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雪原文賞析
縈空如霧轉,凝階似花積。
不見楊柳春,徒見桂枝白。
零淚無人道,相思空何益。
譯文
譯文
微風輕搖著庭院中的樹木,細細的飛雪落入竹簾的縫隙。
雪花像霧一般在空中飄轉著,凝結於臺階好似落花堆積。
看不見院中楊柳發芽迎春,只見桂枝上掛滿白色的雪花。
傷心淚下,愁情無人可以傾訴,這般多情愁思又有何益?
註釋
縈空:在空中縈繞、飄動。此處是寫雪花凌空盤旋之姿。
凝階:凝結於臺階。
楊柳春:指楊柳發出綠葉。
桂枝白:指桂樹開花。
零淚:落淚。
道:訴說。
1、同步學程高中新課程 語文 (必修五) (選修·唐詩宋詞選讀),明天出版社,2008.9,第50頁
2、劉文忠等選注,漢魏六朝詩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第283頁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江南特有的細雪,詩人名為詠雪,實為傷懷。作品中所寫的雪,既不是銀妝素裹的曠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飛舞的吉徵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細雪。作者立於簾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後。
首句寫風搖庭院之樹,是因樹動而知風,並且知是微風,顯然庭樹之動不同於大風下之搖動。次句的“細雪”與前面的“微風”相應,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點。“下簾隙”的“下”,正與風之微、雪之細相應,故能從竹簾縫隙中落入。
“縈空”二句寫雪在空中、階上之姿。這裡的“轉”為迴環飄動之意。雪縈繞於空中如霧一樣迴轉不定,這種狀態唯“細雪”才能有。因其“細”,故能“縈空”,似乎久飄不下;因其“細”,故迷朦“如霧”。“凝階”與“縈空”相對,但見“縈空”,但見階上之雪凝積如花,而不見其飄落。這與“下簾隙”不同。詩人立於簾下,見簾邊之雪,故知從簾隙落下。
“不見”二句用反襯法過渡,“楊柳春”是聯想之景,是虛寫,“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實寫,“白”字從色彩上暗合“雪”。“不見”、“徒見”對比鮮明,突出了雪後玉樹瓊枝的美麗景象。其實,這兩句的作用又不止於此,在“不見”、“徒見”的頓挫間還透露出詩人盼春、思春的情感資訊。這一聯是由寫景轉入抒情的關鍵。
“零淚”二句則直接展現詩人自我。“零淚”是傷懷的表現。有感如此,卻無人可以傾訴,故自責多情若此,無益。直以此二句表現詩人的苦寂、孤獨之感。觸發詩人“相思”、“零淚”的是何物,詩中沒明確講。然而從前面對雪景的描繪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詩中先言“似花積”,又以“不見”春與“徒看”相對舉,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見非花之雪,不見春葉、春花。詩人的“相思”,就在於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嚮往,在於對“不見”的春之盼望,對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觀的假象的嘆惋,同時,也隱約透露出詩人對自己機遇難逢的感傷。
參考資料:
1、盛慶斌編著,中華古文化經典叢書 漢魏六朝詩鑑賞,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1,第274頁創作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政治黑暗,社會動亂。知識分子只能寄情山水來排解心中的苦悶。吳均也因動亂而寄情山水風光,此詩即是詩人冬日於江南庭院中詠雪而作。
參考資料:
1、劉文忠等選注,漢魏六朝詩選,太白文藝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第283頁
2、唐孝麟.中國古代散文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09-110頁
3、童建庭主編,中學生古詩文閱讀寶典 高中版,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11.08,第81頁
-
吳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貧寒,性格耿直,好學有俊才。吳均既是歷史學家,著《齊春秋》三十卷、注《後漢書》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吳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