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業務員的故事激勵人心
業務員是很辛苦的行業,所以需要一些激勵人心的故事來鼓勵自己。一起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的,歡迎收藏哦。
成功業務員的故事篇1
這是營銷界盡人皆知的一個寓言故事:兩家鞋業製造公司分別派出一個業務員去開拓市場,在同一天,他們兩個人來到了太平洋的一個島國,到達當日,他們就發現當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從國王到貧民,從僧侶到貴婦,竟然無人穿鞋子,當晚,其中一個業務員向國內總部的老闆拍了電報,“上帝啊,這裡的人從不穿鞋子,有誰還會買鞋子呢?我明天就回去。”另外一個業務員也向國內公司的總部拍了電報, “太好了,這裡的人都不穿鞋子。我決定把家搬來,在此長期駐紮下去!”兩年後,這裡人都穿上了鞋子。
營銷啟示:許多人常常抱怨難以開拓新市場,事實是新市場就在你的面前,只不過你怎樣發現這個市場而已。
那麼,三個業務員開發市場的故事你聽說過嗎?話說有三家鞋業公司分別派出一個業務員去開拓市場,同樣有兩個業務員做出了以上舉動,第三個公司業務員經過多天考察後則給公司寫出了長達幾十頁的市場運營計劃書。在該策劃書中,他不僅表達了公司要在此長久開發市場,同時通過提供大量資料說明讓公司在此設立加工廠降低生產成本,縮短款式更新時間,在此地精耕細作,輻射周邊島國,加強品牌運營的周密方案。公司對此十分重視,專門派出考察組進行細緻考察,最終決定在此地設廠,幾年後,公司品牌在此地家喻戶曉,而且還熱銷周邊島國,經濟效益節節攀升,這名業務員也因此被公司委任為該地區公司總裁。
營銷啟示:尋找商機,發現商機,撲捉商機,同時為公司長久運作,品牌運作更值得重視。
我們再交流一下,四個業務員開發市場的故事你聽說過嗎:有四個公司同時派出 業務員考察、開拓市場,前面三個業務人員作出以上舉動,第四個業務員在深入考察市場後,給公司寫出了一份幾百頁的投資分析報告, 詳細論證了在此地先期開展產品銷售,中期開展品牌運營,後期開展投資併購、兼併重組,最大程度佔領市場份額。公司董事會十分重視,派出專門投資小組,拍板決定實施此方案。經過多年運營,通過產品經營、品牌運作、投資整合,該公司最終成為當地的業界龍頭,在該市場處於壟斷地位。而這位業務員也在隨後的公司發展中得到鍛鍊與提升,後來成為該公司董事會成員兼負責投資的經理人。
營銷啟示:當產品競爭激烈時,品牌運營就是一把利刃;當品牌競爭激烈時,資本運營就是封喉之劍。
成功業務員的故事篇2
在美國,有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名叫彼得,他常常用自己的行為去教育別人。
有一天,彼得悠閒地在路上散步,“嗚嗚”前面有一個乞討的人在放聲大哭。彼得見了很是心痛,便問乞討的人:“你為什麼在這兒哭?”“我的父母去世了,就剩下我一個人。而在前天,有幾個強盜把我洗劫一空,還把我趕出了家門。我無家可歸,為了生存,只好在路邊討幾個吃飯錢……”乞討的人邊哭邊說道。
路邊睡覺的一條流浪狗被他們驚醒了,那狗向著彼得狂叫,還咬著彼得的褲角不放。這時,彼得從口袋裡拿出了一面鏡子,放在了狗的面前,狗又對著鏡子狂叫,可叫著叫著,狗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後夾著尾巴灰溜溜地走了。乞討的人看著這一幕,好像懂得了什麼似的,連聲向彼得表示感謝,興高采烈地向遠處走去。彼得微微一笑,收起鏡子,又顯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大搖大擺地向家走去了。
那位乞討的人重新找了個地方安了家,靠種花成了美國的首富。當記者們問他:“您成功的祕訣是什麼呢?”他總是自信地說:“在我幾乎絕望的時候,是一位高尚的人幫助了我。他用鏡子對著向他狂叫的狗,最終狗被鏡子裡的自己嚇跑了。我沒有像被自己嚇跑的狗一樣,被自己打敗。”
成功業務員的故事篇3
高天增辦公室陳列的各種榮譽證書讓人目不暇接——中國優秀企業家、十大職業經理人、中國職業經理人卓越貢獻獎、鄭州大學商學院MBA榮譽教授……問及這些榮譽的獲得時,高天增總是一帶而過。問及他的成長曆程時,他好像換了一個人,對“下海”落聘業務員時的尷尬、二次應聘業務員的忐忑、取得佳績後的興奮、做區域經理時的心得、創業時的艱辛等十多年從事營銷工作以來的各種經歷,事無鉅細、如數家珍。讓我們一起傾聽這個從落聘業務員到博士董事長的成長故事——
碩士落聘“業務代表”的背後
20世紀90年代初,高天增對廣州、上海等地進行了幾次工作考察,在南方洶湧澎湃的市場經濟大潮的激盪下,他重新確立了人生目標——做一名企業家。當他把自己的“停薪留職申請”交到領導那裡時,卻遭到了拒絕,同事更是充滿了懷疑:“你一個書生,別說創辦企業,離開單位,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聽到這些話後,高天增內心暗暗發誓:“如果我連自己都養活不住,還算什麼人才?不出10年我就要用自己的企業證明自己!”決心一下,高天增便斷了自己的後路——他把“停薪留職申請”換成了“辭職報告”,正式下海。
積澱之中是理性,沉默之後是爆發。高天增果斷地辭職了,但他清楚自己只懂技術,不懂營銷,不懂管理。要創業還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結合自己的技術專長,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考察,高天增打算日後進軍飼料行業。有了這個方向後,他便決定到當時國內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外資企業北京康地公司,從業務員做起,補上自己創業所必需的“營銷、管理”這兩課。
17年的工作經驗,碩士文憑,豐厚的專業知識——憑藉這些優勢條件,別說是基層的業務代表,就是公司的中層管理他覺得自己也能勝任。懷著這樣的心理,高天增從自己的學歷、技術背景、理想、抱負到飼料行業在中國的廣闊前景等,和負責招聘的香港老總滿懷豪情地談了兩個小時。當得知和自己同時面試的一位剛畢業的中專生都應聘上了這個職位後,高天增更是勝券在握。然而最後的結果卻是“NO”。
落聘了,這一訊息對剛剛辭職下海的高天增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但是高天增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對自己喪失信心,而是積極尋找原因,總結經驗教訓,兩個月後再一次到康地應聘原來的職位。
這一次,他不再談自己的學歷、工作經驗,只談自己對業務代表的理解、工作職責,如果應聘上了之後自己開發客戶、維護客戶的想法、做法等,結果他順利地應聘上了北京康地飼料公司的業務代表。
通過這次教訓,高天增發現每個人在不同的單位都有不同的崗位分工,只有角色定位對了,才會想該想的問題、說該說的話、做該做的事。自己既然是來學習的,要做好業務代表,那麼就應該用業務代表的職責要求自己,以小學生的姿態,多看、多聽、少說,從康地的每一位員工那裡學習自己不瞭解、不會的東西。有了這個認識後,高天增便把一句話深深地刻在了心裡——“二”人行必有我師。
“二”人行必有我師
20世紀人和人比的是能力,21世紀人和人比的是學習能力。只有不斷向別人學習,取長補短,才能不斷進步,不被社會拋棄。
傳說上帝在造人時,為了讓人們多看、多聽、少說、多學習,便給人造了兩隻眼睛、兩個耳朵、一張嘴巴。遵從上帝的旨意時,上帝便會用知識、成功鼓勵他;當違背上帝的旨意時,上帝便會用挫折、失敗懲罰他。雖然這個傳說不足為信,但是其中的寓意發人深省。
《論語》中講到“三人行必有我師”,在第一次應聘業務代表落敗給剛畢業的中專生後,高天增便把“‘二’人行必有我師”這句話深深地刻在了心裡。“‘二’人行必有我師”不僅是高天增的座右銘,更是他做人的心態、處事的姿態。說到“‘二’人行必有我師”的好處,高天增侃侃而談:
通過康地公司對銷售人員系統的培訓、嚴格的要求,我知道了“業務員”和“業務代表”不同名稱後面的含義;通過同事為了攻克一個大客戶,歷時3個月拜訪50次的事例以及這個客戶後來給公司帶來的銷量,我知道了銷售人員做業務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通過向不同分銷商學習,我知道了什麼叫“商格”,認識到了分銷商的價值,不同型別分銷商看重的東西以及開發、維護不同型別分銷商的技巧、方法;通過向領導學習,我知道了什麼是管理……
20世紀人和人之間比的是能力,21世紀比的是學習能力。只有不斷向別人學習,能力才能迅速提高,才能不斷進步,不被社會拋棄。這個道理誰都懂,但是像高天增這樣堅持不懈、身體力行的人寥寥無幾。
如果真有前面的寓言故事,那麼上帝無疑對高天增後來“多聽、多看、多學習”的表現非常滿意。經過半年的學習努力,高天增不僅從一位落聘業務員成長為一位優秀的業務代表,而且被提升為康地公司河南區的業務主任。又過了半年,高天增因為突出的業績和超群的綜合素質,被康地公司提升為華中區的銷售經理,全面負責江西、河南、湖北、安徽四省的銷售工作。說到過去的業績,高天增總是一帶而過;說到從工作中學到的東西,他總是滔滔不絕,這其中說得最多的就是“管理”。
管理就是讓別人幹自己想幹的事
管理就是決策;管理就是協調;管理就是計劃、組織、控制等活動的過程……在不同的管理學家、管理者心裡,管理有不同的含義。通過一系列的管理實踐,高天增認為管理就是讓別人幹自己想幹的事,讓別人幹好自己想幹的事,讓別人樂意幹自己想幹的事。
高天增驕人的銷量不僅贏得了同事、領導的肯定,而且職位也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做了大區經理後,考核他的不再是個人銷量,而是整個華中區的銷售業績。考驗他的也不再是銷售,而是管理。
剛上任大區經理的那段時間,高天增整日馬不停蹄地來回穿梭在四個省份的大客戶那裡,恨不得一天能當兩天使。一個月下來,他開發了不少客戶,取得了不俗的個人業績。然而在公司的月總結會上,等待他的不是表揚,而是批評。因為華中區的整體銷量直線下降。
會議結束後,高天增突然想到第一次落聘業務代表的原因——崗位角色定位錯誤。這次遭到批評不是由於同樣的原因嗎?四個省的市場,就是自己跑斷腿,一個人也不可能完成整個區域的銷售目標。既然公司給了自己華中區經理的職位,給了自己權力,自己為什麼不行使大區經理的職權,整天做那些業務代表的工作呢?
有了這個想法後,高天增便根據四個省區的不同情況,把銷售目標分解給銷售人員,讓他們來幹自己想幹而沒有那麼多精力和時間乾的事情。
目標分解後,高天增不僅增加了下面銷售人員的動力,而且減輕了自己的工作壓力,整個華中區的銷售面貌有了初步改善。然而由於個人能力參差不齊,並不是每個員工都能完成分解給他們的目標任務,結果銷量還是和總的目標任務有一定差距。高天增發現作為管理者,讓別人幹自己想幹的事情固然重要,讓別人幹好自己想幹的事情更為重要。
讓別人幹好自己想幹的事
讓員工幹自己想幹的事情只是分解銷售目標的初衷,讓員工幹好自己想幹的事情、完成銷售目標才是分解銷售目標的目的,只有每個人幹好他們的事情,團隊的銷售目標才能完成。
在完成動態的市場規劃、目標分解後,高天增便用大量的精力幫助那些完不成目標任務的銷售人員尋找原因,並指導、幫助他們幹好自己想幹的事情。
對這些人員跟蹤調查後,高天增發現不能完成目標的銷售人員存在的問題五花八門:有的確定了錯誤的重點市場,有的客戶開發力度不夠,有的客戶流失率特高,有的缺乏和大客戶談判的策略和技巧……
高天增發現這些問題後,對銷售人員存在的共性問題集中培訓共同解決;對銷售人員存在的個性問題單獨溝通分別解決;這樣還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就現身說法,通過傳幫帶的形式現場解決。除此之外,他還主動幫助銷售人員攻克難點市場、“釘子”客戶。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高天增每月輕而易舉地就能完成總公司下達給華中區的銷售任務。但是在高天增的心裡,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銷售管理者,除了完成公司下達的銷售任務,更要充分調動下屬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願意幹、樂意幹自己想幹的事情,從而實現更高的銷售目標。
讓別人樂意幹自己想幹的事
管理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在和銷售人員的接觸中,高天增日益感受到了管理的這一特性。把目標分解給每個省區的銷售人員、給他們傳授銷售方法等這些技術層面的東西很容易做到,挖掘銷售人員的潛力、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樂意積極主動地幹自己想幹的事情並不那麼容易。
首先,高天增幫助銷售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樹立和當前工作相關的遠大理想。這樣,銷售人員就會以正確的價值導向評判工作中的得失,就會覺得他們的工作有價值,就會為了他們的遠大理想更加積極努力地工作。
其次,真心相待每一位員工,感情驅動銷售人員更加積極努力地工作。高天增認為,自己不僅是下屬工作中的領導,更是生活上的兄弟、感情上的朋友、利益上的代言人。自己不僅要在工作中指導他們,更要在生活中像兄長一樣關懷他們,像朋友一樣和他們交心,像利益代言人一樣為他們爭取更高的福利待遇,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晉升機會。只有這樣,員工才會和自己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道創造輝煌的業績。
再次,建立有效的競爭機制。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高天增按照區域把華中區分成了四個小組,在組與組之間、人與人之間建立長期有效的競爭機制。通過競爭機制,整個團隊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積極努力地工作,完成更大的銷量成了員工追逐的一種樂趣。
通過高天增的努力,華中區的所有員工不僅願意幹、樂意幹他當初想幹但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乾的銷售工作,而且幹得卓有成效——華中區1995年的銷量不僅位列全國首位,而且當年的銷售記錄直到2002年才被打破。
正當康地公司對高天增的能力、業績一片叫好,準備給他更高的職位時,他卻做出了讓大家又一次匪夷所思的事情——辭職。辭職意味著他將放棄兩年來在康地所付出的努力,放棄康地優厚的待遇,放棄在康地美好的前程。高天增沒有表現出任何猶豫,因為他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企業家,不是“打工皇帝”。他清楚在人生中要取得最大的成功,不僅僅要善於爭取,更要善於放棄。
學會放棄
成功和爭取、放棄密切相關。放棄比爭取更難,因為它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是智慧和魄力。
爭取更高的分數,爭取上更知名的大學,爭取工資更高的工作,爭取更高的職位……是大多數人成長曆程中聽到的頻率最高的話,也是大多數人的奮鬥目標。但是仔細觀察就不難發現,每次爭取的結果總和為了這個結果所做的放棄有關。
每個人精力、時間有限,可利用的社會資源有限,所以往往會出現“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這時就要求我們果斷地做出抉擇,放棄不利於最終目標實現的東西,珍惜現有條件,爭取使現有資源實現產出最大化。
為了實現理想,學習創業所必須具備的營銷知識和管理技能,高天增放棄了在農科院的大好仕途;為了創辦自己的企業,高天增放棄了優厚的待遇,放棄了“打工皇帝”的前程;為了集中優勢資源開發優勢產品,開拓優勢市場,他在創業初期只選擇了豬和雞的預縮料進行研發生產,放棄了自己眾多的科研成果,放棄了鄭州以外的市場份額;為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他放棄了自己對廣安集團的絕對控股權,讓中高層管理者、技術骨幹、業務骨幹積極參股……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有兩件事情要做:爭取,放棄。和爭取相比,放棄更不易做到,因為放棄不僅需要的是當事人的勇氣,更需要智慧和魄力。
受資本、人力資源的制約,高天增起初放棄了雞、豬預縮料以外的產品;放棄了鄭州以外的市場空間。但是在選擇預縮料的那一刻,他就下定決心,努力把廣安預縮料做成質量一流的高科技產品,讓廣安成為鄭州預縮料的第一品牌。實現這兩個目標的前提就是真心相待每一個客戶,珍惜珍重每一位客戶。因為高天增堅信只有真心對待客戶,客戶才會真誠對待自己;因為在高天增心裡,客戶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
客戶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
客戶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沒有客戶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價值,沒有客戶的增長、沒有客戶需求的增長,企業就沒有發展的空間。
資產、品牌、人力資源是傳統意義上衡量企業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在高天增眼裡,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不是這些,而是客戶。從創業初期到現在,客戶始終是廣安集團所有工作的中心——一流的產品提供給客戶,一流的人才服務客戶,創造一流的品牌讓客戶認知,以便服務更多的客戶。
創業初期,為了儘可能地提高廣安預縮料的市場佔有率,高天增先後20多次到一家養殖戶那裡給他們傳遞各種養殖資訊,幫助養殖戶給豬診斷疑難雜症,當客戶知道高天增就是企業的老闆後,被高天增的所作所為感動得說不出話來,現在這家養殖戶已成為廣安9年來最忠誠的客戶之一;當得知一家養殖戶想使用豬預縮料後,高天增和同事抬著一袋預縮料,步行10多公里,穿越麵包車無法通過的村間小路,把產品送到了養殖戶的家裡……
就是在雜務纏身的今天,高天增每月也要抽出一定時間拜訪客戶:親臨養殖戶的養殖廠,幫助養殖戶解決飼養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獲取各種產品在養殖戶那裡的反饋資訊;到終端經銷商那裡瞭解市場行情,分析競爭對手,以便為公司制訂合適的銷售政策提供依據。
一切為了客戶,為了客戶一切,為了一切客戶。也許正是廣安強烈的客戶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促成了廣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當問及高天增創業以來最大的成就感是什麼時,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和廣安一起成長起來的合作伙伴都成了贏家。
企業家的胸懷有多大,企業的發展潛力就有多大
高天增從第一次落聘業務代表,到成為擁有30餘家子公司的博士董事長僅僅用了9年時間。我們無法考究在這個過程中高天增為之付出的努力和艱辛,單單他的胸懷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敬佩和學習。
“二進宮、三進宮”是廣安人力資源組成的一道獨特風景。最典型就是一位區域經理今年年初第4次來公司上班。問及高天增對這一現象的看法時,他含笑而答:鼓勵員工出去創業、鍛鍊、學習是廣安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成功了,他們可能成為廣安的合作伙伴;失敗了,廣安隨時歡迎他們回來。
每當高天增到老客戶那裡時,他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原來一窮二白的老鄉通過科學養殖,通過使用廣安的飼料,現在成了十里八村的致富狀元;原來靠幾千元資本,租一間門面房和廣安合作的經銷商現在有了自己的小洋樓、小汽車;原來到公司應聘時說話還臉紅的大學畢業生現在好多都成了公司獨當一面的中高層管理者,不僅有車有房,而且擁有廣安的股份。
企業家的胸懷有多大,企業的發展潛力就有多大。我們有理由相信,廣安集團將會更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