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怎麼養殖的方法技巧
“娃娃魚”一般是指“大鯢”,因為它的叫聲像嬰兒的哭聲,因此人們又叫它“娃娃魚”。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一起器去拉拉麵娃娃魚怎麼養吧。
娃娃魚的養殖方式:
【養殖條件】
室內外均可養殖。室外為露天專門修建的養殖池,室內為各種閒置設施改造成的養殖池。養殖池只需保證安全牢固不滲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備增氧機。室內養殖池的大小可從1平方米到幾十平方米不等。養殖池在放養前需用水浸池1個月,使pH值在***以下,一般不要強光照,只保持微光或無光均可。
【日常管理】
大鯢的日常管理簡單,但很重要。投餌時保持三定:定時、定點、定量。瞭解大鯢的生態習性很重要,大鯢喜靜怕吵,喜清水怕渾水,喜陰暗怕強光,養殖中要儘量照顧它的這些習性。另外,定時對鯢體及養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溫變化,夏季控制水溫不超過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溫低於結冰溫度。
【水質調節】
養殖大鯢應經常保持大鯢池內水質清爽無汙染,水體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間。在實際養殖過程中,要及時清除殘餌和排洩物,定期用生石灰調節水質,長期保持池水流動。
【溫度光照】
大鯢對水體溫度要求較嚴,超出其忍受力會造成大鯢冬眠或夏眠,在炎熱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須採取降溫或增溫措施,確保大鯢有一個適宜的水溫生長環境。另外,大鯢畏光,養殖場應採取措施避免日光強射,夜晚巡查時,不能用強光對射。
【放養密度】
大鯢養殖池其放養密度視養殖大鯢規格和養殖場水源、水體、餌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況下,苗種階段考慮大鯢其活動範圍較小,攝食能力較弱,放養密度可適當偏大,便於集中管理飼養。在成鯢階段考慮大鯢活動範圍大,攝食能力強,加之有互相攻擊性,其放養密度應小。我們多年的養殖實踐認為,苗種階段其放養密度為60~100尾/平方米,成鯢階段5~20尾/平方米。放養時,要求規格儘量保證整齊,個體之間不宜相差0.5倍以上。
【飼養技巧】
養殖池設餌料臺,檯面高出水面少許。投喂飼料,以天然餌料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類、蟲類、肉類及魚類、貝類等。每天早晚各投餌一次,時間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為好。在投餌料時應先清理掉上次的殘餌。投喂量為體重的5-10%。當水溫在16-23℃時應加大投餌量,次數及時間可保持不變。
【防偷防逃】
大鯢逃跑能力特強,其陸上或水中運動較為敏捷,並能爬高頂重,稍有不慎便會逃逸,必須時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時要注意。養殖池和整個養殖場所有進出水口和陸上通道口都要裝防逃設施。 大鯢其經濟價值較高,在養殖過程中要時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盜。
【病害防治】
大鯢在人工養殖環境中,由於環境、餌料、密度等影響,人工養殖大鯢比野外大鯢發病率、死亡率高出幾十倍以上,要提高養殖大鯢成活率必須在加強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預防為主,方能保證大鯢養殖成功出成效。
【生活習性】
大鯢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蟲、魚、蟹、蝦、蛙、蛇、鱉、鼠、鳥等為食。捕食方式為守株待兔。大鯢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間,洞穴位於水面以下。夜間靜守在灘口石堆中,一旦發現獵物經過時,便進行突然襲擊,因它口中的牙齒又尖又密,獵物進***內後很難逃掉。它的牙齒不能咀嚼,只是張口將食物囫圇吞下,然後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魚有很強的耐飢本領,飼養在清涼的水中二、三年不進食也不會餓死。它同時也能暴食,飽餐一頓可增加體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時,還會出現同類相殘的現象,甚至以卵充飢。
【形態特徵】
兩棲脊索動物,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種,在兩棲動物中要數它體形最大,全長可達1米及以上,體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點類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壯扁平。最近科學家研究:大鯢小時候用的是鰓呼吸,長大後用肺呼吸。大鯢棲息于山區的溪流之中,在水質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並且要有迴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鯢頭部扁平、鈍圓,口大,眼不發達,無眼瞼。身體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漸轉為側扁。體兩側有明顯的膚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後五,具微蹼。尾圓形,尾上下有鰭狀物。大鯢的體色可隨不同的環境而變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體表光滑無鱗,但有各種斑紋,佈滿粘液。身體腹面顏色淺淡。
【生長繁殖】
雌鯢每年7~8月間產卵,卵產於岩石洞內,每尾產卵300枚以上,剩下的撫育任務就交給了雄鯢。雄鯢把身體曲成半圓狀,將卵圍住,以免被水沖走或遭受敵害,直至2~3周後孵化出幼鯢,15—40天后,小“娃娃魚”分散生活,雄鯢才肯離去。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也是最長的,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能活130年之久。
娃娃魚的觀賞價值:
娃娃魚的背部色彩斑斕,前肢四指似人手,後肢五趾如人足,嘴邊特大叫聲洪亮,酷似嬰兒,故名娃娃魚,大鯢的壽命在兩棲動物中是較長的,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可長達50-60餘年,野生狀態下可存活130餘年,故也有人叫他“壽星魚”,大鯢作為觀賞動物歷來為人民所喜愛,可使公園、動物園和遊覽區增加新奇的景觀。
張家界將為國內最大的娃娃魚“笨笨”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條取名“笨笨”的中國大鯢,2005年曾在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上與公眾見面,當時展出時長約180釐米,重約65公斤,娃娃魚“笨笨”已近130歲的高齡,體長近2米,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最大娃娃魚。
據介紹,“笨笨”是張家界白族農民王國興1982年從鄰鄉群眾手中收購而來,當時重約45公斤,體長約150公分。隨著大鯢“笨笨”年老體弱,怕光怕人,“笨笨”被放回張家界國家大鯢自然保護區內的純天然溶洞裡生活。“笨笨”擁有方***張家界金鯢生物公司***負責人王建文說:“為喚醒國內對大鯢這種珍稀動物的保護意識,該公司決定為笨笨申報世界紀錄”。王建文表示,他們將為“笨笨”申報吉尼斯動物類世界之最,相關申報材料將於2013年1月正式遞交英國吉尼斯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