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詩意人生的句子
讓自己的人生充滿詩意吧。現在請欣賞小編帶來的。
:
1. 萬物由因緣和合而生起,故稱緣起;緣起必然是無自性,無自性即是性空。
2. 凡夫迷於緣起性空,佛菩薩具有般若智慧故能了達,般若人生就是緣起性空的人生。
3. 我們生活中應能經常與空相應,了知緣起必然是空性的,而因為是空性,所以才能隨緣而起。
4. 通過緣起,對於好的你必須珍惜它,把握它;對於不好的也不必垂頭喪氣,只要新增善緣,不好的就能改善。
5. 緣起性空的般若人生觀不是悲觀的,也不是盲目樂觀的,而是發自智慧符合實際的現實人生觀。
6. 緣起的人生就是無我的人生,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具有同體大悲的心,能從無我的慧光中湧現出真愛。
7. 修行要心存眾生,志在天下,忘我地去修,去煉,去愛眾生。
8. 生氣是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
9. 人們必須體驗過痛苦,才能體會到生的快樂。
10. 快樂,是精神和肉體的朝氣,是希望和信念,是對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的信心,是一切都該如此進行的信心。
11. 無論在得意或失意時,都不應該忘記環境的力量,畢竟事情的成敗必須靠全體環境來配合。
12. 要先確立大方向和遠目標,為眾生設想,為長久打算,然後放開心胸待人,腳踏實地處事,這才是真正的開放。
13. 無論發生了好事或壞事,好事不必得意忘形,壞事不必焦頭爛額,那都是由於因素機緣所促成,不如面對它接受它。
14. 讓一切都成為過去,不必沾沾自喜,不用耿耿於懷。
15.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的智慧心,就能夠在順境及逆境中游刃有餘,自由自在地向前看向前行了。
16. 成功與失敗不是絕對的,當遇到失敗時,卻往往也是成功的轉機。
17. 如果想拒絕誘惑,就要把心放得遠一些,把目標定的更明確。
18. 追求外在的浮華是一種誘惑,當用心去沉澱的時候,外在的浮華只不過是跳樑小醜一樣的角色,真正有魅力的是那顆至真至純的心。
19. 人們追求的目標,越是刻意雕琢離目標越遠,只有以一顆淡定的心,一份不受任何誘惑的開闊胸襟去追求,你才能有最終的美好與收穫。
20. 修行,首先要把慾望舍掉;沒有慾望,就沒有輪迴,這一生當中就能心境一如。
21. 心是內,境是外面,心境一如,心地決定清淨,沒有掛礙,這是真正的解脫真實的自在!
22. “一”就是一切,而剎那就是永恆。
23. 禪定最高的境界也就是遠離“能所”二心,無能修之心,也無所修之果。
24. 凡是對生活充滿熱愛的人,都非常愛美,也都非常愛交朋友,這種人猶如一朵鮮花,隨時都在散發著芬芳。
25. 沒有生起真正的大悲心,是修不成正等正覺的。
26. 佛教裡的慈悲本身就是愛的昇華,如果沒有愛心就沒有大悲心,沒有大悲心就無法大徹大悟。
27. 戒是善良的利己又利他的品行,重視有善良的動機以及美好的成果。
28. 有意思有意圖有目的之行為是“戒”;通過心所抉擇,合乎戒條之活動是“戒”;以律則規範,防護不作惡而行善是“戒”;提醒自己,不犯罪過是“戒”。
29. “業”是造作作用的意思,身體與語言文字的行為,是由思心所所引發的。
30. 生命延續中積累的經驗,將在識田中形成不同業力,包括善惡無記三種。
精選:
1. 主宰一切的我見是妄情的計執,不應以自我為中心,不固執己見,要尊重別人,與人和諧相處,也就不會因我見而引起無邊的痛苦了。
2. 無論過去多少惡業,只要我們在現世不斷增長善業,惡消善長,自會感到未來的樂報。
3. 在業力招感果報中,必須有煩惱的助緣,才能招感生死的果報。
4. 懺悔的作用即是在於改變業感的因緣,使種子不成熟或得到一種相對性的變化,而達成果報改變的目的。
5. 即使是重大惡業,如有足夠懺悔的時間——壽長,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重業即輕受而成為不定業。
6. 修行人既能知命,又能達觀,才能不怨天為尤人,達成心理上的泰然和寧穆;同時,必須有十足的勇氣與毅力,才能克服自他的弱點,作向上的轉變。
7. 修行者能夠承藉佛力福報功德,亦能免三途苦報。
8. 豐裕的生活並非就是幸福快樂的保障,還需懂得駕馭人生這部列車,才能穿越層層的無形之牆,進入快樂的園地。
9. 只有佛教中的般若智慧才能徹底解決人生面臨的種種問題,使人們得到人生真正的快樂。
10. 世間萬物都是由具體的因素和條件組成,若離開了許多的因素和條件,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存在。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