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英語的五大誤區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學習英語的五大誤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語言這個東西是熟練工種,沒得捷徑可走。要想說好一門外語就是要多說多聽多用。如果你想想中文的話,你會講的都基本上是你已經講過的話,我覺得外語是一樣的道理,你都練過了,那麼自然碰到老外對答如流,因為你在講過去已經講過的東西。量變引起質變,有一天你會發現你練過的很多很多元素之間可以熟練的組合成句,外語變得熟悉起來,可能有那麼些特殊的感情和意思你會下意識用外語來表達***語言的文化的差異決定了完全一一對譯兩種語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個時候你就不用思考“學外語”這件事了,它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

  自言自語***並且把自己放到場景中去自言自語***好像不是個學習方法,而是喜歡外語的人的一個特徵之一。

  誤區一:在毫無基礎、或基礎很差的前提下,主觀地認為去找幾個老外一起聊聊天就能有大長進。

  誤區二:以前中國人是學啞巴英語,而現在又走到另一個極端,只想稀裡糊塗地講口語,卻把語法看成是早已Out的東西。無論何時,語法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誤區三:純功利主義,學外語並非出於個人愛好,多以“前途是否光明、收入是否可觀”為評判標準。

  誤區四:察覺到自己用中式外語,不要任其發展,最好儘快糾正,否則,積少成多之後很難再改變。

  誤區五***我就有這個缺點***:選擇語種時要多加斟酌,一旦選好後就不要糾結或動搖,不要“貪多嚼不爛”,儘量不要混在一起學。

  可以同時學兩門語言,但最好這兩門不要很相似,例如,義大利語和西班牙語一起學的話,就會出現諸多的混淆***雖然聽感和腔調有所不同***,再如在發音上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差異不小***葡語的聽感又軟又黏***,因為拼寫相近,所以學西語時容易讀成葡語,反之亦然。我不建議兩個一起混著學。

  相反,如果兩門語言之間的差距很大,或是互不相干,我倒是覺得可以同時學。例如:法語和德語,意語和日語,阿拉伯語和葡語,先不說搭配的難度如何,至少在學的過程中不會產生混淆。我所說的混淆只是“可能”發生,也可能不會發生,譬如:法語的d'accord和意語的d'accordo只差一個o***雖然發音並不同***。如果有自信的話,也可以挑出兩門很相近的來學。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

  我從實際學習方法上來談幾個誤區。

  讀名著,而且一個生詞一個生詞查的那種讀法:這些單詞你不可能都背下來的,這麼查下去斷斷續續地文章也讀不進去。建議選擇跟自己詞彙水平相當或略高一些的著作,只要不影響整體理解不要隨便去查單詞,you'll figure it out yourself.讀原版書的目的是深入領會英文表述方法,增長詞彙量只是個副作用。

  讀市面上很紅的推薦讀物,比如National Geography.這書一開始應該是藉著新東方紅起來的,因為號稱TOEFL reading裡經常會摘選其中文章。我高中有一年幾乎每月都會買80幾塊的引進NG,現在想來真是燒錢。聽從自己的興趣選擇讀物,而不要按照某些機構的導讀把自己的閱讀面侷限在一個領域裡,萬一這個領域不interest you,閱讀就變成了一種毫無長進的煎熬。

  看美劇:美劇確實是整體培養聽說能力的好方法。但是對英語起步者來說,最好有意識地去記一些短語和句子表達,不然很容易變成只看字幕而完全遮蔽英文對白。

  在寫作中氾濫運用習得的單詞和句型:中國人的英文寫作是出了名的wordy,lengthy,而且生硬。可以用主謂賓表示的非要插從句,可以用初級詞彙表示的非要用GRE詞彙替換。雖然這是鞏固回憶知識的一種方法,但是請記住,英文寫作儘量從簡,否則邏輯表述混亂、文意不通,難以被人理解的寫作顯然是最糟糕的寫作。