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技巧有哪些

  政治主觀題很考查同學們能力的一種題型,除了對於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還應該掌握一些答題技巧。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考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政治主觀題的解題技巧

  1、主觀題型別

  ***1***綜合考試的主觀題主要是簡答題和論述題,論述題也是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的。

  ***2***論述題一般採用兩種型別:

  兩種型別題的區別可以從設問看出來,發散思維一般是問“你對材料中反映的問題是如何認識的?”、“說明了什麼?”由你去進行發散思維,去歸納出結論;集中思維的設問一般是“材料體現了什麼”、“反映了什麼”或是已有結論了,不用你去歸納,而是把你的思維集中到這個結論上,重在考查這個結論是怎樣得出來的?這種題的答案就在材料中,我們完全可以根據該題的材料分析出答案。

  2、解主觀題的步驟

  第一步先判斷該題是考查哪一學科的,是單科的、還是學科內綜合的、還是學科間綜合的題。

  第二步看設問,確定答法,分清該題屬於集中思維還是發散思維。

  第三步分析材料,每一句材料都有一個或多個"有效資訊",要努力挖掘出材料中的每一個"有效資訊"。

  第四步如果是集中思維的題,則要通過對材料逐句分析,分析出設問中提出的基本理論是怎樣得出的、怎樣體現的。如果是發散思維的題,則要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挖掘出與材料相關的基本理論,從多層面、多角度、全方位地進行論述。

  3、分析時要注意三點

  第一找準切入點--一般是從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論入手進行分析。

  第二用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論結合材料中的政治現象和經濟現象進行一一對應的分析,不能分家。

  第三重在強調思維的邏輯性、層次性、辯證性。

  第四堅持一個總的原則就是緊扣本題,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照題目自身的內在邏輯,結合自己所掌握的基本理論,"有話好好說",全面地談出自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例題分析:

  例1.材料一:為了規範立法活動,建立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制定和通過了《立法法》,自2000年7月1日起實施。

  材料二:1999年7月,國務院召開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複議法》正式生效。1999年12月2日,國務院作出決定要求全面推行依法行政。

  材料三:2000年9月14日,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成克傑因利用職權收受鉅額賄賂被判處死刑,並於當天執行。成克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因受賄犯罪而被處極刑的職務最高的領導幹部。

  黨中央強調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1***說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政治現象和問題

  ***2***運用政治常識的觀點說明材料一、二、三之間的關係

  參考答案:

  材料一,通過全國人大立法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原則。

  材料二,通過國務院召開全國依法行政會議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原則。

  材料三,通過司法機關嚴懲腐敗分子成克傑,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原則和國家嚴懲腐敗分子的決心。通過強調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可以看出國家不僅堅持依法治國,而且重視以德治國。

  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相輔相成的。依法治國是形成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保障。以德治國是以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社會成員的行為,有利於推動依法治國。

  高考政治常見的主觀題型別和解答技巧

  ***一***依據類

  依據型問題的問法一般是讓你說出“做這樣一件事的依據是什麼?”答案基本上是課本上的基本觀點、原理。答依據題不要答重要性或意義。

  ***二***體現類

  體現型的設問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從材料中概括出什麼道理?”等。?一般來說,它的設問是上述材料體現了所學政治學科的知識點。

  應把教材中所有與材料相關的知識點一一羅列,然後將這些知識點與材料中的關鍵語句加以比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個要點。答題時,可先把材料中的關鍵句組合摘抄***有分有合***,後說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麼原理、觀點或知識點。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麼原理、觀點或知識點,然後列出材料的相應措施或做法。

  ***三***為什麼類

  為什麼型的設問有“為什麼說?為什麼要?”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說”、“這樣做”的依據***必要性***、意義***重要性***,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性。***四***意義類

  此類簡答題是針對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義來設問的,一般用“積極影響”、“經濟、政治意義”、“意義”作引導詞。答題時一般採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於…;有利於…”這樣的排比句。

  ***五***怎麼辦類

  “怎麼辦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樣”等字眼來設問。“怎麼辦型”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定了主體是誰應該怎麼辦,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個人等,並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解答這類題目時,一定要認真審查給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尋找措施。?

  ***六***啟示類

  啟示型的設問有“給我們什麼啟示”,它包括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啟示等等。回答這種設問的題目時,一般先提出理論依據,然後再提出應該怎麼辦,針對材料中的問題,尋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七***認識類

  認識類簡答題,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這一材料中的現象、事件或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和認識。一般用“談談你對……的認識”、“如何認識……”、“如何看待……”、“如何評價……”、“如何分析……”等。

  這種題型有兩類:一類是對某種已定型的某種現象、制度、做法的認識。一類是對某些具有爭議性的現象和觀點的認識。

  回答第一類,實際上是一種論證。要運用相關知識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幾個角度去回答。

  第二類實際上具有辨析的性質,回答這類問題,要針對不同的觀點和不同的方面,進行點評、分析。

  高考政治主觀題解答方法

  一、審題思路

  一看。看哪裡?看設問。怎麼看?一次性將所有的問題看完,即從範圍***政治科的考點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經濟常識、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等部分***、角度***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指向、主體、特殊的限制與要求等方面看。

  二抓。抓什麼?抓關鍵詞,設問和材料中的關鍵詞;抓中心意思。怎麼抓?通常可用首尾法,詞語頻率法,同一中心法,引導法來抓。

  三領。領什麼?領悟出題者的意圖──考什麼原理。怎麼領?從題目的材料出發,去思考該題所處的時政背景,從而判斷出命題者的意圖主要是想考查什麼知識內容。

  四想。想什麼?想政治術語,即書本術語和時政術語。怎麼想?回想相應的教材知識網和相關熱點背景,準確完整的聯想。

  五扣。扣什麼?扣題目的材料,即引用材料後說明材料體現了哪一原理。

  六列。列什麼?列出答題綱要。怎麼列?按照前面的五個思路,把相關題目設問所要求的材料知識、教材知識、時政知識等內容按先後有序地列出答案要點。

  七思:思什麼?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學性。怎麼思?倒推重審題,注意題分值,看分作答。

  二、解題步驟

  我一直認為比較科學的解題步驟還應該是五子登科法。

  1.戴帽子──點題;觀點明確;

  2.標號子──分段,分點;

  3.採點子──術語到位;熱點術語也別忘掉,語言可以簡明,但不能只是骨頭;

  4.扣料子──扣住題眼;引用材料;

  5.挖坑子──多角度思考,空間有限,應詳略得當。

  三、組織答案

  1.以序號分段、分點作答;

  2.採用教材政治術語或時政精闢術語;

  3.每個要點自成一點,自成一理;

  4.各要點之間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後、微巨集觀等邏輯關係;

  5.各要點應是原理+方法論、觀點+材料、基礎分+提高分等三個方面的統一***提高分是指要聯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最新時政精闢觀點,進行創造性答題而爭取加分***;

  6.要考慮到閱卷老師的心理,以喚起閱卷老師的同情心和印象分。

  四、完美答卷

  1.表述清晰整潔,段落分明,格式規範,美觀大方;

  2.術語表述準確、完整、嚴謹;做到知識性與邏輯性、思想性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