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學一二輪複習計劃

  高中生物學總複習內容涉及高中三本教材,根據《教學大綱》、《考試大綱》的要求,指定複習計劃,使學生在複習過程中知識得到昇華,能力得到提高,應對面臨的高考,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學一輪複習計劃

  由於第一輪複習時間跨度長,重在生物學基本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在複習中把目標定在梳理課本知識、加強和鞏固對教材知識的理解、並及時解決仍有疑問的知識點上,幫助學生建立起自己的生物學知識網路;通過階段測試,及時發現問題,要求學生做到每個考點過關。

  1、複習安排:

  選擇一本較好的複習參考書,按照教材的章節體系,依次梳理各知識點,通過統一測試,找到學生知識的薄弱環節;將高二做過的試卷、習題整理出來,選出有代表性的、易錯題的集中評講,通過強化訓練,達到知識點逐一過關的目的。

  在第一輪複習中一般不進行跨章節複習,但針對有聯絡的知識點可以進行區域性知識點的整合。如在複習有絲分裂時,可與減數分裂進行比較學習,就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的數目變化、染色體行為特徵、兩種細胞分裂圖形判斷加以重點講解,而在複習減數分裂時將側重精、卵子形成過程不同點的比較、與遺傳學三大定律內在聯絡等方面,這樣安排有利於學生對各知識點的理解,減少複習過程中的重複性。

  2、第一輪複習暴露出的問題:

  我校第一輪複習預計四月初結束,通過幾次大型聯考的情況分析,經過第一輪複習後,在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大部分學生能達到相應的教學要求,對於考查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實驗方面的試題,得分率較高,但在一輪複習中已暴露出一些問題。

  ***1***少部分學生將第一輪複習看作平時上課的重複工作,只滿足於對一些基本知識定義的掌握上,不注重知識點之間的因果關係、運用條件和範圍、以及相關知識點的聯絡和區別;通過一輪複習下來,各知識點能做到基本掌握,但仍是孤立的、零散的,在解決綜合題***如高考題***時失誤較多。

  ***2***不重視課本,部分學生在複習中關注的重點是複習資料,大部分時間忙於做題、核對答案、疑難習題的提問上,對於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仍停留在原先的水平。如對性狀分離、顯性基因、雜合子等概念的理解仍是想當然,在解決考查概念的題型時,錯誤率較高。

  ***3***解題能力弱:在複習過程中,學生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做的題多,但對失誤的地方不夠重視,缺乏仔細的分析過程,只關注答案,出現一錯再錯的現象,同時也暴露審題不嚴,答題不規範的問題。

  高中生物學二輪複習計劃

  在第二輪複習中注重解決好知識綜合、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構建完整的生物學知識體系,適應高考對知識、能力方面的考察。根據第一輪複習後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相應的複習策略。在二輪複習中,複習專題的選擇、習題的精選、解題技巧的培養是工作重點。

  1、專題的選擇:

  第二輪複習專題的選擇有兩個方面可作考慮:一是學科內跨章節的專題,如“植物代謝與調節”專題,涉及必修本細胞學、植物生理與調節及選修本第二章。這種方法能幫助學生理順在第一輪複習中零散的知識點,建立起完整的關於植物學知識的體系,有利於學生解決高考出現的綜合題。二是根據某一知識點,將與之相關的跨章節知識歸納在一起,如蛋白質專題、生物能量專題、生物育種專題、創新實驗設計與分析專題等。這種模式對於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某一具體過程的綜合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體內容在各種複習資料中都可找到,教師可通過精選後安排複習。

  在第二輪複習計劃中,結合我校第一輪複習的具體情況,我們計劃採取第一種方法為主的複習模式;為防止學生在複習過程中過多依賴複習資料,缺乏自主性歸納總結的過程,我們在複習中只提供複習提綱,不再統一要求複習資料***對於能力水平較差的部分學生可以指定一本複習資料***。複習提綱來自《生物學通報》2004年第9期~2005年第2期的“高三生物學教學綱要”,共分六個專題,涉及三本教材的各章節知識點,按細胞學***含細胞工程***、植物生命的認識***含c3、c4植物***、動物生命的認識***含選修第一章***、微生物學、生命的延續***遺傳與進化***、生物與環境等體系編排,計劃統一印製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結合提綱所列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歸納,迴歸課本,在教材中找到相應知識點間的聯絡,課堂上不再具體講解各知識點***如細胞工程、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等***,而是注重分析各知識點之間內在的聯絡。對於一些重要的綜合專題,如生物育種專題、蛋白質專題等,可由教師對專題進行精選,通過典型例題的分析進行串插講解,安排在對應的知識點後複習***如蛋白質專題可安排在生態學氮迴圈後複習、生物育種專題安排在遺傳與進化專題後複習***,每專題計劃二課時完成。

  2、習題訓練安排:

  在第二輪複習中,習題的選擇對於學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關鍵。由於我校每週安排一次理綜測試佔用一課時,如果在課堂上習題的講、練過多,將影響到專題的複習。所以根據學生在第一輪複習中答題情況的分析,針對歷年高考理綜試題特點,教師有必要進行習題的精選、重編工作。學校為各科訂了數套綜合模擬試卷,在二輪複習中全部完成十分困難;我們計劃將試卷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的習題選擇出來,安排學生練習,並指導學生就審題、分析、解答三個過程逐一過關。在每個專題複習中,選擇歷年高考題中綜合性強、易答錯的試題,集中分析評講;針對學生答題不規範的問題,組織學生分析、解答高考題,根據高考題所給的標準答案,學生分析自己答案與標準答案之間差異,自己漏答、錯答的原因;師生共同評價高考題答案的準確性、規範性,通過有目的的訓練、分析逐步提高學生的答題得分能力。

  在習題課的安排上,將歷年高考題按照不同的題型進行分類,有計劃地集中選擇某一型別的試題集中分析講解,如資訊題、圖表、資料、曲線題、實驗題等,指導學生針對不同的題型,如何進行分析、判斷;如有效資訊的提取、曲線升幅度、斜率變化特點、曲線拐點的含義等;習題課還要解決學生審題不仔細的毛病,特別對試卷中出現的一些常見題,不能根據以往的經驗答題,要注意題中資訊的變化***如2004年上海高考題38題縱座標不是常見的細胞dna含量,而是每條染色體dna的含量***;習題課安排在相應專題之後,如曲線題安排在對植物生命的認識專題,資訊題安排在生態學專題。

  3、最後三週安排計劃:

  二輪專題複習結束後,在複習的最後階段,師生要從綜合、模擬題中走出來;學生要回歸教材,要求學生找出做過的試卷,溫習“錯題”,查缺補漏,教師隨堂指導,可針對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集中講解,一般不再進行統一測試,要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輕鬆應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