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計算題答題技巧

  中學生物多個章節的知識與數學關係密切,在題目設計進行知識考查時,作為工具學科數學方法在生物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而且,計算題在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逐漸增加,尤其是在單科試卷中。為培養學生應用相關數學知識分析解決生物學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學科內知識的有機結合和跨學科知識的自然整合,現小編為大家蒐集整合了以下的生物計算題答題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訓練如下:

  酶

  解析:已知有氧呼吸反應式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無氧呼吸反應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因為O2的吸收量是6×22.4ml, 有氧呼吸放出的CO2的量為6×22.4ml,而CO2的總放出量為224ml,所以無氧呼吸放出的量為4×22.4ml,即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放出的 CO2量的比為6:4,因為有氧呼吸1摩爾葡萄糖氧化分解放出6摩爾CO2,而無氧呼吸1摩爾葡萄糖氧化分解放出2摩爾CO2,所以,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所消耗葡萄糖比應為1:2。因為總共消耗了540mg葡萄糖,所以,有氧呼吸消耗了180mg葡萄糖,無氧呼吸消耗了360mg葡萄糖。

  【例3】大氣中的氧氣與人的血紅蛋白的結合,要穿過幾層磷脂分子?

  解析:大氣中的氧氣經過肺通氣和肺胞內的氣體交換,進入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結合,應依次穿過一層肺胞上皮細胞的兩層細胞膜,一層毛細血管上皮細胞的兩層細胞膜及一層紅細胞膜,共計5層膜10層磷脂分子。

  【例4】果蠅體細胞有8條染色體。問:

  ***1***初級精母細胞中有同源染色體______對,次級精母細胞中同源染色體_______對;

  ***2***若有26個初級精母細胞,理論上產生________個次級精母細胞,產生________個精子細胞,每個精子細胞內染色體是__________條;

  ***3***若每個精子都與卵細胞結合,需________個卵細胞,它們由_______個卵原細胞分裂而產生,同時有_______個極體退化,消失極體與卵細胞的主要區別是前者__________少。

  解析:***1***果蠅體細胞有8條染色體,同源染色體應該是4對,次級精母細胞是屬於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期,同源染色體已經分離,故為0條;

  ***2***一個初級精母細胞經分裂一次形成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再分裂一次形成四個精子細胞,故26個初級精母細胞理論上產生26×2=52個次級精母細胞,26×4=104個精子細胞,精子細胞是經過減數分裂產生,細胞中染色體減半故是4條。

  ***3***一個精子與一個卵細胞結合,所以需要卵細胞104個。因為一個卵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可產生1個卵細胞、3個極體,所以104個卵細胞由104個卵原細胞產生,同時有312個極體產生,極體的細胞質含量較少。

  答案:***1***4 0 ***2***52 104 4 ***3***104 104 314 細胞質含量

  【例5】水稻的抗病基因***T***對不抗病***t***為顯性,只要有一個T基因存在時,不管有多少個t基因,也會表現出抗病性狀。現用純種顯性與隱性親本雜交得到了F1,再用F1作下列各種實驗:

  ***1***用F1 與隱性親本測交,得到的測交後代再與隱性親本雜交,那麼所得到的後代的基因型比例與表現型的比例是怎樣的?_________________。

  ***2***F1自交後代得F2,挑選出F2中的抗病個體進行自交,那麼這種自交後代的抗病個體所佔比例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處理F1幼苗得到四倍體,用相同的方法處理使隱性親本成為四倍體,這兩種四倍體雜交所得到的後代的抗病與不抗病的比例是多少?___ ____。

  ***4***如果用上述方法使F1成為四倍體後,讓其自交,那麼自交後代中的抗病與不抗病的比例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據題意可得:

  P TT × tt

  F1 Tt × tt

  測交後代 Tt tt

  Tt × tt tt × tt

  第二次測交後代 Tt tt tt tt

  所以基因型比例為 Tt:tt=1:3

  表現型比例為 抗病:不抗病==1:3

  ***2***根據題意得:

  F1 Tt

  ×

  F2 TT Tt tt

  1 : 2 : 1

  × ×

  F3 T T TT Tt tt

  1 : 2 : 1

  故抗病個體佔比例為 1/3 + 2/3 ×3/4 = 5/6

  ***3***根據題意得:

  F1 Tt tt

  秋水仙素處理

  F2 TTtt tttt

  配子 TT Tt tt tt

  1 : 4 : 1

  F3 1 TTtt 4 Tttt 1 tttt

  所以抗病個體***TTtt、Tttt***與不抗病個體***tttt***之比為5 :1

  ***4***根據題意得:

  F1 Tt

  ×

  秋水仙素處理

  F2 TTtt

  F2配子

  1 TT

  4 Tt

  1 tt

  1 TT

  1 TTTT

  4 TTTt

  1 TTtt

  4 Tt

  4 TTTt

  16 TTtt

  4 Tttt

  1 tt

  1 TTtt

  4 Tttt

  1 tttt

  所以抗病個體與不抗病個體的比例為35 :1

  答案: ***1*** Tt :tt = 1:3 抗病:不抗病 = 1 :3***2*** 5/6 ***3***抗病 :不抗病 = 5 :1 ***4***抗病 :不抗病 = 35 :1

  四、開放性試題解題技巧

  【例1】不能進食的病人,是否只能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鹽水以維持代謝平衡?,試用所學知識解釋其原因。

  解析:該題的解答要認真比較水和無機鹽代謝及平衡的有關內容,找出其異同點,才能正確地回答。臨床尿中鈉的排出規律概括為:多進多排,少進少排,不進不排。鉀的排出則不同,即使在缺鉀的情況下,尿中仍有相當數量的鉀排出,臨床鉀的排出規律總結為:多進多排,少進少排,不進也排。因此,不能進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鹽水時,不能維持代謝平衡,應補充鉀。

  答案:否,應補充鉀。因為鉀的排出特點是:多進多排,少進少排,不進也排。所以,不能進食的病人除注入葡萄糖和生理鹽水外,還應及時補充鉀。

  【例2】根據所學知識,說明嬰幼兒期蛋白質供應不良,會對嬰幼兒的生長髮育有何影響?

  解析:解此題的關鍵有兩個,一是準確理解蛋白質的營養功能,另一方面是理解嬰幼兒發育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回答問題。

  答案:首先,嬰幼兒期蛋白質供應不良,會導致嬰幼兒生長髮育遲緩、體重過輕,因為蛋白質是構成機體組織、滿足生長髮育的主要原料,更為嚴重的是會導致腦的重量減輕、腦細胞數量減少,並使大腦皮層神經元的突觸數量少,因為蛋白質也是構成腦組織、滿足腦發育的主要原料。

  【例3】某地種、養殖品種及生產的某些因素如下表。請依據生態學原理,選擇種、養生物各兩種,設計一個良性迴圈的農業生態系統***以物質迴圈利用示意圖的方式展示***。

  種植

  玉米 小麥 棉花 蘋果

  養殖

  豬 雞 牛 鴨

  施肥

  農家肥 化肥***25kg/畝***

  蟲害

  玉米螟 粘蟲 棉鈴蟲

  農藥

  適量

  解析:解這類題目,首先找一個參照物***例南京古泉生態農場圖***,應仔細觀察和認真思考,總結其特點,為設計新的生態農業模式打下基礎,它吸納了各生物環節產生的廢物,輸出各生物環節所需要的營養和能量,實現了無廢物生產,所以,沼氣池和各生物之間幾乎都是雙箭頭,要注意圖中生物之間的聯絡,設計生態農業模式時應從生產者開始。

  【例4】目前有關國家正在聯合實驗一項“人類基因組計劃”,這項計劃的目標是繪製4張圖,每張圖均涉及人類一個染色體組的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具體情況如下:兩張圖的染色體上都標明人類全部的大約3~3.5萬個基因的位置***其中一張圖用遺傳單位表示基因間的距離,另一張圖用核苷酸數目表示基因間的距離***;一張圖顯示染色體上全部DNA約30億個鹼基對的排列順序;還有一張是基因轉錄圖。參加這項計劃的六國科學家,他們在2002年初已將草圖初步完成。科學家認為,人類基因組計劃對整個世界都會產生影響,你認為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有哪些意義?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髮散思維及概括表達能力。學生可以從人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研究生物進化;培育優良高等動植物品種;研究基因表達和調控機制等方面。回答:

  答案:1.有利於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或與醫療有關,延年益壽。

  2.有利於研究生物進化;或與起源、進化、親緣關係等相關。

  3.有利於培育優良的動植物品種;或品種改良、基因改良、優生優育等。

  4.有利於研究基因表達的控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