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感的小故事

  成就感是快樂,是自信。是對於自我、人生以及愛與被愛的態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篇1:疼痛感與成就感

  女兒一歲左右的時候,能辨認出家裡的幾個大的物品,如冰箱、微波爐等。每次她指認對了那些物品時,我們都會用掌聲和歡呼聲來讚揚她和鼓勵她,她也會因此高興得嘿嘿直笑甚至手舞足蹈。她還能扶著硬物慢慢地走路。學走路肯定是要摔跤的,摔痛了就哭是緊接著的一個必然程式。每當此時,我和她媽總會抱著她百般勸慰,但效果不太好。她總要哭上好幾分鐘才能慢慢停止。

  有一次,她又摔跤以後大哭,我抱起她來,突然靈機一動,問她:微波爐呢?她立即停止了哭泣,目光四處尋找,然後抬起手準確地指出了微波爐的所在,同時還發出“嗯、嗯” 的聲音,相當於我們說“那裡、那裡” 。在從我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之後,她得意地笑了,那種和著淚水的燦爛的笑容讓我心疼無比也驚喜無比。她是忍著痛來完成任務的!而且,摔倒以後又豈止是疼痛而已!肯定還伴有恐懼、緊張、煩躁等負性情緒。但是,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卻不僅可以使她能夠忍受住疼痛,還可以使她的心情迅速地變好!

  我一向認為,疼痛感和成就感相比,[中華勵志網]前者更為本質一些,因為人首先是生物性的存在,然後才是社會性的存在。但女兒的表現卻證明這種看法不一定正確。一歲的孩子還沒有學會撒謊,她可以向我們展示更多的人性的真實。

  由此想到戰場上的英雄們,受了重傷還將最後的子彈射向敵人,或者引爆最後一個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對他們而言,完成了任務的成就感的重要性不僅超過了疼痛,而且超過了生命本身。

  軀體的疼痛可以用成就感來減輕,心靈的痛楚也是如此。勞作和勞作以後的收穫,除了物質的以外,還有無法測量的精神的。對很多人來說,後者可能更有價值。

  當我們煩惱的時候,做一點能很快獲得結果的容易的事,並充分享受由此帶來的小的成就感,也許是對抗煩惱的一劑良藥。

  有人說,煩惱即人生。如果這句話是對的,如果人們還有可能使人生變得不那麼煩惱,那就需要把人生的路從起點到終點用大大小小的成就的果實鋪滿。因為,對人而言,成就感可以比身體的疼痛感和一切負性情緒都更本質一些。

  不必懷疑。因為這有一歲的孩子為證。

  篇2:點子來成就

  有這樣一個鄉下人,家窮,只上過幾年學,人挺機靈,小點子多,但沒有一個點子讓他成名,從窮孩子到窮老頭,有人叫他“瞎點子”。

  其實他的許多點子並不瞎,比如,他六歲時把自己破得不能穿的褲子剪掉兩條腿,把剩下的剪成絲絲縷縷,那樣穿出去,讓人笑了,最後被爹打了,但後來,還真的有了他那種“流行時裝”;比如,他十一歲時寫了一篇命題作文,裡面有一個小細節:晚上睡覺娘總是讓他去拉燈,他想發明一種開關,吼一聲就讓燈滅了……老師批語是:“還是用油燈吧,一吹就滅了!”意思是他太懶了,沒想到,幾十年後真有了“家用聲控感應電燈”;比如,他四十歲時,給兒子做了一雙木質“軲轆鞋”,能在地上滑著玩,沒過幾天,商店裡進了一種鞋,叫“旱冰鞋”,和他做的一模一樣,幾十元一雙,據說發明這鞋的人已經是億萬富婆了……

  如上的點子在他大半生中不計其數,“瞎琢磨”是出了名的,一樣沒成,按他的話說,一是沒夢想成真的輔助條件,二是沒動真勁兒。

  64歲時,經親戚關照,他頭一回走出了山門,到縣裡一家文印店做看門人。閒著,他的心和手閒不下來,就瞅上了那幾臺電腦:嘻!沒事打打電腦也怪有意思的!於是就學起電腦來。

  學電腦的過程中,他最討厭的是鍵盤上的英文字母,一個一個請教人家多次,再看,還是一個一個不認識的生臉鬼臉,哪有漢字親切!他就不明白,中國人用的電腦,為啥連鍵盤上都全是英國臉?他認真地問店裡的小姐,人家笑得花枝亂顫,說英文鍵盤的霸權多少年了,還沒有敢挑戰的,你個窮老漢想挑戰?

  就在這一時刻,連字都不會打的64歲的他,生出一個新點子:挑戰英文鍵盤霸權!

  這回和從前不同了,這回是為國而戰,他要動一動真勁兒了!

  自學,請教,上學習班,投師深造,六年時間,70歲的他算是能玩轉電腦了。

  接下來,他開始研究漢語拼音。漢語只有415個字音臺灣只有414個字音。完全可以發明一種能夠容納所有漢語發音的鍵盤,在鍵盤上一敲代表發音的鍵,就能打出漢字!

  畫圖畫了上萬張,問題是鍵盤上的按鍵太多。他初步設想:使用中文打字鍵盤,手指動兩下:第一下,選擇您所需漢字的同音字程式碼,第二下,點您要的字就行了。漢字中有不少同音字,比如“一”字,同音字共有156個,最少的同音只有一個字,大多數漢字的同音字數量為一二十個,電腦顯示屏的一半位置容納這些同音字已綽綽有餘。

  他琢磨出“中文打字鍵盤”的“檢索詞庫”,把《新華字典》上的字全部輸入到詞庫中!

  用了8年時間,他成功了!中文打字鍵盤完善登場,最初的“幻想”成了現實:只需手指動兩下,就能準確打出一個漢字。

  2005年11月,北京某科技公司對他發明的“中文打字鍵盤”進行資產評估,評估結果是2000萬美元!

  大多國人是從另一角度去看這項發明的:中國的電腦、網路系統,如果都服從於美國的核心技術和標準,的確便捷、舒服,但久而久之,我們會成為“美國標準”的奴隸。一個民族如果要在世界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用本民族獨立開發的核心技術,去佔領當代技術高地。“中文打字鍵盤”的象徵意義,遠遠大於其實際意義。2007年4月3日,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把這一專利申請呈交國務院審查和稽核。經國務院批准,由科技部、商務部、教育部、資訊產業部、國家知識技術產權局、中國貿易促進會和北京市政府七家單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科技成果推廣與商務專案合作推介會”,“中文打字鍵盤”是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

  七十多歲的鄉下老人,他數不清的點子中,終於有一個成了明亮的星。

  他就是河南省汝陽縣老人武文。現在,他常對嘲笑了他幾十年的兒孫們說:“人生,有一個好點子,並動真勁兒去幹,沒有成不了的!”

  篇3:成就感

  我有一位朋友,生意做得非常之棒。一年裡他至少談成三十筆生意,每一筆生意,都會讓他大賺一筆。毫無疑問他是那種很有成就的男人,然前幾天小聚,他卻對我說,過去的一年,他最有成就感的,其實是學會開車。

  這麼多年,朋友一直沒有拿到駕照。他幾乎什麼都懂,什麼都會,唯開車對他來說,似乎是一條永遠不可逾越的鴻溝。考了很多次,卻都沒有通過。有那麼幾次,朋友甚至對我說,放棄算了——僱個司機,或乾脆步行,支援低碳。

  然他終沒有放棄。當終於拿到駕照,他興奮得幾乎通宵未眠。太過癮啦!朋友說,太有成就感啦!

  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會把拿到駕照當成多麼了不起的事情,更沒有幾個人將學會開車當成一件多麼了不起的大事。可是朋友不同。當一個人萬般渴望做成一件事情,當這件事情總是不能夠如意,當這件事終於搞定,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職業按部就班,越來越好,對朋友來說,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或許也有成就感,但那種成就感與終於拿到駕照相比,會遜色許多。——成就感與事情的大小無關。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說美國的一名網球選手在歷經五年地獄般的艱苦訓練以後,終於一鳴驚人。而當記者問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時,手捧獎盃的他脫口而出,當我為女友做一道她最喜歡的菜時,最有成就感。

  做一道菜,並不困難。對他來說,也是如此。事實上,對那道菜,他早已輕車熟路,爐火純青。之所以仍有成就感,是因為,他知道,當他將那道菜端上餐桌,他的女友是快樂的。他愛她,他希望她快樂——他的成就感建立在愛人的快樂之上,而一個冠軍對他來說,不過是一個交代——對朋友的交代,對家人的交代,對教練的交代,對五年心血的交待。

  所以,成就感不僅僅是得到——比如一個駕照,有時也是付出——比如努力讓所愛的人快樂。最重要的是,成就感與成績的大小無關。

  成就感屬於成績。但並非所有的成績,都會產生成就感——單純的成就感比成績重要得多。

  成就感是快樂,是自信。是對於自我、人生以及愛與被愛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