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
現在不少父母發現,自己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不願意和自己多說話,而是喜歡和自己的同學交往聊天,覺得很苦惱。而青春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那在這樣的時候,父母究竟該如何辦才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01
一 首先,您需要從思想上改變他她還是小孩子的觀點。這個時期孩子的成熟速度絕對是讓您意想不到的,您的優缺點在他她的眼裡絕對是一清二楚的,特別是缺點。所以不要以大人的威嚴命令指揮他她做事,這樣會適得其反。
二 您還要把他她當作朋友。放下您高高在上的身份,凡事開始都要徵求那位小朋友的意見。讓他們能體會出他她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三 經常傾聽而不是灌輸什麼。您需要和他她經常聊天,只要您忘記您是家長就好,生活學習感情您可以隨便問,他們只要不會感到有壓力還是願意和您說的,因為此時期他她在經歷鉅變,從前的朋友已經不合適自己的變化。他們是孤獨的,或者說要面臨再次選擇。
四 面對學習。對於學習,如果您並不能提供直接的幫助的話,還是多以傾聽和鼓勵為主,不能指責不能督促,還是那句話您是他她朋友,朋友能做什麼,您就做什麼。
五 繞不過的“早戀”問題 。每個少男少女都會有情感萌動的時期,我們也曾有過那美好的記憶,所以不要把早戀看成如臨大敵。如果發現孩子早戀也不要大驚小怪,孩子就希望您對他她另眼相看,您沒有對他表現出驚奇,而是告訴他她:每個人都會有那樣的一段時期,感情上會有波動,不足為奇。這樣孩子很快就會忽略這段情感,如果您能成為您的朋友,她多半沒有更多時間用來浪費,學習早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
六 性教育問題。同性父母要承擔對孩子的性教育的問題,不要對此遮遮掩掩,避諱不談,總不能讓我們的孩子自己通過網上去了解性知識吧,那樣就很危險了。
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技巧02
正確對待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為什麼總喜歡跟父母反著幹,不聽話呢?父母的嘮叨、謾罵、發洩……只是給予了孩子一些垃圾資訊,只讓孩子知道他“做錯了”但是對於孩子真正想知道的資訊,如“錯在什麼地方?”“怎麼樣才能加以改進?”“到底我該做什麼?”卻一點兒也搜尋不到。
久之,孩子學會了捱時辰——知道家長髮洩好之後,一切該幹嘛還幹嘛;久之,孩子對家長的教誨學會了一耳進一耳出;久之,孩子養成了師長一開口,就分心的“不聽話”不良習慣。
父母無視孩子的實際情況和智慧特點,一味要求孩子追高,如考試要第一,處處不能落後與人,結果,孩子無數次的努力換來無數次失敗的體驗,最後喪失了自信心,變得消極、自卑,養成家長要求什麼,馬上就放棄不良習慣。
父母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內心需求,往往採取不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早教”、“強教”,讓孩子望而生畏。如成龍教子,看到朗朗就要房祖名彈琴,結果孩子偏偏去唱歌;看到周杰倫就要房祖名唱歌,結果孩子偏偏去跳舞;……比如,對於孩子的行為訓練,家長內心總是幻想著自己一說,孩子馬上就照做,而且結果還要使自己深感滿意。事實上,很多訓練一是需要家長榜樣示範、帶動學習的,二是需要不斷順勢引導、方法,三是需要時間來適應和加強的。
做了沒有好結果。孩子自小就喜歡聽從長輩的教導,經過肯定和鼓勵而加強自己的行為,從而學會做事和思考,直至最終形成自己的固有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很多孩子在家裡受慣了寵愛、聽慣了好話,結果一到學校,沒有得到相同的禮遇——受到肯定或表揚,甚至還要得到批評。結果,孩子覺得聽家長的話讓自己吃虧了,便不再聽家長的話了。如,家長表揚孩子聰明,到學校老師沒有認可;家裡處處自主、給予自由和放縱,在學校因為橫行霸道而不受歡迎;家裡隨便插嘴、說話,到學校因為插嘴而被視為沒有禮貌。
開始學會獨立思考、開始嘗試著學習選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知識的豐富,閱歷的增加,孩子越來越多的開始學會觀察、思考和反省。特別是當孩子到小學高年級之後,對於家長的話會不自覺地進行“再加工”,進行重新認定和選用。當遇到家長說話與自己的想法相左的時候,孩子通常會採取這樣的思考方式,即“二難—權衡—抉擇”。其中二難是常常遇到的問題,權衡是一種智慧,抉擇是一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