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土豆種植的方法有哪些

  馬鈴薯又叫土豆,產品耐貯運,營養豐富,在河南省一般春秋兩季,以春季為主,畝產一般在2000㎏—5000㎏.秋季以繁種為主,產量稍低於春季。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河南土豆種植的方法,一起來看看。

  河南土豆種植的方法

  1、施肥整地

  土豆喜肥,底肥一定要施足,畝施農家肥5000公斤、高鉀型複合肥50公斤、生物菌肥2公斤、微肥1公斤。墒情不足的在下種前要洇地造墒,時間一般在播種前5天。可按大行距50釐米、小行距40釐米、株距20釐米開溝。

  2、播種蓋膜

  地膜土豆一般在春分到清明播種。在切塊時,每塊種塊保留2-3個芽眼。種塊用乾燥的草木灰或多菌靈等廣譜性殺菌劑對水200倍防毒處理,一般畝用種量在150公斤左右。播種時使種芽朝上。此法長出的土豆相對集中,秧苗生長快。播種結束後,從大行內兩邊取土將土豆溝填平,之後蓋地膜用土把地膜壓嚴實。

  3、苗期治理

  播種20天左右,有苗露土時可將出苗處的地膜摳破放風,以防蒸苗,苗子四周的地膜用土壓嚴。

  土豆的生長習性

  生長週期

  1.休眠期

  馬鈴薯收穫以後,放到適宜發芽的環境中而長時間不能發芽,屬於生理性自然休眠,是一種對不良環境的適應性。塊莖休眠始於匍匐莖尖端停止極性生長和塊莖開始膨大的時刻。休眠期的長短關係到塊莖的貯藏性,關係到播種後能否及時出苗,因而關係到產量的高低。馬鈴薯休眠期的長短受貯藏溫度影響很大,在26攝氏度左右的條件下,因品種的不同,休眠期從1個月左右至3個月以上不等。在溫度為0-4攝氏度的條件下,馬鈴薯可長期保持休眠。馬鈴薯的休眠過程,受酶的活動方向決定,與環境條件密切關聯。

  2.發芽期

  馬鈴薯的生長從塊莖上的芽萌發開始,塊莖只有解除了休眠,才有芽和苗的明顯生長。從芽萌生至出苗是發芽期,進行主莖第一段的生長。發芽期生長的中心在芽的伸長、髮根和形成匍匐莖,營養和水分主要靠種薯,按莖葉和根的順序供給。生長的速度和好壞,受制於種薯和發芽需要的環境條件。生長所佔時間就因品種休眠特性、栽培季節和技術措施不同而長短不一,從1個月到幾個月不等。

  3.幼苗期

  從出苗到第六葉或第八葉展平,即完成1個葉序的生長,稱為“團棵”,是主莖第二段生長,為馬鈴薯的幼苗期。幼苗期經過的時間較短,不論春作或秋作只有短短半個月。

  4.發棵期

  從團棵到第十二或第十六葉展開,早熟品種以第一花序開花;晚熟品種以第二花序開花,為馬鈴薯的發棵期,為時1個月左右,是主莖第三段的生長。發棵期主莖開始急劇拔高,佔總高度50%左右;主莖葉已全部建成,並有分枝及分枝葉的擴充套件。根系繼續擴大,塊莖膨大到鴿蛋大小,發棵期有個生長中心轉折階段,轉折階段的終點以莖葉幹物質量與塊莖幹物質量之比達到平衡為標準。

  5.結薯期

  即塊莖的形成期。發棵期完成後,便進入以塊莖生長為主的結薯期。此期莖葉生長日益減少,基部葉片開始轉黃和枯落,植株各部分的有機養分不斷向塊莖輸送,塊莖隨之加快膨大,尤在開花期後10天膨大最快。結薯期的長短受制於氣候條件、病害和品種熟性等,一般為30-50天。

  生長條件

  馬鈴薯性喜冷涼,是喜歡低溫的作物。其地下薯塊形成和生長需要疏鬆透氣、涼爽溼潤的土壤環境。

  馬鈴薯對溫度的要求:塊莖生長的適溫是16℃~18℃,當地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莖葉生長的適溫是15℃~25℃,超過39℃停止生長。

  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佈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