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物理退燒的方法

  小兒發燒怎麼辦?有些寶寶一旦發燒,就會持續一段時間,難免讓家長憂心不已。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1、減少衣被:發燒時切記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服、蓋太厚的被子。這種傳統捂汗”的方法不利於散熱退燒,反而會因過熱導致高熱驚厥。對於許多小嬰兒來說,只要減少衣被就能使體溫降低。

  2、多喝水:有助於發汗散熱,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機體丟失的水份。

  3、冷敷法: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對年長兒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更好。

  4、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將孩子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可使面板血管擴張,增加散熱;另外水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散失一部分熱量。

  5、溫酒精拭浴: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放在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和大腿根部,再擦拭四肢及背部。不能直接用酒精擦拭,此法不適於1歲以內的嬰兒.

  小兒發燒10個誤區

  誤區1: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溫很高。但這就是發燒了嗎?其實孩子感覺身體發熱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於戶外等,但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的面板溫度在10—20分鐘內就能恢復正常,所以發熱的孩子不一定是發燒了哦!

  但如果孩子仍是感覺發熱不舒服,媽媽可以先通過孩子手心和頸後的溫度,初步判斷體溫是否正常。當然,使用體溫計測量體溫可以最準確的判斷孩子是否發熱:通常用肛表測量直腸溫度,尤其是對小嬰兒會較為準確***正常體溫為37℃--38℃***;也可測量腋下或頸部的溫度***正常體溫為36℃--37℃***。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

  誤區2:發燒對身體有害

  寶寶發燒了,肯定是病毒入侵導致感冒了!這是很多父母第一時間的想法。實際上發燒並不都是對身體有害的。發燒會啟動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身體保護機制之一。普通發燒***37.8—40℃***可以幫助生病兒童抵抗體內感染,通常是對身體有好處的。當然啦,寶寶發燒雖然並不是壞事,但父母還是不能掉以輕心,要好好照顧好小寶哦。

  誤區3:發燒會燒壞大腦***發燒超過40℃是危險的***

  寶寶發高燒了,會不會燒壞腦子的。相信很多父母都曾聽說過這樣的說法,所以當寶寶燒到39℃以上時,爸媽都用盡法寶想要把寶寶體溫降下來。事實上,發燒合併感染並不會對大腦造成損傷,所以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擔心寶寶會燒壞腦或者落下什麼後遺症。

  但是當體溫高於42℃時,發熱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並且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時,體溫才會高到這種程度***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裡***。當寶寶發高燒時相信大部分爸媽都已經坐不住要把寶寶往醫院送去了,在醫生的照料下,寶寶體溫肯定不會高到那種程度,所以爸媽不必太過擔心。

  誤區4:孩子很容易因發燒導致驚厥

  寶寶發燒引起驚厥,是3歲以下寶寶常見的急症,因為他們的大腦功能還未發育熟。如果寶寶在家中突然發生驚厥,媽咪一定不要驚慌,也不要拍打、搖晃或大聲呼喚寶寶,更不要把寶寶緊緊摟抱。

  事實上,只有4%的兒童會發生熱性驚厥。專業兒科醫生指出,即便沒有藥物治療,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時間內緩解,所以正確的做法是:父母最好不要隨意搬動孩子,注意保持孩子頭部側向一邊,避免口腔中的黏液吸入氣管造成窒息,同時將寶寶的衣領解開,以免過緊影響呼吸。

  誤區5:熱性驚厥是有害的

  熱性驚厥多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痙攣或抽搐等。熱性驚厥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它通常會在5分鐘內停止發作,並且不會造成身體的永久損傷。它也不會令兒童有更大風險。但是在下次發燒時,可能會有復發傾向。如果驚厥現象超過5分鐘,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誤區6:治療發燒必須吃藥

  發燒38度以下,如果寶寶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補充維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優先使用物理退燒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熱貼。

  一般當寶寶在體溫達38.5℃以上時才考慮使用退燒藥,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間隔4--6小時,多飲水,為避免胃腸刺激,宜在飯後服用。退熱藥治標不治本,可能掩蓋病情,應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不同的退熱藥最好不要隨意互相併用,退熱藥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數或增加劑量。用藥時間不要超過3天。

  誤區7:如果不及時退燒,體溫會一直升高

  寶寶發燒時爸媽們都會很緊張地給寶寶嘗試各種退燒方法,他們普遍認為如果不及時給寶寶退燒,寶寶的體溫會一直升高,繼而容易“燒壞腦”。其實,每個人的大腦內都有個“恆溫調節器”,所以由感染引起的發熱,體溫常會在39.5—40℃達到最高點,而很少會超過40.6—41.1℃。而且正如前文提及,只有當身體處在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時,體溫才會高到像後者這種程度。

  誤區8:體溫降下來後,就不會再反彈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因此,當藥力逐漸減弱,體溫就會回到原來的水平並需要再次治療。只有徹底制服了病毒時,發熱才會消失。

  誤區9:如果發熱時體溫很高,說明病情很嚴重。

  發熱時體溫高,引起的原因不一定嚴重。一些父母認為寶寶體溫一直降不下來,導致感染的原因肯定很嚴重。事實上,對藥物沒有反應的發熱可能是由病毒或細菌造成的,與感染源的嚴重性無關。

  如果孩子出現高熱持續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面色灰暗、咳嗽加重等情況,即使體溫不高也需及時就醫。

  誤區10:口腔溫度在37.1-37.8℃是低燒

  在這範圍內的溫度是正常的。體溫在一天之中是有變化的,它一般會在下午和傍晚時達到最高點。而低燒的真正範圍是37.8—39℃。另外提醒父母的是,給寶寶測量體溫有多種方法,學齡前寶寶最好不要用口表測量體溫,以免發生意外。推薦父母使用耳朵測溫計,測量體溫既安全又快捷。

  小兒生病發燒注意事項

  1、38.5℃以下不要緊的,但不能掉以輕心。要隨時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隨時測量孩子的體溫,經常喂孩子水。不要給孩子穿過多的衣物。要保持室內通風,6個月以後的寶寶家裡要準備好退燒藥。

  2、溫度在38.5℃—39.5℃之間,按說明書吃退燒藥。藥吃一下10分鐘後,給孩子加衣服。半個小時之後,脫掉多穿的這些衣物,用溫水給孩子擦身子,會看到汗馬上就出來了,這個時候孩子的體溫就會慢慢的降。

  3、發燒本身就是孩子體內有病毒,孩子自身也在抵抗病毒,一次是不會解決問題的。4—6個小時之內溫度還是會再上去的,可以繼續前面的第二步。

  4、基本4—6次之後,孩子的溫度就被控制住了。

  5、發燒39.5℃以上,一定要去醫院,4—8小時之內不會對大腦有損傷,但時間越長對孩子越不好。這個時候可以用酒精擦孩子的手心和腳心,但不能多擦,這個辦法可以快速降溫。沒有酒精,可以直接用自來水擦一下孩子的身子,然後立即上醫院。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