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頸椎病的中醫藥方與注意事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一天到晚坐在室內工作,導致很多人得了脊椎病,很多人回去找中醫看病,其實自己也可以治療好自己的頸椎病,小編這裡有藥方。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治療頸椎病的中醫藥方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治療頸椎病的中醫藥方

  1、全蠍10克,娛蚣2條,鹿銜草、川芎、當歸、自然銅、烏梢蛇各15克。將藥加水煎者2次,取藥汁混合,每日飲服2次。

  2、白芍30克,木瓜13克,雞血藤15克,葛根、甘草各1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3、蒼朮、炒白芍、茯苓各20克,川芎15克,橘梗、乾薑、厚朴、甘草各10克。製成合劑,每次30毫升,日3次,2周為1療程。

  4、葛根25克,靈仙、雞血藤各15克,白芍15-30克,甘草6克,炙蜈蚣2條***研水沖服***或全蠍8克。本方每日1劑,水煎服,可隨症加減。

  5、白芍30克,甘草15克,酸棗仁、牡蠣各10克,威靈仙、元胡各12克。將藥加水煎煮2次,取藥汁混合,每日分2次飲服。

  頸椎病要注意什麼

  1.頸椎病發作期間不宜運動,尤其是頸椎後仰運動。

  2.睡覺的時候,頸部要在枕頭之上,不要懸著,這樣會加大頸椎的負擔,一般枕頭中間的高度是12~16cm比較符合人體生理規律。

  3.習慣側著睡覺的人,枕頭的高度要和肩一般高。

  4.患者頸椎病的人不要躺在床上的時候看書,即使頸椎正常,躺在床上看書也會對頸椎、對視力造成壞影響。

  5.頸椎病患者,躺在床上的時候,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的上方,容易拉伸到肩部、頸部的肌肉。

  6.頸椎病患者在日常活動中,如洗臉、喝水、刷牙的時候,不要讓頸部過於拉伸或過於彎曲。

  7.頸椎病患者不能做肩部、頸部幅度過大的勞動,比如擦玻璃等。

  頸椎病的最好鍛鍊方法

  1.在電腦前面坐1、2個小時之後就要轉動一下脖子,加速血液迴圈,但是活動的力度和幅度不能太大。如頸部運動,按照上下左右的順序分別傾10次;搖動上肢,左臂和右臂各二十下;抓空訓練,雙臂平放,雙手同時做屈伸運動,各50次;區域性按摩,在頸部、大椎穴、風池穴周邊尋找痛點或硬結點,在這些有反應的地方揉一揉。

  2.頸椎病一般是由於長時間一動不動,且頸椎過度勞累導致氣血失和,如外感風寒,就會阻滯經絡。可以採用以下推拿方法:

  1***輕型脊髓型頸椎病可以使用推拿治療,但是嚴重的脊髓型頸椎病則忌用推拿治療,否則會加重脊髓損害。在推拿的過程中,手法要以溫和為主,不能用旋扳手法。

  2***在實施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的時候,要著重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施力,如缺盆、肩井、風府、風池等。

  3***推拿要以拍法、抹法、叩擊為結束手法。

  3.除了以上的鍛鍊方法,還有一些理療方法,如使用高頻或低中頻電療來達到緩解症狀,放鬆肌肉的目的。

  脊椎病的分類

  1、神經根型: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或骨質增生的刺激,壓迫脊神經根,引起上肢的感覺、運動功能障礙,常表現為一側上肢節段的運動障礙或感覺麻木。

  2、脊髓型:頸椎間盤突出、韌帶肥厚骨化或者其他原因造成頸椎椎管狹窄,脊髓受壓和缺血,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者。有的以上肢開始發病,向下肢發展;有的以下肢開始發病,向上肢發展。主要表現為走路不穩、四肢麻木、大小便困難等。

  3、椎動脈型:由於鉤椎關節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椎動脈,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全者,常伴有頭暈、黑朦等症狀,與頸部旋轉有關。

  4、交感神經型: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的刺激,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引起一系列反射性症狀者,臨床上比較少見,而且常與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等混雜在一起,難以鑑別。

猜你感興趣:

1.甲狀腺結節的中醫治療藥方

2.中醫治療疝氣的偏方最有效簡單

3.有哪些治療頸椎病的中藥

4.中醫治療便祕的藥方有什麼 

5.皮肌炎的中醫治療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