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業餘網球愛好者如何避免膝關節疼痛的方法

  作為一名業餘酷愛網球運動的人來說,經常會聽到朋友們抱怨打完球后膝關節疼痛,而且經常是長年累月的疼。休息一段時間後會好一些,但只要走向球場,幾場球下來,膝關節又開始發作。要是連續一段時間可以打球,基本上是拖著病腿去戰鬥了。而很多熟悉我的球友對我是又愛又恨,因為我可以隨時陪他們打球,而我的膝關節似乎是鐵打的,在場上就數我跑得歡,每球必救,但下來後從沒說過膝關節疼,而且經常大呼舒爽!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業餘網球愛好者如何避免膝關節疼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業餘網球愛好者如何避免膝關節疼痛

  我的腿當然不是特殊材料製成的,而打球后膝關節感覺異樣疼痛也曾經困擾我。流行的觀點是打球劇烈奔跑,而且是反覆的驟停驟起,來回折返,對膝關節的衝擊以致疼痛甚至發炎是不可避免的。我一直對此存疑。試想我們業餘打球的活動量才是職業運動員的幾分,要是運動會直接傷害膝關節,那職業運動員還不早就殘廢了!此時會有球友馬上反駁我,你沒看到球員們在一個個報傷病嗎?那就是結果啊!我堅持認為職業運動員的傷害應該是過於劇烈的比賽情形下,不可避免的,不可控制的受傷,與我們業餘每週就打那麼幾次,每次就打那麼幾小時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們的是健身運動,運動強健身體是有科學依據的,假若經由運動鍛鍊一定會受傷,而且是膝關節受傷,那我想這項運動的普及就太沒有必要了,也是難以推行的。而事實是,總覽全世界各地,常年打球,打球到老的人們比比皆是,他們不可能都是整天忍者膝關節疼痛在戰鬥!

  有了這種認識,我開始檢視自己在打球時的運動狀態。我是非常強調屈腿蹬地發力的,而且也注意不發全力擊球,但是即便如此,膝關節在打球后甚至打球中也會感覺疼痛。教科書上,教學視訊中都是如此強調的呀,問題究竟在哪裡呢?

  我於是繼續仔細觀察目前男子網壇最優秀的兩名球員,費德勒和納達爾的場上移動特點,尤其是看他們墊步以及奔跑時的樣子。反覆觀看許久,終於發現人家與咱們的不同。他們在墊步的時候明顯有一個向前彈腳的動作,而且全場中每個墊步都是這樣,奔跑的時候那種給人的強烈的節奏感也是由於有一彈一彈的輕微的頓挫而產生的。我於是嘗試著墊步彈腳,發現自己以往被錯誤灌輸總是保持前腳掌著地,屈腿踏地向上向前墊步時根本做不出彈腳的動作,若勉強做很難保持身體平衡,極易趔趄摔倒,而且整個小腿和膝關節自始至終非常緊張,這應該就是我平時強迫自己做出的以為是正確的待機而動的樣子,如此緊張的狀態,不僅膝關節會痛,小腿也非常容易抽筋。反覆琢磨觀察後終於發現原來他們這個動作是和小時候做原地立定跳遠的動作完全一致的。也就是隨著屈膝前頂,重心是先腳跟後腳尖的向前向上頂出去,騰空時有個輕鬆的彈腳尖的動作,然後前腳掌落地保持機動隨時變向。如此那個彈的動作非常容易實現,而這個彈的動作非常簡潔迅速地給腿部以及膝關節一個放鬆舒展的休息,落地後又進入了緊張待動的機動狀態。兩者銜接轉換的嚴絲合縫不留痕跡。再看跑動以及發力蹬腿的時候基本都是這個樣子。

  終於找到問題的癥結了。業餘網球愛好者由於缺乏專業教練的指導,多數教練也注意不到這個細節打球的時候沒有主動把肌肉放鬆放在運動的全過程中,即使不去屈腿,就是簡單站著,不斷揮幾拍,打上半小時一小時,肌肉,關節必會疲勞,長此以往膝關節必會受傷疼痛。

  我在發現了這個關鍵點後,先是在有空有機會的時候就去練習,腳跟腳尖屈腿蹬送彈腳落地,走路的時候也有意跨步單腿做這個動作,如此發現走路都不累了,越走越帶勁兒,陪媳婦逛街也不發怵了。然後回到場上,不斷提醒自己做出這個動作要點,於是前面球友看到的情景就出現了。往往天天打球,每次四五個小時也不覺得累,渾身輕鬆,膝關節再也不疼了。希望廣大球友也注意訓練自己這個環節,做到在場上隨時放鬆肌肉,保持活力,健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