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才能擁有好口才

  擁有良好的口才表達能力是很多年輕人的夢想,那怎樣才能擁有好口才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從古至今,口才都在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提及口才,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其有著深厚的理解和感觸,古有孔子立命恆心、誦儒天下;晏子不卑不亢、巧舌如簧;蘇秦遊說八方、十國封相;諸葛亮智慧絕頂、舌戰群芳。諸多歷史故事裡告訴我們,口才在仁政中的體現,其實就是兵不血刃,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師。

  談古論今,在21世紀和平年代的今天,硝煙的戰場已幻做你我身邊的職場、市場、情場、酒場,如何能在諸多“場”中獲得成就,口才和演講就是最有力的智慧錦囊。因為,成功是說出來的,機遇是聽出來的。

  說話、表達和溝通是資訊傳遞的絕對方式,這是萬古不妙的道理,成事在溝通,敗事也在溝通,古人云“一句善語三月暖,一句惡語六月寒”,一個人話說得好,說得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好口才就是最高效的生產力。同樣,今天但凡關注社會發展動態的人,都會察覺到好口才、會演講是人文發展、社會進步的一大趨勢。

  然而,現代人對口才有著一些比較模糊的理解,比如:口才可有可無、口才是天生的、口才就是耍嘴皮子,油腔滑調;再比如:有的人認為口才就是滔滔不絕、連綿不斷,說天道地。

  然而,言之無物這不叫口才,四川人管這個叫擺龍門陣,北京人叫貧嘴,東北人叫瞎忽悠、侃大山。還有假如人一說話,尤其是面對公眾講話,就支支吾吾、臉紅心跳、說不清楚,這個也不是口才。

  那什麼是口才呢?聽我說兩個故事:

  故事一:

  有一個皇帝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的牙齒掉光了。第二天來了一位大臣,聽了皇帝的訴說後,就急忙說到這是個好夢,說明陛下您是皇族裡死的最晚的一個。皇帝一聽,總覺得哪裡彆扭,心裡不舒服,就懲罰這位官員仗刑一百。此時,另一位官員聽了皇帝的訴說之後,慈顏樂道,陛下這個夢寓意著您是皇族裡最長壽的一個。結果,皇帝一聽心花怒放,賞金百兩!

  故事二:

  有兩個人一起競聘領導司機一職,第一個人的競聘發言是滔滔不絕,足足用了5分鐘,他介紹了自己的個人情況,服務過哪些領導,任職前期從未發生過事故也沒觸犯過規章制度,跟領導的關係怎麼怎麼樣等等。然而第二個人,只用了短短一分鐘就就講清楚了自己擔任司機的原則和態度,他說:我的原則是聽得說不得,吃得喝不得,開得使不得,意思是領導的話可以聽,但絕不亂說;工作期間可以吃,但絕對不喝酒;公車可以開,但絕不私用。最後,競聘的結果顯而易見。

  通過以上的小故事,我們不難看出口才就是有效地利用藝術手段,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想法。

  怎麼做,才能擁有好口才?

  一個人的口有三大功能:吃喝、喘氣、說話,假如在公眾面前不會說話,你都沒有心情吃喝,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所以,會說話、口才好是一個人生命裡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而這裡我對口才又有一個核心價值的認識,那就是能說能做,說我所做,做我所說。光說不做一定是害國己,只做不說是誤國己,能說能做,才是利國己。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怎麼做,才能擁有好口才。

  在我們的傳統教育體制當中有著“德、智、體、美、勞”的五大要素,借用這五大要素,好口才也是要如此。

  第一步:

  德,說話要有口德,不汙言穢語,也冷言惡語。我們都知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人心浮躁、情緒多變,遇事溝通,只有口上留德,手下才會留情。

  第二步:

  智 ,是智慧的表達。大家要多聽、多看、多儲備語言要素,掌握各種說話的公式技巧,讓你的思維更敏捷,條理更清晰,表達更準確。新勵成的《當眾講話》就是一門專修說話技巧和建立自信的課程。

  第三步:

  體,是身體動作,也叫態勢語言。說話就要有動作,表達就得有表情。好口才要聲情並茂,真實有效,說話要用手勢動作來輔助,才能體現一個人的自信和大方。

  第四步:

  美,是讚美的語言,誰都無方拒絕讚美的力量。一個人被認可和喜歡是人之所向,口才中的讚美語句是人際溝通的橋樑和祕方。這裡的的“讚美”不是溜鬚拍馬,而是真情實意,熱情友善的誇獎和欣賞。

  第五步:

  勞,勤學苦練方為勞。好口才練出來,平日裡要多練習,把優秀的表達當成習慣。每日練習一則新聞和一個故事,不僅為演講做儲備,更是為上臺做時刻準備。

  綜合以上德、智、體、美、勞的五大要素,勤學苦練,持之以恆,挑戰困難、突破自我,學好說話、練就口才,就不是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