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學期國學經典誦讀心得

  經典浸潤童年,智慧點亮人生。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關於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經典浸潤童年,智慧點亮人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名篇佳賦,燦若星河,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閃爍著光輝思想和深遠智慧的篇章,這些經典已經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寶藏!

  為了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激發全體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我校舉行這次集吟誦、演唱、表演、背誦為一體的國學經典詩文誦讀比賽。

  品悟中華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就需要我們誦讀經典詩文,在誦讀中品悟,在品悟中傳承。閱讀經典可以使我們心情愉悅,眼界寬廣;可以使我們撥雲見日,柳暗花明。《論語》字字珠璣,教我們如何做謙謙君子;《弟子規》諄諄教誨,教我們學修身齊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告訴我們怎樣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訴我們如何尊老愛幼;“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告訴我們懂得怎樣感恩。一篇篇經典美文,一句句哲理結晶,不僅能讓我們享受閱讀的快樂,還能讓我們悟出做人的道理,從而提高人格品位,提升精神境界,追求美好人生。

  同學們,老師們!國學經典誦讀比賽是短暫的,但是,誦讀的任務是延續的,是長久的。愛中華,讀經典,讓每個人,每個青少年學生都參與到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活動中去。在中華美德的滋養下,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陽光燦爛,我們誦讀千古美文,在書聲琅琅的氛圍裡,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我們舉辦經典誦讀比賽,就是要讓經典滋潤我們的心田,伴著我們成長,使文明溢滿校園。

  篇二

  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國學經典》這本書正是中國小學生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小學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閱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篇三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寒假無聲無息地來臨,國學大賽已經熱火朝天了!大家都興致勃勃地去參加比賽,本來一張臉像開了花一樣,但是一拿到比賽成績,就晴轉多雲了!到底怎樣才能考出高分!就來看看我小菜葉的比賽經歷吧!寒假快要結束了!我卻還沉浸在收紅包的喜悅中,天天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但是我無意中聽到了同學們在談論國學的比賽成績!這下可好,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不知所措!急忙開啟電腦,看到那100道目,我嚇到目瞪口呆!立馬叫姐姐來幫我的忙,滴答,滴答……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ok!終於完成咯!”我迫不及待地點完成習題,可是眼前的一幕讓久久沒緩過神來!我居然才考了39。5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咳,我可從來沒考過這樣的分數啊!人家都考100分!不久是100個題目嘛!大不了亂點嘛!哼!有什麼了不起的!”我拿起滑鼠一陣狂點,這點點,哪點點。這會兒我可有個心理準備了,拿起一張白紙把眼睛捂住,噹噹噹!32。5。

  我一氣之下,把網站關掉,一個人傻呆呆地坐在椅子上,看著手上的論語,淚花在眼睛裡打轉!我為什麼不能比過他們嗎?難道是我的粗心!“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想到了媽媽對我說話過的話,頓時鼻子一酸,看起書來……第二天,我又信心滿滿地開啟電腦,答起題來,我的眉毛緊縮,彷彿就在知識的海洋裡翱翔著,拋開了一切煩惱,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屏住呼吸,結算成績,終於考出了70多分的成績,雖說比不上那些高材生考了100分,但是我努力了,看到了自己的勝利,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雙手,就是這雙手給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甜蜜感!品味書香,誦讀經典,只有自己看成裡面的一員才有可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正是這樣,趁現在趕緊為自己設計一條座右銘吧!他將會伴隨你走過人生的第一道門檻!加油吧!努力超越自己!中國的歷史,正等著那些通過自己的努力拼命紮根於土地,自己拼命汲取水分的花朵來閱讀,只有靠自己,相信自己,那麼你就會尋覓到知識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