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幹教師幫扶計劃

  為優化我校教師師資隊伍,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青年數學教師快速、健康成長。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的文章,歡迎閱讀。

  篇1

  一、幫扶物件:金福實老師

  物件分析:金老師是參加工作五年的教師,對工作充滿熱情,並且是一位責任心強,積極上進,虛心好學的充滿激情的老師。但是,由於金老師工作經驗不夠豐富,需要幫助她迅速成長。

  二、幫扶形式:“一對一”結對幫扶形式。

  三、幫扶期限:一年。

  四、工作目標

  1.努力克服教育教學中的低效行為。

  2快速提高自身的教育技能和教育綜合能力。

  3.在同伴互助、專業引領、自我反思的實踐共同成長。

  五、一年發展目標:

  在一年的幫扶中,我希望能達到以下的總體目標:讓這位教師在學科專業知識有較大的提升,結合她從教語文成功經驗,能把數學課堂“活”起來;數學教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通過一年的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上一節市級以上的刊物發表論文。

  1.與這位教師進行備課,儘快熟悉教材的編寫意圖,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做到上課胸有成竹,心中有數,及時對教學進行反思。

  2.每學期上一節校內公開課。

  3.著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能很好的駕馭課堂,讓課堂“活”起來,形成個人獨特的教學風格。

  4.學習有關理論書籍,提高教學理論水平。

  5.發表一篇區級以上論文、案例或教學設計。

  五、幫扶措施:

  1.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及時做好筆記,寫好心得。

  2.堅持每週與教師進行交流,瞭解其教學動態,及時排憂解難,解決教學困惑。

  3.聽課:我和金老師建立一個不定期的互相聽課的制度。金老師可誰時到我的課堂聽課,瞭解我對教材的處理和對課堂教學的組織;我也會隨堂聽金老師的課瞭解其最真實的課堂行為,發覺其課堂教學的優劣所在。

  4.評課:每一次聽課,隨時可能是隨機評課。我們會從教學設計、教法、課堂組織、教學用語等多方面進行共同探討,坦誠相待,暢所欲言。通過說課議課,力求讓金老師學會讓金老師學會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啟發學生思維,鼓勵質疑,如何突破課堂重點和難點,如何調節課堂氣氛和節奏。

  5.課後反思:要求金老師養成每次課後寫反思的習慣。課後反思要堅持,主張一使用為原則,不搞形式化;要從實際出發,哪怕寫一句話也行,要善於從教學現象中研究其本質,有效地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總之,希望經過一年兩個人的共同努力,能夠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為我校的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通過這次活動,讓年輕教師在教學中總結經驗,時時自評,提高教學水平。

  篇2

  一、明確目的,提出要求,制定計劃,開展紮實有效的活動。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利用課餘時間互相研究專業知識,提高理論水平,以敬業刻苦為出發點,以嚴謹治學為工作態度,以堅持不懈為工作原則,爭取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大進步。

  三、具體措施:

  1、每月集體備課一課時,分析檢查一次教案。

  2、每月至少互聽一節課,取長補短,互相指出優點和不足。

  3、認真書寫指導過程中的記錄與反思,總結經驗教訓,做好材料的整理收集。

  四、指導完成一定的任務:

  1、主動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不斷地充實自我。

  2、積極參與集體備課,教研會議上主動發言,大膽的提出自己的設想,提高分析的能力。

  3、認真聽課,參與教研活動,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

  4、經常總結教學,寫好教學反思和隨筆,積極撰寫論文。

  總之,希望經過兩人的共同努力,能夠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篇3

  幫扶物件:於楠老師

  物件分析:於楠老師是今年新分配到我校的數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擔任本校高一年級兩個班的數學教學工作。從這幾周時間的接觸與觀察中發現:於楠老師具有較好的現代教育的基本素質,擁有較強的數學專業知識,對工作充滿熱情,並且是一位責任心強,積極上進,虛心好學的好老師。但是,由於於老師剛走上教學工作崗位,難免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與難點、對本課知識與前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學生練習的難易搭配等方面未能準確把握。另外,於老師可能覺得一年級的孩子是一紙空白,想憑藉自己的能力把教學重難點“化難為易”,未能充分信任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課堂、體驗課堂,讓小朋友們去探究,去發現,去大膽質疑,展現學生身上蘊藏著的不可低估的創造潛能,使之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預期目標:

  1、長期目標:一年合格上崗,兩年勝任教學,三年成為教學骨幹,五年成為教學能手。

  2、近期目標:本學期結束前,於楠老師對教材把握較準,能夠自如地根據教材內容選擇適合的教法;完成一篇質量較高的教學論文;上一節較成功的校級公開課。

  幫扶措施:

  1、集體備課:在每一個新的章節開始時,我們對本章節的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以及教學方法進行討論研究,理清了解、理解、掌握和運用四個層次的具體要求。通過集體備課,優勢互補,使我們制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既能反映教學大綱精神,又切合學生實際,充分突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2、聽課:我和於楠老師建立一個不定期互相聽課的制度。於老師可隨時到我的課堂聽課,瞭解我對教材的處理和對課堂教學的組織;我也會隨堂聽於老師的課,瞭解其最真實的課堂行為,發掘其課堂教學的優劣所在。同時我也會帶領於老師聽不同年級的數學課,讓她多感受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所對應不同的教學方法。

  3、評課:每一次聽課,我們一定會組織評課有時可能是隨機評課。我們會從教學設計、教法、課堂組織、教態、教學用語等多方面進行共同探討,坦誠相待,直陳得失,暢所欲言。通過說課評課,力求讓於老師學會如何組織課堂教學,啟發學生的思維,如何突破重點和難點,如何調節課堂氣氛和教學節奏。每次聽她的課,我會重點指出其課堂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讓於老師循序漸進地改正教學缺點,走向教學規範。

  4、課後反思:要求於老師養成每次課後寫反思的習慣。課後反思要堅持,主張以實用為原則,不搞形式化;要從實際出發,追求實效,不講究表現手法和表達形式;要對當天教學過程進行深刻思考,認真總結,著重針對教學中薦在的問題和成功的教學方法,寫成一小段文字,哪怕寫一名話也行;要善於從教學現象中研究其本質,發掘其中蘊含的教學規律,有效地研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5、上彙報課:每個學期,於老師都要上一節至少是面向全科組的彙報課。課前我會和於老師共同研究教材教法,指導其寫出最適合她本人實施的教學設計,經過試教和修正,讓其上一節課堂目標達成度高的優秀課。通過課堂教學的展示,讓其體驗成功,增強自信,促使其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