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紙條》是一節手工製作課,學習採用傳統編織最基本的提壓技法,感受用紙條做原材料而編織成的有趣作品。同時將生活的體驗與感受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來,培養孩子們觀察的習慣,用美裝點生活,用生活創造美,培養耐心、細緻的良好工作習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 合理的目標定位是導向

  美術沒有語數外非常嚴密邏輯的知識體系,也沒有他們緊密的上課密度,我們美術老師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識點在整個小學體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課中把握不好“度”,於是,知識點的難易程度不能與學生的認知相匹配,結果事倍功半。因此課前我認真鑽研了這課的教材,聯絡到學生的實際,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①掌握紙條的基本製作方法、技能,能製作出一件編紙條作品

  ②瞭解穿編工藝的形式美法則及構成的基本原理

  ③培養耐心、細心的良好工作習慣

  同時也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在掌握編織一提一壓的基本技法上,通過觀察與分析,瞭解到可以通過對作品的外形進行創新設計和改變經、緯條的形狀及變換提壓方法,從而製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課堂的教學是重點,很多問題都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在這裡我想談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和引導學生自由創作可能會出現的無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師都知道,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一節課的必要保證,這也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一個原則。可往往有些型別的美術課卻不需要孩子們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也學需要幾個學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幾個同學湊在一起共同創作難免會各抒己見。而且他們也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就會造成紀律的不好。就比如,不僅要剪的像樣,還要分清楚陽刻與陰刻的區別,這樣勢必就給此課增加了難度,授課教師就會考慮小組分工合作,相應的課堂紀律也會混亂。還有一些課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卻並非無效。我曾看過一片文章說,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想象、去創作,學生甚至還可以畫在桌子上,還可以“亂塗亂畫”。

  2 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前提

  仔細想想,我們平時的教學遺憾,無不與我們的準備不到位有直接關係。科學務實的教學設計,鬆張有度的教學節奏,是教學有效的主要因素。課前的教案設計、教具準備,相關教學資料的收集等等,都是準備的範疇和內容。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我設計了比較科學的教學環節:

  ①激趣匯入,揭示學習目標

  ②學習基本的製作方法

  ③作品欣賞

  ④學生作品創作

  ⑤作品展評

  ⑥拓展總結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需要的材料較多:色卡紙每組***兩人為一組***三張、剪刀、直尺、鉛筆、固體膠,除色卡紙外,其他材料要求學生自己提前準備。教師還要準備一些外型各異、編織方法不一樣的作品,另外根據教學環節的設計,準備好教學課件。有了準確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科學的教學環節,充分的課前準備,課也就成功了一半。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單單是教具的準備那麼簡單,它還需要有更為廣泛的內容。如在,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在課前準備了一些民族味較濃的曲子,這些曲子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除了充分的課堂資源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在講課之前我自身就必須先要明白剪紙是怎樣的一種民間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剪紙都分為那些型別等等。這些不光是靠臨時抱佛腳得來的,還要靠老師長期的一些積累,才能將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

  3 有效的實施課堂教學是關鍵

  3.1 教學中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上我首先出示範作,欣賞激趣。在看過精緻的作品時,孩子們的興趣高漲了起來。我問他們:你們知道這些作品是怎樣製作出來的嗎?他們說:“不知道!”我告訴他們是用紙條編織出來的,不僅讓他們初步感受了製作的材料,而且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的慾望:啊,原來用紙條還能編出這麼美麗的作品,這樣就會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渴望進入後面的學習之中。

  3.2 美術課堂離不開教師必要的示範講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本節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用紙條編東西,加之本節課的教學容量較大,所以老師的演示講解必不可少。在學習基本製作方法這個環節中,我最初的設計是通過課件展示基本製件方法的四個步驟:

  ①對摺剪經條;②剪緯條;③按一提一壓的基本方法編織;④整理完成。

  這四個基本步驟並不難,可等到學生真正來創作作品時,卻是千篇一律,跟課件中演示的作品沒有什麼兩樣,不管是在外形上還是在穿編方法上都沒有進行改變,這樣的作品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於是第二節課我對這個環節進行了改變:由教師親自示範,並在每一步的示範中,強調我們一般剪的經條形狀是直線狀,也可以改變經條的形狀,把它變成折線狀、斜線狀、弧形狀,這時再不失時機地展示比較典型的作品,讓學生體會到改變了經條的形狀就會出現不一樣的效果。讓學生領悟到最基本的紡織方法是一提一壓,也可以改變成一提兩壓、一提三壓……這樣都可以製作出不同的作品來。

  3.3 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在這節課中,教學課件起到了它獨有的直觀、形象和其他工具所不能達到的作用,特別是在老師講解示範之後展示學生作品的環節中,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激起了他們創作的慾望,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創作靈感,開啟了他們創新的思維。後來看到每一位學生都很投入的製作,而且有的同學很有創新的精神,大膽的改變經條的外形、改變緯條的色彩和形狀等等,製作出與眾不同的編織條作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