現的胡楊出現在荒漠中。胡楊!我興奮極了,不顧風沙的阻檔,我探出頭,看看這些風沙中的戰士們—胡楊。

秋天的胡楊確實很美,金黃的葉子,蒼勁的樹杆,他們個個挺拔著身姿,屹立於沙海之中,深根於戈壁荒灘上。它們猶如一個個頑強靈魂,不管風雲如何地變幻,默默地期待著一個又一個的明天。他沒有噴鼻的芳香,也沒有華貴的身姿,但我被他的精神折服。人們都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胡楊在風沙中承受的痛苦可不比它們簡單,它在人們眼中只不過是普通的植物了。它雖沒有人們的精心照顧,卻傲然挺立,克服種種困難。這不正是我們需要的品質嗎?

交警叔叔、環衛工人……這些人不值得我們敬佩嗎?他們不是生活中那普通而高大的身影嗎?

樂觀,前方必有路 篇6

國小五年級作文 ,478字

樂觀是每個人不可缺少的情緒。為什麼?因為,失敗了,樂觀可以讓你重新振作起來。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不能再站起來。又比如,遇到困難時,悲觀主義和樂觀主義絕對不在一個層次:悲觀主義:啊,天哪,太難了!樂觀主義:試一試再說!於是,樂觀主義者勝利了。

用幾個例子來證明擁有樂觀的心態有多重要。

黑馬和白馬都想去看海,看海是他們倆人的夢想。可是,白馬看到了海,很大,很美。黑馬沒去成。黑馬問白馬:“你是怎麼成功的?我認為路上有毒蟲,有烈日,有陷阱,還有大山。”“呵。”白馬輕輕笑了笑,“有毒蟲,我就躲。有烈日,我就跑,有陷阱,我就閃,有大山?我就翻!”黑馬深思許久,第二天,離開了。過了半個月,他才看到了海。由此可見,他們兩人因為心態的影響,看到海的時間差了一個多月。

唉,樂觀悲觀,一字之差,差距卻是十萬八千里!

《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開了個磚廠,因燒不好倒閉了,但孫少安依然沒有放棄,而是四處借錢並又讓它死灰復燃了。

樂觀,會使我們生命更加美麗!只要我們抱著樂觀的心態去看世界,就會收穫一切!就像一美麗的向日葵,永遠向陽,汲取陽光,才有生命不竭的動力。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 篇7

國小六年級作文 ,482字

一學期就要結束了,回過頭來,我這學期學了不少語文知識呢,我認識了熱愛祖國的,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明白了像季羨林爺爺這樣的國學大師也有著凡人的情懷,認識了憂國憂民的,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魯迅先生;認識了健康可愛,機智勇敢,見多識廣的海邊農村少年閏土……

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魯迅先生說過的創世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這句話多含蓄啊!一語雙關,形象的表現了魯迅先生的“硬骨頭”精神。從這句話中,我明白了人要積極進取,勇於開闊,為創造新生活勇敢地開闢道路,開創美好的未來。

魯迅說過的名言有很多,如“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又如“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雖然魯迅先生的創世名言有很多,但還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這句話使我受到的啟發最多,它時時刻刻提醒我要積極進取。

書山有路勤為徑演講稿 篇8

演講稿 ,1250字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以前,看見其他同學站在這裡演講,我心裡非常羨慕。等到真有機會能站在這裡,我非常高興,也非常緊張。這幾天,我一直在總結自己的學習情況,一直在思考到底講些什麼。修改了很多遍之後,演講稿才終於定稿,今天分享給同學們,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先從一部影片講起。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頒給了紀錄片《徒手攀巖》,這部影片實景記錄了攀巖大師亞歷克斯成功登頂“酋長巖”的過程。徒手攀登酋長巖難度非常大,稍有不慎,便會墜崖身亡、粉身碎骨,所以一直沒有人能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成功登頂。這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亞歷克斯手中變成現實,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任何保護、成功登頂酋長巖的人。

亞歷克斯是怎麼做到的呢?攀登酋長巖之前,他把攀巖線路設計成31段,用筆記下每一段的特徵和難點,記下需要使用哪些技術動作,並且全部背誦下來。在這部1小時40分鐘的電影裡,前面一個多小時,都是亞歷克斯在做準備工作,驚心動魄的攀巖過程,只有最後10多分鐘。這與我們高考取得好成績、與任何事業的成功多麼相似,成功只在片刻,漫長而紮實的準備才是常態。

看到這部影片,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書山有路勤為徑。如果把學習比作徒手攀巖,高考就像酋長巖,在征服酋長巖的過程中,離不開一個“勤”字。

首先,勤於規劃。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確定高考的目標,制定學習規劃。就像攀登酋長巖那樣,把目標分解成很多小目標,這些小目標是可以執行的、可以量化的,這樣,就把看似不可能的目標變成了一個個當前可以做到的具體行動,比如,具體到每天背多少個單詞,每天跑多少步等等。當這一個個具體行動全部完成,我們就會登上酋長巖,達成我們高考的目標。

其次,勤於落實。規劃制定好之後,關鍵在落實。要增強自律能力,給自己制定任務清單,明確完成時間,嚴格落實各項任務,不拖拉,不懈怠,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如果覺得自己堅持不下來,可以和同學互相監督、互相提醒,用他律的形式來克服自己的惰性。古人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和同學一起學習,也能開闊眼界,啟迪思維,彌補不足,更有助於學習規劃的落實。

再次,勤于思考。學習是豐富自己知識的路徑,思考是把知識轉化為應用的橋樑,學習與思考相得益彰。只學不思,擁有的是“死知識”,只思不學就不能博採眾長、集大成於一身,學思結合是提升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只有做到學思有機結合,才能實現學以致用。要將一件事做成功,有時並不是看你多麼努力,而是在於你怎樣思考。

最後,勤於總結。在落實學習規劃的過程中,要對執行效果及時進行總結,結合具體情況,適時調整規劃,確保不偏離既定的方向。努力用錯了地方,可能會南轅北轍;在正確的方向上奔跑,才能通往輝煌的頂點。

同學們,在高考的路上,在成長、成才的路上,我們都是追夢人,在用汗水澆灌夢想;在高聳入雲的書山上,我們都是攀巖者,在用勤奮開拓前行的路徑。在這裡,我祝願,所有夢想都開花,大家都能成功登頂自己的“酋長巖”。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書山有路勤為徑 篇9

國小五年級作文 ,597字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名言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一直激勵著我前進,陪我走到今天。

小時候,我很喜歡畫畫,不管走到哪,手裡都會拿著一支筆畫來畫去。媽媽看我這麼喜歡畫畫,就給我報了畫畫班,進了畫畫班我更是認真的學,為此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經過不懈的努力,我成為班上畫畫最出色的一個學生,我還參加了幾個畫畫比賽,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老師很喜歡我,同學們羨慕我。這時我開始驕傲自滿了起來。覺得自己很厲害,上課開始不專心,畫畫不認真。而且還認為不需要在這學裡繼續學下去了。有一天,我對老師提出不要在這學畫畫了,我要回家自己畫。老師聽完後愣了一下,最後點點頭。

第二天,也就是這一期畫畫班的最後一節課,老師把我叫到旁邊,給我看了她自己畫的兩幅畫:第一幅是一個男孩微笑著拿著一幅畫給一群人看,那群人有的豎著大拇指,有的睜大眼睛在看畫,而男孩的旁邊站著他的老師,露出欣慰的笑容;第二幅還是那個男孩,但他哭喪著臉,手邊堆放著一疊疊畫錯的紙,腦袋中浮現出老師慈祥的臉龐。畫面立體生動,栩栩如生,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以後,老師問我看出這兩幅畫的區別嗎?我想了一想,臉紅的像熟透的番茄,慚愧極了。這時,老師走過來,輕輕地拍拍了我的肩膀,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無止境,做任何事不能半途而廢吶。”

之後,我一直跟著老師學畫畫,再苦再累繼續堅持著,因為我知道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荒漠中紮根 篇10

國三作文 ,634字

寧夏向西走,便漸漸深入到祖國的西域。

風呼嘯著,卷著沙土而來,我睜開眼,一片樹林映入眼簾。不是幾縷淡淡的綠煙,它們鋪成了一面黛色的牆,紮根在祖國西域,巍然挺立著,毫不動搖。皆是驚歎,翻看幾十年前這裡記錄的照片,一片荒漠,盡是黃色的地,黃色的天,零星的幾點綠構成了這處地方。

往前走,在樹林邊上有一片小村莊。走近村莊裡,幾個人探出頭來,招待我們。端著茶水遞到我們手中。從他們口中得知,幾家人五六十年前就在這裡紮了根,跟隨父輩,每天在大漠間忙活,插樹苗,澆水,呵護著它們。他們帶我們去找一位老人,住在村子的西側,是最早投身於種樹的人。

走進房屋內,一位普通的,平凡的,花白鬍須的老人正坐在窗子旁,端著一個茶壺,望著窗外那片高大茂密的樹林。他的嘴角含著淺淺的笑,眼眸深邃的如同幽深的潭水,又透亮,如同閃爍的星光。

當時,他與一群人響應國家的號召,毅然決然走進西域的荒漠,在這裡紮根。風強勁地吹著青年們的臉頰,烈日晒著青年們的臂膀。望而望不盡的西域,他們埋下心中的種子,紮根。一遍一遍先將草種在黃土,用手,用鎬頭。樹苗的根伸入了西域的荒漠,站牢了腳,不斷延伸,不斷生長,竭力地汲取水分,吸收養料。樹葉蔥翠了起來,植被繁茂了起來,祖國的西域生長,紮根著一片樹林,使沙漠的荒土牢固了。祖國的西域也紮根著一群熱血的人,使沙漠的風沙穩固了。

他們將青春、生命乃至子子孫孫紮根奉獻給了西域這片荒漠,奉獻給了祖國。讓祖國的荒漠變綠蔭,樹木固風沙。

老人笑著,樹林的葉子隨風搖擺,笑著。

我看書山有路勤為徑 篇11

國小五年級作文 ,503字

古詩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所謂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字面上就是一座書壘起的山只有一條路,一條靠勤奮去開闢的路。

可如果按字面上看,書壘起的山上到底有什麼呢?我認為吧,這座山山頂的東西就是知識。

而所謂的“路”,就應該是獲得知識的途徑,但途徑上又有許多障礙。在面臨這些障礙時,有些人半途而廢;有些人被磨難擊垮;有些人取得了這知識。

但這座書山就只有上百米高,真正的求職之路是沒有盡頭的。

書山也在不斷變高。但只要你足夠勤奮,再無止境的知識,再高的書山,都無法使你停下腳步。獲取知識,只不過是需要充足的時間罷了。

而你若能擁有充足的時間,擁有克服障礙的勇氣,並且能做到非常勤奮這一點,獲取知識就不費吹灰之力了。

但人是無法滿足時間充足這一點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人類也不斷地去做到“人定勝天”。

一個人的生命有限,但世界上不止有一個人,不止有一個勤奮的人。將一個勤奮的人的生命,與其後代或徒弟相加,如此迴圈,知識中能被人們追上腳步。

所以,書山所能累積的知識,在一代代善於獨立思考和無比勤奮的人眼裡,又算得了什麼呢?

書山有路勤為徑 篇12

國小四年級作文 ,752字

古人常說: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事實就是這樣。

我有個好朋友,從小到大,都是班長。我漸漸對他生出了許多傾慕之心。

有一次,他請我到他家玩,剛跨進大門。只見客廳右面的牆上,貼滿了黃色的獎狀。哇,這麼多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幹部,星級少年的獎狀呀!整面牆都貼滿,密密麻麻的。而我家,卻只有稀稀落落的那麼三四張。真是天差地別呀!我對他真是羨慕妒忌恨。

他對我的舉動也並不感到奇怪,只是對著我微微一笑,也許每一個人來到他家的人都是如此表現,他早已司空見慣了。

上了二樓,剛推開大門,就有一股書香的獨特氣味撲面而來。角落裡,沙發上,桌子上,椅子後,櫃檯邊,電視下,都擠滿了書,有的書比磚塊還厚上幾倍,而且每一本書上都貼滿了書籤。原來這就是他的優秀的原因啊!我恍然大物,神情激動的問她:“你是怎麼有這樣的耐心去學習的?”

他望著我,故意把身子轉向金燦燦的獎狀牆,一手撫摸著腰,一手輕輕的摸著自己的下巴,以45度角的方向仰望天空,像個隨時吟誦的大詩人一樣,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些書可都是我平時抽時間看的書,老師不是常對我們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嗎?所以我們要多讀書呀。”我佩服地點點頭。

從此,我也學會了看書。

現在我來到了縣城裡,媽媽特意給我買了好多書,我看得如痴如醉,書籍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我也心甘情願的撲到它們的懷抱,去感受那些扣人心絃的情節。我一天也離不開書,像匹惡狼般貪婪地讀著。有時看得著迷了,我還會趁著父母睡覺時偷偷躲進被窩裡,藉著手電筒的光偷偷地讀著,。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已經看了許許多多的書了,養成了做筆記的好習慣,收穫了很多好詞好句,我的寫作水平和考試成績也直線提高。

是呀,這不正是“書山有路勤為徑”!

書山有路 篇13

國三作文 ,763字

一直以來,我都對書贈予的驚喜是那麼的在意。媽媽也總是會對我說:“去感受驚喜帶給你的快樂吧”,我滿心歡喜的端起心愛的書。

今天,我去圖書館,捧起海倫·凱勒的自傳體小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感受正如馬克·吐溫所說:“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眾所周知,她有著與眾不同的童年。

在她還未失明失聰時,也像其他孩童一樣好奇的感受著這個世界,可一場疾病無情的奪去了她清澈的雙眼和靈敏的耳朵。幼小的心靈突然被封閉在黑暗的世界中,曾一度讓她不知所措,失去信心,逐漸又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讀到這裡我感到很哀傷,這樣一個女孩還能幹什麼?接著看下去,的確在她七歲之前,性格乖離,只會搗蛋,直到七歲那年,她的家庭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出現,改變了她的人生。

安妮·莎莉文老師,她教海倫·凱勒開始書寫閱讀,打開了海倫·凱勒心靈的那扇窗。這讓我備受感動,命運對海倫如此不公平,但她在老師的幫助下“重獲新生”。

我平時一直埋怨自己沒別人好,但與海倫。凱勒相比,我比她擁有更多,為什麼卻不如她呢?

書的封底有一句話——“我們感恩不幸”,讓我陷入和深深的思考。它不就是在教我做人的道理嗎?身邊很多家境貧寒的同學,比我們更努力,比我們成績更優秀,他們心中有促進他們不斷成長的種子。我們在享受生活賜予的同時也需要時時鞭策自己,海倫·凱勒不就做到很好嗎?

這本書深深地啟發了我,教會我做人的道理。我熱愛書籍,我熱愛閱讀,感謝書賜予我的人生啟迪。

書山有路 篇14

國小六年級作文 ,887字

“唉,算了,還是不做了吧,反正這也是選做題,可做可不做的。”因為一道難題的困擾我打起了放棄的念頭。就在這時,我想起了……。

漢朝年間,有一位叫匡衡的少年,家中貧寒買不起蠟燭,但又渴望學習。於是,他偷偷鑿穿牆壁,藉著牆壁上小孔發出的微弱的燈光,貼在牆上看書。他在學習上,如此的奮發圖強。另一位,家境不富裕的祖逖由於酷愛習武,竟然比公雞起得還早,揮拳、踢腿、舞劍,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想到這兒,放棄的念頭一下子灰飛煙滅。雖然這是選做題,雖然這題很難,但“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之路原本就是艱難的,也是無止境的。古人尚且那麼的勤奮刻苦,那我,作為新世紀的一名少年,也一定能做到!我看了看窗外:柳枝向我點點頭,示意我一定要繼續;月亮向我微微笑,彷彿在鼓勵我:“加油!你一定能行!”星星向我眨眨眼,給了我活躍的思維和無限的力量;小鳥朝我嘰嘰叫,告訴我成功屬於堅持的人……。我重新拿起筆,翻開本子,思考起來。

終於,籠罩在我心頭的難題被我攻克了!我充滿感激地向窗外的小夥伴們笑了。

看了下表,睡覺還早,正當我打算去玩會兒時,我似乎又想起了什麼……。

畫家王冕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去給鄰居當了個放牛郎。但他的心願是每天能如飢似渴地畫畫、看書。於是,每當牛在山坡上吃草的時候,他便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畫畫。我國的大文豪魯迅先生連一分,哪怕一秒都不肯放過,他認為“浪費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

我不由自主地拿起了課外書,津津有味地品讀著,一本又一本,猶如一匹餓狼。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呀,學習沒有止境,我們不應該遇到一點困難、挫折就選擇退縮,更不應該把有限的時間浪費在過度的玩耍、娛樂上。

學習是一葉扁舟,促使我們一直前進,前進,前進;

學習是一棵樹苗,能讓我們不斷地長高,長高,長高;

學習是一隻雛鷹,需要我們不停地飛,飛,飛……

一次難忘的荒漠徒步 篇15

國小五年級作文 ,603字

今年暑假我和天天來到寧夏參加健飛夏令營。在那裡,我們進行了一次十公里的荒漠徒步。

那天凌晨四點半我們就整理好了行裝,穿好了沙套,開始了我們的荒漠徒步。出發的時候四周還漆黑一片,只有一輪黃澄澄的月亮躲在幾片薄雲後面,給我們做伴兒,聽我們說話。在荒漠中,我們聞到了清新的荒漠植物的氣息,穿過黑暗向我們撲來。我們在昏暗的星光下,踩在鬆軟的沙地上,穿過一叢叢貓頭棘,爬過一個個陡坡。驟然間,遠處地平線上出現了一抹淡淡的紅霞,天邊升起一輪金燦燦的太陽,大地漸漸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當我們爬上一個陡坡,半個籃球場那麼大的泉眼出現在一片蘆葦叢的後面。只見那泉眼反射著太陽光發出金燦燦的光芒,令人著迷。

又走了一段路,我們來到了一片泥濘之地,教練告訴我們這是剛乾涸的荒漠之河。我在泥地裡發現了許多黃白相間的晶體狀岩石,上面還點綴著星星點點的綠色,承載著這片土地的記憶。我挑了一塊我最喜歡的石頭小心翼翼地放進了揹包裡,心滿意足地繼續往前走。

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垛城牆面前,在城牆前面有一座石碑,上面刻著“鐵柱泉古城(明代)”。這垛城牆的大部分都已被沙土埋沒,只留下一點殘垣斷壁靜靜地屹立在這荒漠草原之中,講述著那慘烈的戰爭年代的故事。

這次荒漠徒步讓我看到了許多之前沒見過的景色,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荒漠氣息。雖說我已經離開了荒漠有好長時間,但是荒漠裡的景色還是歷歷在目,讓我記憶猶新,令我難忘。

書山有路勤為徑 篇16

國小四年級作文 ,433字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正如逆水行舟,還沒在原地休息片刻,便回到了原點……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起點都是“0”,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甚至到了高中和大學……我們都在積累,積累的不僅僅是文化學識,人性品格也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難道我們的起點都是從“0”開始一成不變的嗎?

我敢斷言,人的起點都是“0”,隨著不斷的積累,人們才開始有了差距。也許你現在與學霸的差距是天壤之別,但我堅信,你們一開始,絕對沒有高低之分。

想到這裡,我便發出感嘆:也許我與學霸之間的差距僅僅只是勤奮。

因為我沒有耐心,做數學題時總會半途而廢,寫作文時總會偷工減料,背英語單詞時總會睡著……

如果我在這麼放蕩下去的話,與別人的差別,可就不僅僅是一個轉彎了……

荒漠對綠洲的呼喚 篇17

國小六年級作文 ,946字

母親的呼喚是親切的,夢想的呼喚是堅定的,和平的呼喚是幸福的,成功的呼喚是興奮的,而荒漠上的一聲聲呼喚,那是淒涼的,那是悲壯的,那是對綠洲的渴望和期待。

荒漠上,千百年來,何時不是這麼荒涼?它總是空無一人,總是沉寂一片。荒漠上,沒有任何人來光顧,只有太陽每天按時到來,還有旅行的風,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就這樣,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荒漠更加荒涼,大地乾裂出了一道又一道的裂縫。風經過此地,只能為它嘆息幾聲,只能同情它的悲慘遭遇,可又能怎麼辦?其實,荒漠的心中,一直在呼喚著綠洲。

人類總是隻關心自己居住的房子,只關心自己居住的區域,那裡綠樹成蔭,哪裡像荒漠這般清淡寂寞。城市裡面有熱鬧,城市周圍有郊區,郊區裡有樹林,有動物植物,有鳥語花香,多美呀!可人類多麼自私啊!他們只珍惜和保護自己腳下的土地,早已忘記了那些荒漠的存在。不僅如此,人類製造出了飛機,製造出了火車等交通工具,還野草瘋長似的建成一個又一個工廠。冰冷的機器創造了無盡的財富,排放出來的廢氣卻傳到了荒漠,化作一場場酸雨,本來就體弱多病的荒漠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破壞,受到傷害,遍體鱗傷。

可老天不同情它,人類不顧忌它。不管不顧,荒漠才有了現在的慘狀。荒漠託風向人類帶信,像萬物的靈長帶信,呼喚綠洲的到來,乞求人類的幫助。

風的信帶到了,人類終於想到了荒漠。當人類來到荒漠時,眼前的一幕幕令他們落下了眼淚。路過的鳥兒因缺水缺食,而餓死在了荒漠上,大地上到處是龜裂的口子,像乾涸的河床一樣,一眼望去,滿目暗黃。

荒漠的風咆哮著對人們控訴道:“都是因為你們,你們亂砍濫伐,不保護環境,才有了這裡如此般的慘狀!”

現在,人類來了,人類聽到了荒漠的呼喚,荒漠的希望也來了。人類非常慚愧,立即採取措施,可荒漠已奄奄一息了,現在救,還來得及嗎?來得及,人類是智慧的物種,只要他們做,用心做,有什麼事,是他們做不到的呢?

人類在荒漠上種樹種草,又引來了河流,人類漸漸地關閉了那些汙染環境的工廠,人類齊心協力,希望荒漠變成綠洲。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多年過去了,荒漠漸漸有了綠意。這裡有了清澈的小河,有了自由的小鳥,有了繽紛的野花。荒漠笑著說:“人類聽到了我的呼喚,我永遠不再孤獨,永遠不再寂寞!”

書山有路勤為徑 篇18

國小三年級作文 ,413字

在雙十一大家忙著購物的日子裡,我們友善小分隊開始第一次課外學習了。你們瞧,七仙女並排坐在一起,認真地聽著老師講解閱讀理解的做題技巧,一雙雙睜得圓溜溜的大眼睛萌翻了門外“偷看”的家長們!

沈老師(黃然冉媽媽)在“小黑板”上寫了三步做題技巧,並引導大家在平時練習或者考試時要如何運用技巧,爭取拿到高分。

講解完後就是考試時間了,要在40分鐘內完成6篇閱讀理解,七仙女們開始全神貫注認真答題,都怕自己來不及做完考卷。

考完後就是家長們的改卷時間了,看這些美媽們都在埋頭苦改,臉上一會兒笑容滿面,一會兒愁眉苦臉,沒發現自己被偷拍了。

到了最後的講評時間,七仙女們對照老師的講解訂正試卷,雖然沒有全部答對,但運用了小技巧還是感覺會比以前容易做了。

學習結束後就是我們的歡樂聚餐時間了,在這個週末裡我們既學到了知識又能和小夥伴一起品嚐美食,真是太開心了,讓這樣的課外活動來得更猛烈些吧!

書山有路 篇19

國一作文 ,1085字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題記

也許是對盛唐風光有很大讚賞和嚮往吧。我免不得要在這諾大的盛唐中找出那些筆下生花的才傑,他們又會是怎樣看待這盛唐?

一定會想起“繡口一吐,便成了半個盛唐”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小時候,我隨手拿起本《唐詩三百首》,就只會背首《靜夜思》,李白是誰?懵懂無知。我只是搖著頭,輕輕吟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我撓撓頭,母親笑著說:“思故鄉啊。”光是揹著順溜,意思全然不知。

上小學時,一些詩句便能輕鬆背來:“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卻自個兒暗想著,手還能摘到星星?高聲叫還會驚下到仙人?月亮不是長得像彎彎的小船,怎麼就成了“白玉盤”?這李白簡直胡說八道,一派胡言。

等大了一點,老師向我們講解古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詩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不過我還是一知半解,自此才決定好好了解唐詩,瞭解李白。

五、六年級的時候。我對李白這個人物更加充滿好奇、幻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指文筆的潔淨,不多餘??攏?ldquo;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是他的豪情壯志、遠大抱負;“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是他豪邁、不羈的傲然氣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白信;“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悲傷……有時,讀著小詩,我又何嘗不能品味到詩人濃烈的感情,又何嘗不被書的芳香所縈繞呢?假如說我不讀書,這些詩我還會知曉嗎?

一本本書,真像一條條崎嶇的山路。它會扭轉你的思想:書中的世界,是美妙的。它給你無窮的知識,帶走你呆傻的無知。書中的世界,是豐富的。它帶給你真誠的心靈,帶走虛偽的面目……一本本書堆積起來,成了座小山,也成了人心靈的依靠。有時傷心時拿起本書,輕吟裡邊浪漫的小詩,品味裡邊的美好、芬芳,哪裡還會有什麼悲觀世界?

有些事情,只有長大後才會明白。慢慢長大,也會慢慢體會書的內涵。我知道,讀書就是在走山路。不讀書,人生面前就會有許多巨大、過不去的坎坷。我嘆氣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心中有根腳下有路 篇20

國三作文 ,812字

何謂文化?作家樑曉聲將其概括為一個真正文化人所應具備的四種素養: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和為別人著想的善良。將這四者合而為一,便是那一個民族歷經歲月錘鍊深深扎於心底的根。

這根凝聚了一個民族所特有的精神品質與道德追求,內化為人們的信仰,外化為人們自發的行為約束。德國民眾在極端條件下對環境的保護,美國人民百年來對法律的恪守,日本人民戰爭中對教育的堅持以及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所秉持的對文化的傳承都是不同的民族對心中的根的執著:文化的力量。

“人類的存在即為合理。人類文明在黑塔的洗禮之下仍能存在,靠的便是每個人心中對人類火種的堅守。”在《地球上線》一書的結尾,面對黑塔的疑問,唐陌是這樣回答的,“只要人類沒有滅絕,這火種就會一直延續下去,直至燎原。”

誠哉斯言。一個民族若是心中有根,有信仰,有傳承,那麼,它必將會擁有屬於它的康莊大道。但同時,一個民族若是想拼搏出一條獨屬於它的通向光明的路,它必須得心中有根,有對本民族文化的堅守與傳承。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這一道理照常適用。文化的傳承在今日仍有著不可小覷的重要性。那麼,在現今資訊化的社會,我們又該如何付諸行動呢?

答案其實早已給出。

縱觀中華髮展史,任何一位締造盛世的上位者都會推行同一項政策:人才的選拔與典籍的傳述。便如現今的青年大學習、學習強國等一系列相應措施,全民學習、全民傳承向來是振興文化的金鑰。唯有進行縱橫兩項的開拓,在營造全社會的學習傳統文化之風的同時認認真真接下祖祖輩輩代代相傳的炬火,文化的火種才會生生不息,我們腳下的路才會越來越寬。

唯有心中有根,腳下才會有路。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更要穩穩地傳下根的炬火,做文化的繼承者、弘揚者與踐行者,在讓文化的火種永遠燃燒在人們心中的同時讓我們的根深深紮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中,牢牢踞於華夏大地之上。

唯有心中之根,方會有腳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