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後新高考六選三對應的專業指導

  2019年高考改革後,六選三是考生和家長們非常關心的,那麼六選三該怎麼選,對應的大學專業有哪些,最聰明的選擇方法是什麼?對於高考改革後的部分省份六選三科目該做何選擇?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您。

  新高考六選三對應的專業

  1、物理

  理念與應用力學、海洋科學類、電子科學類、地球物理學、熱能與動力工程、應用物理學、材料科學類、工程力學、機械類、資訊與電子科學類、測控技術與儀器、核工程與核技術學、航天航空類和武器類。

  2、化學

  核工程類、材料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化工與製藥類、生物科學類、應用化學、地質學類、林業工程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醫學技術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3、生物

  生物工程類、科學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等***、環境科學類***生態學等***、醫學類***基礎醫學、預防醫學等***、森林資源類、草葉科學類、植物生產類***農學、園藝等***、環境生態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學類、水產類。

  4、歷史

  考古學、中國共產黨歷史、馬克思主義研究等、政治學科、民族學、地理學科、歷史學、世界歷史、漢語言文學、文物保護技術。

  5、政治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哲學類***邏輯學、宗教學、倫理學等***、法學類***法學、智慧財產權、監獄學等***、經濟學類***金融學、稅務等***、公共管理類、政治學類、歷史學類、教育學類、工商管理類、社會學類***社會工作、家政學等***。

  6、地理

  氣象類專業、地圖測繪類***衛星遙感、GIS專業***、水利水電類、城市規劃類、酒店管理類、旅遊類、地質勘探類、資源管理類、地理教育類。

  高考改革,如何選科?

  談起“3+1+2”模式,還有很多人不理解,我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

  “3”:指的是三大主科,語數外,這也是一直必考的三大科目;為統考科目。

  “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考生需得二選其一,為首選科目。

  “2”:指的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考生4選2,為再選科目。

  考生總成績為750分。

  三大主科每門150分,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

  首選科目100分,原始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

  再選科目以等級賦分制轉換後的等級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每科滿分100分。

  其中,英語科目的聽力和筆試只考一次,未來條件成熟時,可以提供兩次機會。統考考目將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命題。

  根據原本的改革進度來看:

  2014年第一批:浙江、上海。實施時間:2017年

  2017年第二批:北京、天津、海南、山東。實施時間:2020年。

  2018年第三批:湖北、湖南、重慶、遼寧、河北、江蘇、廣東、福建、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實施時間:2021年。

  2019年第四批:寧夏、廣西、陝西、雲南、甘肅、青海、。實施時間:2022年。

  由於各種原因,2018年安徽、河南、四川、山西、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貴州、10個省份都推遲了改革。

  新高考制度不分文理,等級賦分、選科走班等內容,在試點後面臨偏科問題,教育師資資源跟不上等問題,這也就導致了不少省份推遲改革。不得不說,改革是一件大事情,要想全國普及新高考制度,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新制度對學生們的影響:

  對於部分省市來說,有影響的將是2018年入學的高中生,他們將於2021年面臨新的高考制度。

  “3+1+2模式”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了學生綜合素養,但相應的物理和歷史兩門學科成為了“新寵”,二選一,地位大幅度上升,尤其是物理學科。

  物理成為了首選科目的大熱門,至於為何物理這麼熱門,看看下面“雙一流”高考選考科目要求就知道了。

  部分“雙一流”高校選考科目要求:

  從以上部分高校的首選科目來看,首選科目物理和歷史佔據了絕大多數;不同點在於,首選物理基本上可以選擇所有專業,首選歷史僅佔2.83%。

  從部分高校的要求上來看,物理的選擇會更多,相比較部分專業要求的前提下,主流選科還是以物理+化學、歷史+政治為主流選項。

  不得不承認,這次的高考模式,使物理變成了“香餑餑”科目,對於學生們而言,學好物理勢在必行。

  但在選科上,學生和家長需謹慎對待,對於自己未來的發展做好規劃,以免將來高考填報志願時,發現所選的科目不符合理想學校或理想專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