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地理複習教學計劃
除了高三地理複習教學以外,生產勞動、科技活動、發展體力和增進健康的活動等也應列入教學計劃。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高三地理複習教學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計劃篇一
根據近幾年地理高考試題分析,高考地理試題越來越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特別是對地理原理的考察。從“細處入手,系統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從地理學科來看,知識比較龐雜----自然、人文兩大類下包含眾多知識點;另外,學生的知識基礎薄弱、生活實踐知識儲備等原因,認為“地理學習枯燥、無從下手沒有思路”,是限制教學的主導因素。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適當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鍛鍊學生獨立思考,是提高學習能力和地理素養的根本原則。因此,高三上半學期,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注重地理能力的提高。所以,平時的教學中,一是需要緊緊抓住課堂,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二是提高高考考前複習過程的合理、科學性,凸顯地理學科特色。
一、工作思路
1、重視知識的探索、歸納,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
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與規律”,是先輩們長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概括、創造的漫長結晶。由於教材的高度概,而缺乏銜接,忽略了知識的探索過程,以至於學生只會“機械模仿,死記硬背”,嚴重扼殺了學生創造才能的發揮。因此,在教學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運動規律等,要突出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創設“情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有關的地理知識,使其在探索的過程中學會掌握知識的方法。比如學習“風”時,我們遵循以下步驟:概念----成因***氣壓差、氣壓梯度、氣壓梯度力***----冷熱不均***溫差***----太陽輻射***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這樣學生才會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2、夯實基礎,突出能力訓練和培養,以適應以"能力立意"為主的高考要求。
高考目標是選拔人才,考察的是學生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平時上課要引導學生重視對地理事實的“發生→發展→變化”的教程進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結論的背誦;要引導學生重視地圖知識的複習,養成經常看圖和分析圖表的習慣;同時,還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機結合起來,而不要各自為陣。如2010年高考37題的4小題,考察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是新課標教材必修三內容,但只要我們把握“古代區域的發展主要是基於農業與商貿的發展”,並結合地圖提供的資訊,此題則可迎刃而解。
3、重視時政熱點,教學中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際,適應“能力考查”的高考要求。
近幾年高考在題目創設和對素材進行選擇處理時,注意提供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因此,平時引導學生關注時事、關注熱點,關注國家經濟發展動向,注意收集的資訊和材料***與時政熱點相一致***,設計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的訓練材料***習題***。以便幫助學生掌握整理、分析資料的方法,明確資訊資料與教材內容的關係,及解答此類問題的方法。這樣不僅加強了知識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而且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2010年高考37題的3、4小題,就是立意於“國家經濟發展動向”為主線。
4、加強課堂限時訓練,重視階段考試,培養良好的考試心裡。
習題訓練時,要注意在精選試題的基礎上限定答題時間,結合教學程序,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即學科重點、主幹內容、薄弱環節和現實問題,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做到重點突出,前後呼應。讓學生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從中找到自我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進而達到訓練目標,同時進一步熟悉地圖,鞏固主幹知識,掌握解題技巧。高三考試較多,試題一定要精選,注意難、易結合;知識與實踐結合;要求既要檢測學生的掌握水平,又要考出學生自信,避免學生“因考怕考”的考試綜合症。
二、教學安排
在高二年已完成《世界地理》複習工作基礎上。高三上半學期***包括暑假期間***大致21周共126個學時***每週以6節課計算***,扣除放假和講評練習、試題時間,實際上課時間大約90學時。基本安排每週“4課2講評”或“5課1講評”。具體的教學安排如下:
1、《必修Ⅰ》----大致用時30+11***講評***。具體的教學安排如下:第一單元---地圖與地球用時8+4;第二單元---地球上的大氣用時8+2;第三單元---地球的水體用時4+2;***大致暑假上課結束***;第四單元---地表形態的塑造用時6+2;第五單元---自然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用時4+1。
2、《必修Ⅱ》---大致用時30+10***講評***。具體的教學安排如下:第一單元---人口的變化***4+1***;第二單元---城市與城市化***4+2***;第三單元---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6+2***;第四單元---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6+2***;第五單元---交通運輸佈局及其影響***4+2***;第六單元---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3+1***. 大致為11月底完成。
3、《中國地理》---大致用時10+4***講評***。自然地理部分約6+2;人文地理部分約4+2。
4、《必修Ⅲ》----大致用時19+10***講評***。具體的教學安排如下:第一單元---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2+1***;第二單元---地理資訊科技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的運用***1+1***;第三單元---區域生態環境建設***4+2***。大致為20111年結束,2012年度伊始僅不足一個月的上課時間,合計約18課時;第四單元---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4+1***;第五單元---區域經濟發展***4+3***,第五單元---區際聯絡與區域協調發展***4+2***。課時不足***預計第五單元無課時複習***留於下學期初。
5、選修3----《旅遊地理》***需要6+2***,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需要8+3***。
下學期初至第一次蘭州市一診***約3月中旬***,合計約26課時,基本上可完成第一輪複習工作,如果上學期期中考試以後開始文科綜合的訓練,課時將會更加緊張,歷時將要適當進行調整。既要完成複習任務,又要複習有效率;既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又能提高綜合素質,特別是學生的應試能力。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計劃篇二
一、 總體情況分析:
1、 學生情況:本屆高三共有學生12個文科班,各班起點不同,基礎不同,教學難度較大。
2、 教師情況:本屆高三共有地理教師只有5人。
3、 任務情況分析:
本學期面臨高考,時間很緊,任務很重,要對必修地理一、必修地理二、必修地理三、選修地理、區域地理和補充的新課程知識進行系統、全面地二、三輪複習。為了高質量的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力爭高考中地理考出較好成績,要求本備課組全體成員同心協力,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進行集體備課,所以制定本計劃請各位老師參照執行。
二、指導思想:
緊緊抓住課本,切實抓牢基礎;注重講練結合,突出能力培養;精細培優扶弱,實現整體推進 。
三、採取措施:
***1***加強教學三研究,即研究高考、研究學生、研究教法,把準高考方向和要求。
***2***遵循備考規律,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中心組、教研組、備課組的作用,叢集智,增群力;落實高考要求,做到“精細備考,精心設計”, “注重基礎,深鑽教材”,“講練結合,提高能力”。
***3***關注新課程特色和地方特色,把握考試命題的特點。對新考試說明要高度關注,把握考綱的變化和要求。如《地理新課程標準》中的“考核目標與要求”提出了“獲取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等;同時針對廣東地方特色,注意教材內容與我省政治、經濟、文化等實際情況的聯絡。
***4***充分有效利用好各地地理資訊卷。
四、複習總體安排
2016年3月初—2016年4月底完成第二輪複習任務。在這一階段,突出基礎知識的相互關聯,做到形成系統,拔高能力。對必修地理、選修地理、區域地理和補充的新課程知識進行系統的知識歸納;2016年5月初—2016年5月20日完成第三輪複習任務。在這一階段,進行知識點專項練習,擬打算按高考試卷分類進行專項設定;2016年5月20日至2016年高考為第四輪複習時間。這一輪主要是針對各類資訊及資訊卷靈活查漏補缺,並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
五、活動要求:
1、備課組各成員要按時參加科組、備課組各項活動。備課組活動的內容主要有集體備課,統一命題和閱卷,成績統計和試卷分析,相互間的聽課和評課活動。
2、備課組各成員在集體備課方面應當做到五個統一”,即教學目標統一,教學內容統一,教學重點統一,教學進度統一,習題設計統一。每次備課活動要填寫好備課記錄。
3、集體備課採取中心備課人制度:即每次集體備課,都有一箇中心備課人主備,其餘成員補充形成二次備課後再到班授課,圍繞並落實“五個統一”。電子文件要有備份。
4、中心備課人人必須注意的事項有:
首先要詳細的填寫我們的集體備課模板,明確新課的教學目的、教學主要內容、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習題等主要內容的設計。
其次要提出備課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供討論或總結備課過程中所收穫的新的體會。要重視對學情的分析,解決培優扶差的問題。
高三地理複習教學計劃篇三
一、學情、教情分析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的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他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高中地理分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講述的主要內容分別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本學期主要學習和教授必修一。高中地理比之於初中地理具有很強的抽象性、綜合性、區域性,這既是有別於同時也是難於初中地理的地方,對學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一學生雖然在初中接受了為時兩年的地理教育,但由於地理不參加中考,使得學校不重視,師生不上心,導致高一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和能力異常薄弱。根據我的個人感受,我所帶的學生幾乎連最基礎的地理概念和術語都茫然無知,可見他們基礎之差。另外學生還存在自覺學習意識差,獨立思考不足,學習興趣不濃厚等問題,這是我在教學中必須加以參照和改進的地方。同時,我初出茅廬,在教學能力和技巧上存在很多欠缺,在管理學生、調控課堂上的經驗幾乎為零,這些都直接影響著我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需要我充分考慮以應對。
我總共帶了五個班,其中的一班和二班基礎相對較好,其餘的班級基礎較為薄弱。從目前的總體情況來看,各個班級對地理顯示出了較濃的興趣,但是在基礎方面的限制很難讓他們快速準確的吸收所學知識。
二、學科教學具體措施
1.認真學習課程標準和課程大綱,巨集觀認識整個高中地理課程的內容和特點,改變傳統的機械式的教育觀念,以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投入新學期教學。我會根據教研組計劃安排,制定優秀教學的標準,把有經驗教師提供的建議落實到位,努力提高自身教學和研究能力,做到優秀教學。
2.“青藍結對”,遇到問題虛心且及時的向老教師求教,充分聽取他們對本人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努力做到精細化、合理化的安排教學。
3.集體備課制度有利於迅速的找出自己的問題,並能夠充分深入學習其他人的教學長處,彌補自身教學方法和能力的不足。學校構建的這個平臺我會好好利用,爭取早日打造一個新的自己。
4.萬變不離其宗,教學中的宗就是教材,因此要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務素質。教材在如今的課改背景中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使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也會通過網路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5.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求學生落實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後複習整理三個基本環節。在課前讓學生通讀教材,讓他們獨立完成書本的基礎知識梳理。培養學生在獨立學習中發現問題和在之後的課堂上及時解決問題的意識。上課時,不斷設定情景,增加互動環節,活躍課堂氣氛,解決學生問題,切實提高教學效果。課後引導學生複習教材,配以輔導資料的學習,鞏固所學知識。
6.注重知識總結和測試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後,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複習鞏固,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路化體系,並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