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該怎麼培養呢?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希望對你有用。

  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講課“以情感人”

  語文課堂上,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十分賣力地講,講解句子的含義、分析文章的結構、總結中心思想……講得口乾舌燥,忙得不亦樂乎,而學生卻聽得索然無味,無動於衷。究其原因,是因為教師本身並沒有進入角色,把一些本來文質兼美的優秀文章肢解了,講得毫無美感,學生又怎能有興趣呢?

  語文課上,教師充滿感情的講解是吸引學生的法寶。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文章時,首先自己要進入角色,自己先要被文章所感動,讓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否則,講解者對文章都毫無感覺,聽眾又怎能領悟呢?我在給學生講《匆匆》時,把自己當成那個感受時間飛逝的人。當時講臺上的我不僅僅是一名傳授知識的老師,而更是一名為時間一去不復返而哀嘆的人。當我飽含深情地為學生講解時,學生們被深深地感動了,他們聽得十分認真。由此,我感受到出色的講解比嚴厲的責備效果要好許多。

  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語文博大精深、包羅永珍,那麼傳授語文知識的課堂也不應該是單一的,而應該是豐富多彩的。這樣才能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熱情永貯。例如上課時採用各種新穎獨特的方式揭示課題,激發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如在引入《我愛故鄉的楊梅》時,我首先用電腦課件展示一串串水靈靈的楊梅,接著讓大家模擬嘗的動作,想想楊梅的味道。頓時大家興趣盎然地搶著說自己的感受。而在講授《回聲》一課時,則從理解詞語入手。開門見山地問:“小朋友,你們聽過哪些聲音?”學生踴躍回答:風聲、雷聲、雨聲,那你們能根據它們名字的來歷,從字面理解什麼是回聲嗎?為什麼會聽到回聲呢?強烈的表現欲和好奇心使他們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除此之外,引入課題的方法還有很多。如質疑引題、情境引題、以圖引題、比較引題、故事引題等。只要靈活運用,都可以調動學生裝的學習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興趣帶學生進入課文的天地。同時我在教學實踐中還進行了一些嘗試。讓語文課變得豐富多彩。如在講議論文時,我讓學生舉辦辯論會。結合辯論讓學生領悟關於議論文的一些知識,體會如何證明自己的論點,如何反駁對方論點。學生熱情很高,輕鬆地學到了知識。六年級時,學生們剛接觸文言文,感覺有一定的難度。我讓學生排課本劇,表演課文中的故事,如《兩小兒辯日》《鄭人買履》等,學生們很感興趣,對文言文的畏懼感消失了,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自主學習,還課堂以靈性

  如果學習僅是學生通過教科書這個載體、教師的講解這個媒介來進行的話,那麼學習起來被動枯燥,又哪來興趣可言?採取一種新方式,讓學生參與備課,參與教學,熟悉每一個故事的背景,走進那個特定的時代,瞭解每一篇文章的寫作意圖,把握每一個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他們主動學習,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每一篇都蘊含著一個轟轟烈烈的時代,每一段文字都折射出作者愛恨情愁的思想感情。如果課下安排學生藉助網路、書籍,走出特定的時代,走進作者的生活,把握每一個滄海橫流得歲月的脈搏,還原課文到原始的生活中,讓人物動起來,無疑,每一篇課文都會充滿靈性。反之,如果教師只是自己課下去做這些工作,就會剝奪學生課外自學的權力,同時也奪去了學生學語文的興趣。

  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我曾十注重學困生的轉化工作,自認為效果不錯。但有一次,我在批改日記本時,看到一名成績十分優秀的學生這樣寫道:“我喜歡語文,喜歡它的豐富多彩、博大精深,但我在語文課上學到的東西太少了,我對語文課太失望了。”這段話引起了我的深思,的確,我在重視一部分學生的同時,而忽略了另一部分學生,尤其是對優等生缺乏必要的指導。發現問題,我及時採取了措施,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讓學生們都有收穫。課上精心設計問題,難易搭配;課下佈置彈性作業***難度不同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對不同的學生提不同的要求,比如為優等生布置課外閱讀作業,向他們推薦經典作品,並要求他們寫下閱讀筆記。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對他們的要求也應不同,讓他們都有收穫,這是讓學生對學習語文有興趣的一個關鍵。

  總之,我們只有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興趣,把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有意識的把課內的每一篇文章當作一個例子和媒介,由它去引出課外那浩淼無邊的文學海洋,讓學生通過主觀的努力去感受文學之美,去盡情的遨遊。學生興趣的培養也就來自課外這個“源頭”吧?學生可以汲取無窮的營養,來滿足他們對語文學習的渴求和慾望。讓學生不再把語文列為最不感興趣的科目。

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